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相聲(三十八)- 功不可沒的馬季

功不可沒的馬季

相聲的本質是諷刺,但也應該肯定其具有歌頌功能,馬季就認為應兩條腿走路。他說:“我自己演過夏雨田寫的《女隊長》,親身體會過觀眾對這個段子的接受程 度。‘包袱兒’越響,思想性就越深。夏雨田的創作也影響著我的創作。”我認為,在創作和表演歌頌型相聲乃至進行理論研究,及在“十年浩劫”中,馬季對於相 聲的創作、普及、發展,功不可沒。

戲說相聲(三十八)- 功不可沒的馬季

1958年,馬季在福建前線創作了轟動一時的《英雄小八路》;

1959年,馬季又創作了一個優秀的歌頌型作品《找舅舅》。逗哏的“甲”直接進入人物,述說了一段“找舅舅”的故事。舅舅給他來了一封信,他帶著這封信去 了包頭。因為舅舅的來信中說:包頭的風沙很大,全市只有七盞路燈,一條自來水管道,一年四季也吃不上蔬菜。所以他帶了風鏡、風衣、指南針、手電筒、大水 壺、小水碗兒……可他到了包頭一看,跟舅舅在信中說的全不一樣,耳聞目睹的是一派繁榮的建設景象。他費盡周折在包鋼找到了舅舅,過去舅舅是個“釘馬掌” 的,現在也成了工程師。他大惑不解,拿出信來問舅舅。原來,那封信是舅舅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寫給他的。這個作品構思奇巧,利用一封信來製造懸 念,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包頭翻天覆地的變化,熱情地謳歌了新中國建設的巨大成就。為創作這個作品,馬季親自到包鋼體驗生活,與鋼鐵工人吃住在一起,因此, 這個作品語言清新,也充滿了激情。而且“包袱兒”不落俗套,整個段子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

在“文革”中,我們都知道,創作並能“審查”通過一個新的相聲作品是何其難啊!而馬季就有出色的作品問世。1972年,坐落在天津的鐵道部第三鐵路設計院 業餘文藝宣傳隊演出了一段所謂的相聲,即《友誼頌》。馬季“慧眼識珠”,認為這個段子主題好,便給以改編。說是改編,實際是動“大手術”,從“墊話”到 “底”,全部做了改動,與原段子已面目全非。主要敘述中國鐵路勘測隊員到坦桑尼亞,為修建坦贊(比亞)鐵路,一行隊員在原始森林中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完成 了勘測任務,受到當地人民稱讚的故事。這個段子的“入活”很巧,由“英語不好翻譯中國的‘俏皮話’”開始,在“鋪平墊穩”後,再進入“正活”。“底”則是 坦、贊人民揮手歡送中國的勘測人員,連呼“誇海里尼”(再見)。這是一種新的嘗試,通過演出,證明馬季是成功的。這個作品與天津出現的《挖寶》,幾乎同在 “文革”中期創作演出,對相聲藝術的復甦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戲說相聲(三十八)- 功不可沒的馬季

馬季、唐傑忠

“文革”後,馬季又創作了《畫像》。關於這個作品,馬季說:“我早就想創作一段歌頌著名勞動模範張富貴的相聲,開始我想了許多路子,但都不滿意。有一天, 兩名中央美術學院的同志來給張富貴畫像,畫完了拿給我們看,我們感到輪廓模樣倒挺像,就是細皮嫩肉的,缺乏張富貴飽經風霜的勞動人民氣質。這兩位畫家聽了 意見,向我訴苦說:‘他又不給專門的時間,這還是我們在招待所根據回憶畫的。’我聽他倆這麼一說,當時心裡一動:好傢伙,這不是很好的相聲路子嗎!真是踏 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我馬上從畫家畫像這個角度構思,很快就完成了相聲《畫像》。”馬季從“畫家畫像”到相聲《畫像》,好像是“靈機一動”,信 手拈來,得來全不費功夫,其實不然。張富貴1950年至1957年是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是1950年、1964年的全國勞動模範。為了用相聲塑造張富 貴,馬季曾跟他同吃同住同勞動多日,掌握了大量的素材。深入生活才是創作的源泉,《畫像》作品的問世,是生活積累的結果。

馬季在山東深入生活,可以說是“雙豐收”,因為他和唐傑忠一起在榮成的大魚島生活,看到很多的婦女隨船出海打魚,而這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於是他又去採訪,創作出了又一段精彩的相聲《海燕》。

馬季創作的歌頌型相聲很多,幾乎個個都受到好評。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創作的每一個作品都有針對性,對歌頌的對象,無論是事還是人,他都要進行調查、瞭解, 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後才開始伏案。也就是說他能夠在現實生活的沃土中紮根,廣泛汲取營養,之後盛開出鮮豔無比的朵朵鮮花;再有,他在走著一條探索的 路,不折不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