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看好新潮傳媒


我為什麼不看好新潮傳媒

川軍張繼學


江南春的分眾傳媒是國內樓宇廣告佔據壟斷地位的霸主。

新潮傳媒是近兩年冒出來的挑戰者。

分眾傳媒股價從今年最高點12.88元一路下跌到一個月前的最低位5.62元,跌幅高達56%,比上證指數同期跌幅高了不止一倍。

是因為出現了新潮這條鯰魚嗎?

肯定有這個因素。

實際上新潮很兇猛,已經迅速跑到行業老二的位置上了。

然而,新潮傳媒要想對老大構成大的威脅,困難相當大。

尤其後續資金出現問題的話,死掉或被老大順手撿個便宜也是正常的。

1、

新潮傳媒創始人叫張繼學,四川眉山人。

跟蘇東坡不一樣,這個外表斯文的小老鄉雄心勃勃。

1996年創業,代理樂山電視臺的廣告,掙到第一桶金。

2004年在成都創立《新潮》生活週刊。

2008年,張繼學敏銳地發現了紙媒危機,二次創業創辦新潮網,運營騰訊廣告和類似彈窗廣告的一些廣告。

2013年,張繼學三次創業,創立新潮傳媒,主打社區電梯廣告,向過了十幾年舒服日子的分眾發起衝擊。

今年4月4日,貌似無意洩露的新潮傳媒內部文件,開篇即宣告:新潮傳媒與分眾傳媒的戰爭正式打響!

4月5日一大早,江南春在朋友圈回應:

“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是靠口水和碰瓷成功的,你能做多大永遠取決於你能幫客戶做多大。專注自己的目標與使命,儘快實現500城500萬終端覆蓋5億新中產的目標,引領主流消費升級,引爆中國新經濟品牌。”

“兄弟姐妹們:心胸和格局才能決定新潮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尊重對手,敬畏對手。不能像分眾老大哥一樣,把對手當‘瘋狗’,把自己當‘獅子’;把對手當作‘碰瓷的’,把自己當‘神一樣的存在’。一個沒有尊重之心和敬畏之心的企業,又如何得到市場和客戶的尊重呢?分眾借華語之口詆譭新潮,內部群的‘打新動作’,讓新潮蒙受傷害已是不爭事實,底層原因是分眾老大哥眼裡,‘沒有對手’!難怪分眾會驕傲的說‘互聯網通吃中國,江南春通吃互聯網’呢!壟斷了電梯廣告的分眾傳媒,純利高達50%,而中國創業企業卻‘死傷一片’。分眾傳媒已經成為中國創業者的噩夢,中國電梯媒體企業的公敵,物業公司的‘甲方’!是時候聯合起來,打破壟斷,還物業公道,還客戶公道,還電梯競媒公道了。只要我們聯合起來,誰先做到500城,誰先做到500萬個終端,還是個未知數呢(其實折算後,也就100多萬部電梯,分眾偷換了概念),好戲,才剛剛開始??”

在我看來,江南春的措辭固然有失老大風範,但老張這番話就顯出狡黠了。

明面上說是要尊重對手敬畏對手,實際上是夾槍夾棒,公開控訴老大以卑鄙手段欺負弱小。

是“公敵”,是“噩夢”——有那麼可怕嘛。

請問,你老張是衝著還客戶公道來的?

大家不都是做生意嘛,不要既當婊子又立牌坊好不好。

這樣的人,也許會成為梟雄,割據一方,但要成為霸主雄主,所謂心胸和格局恐怕都是不夠的。

2、

新潮的第一大投資人是龐升東,資本玩家。

龐是浙江人,腦子很靈光。

他的第一桶金來自一個叫“女人的奧秘”的網站,主打性愛內容,靠垃圾郵件推廣。

咳咳。

2000年前後做股票論壇“必贏證券”(後改名至誠證券),建立收費炒股諮詢版塊,發現韭菜多啊,於是在2001年4月17日辭職,專職搞必贏。

靠著必輸的韭菜們關照,據說在2001~2004年賺了幾百萬。

這樣賺錢發家的人,還要繼續介紹嗎?

好吧,2007年老龐幹出動靜出來了,創辦了51.com後,全面拷貝QQ空間,戰略就是“只要騰訊出什麼新花樣,51一定要在一個月內跟上”。

51一度成為和QQ齊名的兩大巨頭,活躍用戶均過億。

不過呢,好景不長,2011年,51用戶數萎縮到百萬以下,歇菜了。

最新的劇情是創辦2345後借殼海隆軟件上市,再轉手賣掉控制權。

總之,玩是玩得挺溜。

3、

老龐為什麼投老張?說是有四條。

第一,這是一個冷門的大生意。

競爭不充分,厲害的人少。

除了分眾傳媒,過去12年來沒有第二家公司融資額度能超過1個億。

然而蛋糕總額高達幾百億,分眾傳媒2017年稅後淨利潤60多億。看得見的天花板普遍認為可達千億。

第二,分眾傳媒雖然是巨無霸,但是它的壟斷沒有技術門檻。只有資金門檻和運營門檻。

有50億,就可以幹丫!(我理解的意思)

第三,打破壟斷是受物業公司、廣告主歡迎的好事情。

第四,新潮傳媒找到了一個區別於分眾傳媒的新位置。

第一和第三條是對的,第二條就要斟酌,尤其阿里今年下半年投進來150億以後。

第四條說的沒錯,但恰恰也說明了分眾其實和新潮沒有那麼多直接交手的空間,江南春說新潮碰瓷是在也是有道理的。

簡單說,新潮主打的是社區,分眾主打的是寫字樓。新潮主要服務小企業,分眾主要服務大企業。新潮還處於高投入低毛利率鋪生意的階段,分眾則是一直在低成本高毛利率收大錢。

4、

核心的問題在於,社區樓宇的價值是不能跟寫字樓相比的。

電梯廣告是傳統媒體受互聯網衝擊而持續萎縮境況下的一個異數。

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的注意力高度分散,但凡“一定會看”的東西,就有價值。所謂注意力經濟。

電梯裡的人最怕尷尬,講話又不禮貌,所以到處東張西望,最怕的是沒有東西可看。

這是行業的天然優勢。

數據表明,2018年上半年中國廣告市場的增幅明顯提升,增速達到9.3%(2016和2017年上半年增速分別是0.1%和0.4%)。

其中電視、廣播媒體的廣告刊例花費分別回升9.4%、10.0%;

電梯電視、電梯海報、影院視頻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增幅分別為24.5%、25.2%、26.6%,較去年同期均有擴大。

但是,分眾覆蓋的一二線城市寫字樓,跟新潮有意無意混淆的社區電梯的特點是有很大差別的。

價值也不可同日而語。

a.寫字樓覆蓋人群中高收入,是最年輕最有活力最具購買力的人群。

社區老人小孩也相當多啊。基本不消費的中年苦逼男也要坐電梯啊。

b.使用寫字樓電梯的人並不是業主,他們對於梯內梯外的電視或者框架是否應該存在,沒有發言權,也沒有動力去幹涉。

社區不一樣,你聲音大點亮度高點我都要投訴物業的,尤其現在的人,維權意識那是很高的。

還有,你物業收的這個錢我是要知道的,使用也要透明。

c.寫字樓人均使用面積遠遠小於家庭,每部電梯服務的人群遠大於社區電梯。

d.使用電梯的時間集中,人流主要集中在上下班的短暫高峰期內。

這意味著你就算想看手機也沒有空間,手都抬不起來好不好。

就算抬得起來,你也不想讓擠在旁邊那個傢伙看見吧?

社區裡的電梯就不一樣了。很少遇到滿員對不對?

還有,現在好多社區電梯手機信號還很差,或者乾脆沒有信號,明年5G 上來了,電梯裡的低頭族肯定更多。

5、

這些差異其實也解答了為什麼新潮不正面衝擊分眾主戰場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分眾寫字樓佈局太強大,只能吃外圍,吃相對劣質的市場。

從新進入者的角度,這無疑也是明智的立足策略。

事實上,分眾的媒體點位合同期限大部分在1~3年時間,到期時間犬牙交錯。這種狀況是在市場的不斷博弈中自然形成的。

只要不是“足夠多的點位”在“同一時間”集體脫網,其他競爭者就無法建成足夠規模的網絡,無法對用戶產生足夠的吸引力。

反過來,分眾要打壓新潮是相對容易的,完全可以憑藉資金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優勢,

通過增加對社區電梯的投入擠壓新進入者的生存空間。

簡單地說,作為現金奶牛的分眾很有條件在社區戰場跟新潮開打價格戰、割喉戰,把對手拖殘拖死。

就算條件不具備,或者殺心沒那麼重,江南春也大可以跟新潮分一杯羹。

按照江南春的規劃,到今年年底,自營電梯媒體資源點位要擴張到300萬個,終端日覆蓋超過3億主流人群。

2019年的目標是達到500萬終端,日覆蓋5億的主流人群。

6、

不管結果怎樣,這都必然是一場燒錢大戰。

而新潮的資金恐怕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2018年1月,張繼學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潮已融資40多億,公司估值過百億”,“這些錢新潮可以用三年”,“確保今年營收15億”。

但按照新潮公司自己的披露,直到老張說完這話三個月以後,新潮累計融資三次也就30多億。

①天使輪6000萬。應該是龐升東或以其為主的幾個人加上管理層個人出資;

②2017年底到2018年初,龐升東及其朋友按照50億估值投了10億;

③2018年4月,成都市政府高新產業基金按照20億美元估值投了20億人民幣。

當然,吹牛皮在融資圈裡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咯。

老李吹得,老張自然也吹得。

不過呢,最新一輪百度及聞名投資是按照120億估值投了15億,這就有問題了。

因為這輪融資的估值竟然還不如上一輪成都市政府進來的估值。

活生生把成都人民給坑了。

老張怎麼幹得出這種事呢?

那多半是一個原因,手頭太緊,錢不夠燒了,割肉讓百度進來。

好,新潮迄今四輪一共融資45億,聽著不少了,但也就勉強接近分眾今年前三季度的純利潤48億。

2016年,新潮傳媒營收7142萬,虧損7765萬;

2017年,新潮營收2億,虧損1億多;

2018年,張繼學說的“15億”能實現嗎?

實現的話,能盈利嗎?

不能盈利或微利的話,新潮還能堅持多久?

再看一下同期分眾的營收:102億、120億、預計150億,淨利潤則分別是44億、60億、預計60多億。

這倆,不是一個量級。

7、

說到底,分眾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至於股價,如果你認為公司並沒有出什麼問題,一年半載的漲跌及一半的跌幅都不足以說明公司不值得投資。

也許你還可以理解為,這正是經常走極端的市場先生賜予的機會。

今年12月29日,分眾有高達77億股的解禁,去掉江南春的34億多股,也還有大約43億股,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資機構。

屆時會怎樣?

會大跌嗎?

你需要先想清楚的一個問題是,那些機構會不會認為分眾的股價是被高估了。

如果市值低於估值,就算他們在解禁日拋售,也不必擔心沒人接盤。

根據測算,全國電梯市場目前僅滲透20%左右,電梯廣告滲透最高的北上廣深滲透率12-28%,生意空間依然很大。

分眾傳媒的護城河依然寬廣,天花板依然遙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