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說起老北京,大多數人印象裡是四合院、衚衕。

有人說,是衚衕、四合院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

也有人說,是北京人的人文特徵造就了衚衕和四合院。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戲,就和北京的衚衕有關。

《芝麻胡同》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芝麻胡同》是著名京味導演劉家成的又一京味年代劇。

再看看劉家成導演的其他京味作品,《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等,不用多說,作為北京人的劉家成走過了9年的京味創作之路,這一路收穫了無數的肯定,更是京味作品的質量保證。

儘管如此,初看《芝麻胡同》時,還是有些許擔心的。

年代久遠,又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最怕劇情過於囉嗦小氣,無法滿足觀眾的味蕾。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是一部在一眾老戲骨精彩演繹之下的京味兒故事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故事開始於一九四七年春天,北京。

在醬菜園子沁芳居採黃子的大日子,一個老梆子怒氣衝衝的進門將忙活的眾人大罵一頓,原因是如此的百年老店竟然用劣等的黃豆做醬。

這個老梆子就是遠近聞名的醬菜把式孔凡喜,俗稱孔老痴。

老闆嚴振聲(何冰 飾)聞聲趕來,應了孔老痴的說法(用優質豆子),並把這個手藝一絕的醬菜把式留在了自己的醬菜園子。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說起嚴振聲,

他不過是個住在芝麻胡同人物,無權無勢。

但是他又是沁芳居人物。整個的沁芳居都歸他管。

要知道,在那時候的北京,沁芳居就像現在的“稻香春”一樣出名,靠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醃鹹菜的手藝聞名四九城。

而那時的衚衕,除了作為交通線路外,更是人們聯繫情感的紐帶。在衚衕的方圓百里溜溜彎,聊聊家長裡短,這是北京人獨有的特色。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可是產好豆子的豐潤並不太平。

和嚴振聲同去採買的是自己異性的的親哥哥(姓俞),結果回來的路上慘遭國民黨殺害。

一個戰亂的年代,一個人的死再平常不過。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就是晴天霹靂

嚴振聲傷心難過,俞老父更是無法釋懷。

關鍵是俞家大哥未婚無子,嚴振聲雖有兒子孫子,但是都不姓俞,因為嚴振聲是俞老父從小過繼給舅舅家的孩子。

俞老父不是成了老絕戶嗎?

在那個比較封建的年代,老絕戶可不是個好名聲。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俞老父不想當個老絕戶。

於是,他給兒子嚴振聲支了個招:在俞家單娶一正房妻子,生兒育女,延續俞家香火。

可是這個年近四十的嚴振聲在嚴家是有正房太太林翠卿 劉蓓飾)的。

對於俞老父的這個想法,林翠卿是有一百個不情願,可是無法辯駁,只能依從。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嚴振聲既是沁芳居的大老闆,又是嚴家的頂樑柱,更是俞家的精神支柱。

他的肩膀上扛著的是幾十人口的生計,負擔著林翠卿的命運,更是一個仁義大孝的好兒子!

醬菜園子資金不足,無法週轉的問題,他得解決。

林翠卿的想法她得考慮。

俞老父的意見他得遵從。

這樣一個在外人看來有頭有臉的人物,很多事情自己無法做主,更不能我行我素。局氣不言而喻。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迫不得已,嚴振聲準備賣掉慈禧太后御賜的六品頂戴,要知道這個頂戴、黑馬褂和腰牌可是沁芳居的鎮店之寶啊!

所以才有了六國飯店裡嚴振聲和琉璃廠的李老闆談價錢的故事。

誰知,在這裡他管了一“閒事”。

六國飯店的女招待牧春花(王鷗 飾)險些被國民黨軍官吳友仁強暴,是嚴振聲的一個爆頭酒瓶子,解救了牧春花。

嚴振聲仗義了,被打的吳友仁可不樂意。這也導致了吳友仁和嚴振聲的矛盾。

對一個男人來說,打人與被打,應該可以用芝麻小事來形容了。

可是,在那個不太平的年代,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感受就會不同,對這件事的反應就不同,這就是人生百態。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嚴振聲忙活著,林翠卿忙活著,俞老父忙活著。

嚴振聲為了沁芳居的資金和俞老父的囑託忙活著。

林翠卿為了嚴振聲的婚事張羅著。

俞老父忙著嚴振聲物色新媳婦

二人都把嚴振聲

蒙在了鼓裡

巧的是,林翠卿看不上俞老父物色的外面人,而俞老父也看不上林翠卿的人選。

林翠卿的貼身女侍寶鳳正是林翠卿選的人,家道沒落了的正黃旗後人。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北京那麼大,嚴振聲也不會誰都認識。

北京那麼小,從一個衚衕出去,總能從另一條衚衕繞回來。

繞來繞去,另一個衚衕的牧春花正是俞老父物色的外邊人。

關鍵是幹過女招待,還是嚴振聲兒媳婦的孃家哥哥郭炳聰惦記的戀人。

這關係、這背景,想想都讓人覺得複雜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在民國時期,封建思想還沒有完全瓦解,新思想已展露鋒芒。

男女婚嫁存在著兩種形式,一種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種是你情我願。

嚴振聲與牧春花開始了第一種形式的婚姻之路。

而郭秉聰積極的走在第二種贏得牧春花的道路上。

讓人意外的是牧春花看上了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嚴振聲。

一無所有卻好足面子的衚衕鄰居郭秉聰開始記恨嚴振聲,因為自己的親家爹給自己搶媳婦。

現代人講究好聚好散,而郭秉聰卻卻跟嚴振聲槓上了。

他認為,只有有錢,才能娶得牧春花。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其實,這些都是小事

可怕就怕在有些人過度在意這些小事。

郭秉聰為了報復嚴振聲,投靠了吳友仁。

他魚目混珠的換了嚴振聲六品頂戴的珠子。

吳友仁利用這顆珠子,設局折騰嚴振聲。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整部劇裡都是矛盾,而且都是小矛盾。

問題因為小矛盾而引發,又因為人物特徵而不斷轉折高潮。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作為一部京味年代劇,《芝麻胡同》以其獨具的京味特色,將北京人的幽默風趣、寬容隱忍、責任擔當以及一些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

展現的淋漓盡致。看這部劇,感覺非常的貼近生活。

比如男主嚴振聲。除了醬菜園子的老闆這個身份外,他還肩負了一家人的責任。

所以,他對待親人愛惜和寬容。面對自己的妻子林翠卿、父親俞宗一的安排,他因為內心的虧欠,大多數情況下選擇依從。

面對自己兒媳婦的親哥哥郭秉聰,他寬容收留,不計前嫌。

面對自己的妻子、醬菜園子的夥計們,他毫無架子,玩笑耍樂,又真心相待。

面對惡霸吳友仁,他選擇適時隱忍,但絕不認慫。

……

他的骨子裡是北京人的局氣、講究、仗義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其次,劇中的京味在語言上表現的毫無違和感。

在劇中可以聽到地道的北京人再用北京腔在說話,夾雜著無數老北京的老俗語,比如:“沒有不會逮耗子的貓,老天爺也餓不死瞎家雀”、““砸的是招牌,丟的是臉面””……這些俚語讓人聽著非常的舒服接地氣。

當然話裡話外還帶著北京人的幽默與風趣,喜歡貧,喜歡侃,幽默搞笑之餘又帶著皇城根的氣派和傲氣,碰到事自嘲一下就過去了。

就連北京人獨有的飲食文化,在劇中也有呈現。

比如老北京人最愛的豆汁,很多的外地人都喝不慣,可是男主嚴振聲卻倍兒喜歡。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除了語言的京味,這部劇的佈景細節也是可圈可點。

《芝麻胡同》的佈景動用了近千名工人搭建了一個傳統的四合院、一條北京胡同加一個醬菜園子。就連每個房屋、窗子、門、樹木、盆栽的位置,都是精心佈置的,因為真實的四合院是非常講究的,連院門在哪、廚房、門房、茅房在哪兒都是有規矩的。真實的還原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築。

開篇有幾個個鏡頭是老北京天橋雜耍盛況,像撂跤的、耍中幡的、唱雙簧的、抖空竹的……這些都是老手藝人的真實出演,很多還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除了場景的選擇,劇中各種服裝道具也是真實還原,誠意滿滿。

導演找到了很多的老照片,來還原當時北京的“土氣”。

當時的男士髮型是油膩的偏分短髮。

女士的衣服料子都是瑞蚨祥的綢緞。

衚衕裡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力車。

就連沁芳居做醬的整個過程使用的道具如黃豆、大缸、醃罐都是那個年代的真實還原。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最重要的是,《芝麻胡同》應用北京特色時代背景和人物故事聯繫在一起

一九四七年,也就是民國三十六年,沒落的清政府已經瓦解,但是封建思想依然健在。

嚴振聲大哥的去世催生了俞老父給他單娶一房頂立門戶的想法。

而此時也是中國的轉折年代,解放戰爭已經打響,而北平卻看似和平。

嚴振聲的路見不平引發了他與國民黨頭目吳友仁的矛盾,而他對牧春花的的愛戀加劇了矛盾的惡化。

在這一系列普通北京人的生存法則裡,寫滿了衚衕裡的柴米油鹽,填充了北京人的相處之道,充滿了人間煙火味。

不知道老北京是啥樣,看看這部劇

而在一系列坎坷的命運中,人物隨著社會的變遷不斷的調整,品味著人生的酸甜苦辣。

所以說:衚衕裡的柴米油鹽折射出了人物的人生百態,人物的智慧又促進著社會與文化的不斷髮展。

他們既是普通的小百姓,又是掌控命運的佼佼者。

今天,被《芝麻胡同》吸引,除了故事好看、角色動人外,更多的是懷念於他們身上那種詼諧幽默、肩挑重任、又有自己為人處世的獨特原則和底線的人物特色

我們或許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我們依然可以將這樣的人物特色應用在自己身上,形成自己獨有的人格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