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請看記者筆下的真實家鄉!

老詹小注: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老詹曾在金沙江邊當過農民,但是,離開農村,畢竟已40多年!所以,我非常關心近些年尤其是最近這五六年農村的真實情況。前不久,我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班時的一位同事小張(媒咖君),攜妻將子,回到豫東老家,過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春節,回來後,寫了篇實實在在的文章,描寫了實實在在的農村情景。文章寫得非常生動,非常真實,因而,非常值得一讀。

春節返鄉:村莊的幸福與隱憂

一、婚禮

今年春節,由於堂弟臘月26舉辦婚禮,我早早請了假,帶著我在北京的一家人,於農歷臘月25下午回到老家村裡。

對於適齡男孩來說,現在農村能娶上媳婦,可是大事。縱然我一直認為堂弟的條件並不差,有大專學歷,在杭州一家企業做著技術性的工作,公司管吃管住,每月有六七千的薪水,可是也蹉跎了好多年,一度我的嬸子非常著急。

現在好了,全家都鬆了口氣。叔叔嬸子非常開心,我們一家也都非常高興。

豫東平原的婚禮,還是有著鮮明的傳統印記。臘月25下午,我帶著妻子兒子早早來到叔叔家,只見他家二層小樓張燈結綵,裝飾一新。為營造歡樂氣氛,農村稱為“響器”的班子提前一天來到東家家裡,搭好了一個小小的戲臺。叔叔嬸子滿臉笑容,讓茶讓煙,招呼客人。

到了傍晚,村裡的路燈亮了起來。響器班子吃飽喝足,開始演出,各種歡快的曲子,還用話筒唱起了戲劇和歌曲,村裡的老人孩子,坐在舞臺前的凳子上,盡情觀看。

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請看記者筆下的真實家鄉!


再晚一點,叔叔家樓房的頂層上,放起了煙花。據說叔叔買了五千多元錢的煙花,五顏六色,裝點夜空,煞是好看。

按照傳統,第二天一早,村裡鄰居都來幫忙。廚師支起了一口大鍋,作為早飯,來幫忙的鄉鄰每人一大碗雜碎湯,一個饅頭。吃過後,西裝領帶的新郎就帶著汽車隊吹吹打打去接新娘子了,在我小的時候,農村還沒有汽車,接新娘子要用人力抬的花轎。

兩個多小時後,新娘子接來,各種名目的農村婚俗舉行一遍後,招待親朋好友吃午飯,婚禮就算結束了。過去鬧洞房等過分的陋習,現在也都沒有了。

二、過年

距離上一次在返鄉過春節,已經過去5年了。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在縣城開了一家酒店,給我留了個房間(縣城春節外出回來的人多,賓館酒店爆滿)。但我希望在京城出生的孩子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基本上都住在村裡老房子了,好在今年春節不太冷,村裡熱鬧,有年味,孩子們也都很喜歡。

年三十,要忙一天。上午剁肉餡,擀餃子皮,包餃子,貼春聯,一切準備就緒後,放三個響炮,就開始吃餃子。老家年三十的中午,是一定要吃餃子的。

吃過餃子後,家裡老人帶著孩子,要上墳燒紙,祭祖,意思是請先人過年。

下午,街道上擠滿著人,留守的和外出回來的,聚在一起,交流,問好,喜笑顏開。

晚上,吃年夜晚。家家戶戶有酒有菜,非常隆重。

在豫東,除夕夜裡,凌晨就要起床的。記得小時候,孩子們往往就一宿不睡了,一晚上鞭炮聲不斷,此起彼伏。

現在雖然太早起來的少了,但凌晨三四點鐘起床過年的還是十分普遍。我奶奶去世不滿三年,這在老家,被認為可以初一不用早起,以顯示對去世老人的哀念。

初一早起的程序是這樣的,點香,燭火,祭拜。放三個開門炮,煮扁食(外形類似餃子,但是素餡),吃了扁食後,放大盤鞭炮,然後在寒冷的夜色中,家中長輩或同族長者帶後輩到祖墳燒紙。對,三十下午和初一早晨都要上墳燒紙,不過初一的更隆重,有的大家族還要同宗族一起上墳,場面很壯觀。

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請看記者筆下的真實家鄉!


上墳回來後,要給村裡長輩拜年,一般是寒暄幾句,長輩不會真讓磕頭的。

初一過完,初二要去姥姥家舅舅家拜年,這是雷打不動的老規矩。老家有諺:三輩不忘姥孃家。就是說,姥姥家舅舅家,是最親的親戚,三輩人都要走動的。

初二過完,基本上就可以自由安排了。

三、聚餐

今年春節,我幾乎謝絕了外面一切應酬,安安靜靜呆在村裡。一是想陪陪父母,二是自己年歲漸長,覺得以後回村裡的時間不會多,既然回來了就多在一起,三是,讓孩子也更多體驗鄉村生活。

但是本村父老自己的聚餐,我基本都參加了。

臘月二十九,從鄭州和南方回來的幾個小學同學邀請,在村頭的餐廳聚了一次,拼了兩張桌子,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有20人左右。

只有在春節,村莊才會熱鬧一次,縱然是小學同學,也是多年才見一次。村子裡很多當年的玩伴,現在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有幾個感覺面熟,但我已經叫不上名字,只有含糊地應著,只有聊到一定程度,我才想起名字。至於30歲以下的年輕人,我基本上都不認識了。

我和村莊,的確是愈行愈遠。

除夕晚上,喝了一次酒。初一中午,喝了一次大酒,在村頭餐館,有三四桌,四十人左右,我一個小學同學買單。這位同學,上小學時候和我成績不相上下,高中也讀了幾年,但因為兄弟姐妹多,家貧,沒能上大學。但他現在南方,管理著一個大公司,據說員工有六千人。

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請看記者筆下的真實家鄉!


後面因為村裡的紅白喜事聚餐,也有兩三次。

四、幸福與隱憂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這是老輩人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現在,我的村莊,我的父老鄉親,的確是富起來了。不僅物質上實現了富裕,就是精神生活,也不再貧困。

當今中國農村,到底是啥模樣?請看記者筆下的真實家鄉!


我說的是過去相比,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是親歷過物質匱乏時期以及體味過當年精神苦悶的。

不說別的,我親眼所見,當年農村農民可是交不完的公糧、提留款,計劃生育罰款、牽牛、扒房以及因此被迫流亡。

而現在,這些早成為歷史名詞。一個沒有即使沒有太多技術以及文化知識的農民,就是老老實實種地、勤勤懇懇打工,也能吃喝不愁,蓋樓房,買小汽車。

何況,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村民現在對教育極為重視,家家戶戶都讓孩子上學,加上大學也不像過去那樣難考。村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也都越來越多。

就面貌來說。村莊基本上沒有了土路,出門就是水泥路,而且由於村幹部的認真負責,修得非常好。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蓋上了樓房,只有像我家這樣在外地工作的,才沒有蓋樓房,還住著上世紀的磚瓦房。

很多村民家裡都有了小汽車,有多少具體沒法統計,但眼見之處,到處停了汽車,顯得水泥路越來越窄。

由於機械化耕作,村民早擺脫了祖祖輩輩那種繁重的體力勞動,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們有了更多的休閒時光,可以從容安排自己的時間了。

更重要的是,我從絕大多數村民眼中,臉上,發現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很有信心。這種自信是發自內心裡的,他們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美好。

這是老祖宗們幾千年以來,農村,農民,從未經歷過的吧?

但幸福中,也有隱憂。

一憂,農村白色垃圾的汙染問題,這些年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更多,因此有惡化趨勢。

二憂,農村道路窄,隨著汽車的普及,早晚也會堵得一塌糊塗。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三憂,雖然這些年,村民的生育觀念不再像過去那樣重男輕女了。但在過去極為嚴酷的計生政策和重男輕女觀念雙重擠壓下,造成了農村適婚男女青年比例的失調。現在的農村,大齡男青年,找媳婦困難。這才是燃眉之急,心腹之患。

但村莊的未來,一定會更好,我堅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