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克里希那穆提: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歡的事

【薦讀】克里希那穆提: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歡的事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一生做過無數次演講,其中也不乏經典的問答。下面精選了一些問題,總有朋友問但我極其難以回答的那種,感受一下大師的智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

問:我們要如何消除心中的憂慮?

克:首先心田不能供給問題生根的土壤。觀察你自己的心,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的不安寧,它總是被別的事情佔據,被別人昨天說過的話佔據,被你剛學的東西佔據,被你明天將要做的事情佔據。只有一顆不被佔據的心,才是永遠清新,才能應付並解決問題。

問:但是如果沒有了野心,整個社會不就停止進步了嗎?

克:你應該問問自己,真正愛做的事是什麼,然後在你的一生中,你會努力去做你認為值得又深富意義的事。這是創造新社會的唯一途徑。否則你的人生可能會過的很悲慘。你不知道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你的心陷入例行公事,其中只有無聊、衰敗。

二、

問:人為什麼發怒?作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是否要遠離憤怒?

克:弄清楚人為什麼生氣是很重要的,我們要了解憤怒的真相,而不僅僅說生氣是錯的。然而你為什麼生氣?因為你不想受傷害,這是人類求生存的正常需要。如果這個傷害你的人比你塊頭大、比你有力氣,你無法回手,你就會轉而傷害別人,你會把情緒發洩到你的兄弟、姐妹或僕人身上。所以這場憤怒的戲就一直演下去了。

避免受傷是正常的反應。人們為了不讓自己受傷,保護自己,開始建立了防衛和藩籬。你在自己周圍造了一道牆,不讓自己開放及接納,因此你也無法去探索及擴大你的感覺。你認為憤怒是非常壞的,因此你責難它,如同你責難許多其他的感覺一樣,因此你逐漸變的枯燥、空洞,一點強烈的感覺都沒有了。

問:一個人為何總是希望被別人愛?如果他得不到這份愛,為何他就無法像其他人那樣泰然自若和充滿信心?

克:你認為其他人是充滿信心的嗎?他們也許自我炫耀、裝模作樣。你希望被愛,是因為你的心中沒有愛。

你的心中一旦有了愛,你希望被愛的渴望就停止了,你就不再需要別人來愛你了。只有空虛的人才要求別人來填滿自己,而一顆空虛的心,是永遠無法以尋求愛的方式來填滿的。

【薦讀】克里希那穆提: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歡的事

三、

問:我們為何恐懼?

克:因為我們害怕失去熟悉的事物,那些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夠看開自己所擁有的朋友、財產、美德與個性等,我們就不會害怕了。因此是我們對已知事物的執著在我們心中製造了恐懼,並不是不可知的事物造成了恐懼。

問:慾望的源頭是什麼?如果把它消除?

克:這種想把慾望消除的衝動,本身就是慾望的一部分。如果你能把痛苦、折磨、掙扎和一切慾望所引起的焦灼及害怕都擺脫,只剩下慾望所帶來的快樂,你還想擺脫慾望嗎?所以如果我們不瞭解慾望的整個重點,不瞭解它的結果、它的副產品,而只是嘗試去消除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四、

問:什麼是生活的喜樂?

克:我們為如此表面的事物感到滿足,例如一部汽車、一份安定的工作、一些無謂的瑣事引起的小感動,就像一個男孩開心地在風中放風箏,幾分鐘後又眼淚汪汪了。

你可曾安靜的坐著,背脊挺直,動都不動的去體會沉默的美?你可曾讓你的心思漫遊,不是去想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是擴大的、寬廣的、深入地去探索、挖掘?從這種思考中,就會帶來驚人的喜悅和快樂。

問: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克:我們總把生活分成真的與假的。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歡的事,沒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須做的事之間交戰。因此生活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其中有極大的喜悅。只要在我們是全然地活著,非常機敏、警醒、充滿觀察力、對周圍一切都有興趣,我們才能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問: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克:你認識你的面孔,因為你經常從鏡子裡看到它。現在有一面鏡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這面鏡子就是關係的鏡子:你與父母之間的鏡子,你與老師之間的鏡子,你與河流、樹木、地球之間的鏡子,你與思想之間的鏡子。

突然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種新發現,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端,在其中含藏著整個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掙扎。

【薦讀】克里希那穆提: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