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孩子,本質在於追尋自我的幸福

我是一個鄉村教師,數十年工作在教育一線,我的學生當中有很多的留守兒童,甚至有不少雙親在外的純留守兒童。我這幾年主要任教初三,每一年在我手上都要送走一波孩子。他們當中有的成績出類拔萃考上省重點高中,開啟了新的生活,有的成績很差結束了自己的學業,但是不管成績好壞與否,我更希望他們有健全的人格,能合群、能協作、能感恩。

但是事實卻是有不少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關鍵時期,缺少好的家庭教育,成績差、性格孤僻、壞習慣不少,每每與其在外務工的家長溝通,總是以需要掙錢、家庭壓力大、不聽家長管教等原因搪塞,孩子的成長几乎不參與,把這項人世間最艱鉅的任務交給了孩子的祖輩,而且這一現象也似乎成了農村的慣例,可是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的農村老人屈指可數,甚至當孩子成績和性格都出現問題時仍舊選擇逃避。

教育好孩子,本質在於追尋自我的幸福

中華民族是個及其重視家庭血緣關係的民族,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家長的幸福,甚至可以說家長下半輩子的幸福,是建立在孩子幸福之上的幸福,只有孩子成長了,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他們才有能力反饋於你物質與精神需求,你們才會感到幸福;相反,如果你們對孩子漠不關心,孩子的成長几乎不參與,讓孩子一直留守成長,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學校老師教育,這樣的孩子健康成長的概率會低很多,孩子的教育是一項不可逆的艱鉅工程,如果不能健康成長,長大後能力低下,他會成為你後半輩子的最大的麻煩。所以,教育孩子成長不單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