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題 記

萬峰林,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東南部,由近20000奇峰翠巒組成,是國家級風景區馬嶺河大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峰林壯如千軍萬馬,氣勢宏大壯闊。這片浩瀚的峰林有的與湖水相伴,有的與田園相依,有的雄渾,有的靈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勘稱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早在三百多年前,足跡遍神州的徐霞客老夫子在這裡留下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名句,“萬峰林”也因此得名。

近幾年來,因為工作關係,每年的3月到4月份,我都有幸到興義市的萬峰林去。囿於時間有限,每次都是在車上驚鴻一瞥,不能盡情享受它的美色,只能引以為憾。我本“好色之徒”,面對如此美景,總想有一天一親芳澤,大飽眼福,以償相思之苦。據當地友人介紹,雨霧中的萬峰林景色才是最迷人的。終於在一個細雨綿綿的上午,我放下所有的瑣事,收拾好心情,從萬峰林景區入口處的徐霞客廣場徒步出發,開始了我的尋芳之旅。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將軍峰

施施然邁入景區,放眼西望,群峰環繞著一陡峭矮小的孤峰沖天而立,是為將軍峰。將軍峰在鬱鬱蔥蔥的林木之中昂首挺胸,氣宇軒昂好似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在他身後不遠處,眾多影影綽綽的高大山峰,酷似一隊隊隨時準備戰鬥的士兵。將軍峰腳下靜靜地流淌著一條蜿蜒的小河,當地人稱之為納灰河(“納灰”二字是布依語,翻譯成漢語大意是“美麗的田園。”)。將軍和士兵就這樣站在納灰河邊,不分晨昏夜晝,不畏嚴寒酷暑,世世代代忠誠地守護著這片神奇而美好的家園。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汪洋,魚肥蝦美,勤勞的布依人世世代代背靠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倉”的幸福生活,加之盛產大米,是遠近有名的魚米之鄉。可惜好景不長,不久,從遠海游來一隻巨大的水怪。那水怪體型碩大無比,嗜血成性,殘害百姓,生吞家畜,為禍人間。當地百姓懼怕不已,稱之為巨魟。此事很快驚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急令二郎神前去為民除害。二郎神得令後,喚上哮天犬、帶著天兵天將、騎著白龍馬,火速奔赴前線。經過多次激烈的大戰,二郎神終於戰勝並斬殺了那隻罪惡的巨魟。

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二郎神決心站在納灰河邊,世世代代做他們的保護神。就這樣站呀站呀,滄海桑田,千萬年過去了,汪洋變成了納灰河,二郎神和那些天兵天將也站成了那一望無際的、密密麻麻的山峰。

為了表達對二郎神和天兵天將的敬意,老百姓在斬殺水怪的地方修了一座橋,名為“斬魟橋”。同時為了讓後人永遠銘記其功德,老百姓還在“將軍峰”處的納灰河上修建了另外一座石橋,親切地叫它“將軍橋”。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日月田

走過將軍橋,便到了一個叫上納灰村的村寨。上納灰村因村邊環繞的納灰河而得名,還有中納灰村和下納灰村。上納灰村是個風景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的布依族村寨。進村的道路叫“更好街”。“更”在布依語中是吃喝飲的意思,街名寓意村寨裡的家家戶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有吃有喝,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穿過“更好街”就是寨子裡的文化廣場,迎面而來的是一棵大約五六個成人懷抱粗的大榕樹。樹枝上掛滿了大大小小、色彩豔麗的布帶,粗壯的樹幹上同樣如此。聽旁邊溜達的老大爺說,這是布依族的神樹,在樹上掛彩帶是因為人們希望祈求保佑平安,祛病消災。每逢布依族的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身著當地的民族服飾,在廣場上載歌載舞,喝著便當酒(布依族的一種米酒。一說是用甘蔗渣發酵而成的酒,酒精度數不高,初入口味苦,而後回甜,使人不覺喝多,啪嗒一聲摔倒在地,也稱啪嗒酒,此種說法真假未知。),吃著糖餈粑和年糕,聽著“八音坐唱”(八音也叫布依八音,指簫筒、牛角胡、葫蘆琴、月琴、鼓、包包鑼、小馬鑼和釵等樂器。),對著山歌,縱情歡樂,共度佳節。

繞過文化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民居。這些兩層高的民居,黑色的瓦、紅色的屋簷、白色的粉牆上裝飾著色彩亮麗的人物和風景畫,掩映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蔭下,令人眼前一亮,神清氣爽,剎那間心情愉快。我站在一座名叫“風逸居”的民族客棧的二樓走道盡頭,深吸一口氣,微微抬頭極目遠眺,但見萬峰環抱的納灰村壩子裡,一幅精妙絕倫、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妙畫卷徐徐展開:綠色夾帶些許金黃的田園、緩緩流淌的小河、幾十座古樸的小橋、紅白相間的村舍、漏斗似的幾多大小坑洞,騎著單車或步行的遊人,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犬吠……我這時忽然明白了什麼是天人合一,什麼是世外桃源。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八卦田

客棧老闆,一位漂亮的布依族姑娘大花介紹說,我們現在目力所及的大大小小的漏斗型坑洞也叫天坑,共有37個,是因地下河長期沖刷導致地表沉陷而成的。這些漏斗有豎井與地下暗河相連。每到大雨時節,山洪會通過豎井被地下暗河消化。而遇到乾旱,農人則可以通過豎井取水灌溉。其中最大的一個漏斗,寬而淺形如碟狀。村民們以中間的洞口同心圓耕種,根據原來的地形壘了田埂後,一道道彎曲的田埂就變成了富有韻律的線條,形同道家的八卦,因而得名八卦田。這也是萬峰林的一個著名景點。

清清的納灰河全長約27公里,河水從北向南繞著萬峰林田園流淌。我謝過大花姑娘後,向她介紹的下一個景點慢慢走去。近了,更近了,現在我看到的是納灰河邊上一塊吸納了日月精華的田地,它叫“日月田”。嚴格來說,是兩塊田:一塊田圓圓的好似太陽,另外一塊彎彎的彷彿月亮。它們就像一對甜蜜的戀人,相依相偎,相擁相抱,組成了日月田。它與萬峰相望,與村寨相守,亙古未變,述說著美麗而堅貞的愛情故事。而這日月田的邊上也有一個如同月亮一樣彎彎的寨子,名曰月亮寨。

看完日月田,雨下得越來越大了。迫不得已,我只好依依不捨地坐上了返程的景區綠色公交車。窗外菸雨朦朧中快速閃退的萬千山峰,猶如有靈性般向我揮手道別。搖搖晃晃中,我腦補著這樣的畫面:夏夜,萬峰含黛,小橋流水人家,炊煙裊裊,稻香陣陣,蛙聲一片,清風徐來,嗑著南瓜子,再來口黃牛肉湯……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天坑

哈哈,美哉!快哉!爽哉!想想都是令人嚮往的。嗯,今年夏天還來萬峰林避暑,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夏季的萬峰林更美。朋友,約嗎?我在興義等你!

後 記

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萬峰林的文章,無奈時間太緊,今天終於寫成了。我不想把它寫成百度萬峰林,足足花了5個小時,不斷地修改,不時與當地的友人溝通,搞得我頭昏腦漲,精疲力盡。可我是很認真很努力地在寫這篇文章,力圖把萬峰林的美和神奇呈現給尊敬的讀者朋友。我盡力了,沒有遺憾。水平有限,文章沒能描繪出萬峰林百分之一的魅力,敬請原諒。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李紅軍,筆名:風月郎。42歲,南充職校老師,文學愛好者。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天府散文》編委成員

總 編:胡大奎

主 編:唐明霞

編 委:張小明 李紅軍 姚 佳 梁有勞

美麗中國【28】萬峰林遊記  ●李紅軍

您看見或者沒有看見,《天府散文》都在這裡,等著與散文、詩歌、小小說有緣的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