行家的義務與藏家的責任

如果說前十幾二十年,在收藏界賣家佔據絕對的話語權,彼時信息閉塞,渠道隱秘,專業知識更是壟斷在少數內行之中,以口口相傳的形式漸進式得傳遞給與自己有利益關係的同行與買家。信息的傳播與交匯都侷限於以門店為單位的小範圍,小群體之間,因此行家佔據絕對的話語權與主場優勢,霸佔資源便的同時也有了自我定價的權利,為了利益的最大化誤導買家,把水攪渾的行為更是時有發生。即便是良心商家,在不違背良心之餘,也理所應該得享有更大的溢價空間。這期間,對於買家來說,可說是絕對的不利。

行家的義務與藏家的責任

而近十年,隨著網絡交流的興盛,資訊的傳播,以及公開交易渠道如過江之鯽般的興起,讓市場經歷了一輪自我淘汰、自我淨化、重新定價,商家的利潤趨於合理,然而面對海量的商品,與繁多的品種,對於將收藏視為業餘愛好的藏家而言無法深入瞭解各個專業的知識與內幕,或覺無從下手,或缺乏規劃,空耗資金。這其中,則顯示出了專業把關的重要性。

行家的義務與藏家的責任

賣家與藏家一個良性的關係,必然是多交流與互動的,如果缺乏了藏家的主觀意見,收藏則似乎並不關己,獲得的藏品也少了趣味。可缺乏了賣家的指導,藏家則易在技術成面遭受挫折,譬如買到了不對的東西,或者是自己本身的意願與獲得的成品產生偏差。所以,行家把關技術,藏家負責審美,應該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任務分配。

行家的義務與藏家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