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喜為什麼晚年如此悽慘?

阿榮的文化世界


白崇禧,人稱“小諸葛”,是新桂系的領導者之一,與李宗仁合稱為李白。他的軍事才幹向來為部分人所稱道,當年的龍潭一戰,白崇禧打出了北伐軍的血性,並幾乎全殲了直係軍閥孫傳芳的主力部隊,為此當時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闓親自寫了“指揮能事迴天地,學語小兒知性命”這樣一副充滿著盛讚的對聯送給了白崇禧。



當然這裡面未免也有些誇大的成分,但是自此開始白崇禧的軍事才能逐漸被世人認可,甚至連我黨的某個高級將領都評價白崇禧是國民黨軍隊將領中最有才幹的一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為國民黨立下汗馬功勞的白崇禧,晚年的生活卻顯得有些淒涼。自白崇禧到了臺灣後,其兵權就被蔣介石給奪了過去,然後就只能在所謂的“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擔任個副主任委員的虛職。



甚至到了1952年蔣介石連虛職都不給他,直接讓他回家養老了。而後就這樣過了14年,白崇禧就“死因不明”的死在了自己的臥室中,官方給出的死因是“死於心臟病”,但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

當然說實在的白崇禧的晚景淒涼只是對於他之前手握大權而言。到了臺灣白崇禧只是失去了手中的權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上卻過得還算富貴,畢竟作為掌權數十年的新桂系首領,白崇禧再怎樣錢肯定是不缺的。



而這點從白崇禧到了臺灣之後,他的妻子馬佩璋時不時都能去香港瘋狂的購物,動不動就能拿著數萬的港元去香港旅行、購物和治病就可以看出。畢竟在當時對於中國來說數萬港元可是一筆鉅款了,而就算這樣當時的馬佩璋還說出“老光(白崇禧)真小氣”的話,可想而知在平時白家的生活也算富貴了。



所以晚年的白崇禧只是在政治前途上有些悽慘,而並非是生活上的悽慘。那麼為何白崇禧一到臺灣就在政治前途上落魄成之後的那副模樣呢?其實這一切都是蔣介石“造就”的,而且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白崇禧與蔣介石自北伐戰爭開始就早有間隙,1927年寧漢分裂的時候,白崇禧就與李宗仁、汪精衛等人聯合迫使蔣介石下野。可以說就因為這件事,多年後的蔣介石始終都耿耿於懷,並多次說出“中心藏之,何曾忘懷”這樣的話。



而到了1929年蔣桂戰爭的時候,因蔣介石意圖乘機收編桂系的軍隊,白崇禧就有與李宗仁、馮玉祥等人就欲意圖以武力迫使蔣介石再次下臺。1931年在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彈劾蔣介石的時候,白崇禧等人又落井下石踢了蔣介石一腳最終蔣介石只得下野。1948年淮海戰役的時候,當蔣介石的嫡系損失殆盡,蔣介石要求白崇禧出兵增援,但白卻始終“按兵不動”,最終導致蔣介石的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可以說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蔣介石因為白崇禧等人的關係數次被迫狼狽的下野,甚至在解決戰爭的時候,白崇禧又數次“按兵不動”從而導致蔣介石的嫡系損失慘重。你說就是這樣的恩怨,白崇禧到了臺灣後,蔣介石能讓他好過嗎?說實在白崇禧沒被蔣介石槍斃就算很好了,至於政治前途白崇禧根本就不用想了。



當然實際上在當時跟隨著蔣介石去臺灣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很少有向陳城那樣被再次重用的,多數的將領到了臺灣後基本上就只能擔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這樣的虛銜,如蔣鼎文、閻錫山、顧祝同、劉峙等人。總之就是沒有一個原本的高級將領到了臺灣後能夠再次去軍隊擔任主官的。



實際上這就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吧,畢竟臺灣就那麼大,軍隊也就那麼點,蔣介石無論如何都只會讓自己最信任的人去掌控的。再加上當時因為我黨的關係,臺灣隨時都會不保,這個時候蔣介石更不會讓這些人去擔任這些要職。所以說當年的白崇禧從去臺灣之後,他的政治前途就已經宣告終結。而且事實上當時的白崇禧自己都知道會如此,但是正如他兒子在採訪中所說“他想給歷史一個交代,也想為自己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澳古說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原工作單位的一個同事,年長我十來歲,年年不是勞模就是先進工作者,以單位為家,手腳閒不住,然而退休後不過幾年,身體棒棒的他百病纏身,繼之奔赴黃泉。

這個故事或許只是個例,讓人難以信服,那麼,有些官員在臺上時風聲水起,下野後萎靡不振,時日不多便一命嗚呼,這樣的情況應是屢見不鮮!

回到正題。人累,分身累和心累,心累誰能見?有誰曉?心累有時遠勝於身累,相信眾人有諸多的感受,那麼,相應地,人之悽慘呢,本人以為也分物資悽慘和精神悽慘,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通過努力尚且改變,而一個身懷抱負的人落得個苟且偷生實屬生不如死,所以,從精神層面講,說白崇禧在臺灣過得悽慘毫不為過!


荒生侃道


白崇禧晚年在臺灣確實不算很好,無職無權不說,自己家對門就是保密處設的點,家裡被特工徹底搜查過,他老婆離臺一趟在機場還要享受搜身待遇,最後更是死在了女護士的肚皮上,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對於風光一世的白崇禧來說,確實有點淒涼。

有些人對白崇禧去臺灣不解,李宗仁、黃紹竑都勸他不要去臺灣,但是他最後還是選擇了跟蔣走,這麼做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一、在抗戰期間蔣介石還是對白崇禧委以重任,使得白崇禧覺得自己在蔣介石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北伐之前,白崇禧不過是桂系的第三號人物,然而蔣介石卻任命他為代參謀總長,在職務上僅次於總司令蔣介石和參謀總長李濟深。抗戰爆發以後蔣介石再次任命白崇禧為參謀總長,雖然這不過是為了拉攏桂系的需要,但是還是讓白崇禧的頗為自得,也一定程度上讓他對蔣介石有了幻想。

二、李白的關係隨著兩人地位的上升,已經有了隔閡。當初李白黃三人一起在廣西打天下的時候可謂關係密切,大有同生共死之意。但是所謂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隨著地位的上升,李宗仁和白崇禧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團隊,被身邊親信所包圍,關係不如當初一起打天下那麼親密。而且兩個人對各自的前途都有自己的規劃,彼此之間意見分歧日大,所以他不聽李宗仁他們的建議也在情理之中。

三、白崇禧恃才傲物,輕視蔣介石的部下,認為自己去臺灣大有可為。白崇禧有小諸葛之稱,雖然從他的經歷看這個稱呼有些過譽,不過他自己還是很自得的。在白崇禧眼裡,國軍裡其他人都遠不如自己,到了臺灣蔣介石肯定也需要重用自己。

所以在蔣介石派人一再勸說,加上各種條件誘惑下,白崇禧最終選擇去了臺灣。不過蔣介石的真實目的,僅僅是用白崇禧的牌子籠絡下桂系殘餘,來和李宗仁的第三黨對抗。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不會真的給白崇禧實權,反而要嚴格監控起來。

所以才有了52年特工突襲白公館,將白崇禧的家翻了個底朝天,連地板都撬起來查看,白崇禧去找蔣經國抗議,卻被輕描淡寫的打發回去。保密處更是對著他家大門設了個辦事處,現場監視,因此白崇禧在臺灣的生活過的也是謹小慎微。後來白崇禧出行時路上橋樑出事故,白崇禧被副官所救才倖免於難,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蔣介石搞的暗殺,白崇禧也是深居簡出,顯然也是怕再出事。

白崇禧最後和護士張小姐熱戀,李宗仁回大陸一年後,白崇禧全身赤裸死在床上,而張小姐不知所蹤,有些人說他死於馬上風,有些人則說是因為此時白崇禧失去利用價值,蔣介石派人下藥,真正死因最後也未揭秘。不管怎麼說,相比當年,白崇禧的晚年可以說是不如意的。


不沉的經遠


1966年12月1日,73歲的白崇禧在臺北去世。死時全身發綠,口吐白沫,床單上有被撕破的痕跡。經法醫鑑定,白崇禧死於冠狀動脈梗塞。

第二天,臺灣《中央日報》發表通訊,向全臺灣民眾告知了白崇禧的死訊,以及死亡原因。但此篇通訊,卻引發了民眾對白崇禧死因的質疑,各種猜測撲面而來。

有人甚至提出,白崇禧是被蔣中正授意毒殺的。

(白崇禧舊照)

那麼,白崇禧真實的死因,究竟是怎樣的呢?

1893年,白崇禧出生於廣西桂林的一個回族家庭。23歲時,白崇禧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白崇禧從一個小連長起步,通過和李宗仁合作,打敗了盤踞廣西的舊桂系軍閥,成為了新桂系核心成員,和同學兼老鄉的李宗仁合稱“李白”。

兩人惺惺相惜,合作無間。李宗仁以勇猛著稱,而白崇禧則以善謀聞名,被人冠以“小諸葛”的稱號。

1926年,白崇禧被國民政府授予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在北伐戰爭中擊敗孫傳芳所部,立下大功。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桂系大敗。蔣中正把“李白”二人定為“叛將”,白崇禧和李宗仁被迫出逃越南。幾個月後,白崇禧潛回廣西,召集舊部,繼續與蔣中正對峙。

1930年,“中原大戰” 爆發,桂系再一次敗在蔣中正的手上,“李白”二人不得不退回廣西。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白”才再度和蔣中正合作,共同擎起抗日大旗。在臺兒莊戰役中,兩人率領桂系軍隊,會同國民黨其他部隊血戰日軍,重創日軍的兩個精銳師團,取得了“臺兒莊大捷”。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被蔣中正任命為國民政府國防部長。淮海戰役之前,白崇禧被免去了國防部長一職,改任“剿總司令”。在淮海戰役打響後,白崇禧為保存實力,不聽蔣中正調遣,拒絕出兵救援。造成蔣中正的嫡系部隊在此役中,幾乎被我軍全殲。

(李宗仁舊照)

白崇禧和李宗仁曾三次逼迫蔣中正“下野”。

第一次發生在1927年,蔣中正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的汪兆銘分庭抗禮。蔣中正希望得到桂系的支持,不想“李白”兩人卻藉此逼宮,主張他“下野”。蔣中正在無奈之下,只好發表聲明,通電“下野”。

第二次發生在中原大戰後,蔣中正準備召開“國民會議”,招致一片反對。李宗仁和白崇禧再次聯合孫科等人,要求蔣中正“下野”。蔣中正第二次被迫“下野”。

第三次發生在1948年,國軍敗局已定,白崇禧連發“亥敬”“亥全”兩電,要求蔣中正停戰議和,通電“下野”。蔣中正不得不第三次“下野”。其後,李宗仁任代理“總統”。

1949年12月,白崇禧的數十萬大軍被我軍擊潰,白崇禧登上了飛往臺灣的飛機。李宗仁則以就醫為名,飛往美國。

去臺灣後,白崇禧將要面對的,又是怎樣的一種處境呢?

1952年10月,蔣中正委任白崇禧為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和回教協會理事長等閒職,徹底地把他踢出了國民黨核心權力部門。同時,保密局在白崇禧的住所對面,設立了秘密監視站,監視白崇禧的一舉一動。而他在保密局的監視名單裡,則被叫做“老妹子”。

從此,無論白崇禧是出門打獵訪友,還是旅行開會,抑或逛街吃飯,他的身後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保密局的人。

有一回,白崇禧在飯館吃完飯結賬時,順便把另一桌人的飯錢給一併結了,還開玩笑地說:“兄弟們慢慢吃啊,跟蹤人是很辛苦的。”搞得保密局的特務無地自容。

(白先勇舊照)

還有一次,白崇禧一家去戲院看戲,保密局派出3人一路尾隨。但寒冷的天氣讓3人在車裡瑟瑟發抖,不停地抱怨。突然,白崇禧的兒子敲開了他們的車窗,送給了他們3張戲票。就這樣,3位特務和白崇禧一家竟然坐在了一起,看完了這出精彩的戲。

之所以蔣中正沒有對白崇禧立即下手,是因為想利用他來牽制李宗仁。但是,1965年,李宗仁從美國回到了大陸,白崇禧在蔣中正的眼裡,似乎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此後,白崇禧連續遭遇兩次意外。他乘坐軌道臺車時,車輛意外地脫軌了;他上山打獵時,乘坐的火車竟然碰車了。好在白崇禧的隨從捨命相救,他才大難不死。

那麼,白崇禧最終蹊蹺的死亡,是否就是蔣中正所為呢?

應該說可能性很小。

其一,縱使白崇禧有“小諸葛”的稱號,但他已經遠離國民黨政壇,且已是垂暮之人了,翻不起什麼大浪,對蔣中正也構不成威脅了。蔣中正犯不著為了這個可有可無之人,妄開殺戒。

其二,關於白崇禧遭遇的兩次驚險事故,後來經證實,確實屬於偶發的意外事故,只不過被民眾和媒體過度解讀了。

其三,白崇禧去世後,蔣中正父子曾親臨現場弔唁,蔣中正還為白崇禧頒發了“旌忠狀”。

其四,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證實,白家有心臟病的家族遺傳病,白崇禧確實是死於冠狀動脈梗塞。

總之,白崇禧晚年雖然一直受到監視,但應該還沒有生命危險。


張生全精彩歷史


出來混的,遲早都要還的!白崇禧的淒涼都是他自己一手造就的。

白崇禧,廣西軍閥的二把手,一生中和李宗仁砣不離稱、秤不離砣,互相扶持著讓新桂系軍閥從1926年一直蹦躂到了1949年,最後還絢爛的出了一個代總統!

不過,輝煌過後就是隕落,白崇禧用40萬兵力和廣西、湖北、安徽等省的軍政大權,支持李宗仁當上代總統。可是新桂系的勢力和蔣介石勢力差的太多,1949年元旦開始,蔣介石孜孜不倦的給李宗仁穿小鞋,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桂系軍閥幾場大戰下來,白崇禧的幾十萬軍隊都被霍霍沒了。

這時,李宗仁還當著代總統呢!直接坐飛機跑美國去了!臨走前,他告訴白崇禧,千萬不要去臺灣!千萬不要去臺灣!千萬不要去臺灣!

可是,輸光一切的白崇禧,最終還是去了臺灣。因為,蔣介石開除的價碼足夠高——行政院長!

李宗仁當總統時,都沒讓白崇禧當行政院長,蔣介石還能讓你當行政院長?白崇禧雖然號稱小諸葛,可是在這件事上實在是太弱智太腦殘。也許是前軍政部軍需署長陳良帶來數萬兩黃金讓白崇禧看到了蔣介石的“誠意”吧!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白崇禧到了臺灣,發現行政院長職位只不過就是騙他的把戲而已。可是,白崇禧毅然決然把全家20多口人搬到了臺灣,心甘情願成為張學良一樣的被軟禁者。

有人要問了,白崇禧知道了蔣介石的把戲,還主動伸脖子過去,是不是傻?其實白崇禧不是傻,是太聰明瞭!聰明反被聰明誤!白崇禧認為,蔣介石手下,軍事指揮能力能夠拿得出手的,只有白崇禧一個人!蔣介石只要反攻大陸,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必須重用白崇禧。

如果白崇禧的內心獨白讓杜聿明、陳明仁等人聽到,估計要笑得滿地找牙了——蔣介石向來只喜歡奴才,不喜歡人才,更不喜歡天才。蔣介石的圈子,向來是“武大郎開店——容不下個子高的”。蔣介石用人,一定要看黃埔、浙江籍、忠心三點要求,白崇禧一個要求都不滿足,蔣介石要是重用他,還真是見了鬼了!

當然,不能說白崇禧不聰明,只能說蔣介石騙術太高!何應欽、閻錫山都是被“行政院長”的胡蘿蔔騙去的。到了以後才發現,行政院長職務,非蔣某人乾女婿陳誠莫屬。陳誠則表示——我這個行政院長,不過是暫時保管,真正的掌權者,必然是秘密警察蔣經國。

於是,失意的白崇禧和閻錫山、何應欽一道,組成了令臺灣山區野兔們聞風喪膽的三大狩獵小隊!


刺殺白崇禧

這三個人,還偏偏只有白崇禧不老實,於是秘密警察們盯上了他,要弄死他。

第一次暗殺,在白崇禧的狩獵途中,白崇禧的越野車被做了手腳,巧的是,白崇禧當天剛好換了車,躲過一劫。要不然,白崇禧會隨著座車失控墜下山崖,真是完美的意外事故。

第二次暗殺,依舊是狩獵途中,白崇禧上山後,經過的橋被擰鬆了幾個螺絲,當他回程途中,同行6個人中5個人掉下深溝。白崇禧當時在第二輛車上,身邊人最後關頭把他推了出去,免於一死。淒涼的在夕陽下步行回家。

經過兩次暗殺,白崇禧再也不敢去狩獵了。每天深居簡出的生活,讓白崇禧十分乏味,於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好色。

白崇禧20年代時,白崇禧以外受傷,手下一個副官派了自己老婆伺候他。沒料到這個營長老婆主動獻身,陪著白崇禧過了一段沒羞沒臊的日子,還給白崇禧生下了他的長子白先道。現在,白崇禧的老伴馬佩璋已經撒手人寰了。無聊之中,白崇禧和自己的保健護士搞在了一起。據說這個護士膚白貌美大長腿,讓白崇禧為了和她共度良宵,多次服用補藥,找回了青春的活力。

不久後,白崇禧被發現死在了護士的床上,場面極其香豔,女護士則是再也找不到了。白崇禧喝的補藥不見了,白崇禧渾身赤裸的身體呈現出令人觸目驚心的青綠色。

白崇禧的兒女和舊部,也在秘密警察的關照下,只好統一口徑“白將軍死於心臟病發作,壽終正寢。”幾十年後,白崇禧那個作家兒子再次出來闢謠“我爸爸不是被秘密警察殺死的!”

這就叫“此地無銀三百兩”!


蔣介石為什麼要殺白崇禧?因為這兩個人結怨太深,而白崇禧自己卻不知道!

蔣介石的兩次下野,都和白崇禧有著密切的關係。白崇禧的桂系老二,何應欽是蔣系老二,兩人私交很深。

蔣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寧漢對立中,白崇禧在中央執監委員會上違背了蔣介石出兵武漢的命令,讓蔣介石下不來臺。蔣介石氣氛之下說“那我下臺,你們和武漢方面和好吧!”白崇禧順勢說“總司令英明,這是維持本黨團結的好辦法。”參會的李烈鈞、李宗仁都表示同意,與白崇禧私交很好的何應欽一言不發,蔣介石只好安然下臺。僅僅一年後,蔣介石上臺,白崇禧被通緝,化妝成女人才逃脫,蔣介石直接給他開除黨籍,撤銷一切職務。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第二次下野,白崇禧才被恢復黨籍。

蔣介石的第三次下野,讓他更討厭這個白崇禧了。李宗仁1948年5月當上副總統,6月白崇禧就被免掉了國防部長職務,擔任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還想兼管徐州剿總,蔣介石拒絕,可是當淮海戰役發生前夕,蔣介石舊事重提,白崇禧則直接一口回絕。

白崇禧並不能料到淮海戰役的失敗,他不願擔任淮海戰役國軍總指揮的原因有三,第一不想丟掉經營多年的湖北,第二不想成為徐州剿總蔣軍嫡系的空頭司令,當然最重要的第三點是,李宗仁想當總統了。

淮海戰役的失敗,某種程度上說,有白崇禧的責任。蔣介石命令白崇禧華中剿總的黃維兵團和張釜兵團去津浦線作戰,白崇禧讓黃維去了,沒讓張釜去。蔣介石又讓28軍和20軍去淮海戰場,白崇禧在武漢攔住,一個月以後才放行。蔣介石嫡系第二軍調南京,白崇禧再次阻撓,蔣介石電話裡和他吵了半小時都沒定下來。爭吵一段時間後,淮海戰役的國軍早已全線崩潰。

淮海戰役讓蔣軍嫡系被一網打盡,白崇禧正好讓蔣介石下臺,李宗仁當上了代總統。

這樣的白崇禧,蔣介石在臺灣不直接弄死他,已經是很仁慈了,對不對?


歷史知事


選擇決定命運,桂系軍閥代表人物“小諸葛”白崇禧用自己晚年的悽慘結局論證了這一觀點。

1966年12月2日,國民黨一級上將白崇禧被副官發現慘死家中:屍體發綠,死因不明。這一年,白崇禧年74歲。

這種明顯的非正常死亡症狀,一時間也引來各種猜測:有人說是死於中毒,有人說是死於馬上風,還有人說他是精盡人亡。

不論是哪一種死法,都逃不開一個“慘”字。

在將“死”看得極其重要的中國人眼裡,白崇禧的“不得好死”,足以讓國人對他的整個人生保持同情。

白崇禧讓人心生同情的,絕不僅僅是死法,還包括他的整個的晚年。

1949年底,桂系軍閥在大陸一敗塗地。白崇禧作為“國防部長”,手下的兵全部被“吃掉”,在大陸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此時的白崇禧真真應了那句古詩:“半世英名付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但這一年,白崇禧年僅56歲,尚屬年富力強。只要選擇恰當,他的人生完全有望開啟“第二春”。

在這生死攸關的節骨眼上,同為桂系,與白崇禧並稱“李白”的李宗仁選擇了留在大陸。白崇禧卻在緊要關頭望著早已逃往臺灣蔣介石的橄欖枝發愣。

既然能“發愣”,自然說明白崇禧此時有猶疑。白崇禧的猶疑,一方面來自他與蔣介石的種種過節和蔣介石的為人,另一方面則來自好兄弟李宗仁“寧可留大陸不要去臺灣”的勸誡。

只幾下發愣的功夫,白崇禧就咬牙選擇了前往臺灣投靠蔣介石。原因很簡單:蔣介石承諾他,讓他繼續出任 “國防部長”。

對於男人而言,高官、美女的誘惑從來是致命的,白崇禧終究沒抵擋住老蔣承諾的 “國防部長”的致命高官誘惑。

素來,誘餌之下都是有鉤的。蔣介石給白崇禧的高官誘餌下面的鉤,鋒利到足以致命。

而蔣介石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如此人才留在大陸,同時,他又不敢用他。

蔣介石的這兩種心思,前面這出很容易理解,後面這一出,就得從兩人過往的種種說起了。

中原大戰時,實力強大的白崇禧曾多次和蔣介石對著幹;解放戰爭中,白崇禧又多次給蔣介石穿小鞋;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打光的時候,白崇禧乾脆來個落井下石,逼迫蔣介石下野。

老蔣從來不是心量極度寬廣的人,這點,白崇禧自是清楚的,但他卻始終抱持著僥倖。白崇禧的僥倖不在別的,全在他對自己智商的過分信任。

白崇禧素有“小諸葛”之美譽,小諸葛叫久了之後,他甚至慢慢對自己的智商有了錯誤判斷,覺得自己真真是聰慧、謀略過人。

顯然,白崇禧忘了,他的“諸葛”稱號前還有個“小”字。

諸葛智謀過人,可“小諸葛”卻多半隻有小聰明無大謀略,白崇禧便是如此。

倘若真有諸葛之大智慧,他白崇禧何以會落到全軍無一的地步?

可惜,白崇禧在徹底兵敗後的不惑年裡,卻並未從根本上反思自我,而是如西楚霸王項羽一般,自負地以為:自己的兵敗全是時局所致。

於是乎,自信滿滿的白崇禧想:就去臺灣吧,他蔣介石昔日還是我的手下敗將,我“小諸葛”還能真怕了他不成。

白崇禧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蔣介石。在商場、政界,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其後果可致命。

白崇禧最終嚐到了苦果。

接過“橄欖枝”到了臺灣之後,白崇禧立馬就傻眼了:蔣介石承諾他的“國防部長”,變成了 “戰略委員會副主任”;副主任的凳子還沒暖熱,又被改聘為國民黨改造委員會中央評議委員。如此一來,白崇禧便徹底失去了權力,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花架子”。

可就這麼一個花架子,對白崇禧有戒心的蔣介石也不放心。

為了掌握白崇禧的動向(其實是為了套取李宗仁的動向),蔣介石對其進行了嚴密監控。

話說有一次,白崇禧坐車出去會見老朋友。車開出去沒多久,白崇禧就發現有一輛車一直在跟著自己。不經細想,“小諸葛”白崇禧立馬就猜出後車是蔣介石派來的特務。

頓時,白崇禧就陷入尷尬的境地:若是甩開後車,天知道車上的特務會怎麼去蔣介石那裡舉報;若是不甩開後車,自己好歹也是“前國防部長”,這要是傳出去,面子往哪擱?

唉!真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啊!白崇禧做夢也沒有想到,不過是出門蹭個飯,還會被特務跟蹤監視!天知道在別的事情上,蔣介石會如何對待他。

不過,白崇禧很快就明白自己已是砧板之肉,雖然翻不出什麼浪花兒,這口氣卻是咽不下去的。於是,白崇禧立馬讓副官停車,並讓他去給後車捎句話:

“我知道你們是負責監視我的特務,我等你們把車修好再走。”

後車兩個特務聽到此話之後,臉色煞白!一邊修車一邊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待副官走時,喃喃道:“不愧是小諸葛!”

可以說,白崇禧這一輩子,吃虧就吃虧在“小諸葛”的稱號上。

以偉人的話來講,白崇禧是“明於細而昧於巨”。換言之:白崇禧在細節上雖然聰明,卻都是小聰明;在長遠規劃缺乏大智慧,甚至可以說是愚昧。古往今來,死於小聰明的人,數不勝數,三國之楊修就是其中典範。

比如被特務跟蹤這件事上,倘若白崇禧一直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蔣介石也不會對他不放心。正是因為白崇禧的這種“小聰明”,蔣介石才會對他愈加提防。

1952年10月10日,國民黨在臺北召開第七次全代會,產生了新的中央委員。在這一批中央委員裡,除了白崇禧之外,第六次全代會的委員全部當選,而此時本應是年59歲的白崇禧在政治界大展拳腳之際。

可偏偏,最好的年紀裡,白崇禧連在政界當“花架子”的資格都被剝奪了:他完全成了蔣介石的擺設。

這以後,只要蔣介石和白崇禧同時出鏡,白崇禧一定會被安排在最邊緣的位置。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就感覺不到白的存在。此間,白崇禧的憋屈可以想見。

在這種夾縫中,蔣介石還對白崇禧進行了“特殊優待”。不管白崇禧走哪,都會有特務跟蹤。過去還是暗戳戳的跟著,落選“中央委員”之後,直接明晃晃地被監視了。

白崇禧最討厭的就是特務政治,當年白崇禧在治理廣西時,就嚴禁國民黨在廣西搞特務政治,他甚至認為明朝敗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明皇帝在國內大搞東廠、錦衣衛監軍。

白崇禧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帶兵打了一輩子的仗,臨老了,卻成了被特務騷擾的“階下囚”。更讓白崇禧難以釋懷的是,這些特務還是當著他的面“監視”,真真的絕大侮辱與諷刺啊!

人約“士可殺不可辱”,昔日風光之士,臨老卻這般受辱,真真令人唏噓。

就這樣,晚年無所事事的白崇禧,在特務的監視下,處處不自在。

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69歲這年,他那年僅59歲的結髮妻子馬佩璋過世了。自此,白崇禧的人生徹底陷入了低谷。

或許是破罐子破摔罷,或許是刻意想“找死”,或許是想麻痺蔣介石,或許是真的寂寞難耐,妻子過世後,外界眼裡一向潔身自好的白崇禧竟開始到處找女人廝混。

一代英才,晚年卻過得如此混沌不堪,想來,這也是他自己不願見到的,可事實終歸是事實。因著這些花邊,白崇禧臨老,還將僅有的那點“名聲”也斷送了。

也就是出席“農場開業”之類的活動,亦或是拜訪一些老朋友時,才能在淒涼的晚景中,覓得一絲溫暖,找到零星幾點昔日風光的影子。

這之後沒幾年,白崇禧便如開篇所言以蹊蹺的方式死去了。

“白部長生前也是體面人,大家上柱香再走吧。”

這句話本是網上的一個段子,這話用在1966年12月9日白崇禧的葬禮上,竟也毫無違和感。

對啊,怎麼著,也曾是風光的,可憐可憐他,上柱香吧。

大約,正是秉承著這種同情,白崇禧死後,蔣介石親往白家弔唁,並宣佈由國防部負責以軍禮治喪,並由何應欽、孫科等200名國民黨高官組成治喪委員會,對白崇禧舉辦了隆重的葬禮。

在白崇禧的公祭儀式上,蔣介石第一個向他的遺體獻花致祭,並題了輓額“軫念勳猷”。自此,二人之間長達40年的恩怨,終於隨著白崇禧的死,畫上了一個句號。

白崇禧死後的風光,與生前的輝煌和晚年的悽慘,正相呼應.....

人啊,關鍵時刻,得做正確的抉擇。如偉人所說的“大處細謹,小處糊塗”,方為正確的處世之道啊!

善哉,善哉!


記者李滿




回答之前,先說說白崇禧不得善終的兩種傳聞。

第一個說法:1966年12月2日,據說白崇禧的副官發現他死在臥室,渾身發綠,時年七十四歲。

第二個說法:白崇禧因心臟病於1966年12月1日住進醫院,“上面”指派一個女特護專門護理,可第二天早上便死在病床上。屍身呈黑綠色,驗屍官出據的檢驗結果是“沒有結果”,而那個女護士從此人間蒸發。




從以上兩種傳聞來分析,白崇禧疑似被毒死。但疑問也隨之而來,一個行將枯木的老者,不被“毒死”還能有多大“危害”?雖說有些傳聞不必去辯識真偽,但白崇禧的晚年應該逃不過“卸磨殺驢”的規律。不過,這個曾經在國民黨政府軍界號稱“小諸葛”的風雲人物,在大陸期間確實讓蔣介石“膽戰心驚”,蔣也因此多次對他起了殺心,但都沒能如願。特別是白崇禧煽動李宗仁、何健、張發奎、陳濟棠等三次反蔣和三次逼宮,還有國共對決期間他態度的“曖昧”和按兵不動,使他倆之間結下了深深的積怨,這也可能是白崇禧到了臺灣後處境艱難的原因之一。



白崇禧分別在1929、1930和1936年三次起兵反蔣,雖以失敗告終(史料有載,不一一詳述)。但亦正亦反和反覆無常性格曾先後在1927年、1931和1949又聯合李宗仁等逼蔣下野。特別是1936年反蔣、西安事變後力主殺蔣和1949年逼蔣的舉動,著實給自己的未來的政治生涯埋下了禍患。



1936年,時值東北淪陷,華北危在旦夕之際,白崇禧、李宗仁和陳濟棠竟玩起了同室操戈的遊戲,雖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暗中卻又接受日本人的資助軍援,反過來準備武力推翻蔣介石,最後連粵軍中的核心人物餘漢謀等一批將領都看不下去了,以至於合力致電全國,擁護蔣介石。陳濟棠下臺後,白崇禧才在眾怨之下退回了廣西。



西安事變爆發後,白崇禧提出了殺掉蔣介石以謝國人的主張。被我黨及時否決後,又暗中促使何健向西安進兵,表面上是“救駕”,實際上就是欲間接置蔣介石於死地。



抗戰勝利後,內戰全面爆發,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使“蔣家王朝”搖搖欲墜。而白崇禧卻把家底“藏了”起來,成為1949年扶植李宗仁當上中華民國“代總統”的資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戰役期間,蔣介石數次電令白崇禧出兵救援,可白就是“裝傻充愣”。蔣介石大罵他“娘希匹”都不管用,最後使中央軍嫡系部隊幾乎損失殆盡。這筆帳,蔣介石氣急敗壞的記在了他頭上。



淮海戰役後,國民黨敗局已定。但還有三大軍事集團分別在中南、西南、華東負隅頑抗(白崇禧、胡宗南、湯恩伯)。白崇禧盤距的中南桂系當時擁有22個軍35萬的兵力,幾經爭取後,白崇禧仍拒絕在和平解放協定上簽字。



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完全、徹底的消滅桂系”。林彪的四野主力和陳賡的二野兵團首當其中,90餘萬人馬撲向中南地區,最終全殲白崇禧集團,桂系也就從此灰飛煙滅。



(而當桂系被消滅前、當人民解放軍雄距長江北岸、國共北平和談方案達成時,白崇禧可能有過“好”的舉動,歷史也曾經給過他及幾十萬軍隊最後一個機會,可他反覆無常竟慫恿和逼迫李宗仁拒絕在和談書上簽字,最終被列為內戰第四號戰犯。另外,根據黨的文獻資料、俄羅斯公佈的毛澤東主席與斯大林的一組往來函電內容,毛澤東在1949年1月7日,曾向蘇與中共間的聯絡員奧爾洛夫詳細介紹了國民政府高級軍事將領的通共情形,白崇禧竟以內戰最大巨頭列在其中。這點,蔣介石不會不知道,李宗仁也不可能不清楚,可他,卻少了一份小心,多了不該有的自信)。



白崇禧沒了資本後,李宗仁曾警告他千萬別去臺灣,蔣介石不會不記他的仇。可他不信那個邪,雖說倆人之間千絲萬縷的“敵對”關係可能一觸即發,但他必定為蔣家王朝立過汗馬功勞,而且認為功大於過,所以,他還是去了。



1954年3月,臺北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湖北代表但衡今提案彈劾白崇禧,重點是指控徐蚌會戰 時,白崇禧故意不前,用心不明,這次議會使本來就名落孫山的白崇禧更是雪上加霜。而且,更多的彈劾及指責越來越多,可能這一切都來自於“最高統帥”的打壓。



更搞笑的是,白崇禧的住所被劃定完後,對面竟駐紮了一個“派出所”,不辦案專門負責監視他。在這這情形下,估計白崇禧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也可能知道自己不能善始善終,所以,最後才在孤獨寂寥的晚年,虔敬地將精神寄託在宗教信仰上。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廣西桂林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新桂系軍閥頭號人物,綽號“小諸葛”,抗日期間被稱為戰神,在當時與李宗仁合稱“李白”。



白崇禧一生養育十個子女。


驍勇34


白祟禧不論青年,中年和晚年非但不淒涼,可以說享盡了榮華富貴,晚年生活在寶島臺灣,更加豪華奢侈!因為白祟禧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桂系軍閥,地位僅次於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掌握著軍權和鉅額財富,鑑於白崇禧的威望,蔣介石也奈何不了他,只好採取暗殺手段幾次謀殺他均未成功,白祟禧晚年生活十分奢侈,甚至可以說靡爛,豪宅裡五光十色,應有盡有,美女自然也不少。蔣介石正是看到白崇禧好色的弱點(蔣介石夲人比白崇禧更好色),授意軍統老牌特務谷正文從這方面入手,發現白祟禧有喜歡喝滋補養生藥酒的習慣,便買通中藥房人員,在白祟禧購買的滋補中藥材裡參入慢性毒藥,又暗令兩個年輕貌美的女特務裝扮成護士去勾引白崇禧經常發生性關係,這兩個受過訓練的女特務為儘快完成上司下達的死命令,不顧羞恥地輪番上陣,使盡渾身解數,花樣百出,天天作愛,夜夜顛鸞倒鳳,加之滋補藥酒裡的毒性發作,導致白崇禧做了風流鬼!白崇禧晚年活得十分好,逍遙自在,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既不悽,更不涼,是在溫柔鄉里去世的,活出了風光色彩和風流韻事,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謙卑感恩男人


白崇禧的晚年如此悽慘到底是有多悽慘?

白崇禧的晚年憋屈窩囊非常淒涼,一代名將失去兵權,失去戰場,被軟禁,連活命的權利都受到威脅。1949年12月30日,56歲的白崇禧在蔣介石函電的催促下,從海口飛往臺灣。可以說白崇禧是被蔣介石騙到了臺灣,蔣介石許諾給白崇禧國防部長的職位,但卻只是個騙局,根本沒有兌現。

沒有人身自由

白崇禧到了臺灣後,被蔣介石派人秘密監視,在白的住處對面有個專門的特務監視團,正常的人身自由也沒有了,他無法正常地會友,圍棋,打獵……有一次白崇禧出去喝咖啡發現旁邊兩桌客人都是監視他的。還有一次白崇禧乘坐轎車剛出門就有一輛吉普車尾隨。

白崇禧精神恐懼

蔣介石命湖北籍“國大代表”在會議上彈劾白崇禧,1,彈劾他貪汙軍費。2,彈劾他在軍事上失職:“擁兵不救援徐州,不遵從統帥調兵命令,擁兵自衛”。這兩條無論那一條追究起來都會要了他的老命,讓他惶惶不可終日。1959年蔣經國在臺灣出版《危急存亡之秋》一書,揭露白崇禧的“逼宮案”讓白崇禧百口莫辯。這些就像一把把鋼刀架在白崇禧的頭上,他時刻擔心蔣介石一聲令下,自己會人頭不保。



白崇禧的生命受到威脅

老年時的白崇禧到阿里山打獵。被蔣介石安排的人員秘密派人在白崇禧下山的纜車必經的軌道上做了手腳,他料到年老體衰的白崇禧打獵後不會步行下山,一定會坐纜車,而纜車必經懸崖,他要讓白崇禧神不知鬼不覺地墜崖。

結果白崇禧坐的是第二輛纜車,當第一輛纜車墜崖後,白崇禧的副官及時保護白崇禧,用自己的死換來了白崇禧的老命,面對鐵軌上鬆脫的螺絲釘,面對山崖下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白崇禧還是沒有覺察到這是場暗殺陰謀。不久他又去阿里山打獵,重複昨天的故事。白崇禧乘坐的車與另外的車相撞,白崇禧僥倖撿回老命,終於意識到有人暗殺他,從此足不出戶,但是住處附近到處是便衣特務,來拜訪的親朋都會受到跟蹤,實在是憋屈。

白崇禧死的不明不白



1966年12月1日晚,白崇禧還是突然死亡了。根據醫生和他的副官當時對現場的回憶,白崇禧是裸死,他在死亡之前曾經進行過激烈的掙扎,死相非常痛苦,因疼痛難耐把床單都撕碎了,顯然不是正常死亡。但有人對外宣稱白崇禧是得了心臟病而死。

有很多人認為是蔣介石下毒。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1962年白崇禧的妻子去世,白崇禧晚年孤獨,他就自己的年輕護士熱戀起來。因為年老體衰一直吃補藥維持身體。他經常派下人到中醫協會理事長賴少魂處去買“補藥”。賴少魂被特務收買,加大藥的劑量,所以導致白崇禧的死亡,而和白崇禧熱戀的那位護士早就溜之大吉了,有人判斷她也是被特務派來的臥底特務。所以說很多人一直也認為這是白崇禧突然暴病的原因。白崇禧的家人自知他的死背景複雜,無法追究下去,只好接受他是得“心臟病”而死的“事實”。

叱吒風雲數十年的“小諸葛”兼“戰神”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走了。

造成這種悽慘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呢?

白崇禧在過去的20多年中多次與蔣介石鬥爭,白崇禧和李宗仁幾次乘危逼宮,讓蔣介石三次下野,這對蔣介石來說,如鯁在喉異常難堪。蔣在大陸慘敗後,更是對此嫉恨,想立刻讓“李白”死。無奈李宗仁在國外反蔣,蔣鞭長莫及。只好對被騙來的白崇禧發洩。

之所以沒有立刻對白下手,看在他還有利用價值的份上,他有牽制李宗仁的作用。1965年李宗仁迴歸祖國得到周總理的熱情接待,白崇仁的生命進入倒計時。


小姐姐講史


白崇禧能有晚年就不錯了!

論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小諸葛白崇禧絕對算是其中一號。作為新桂系的代表,白崇禧常年坐鎮廣西,位列一方諸侯,他曾和李宗仁曾經兩度試圖問鼎神器,可謂是野心磅礴。

(小諸葛白崇禧)

白崇禧一生一直都在跟蔣介石作對,他曾前後兩次挑戰蔣介石,第一次是在中原大戰,第二次則是在抗戰結束後的內戰期間。

中原大戰是1930年爆發的一場新軍閥混戰,當時張學良剛剛宣佈東北易幟不久,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蔣介石風頭正勁。此時的老蔣正在開始著手“削藩”,希望能夠一鼓作氣收繳地方權力,平定各方諸侯,由此引發了白崇禧、李宗仁聯手閻錫山、馮玉祥、張發奎等人發動了倒蔣戰爭。但是由於馮玉祥的倒戈以及奉軍的介入,中原大戰最後以蔣介石的勝利而告終,白崇禧勢力退出兩湖地區,甚至連根據地廣西都差點被滇軍給端了。

敗退廣西的白崇禧無力再對中央發起挑戰,但蔣介石也一時半會拿不下廣西,雙方就這麼僵持著。

蔣介石和白崇禧的對抗一直持續到1937年。在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白崇禧和李宗仁以民族大義為重,響應蔣介石抗戰要求,自北伐戰爭之後第二次率桂軍北上中原。

在抗戰期間桂軍的表現還是非常積極地,白崇禧和李宗仁在徐州會戰中取得了臺兒莊大捷,振奮全國的抗戰信心。之後桂軍又轉戰武漢、廣州抗擊日軍。但由於敵強我弱的現實,桂軍沒能擋住日軍,廣西也未能保住。

面對強大的日軍,白崇禧深知國軍當前不是日軍的對手,國府在正面戰場上很難擋住日軍。他認為國軍應利用中國遼闊的版圖,以空間換時間,盡最大努力消耗日軍,與日本打持久戰。並且國軍還要在敵後淪陷區建立游擊隊,持續騷擾日軍。為闡述自己的遊擊理論,白崇禧專門撰寫了《游擊戰綱要》一書。白崇禧的見解深得蔣介石認同, 也堅定了蔣介石堅持抗戰的信心。

1945年抗戰取得勝利,白崇禧被晉升為國軍一級陸軍上將,並在次年出任國防部長前往東北督戰。

但隨著日寇的投降,白崇禧和蔣介石的矛盾又開始凸顯了出來。在內戰期間白崇禧奉行消極內戰積極反蔣的策略,搞得蔣介石非常疲憊。蔣介石一方面要跟解放軍作戰,另一方面有要提防著“李白”哥倆,實在是鬧心。

在內戰後期白崇禧坐鎮華中,成為國軍的重要後援力量。但白崇禧卻擁兵自重,屢次按兵不動,在淮海戰役中拒絕中央的調令,不發一兵一卒,坐視中央軍全軍覆沒。在眼瞅著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都打光了之後,他與李宗仁進行逼宮,成功地逼迫蔣介石下野。(蔣介石與白崇禧)

蔣介石下臺之後,李宗仁成功奪取總統一職,李白二人終於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掌舵者,可此時的國民政府已是風雨飄搖,解放軍日益逼近長江。

面對此殘局,李白二人試圖與我黨議和,天真的希望能夠劃江而治。但解放軍怎可能容忍第二個南北朝的出現呢?最終雙方和談失敗,解放軍氣吞山河般的打過長江。

白崇禧原本希望能夠堅守湖南,但因湖南省主席程潛和陳明仁投誠起義,白崇禧防線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其主力部隊遭解放軍殲滅,他固守湖南的企圖未能得逞,只得退守廣西。

敗退廣西的白崇禧集結了20萬大軍,妄圖死守大本營。但高地塔都被拔除之後,他的水晶又能堅持多久?面對著追到眼前的40萬解放軍,兵力處於劣勢的白崇禧一路敗退,廣西已然是守不住了。

此時的李白二人在大陸已無立錐之地,李宗仁選擇前往美國避禍,而白崇禧卻選擇了跟隨蔣介石前往臺灣。

對於白崇禧的選擇,李宗仁非常反對。李宗仁深知蔣介石是不可能放過自己與白崇禧的,畢竟李白二人和蔣介石的矛盾太深了,因此他強烈勸諫白崇禧不要去臺灣,但白崇禧拒絕了李宗仁的建議,執意赴臺。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乘飛機前往臺灣。

在抵臺之後白崇禧隨即遭到蔣介石的軟禁,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說實話,白崇禧確實把老蔣坑得很慘很慘,他在內戰時真是沒少在背後給老蔣捅刀子。蔣介石的失敗,白崇禧是要負一定責任的。當年內戰時白崇禧坐鎮武漢時擁兵幾十萬人,但就是不肯伸手拉老蔣一把,還倒逼老蔣下臺。而搞笑的是,他把蔣介石轟下臺後自己也沒能守住大陸。如今白崇禧虎落平陽,蔣介石肯定得好好“照顧”他。

老白在臺灣期間無所事事,原先許給他的行政院長一職也沒了蹤影,蔣介石只給了他一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虛職,而他的屁股後面則總是跟著一堆的“保鏢”,無論去哪都受到嚴密的監控。但他也不用難過,至少他還活著,起碼暫時還活著。(在臺生活的白崇禧)

除了在政府內部掛個虛職以外,白崇禧還曾擔任過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但由於擔心白崇禧藉口出國訪問時一去不歸,最後連這個職務都給他撤銷了。

無官一身輕的白崇禧十分無奈,他也明白蔣介石對自己的態度,為此他一再向老蔣表忠心,希望蔣介石能放他一馬。

不過即便如此,白崇禧在臺期間還是多次發生意外。至於這些“意外”到底是不是意外,本文就不討論了,畢竟我手中也沒有什麼證據,諸位看官可以自行推斷。反正我認為這些“意外”並不意外,反而是白崇禧沒啥事,這才是個大意外!

小諸葛晚年曾與一名女護士墜入愛河,雙方一度如膠似漆。然而在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突然猝死於寓所中,時年74歲。對於白崇禧的爆亡,官方給出的說法是死於心臟病突發,而白家人也認可這一說法。

在獲聞白崇禧逝世後蔣介石立即前往白府弔唁。隨後蔣介石下令由何應欽、孫科、陳立夫、顧祝同等200餘人組成治喪委員會,這陣勢確實很宏大。在白崇禧的告別儀式上,蔣介石送上親書輓聯,並親自鞠躬致敬。

白崇禧最後被葬於臺北市近郊六張犁回教公墓,與其他葬在臺灣的國民黨將領一樣,白崇禧的墓碑也是朝著大陸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