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丝路绵绵传友谊,花雨缤纷舞彩虹。没有一句台词,却说尽了大漠传奇;千年前的舞姿,今夕依然飘逸飞扬。《丝路花雨》,中国舞剧的巅峰之作。从1979年到2019年,整整40年过去了,她依然熠熠生辉。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今年3月25日晚,中国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开启2019年首场演出,受到观众热烈追捧,再次证明了她的经典与不凡。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现场观众说:“觉得挺震撼的!”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现场观众说:“规模场面比较宏大,故事情节比较丰富,演员表演得非常好!”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讲述了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独特的现代技术和文化呈现方式,将丝绸之路上商贾往来的繁华、莫高窟精美的壁画、黄沙漫天的大漠戈壁等“逼真”景象“搬上舞台”,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从1979年首演至今,《丝路花雨》一路走来历经1979版、2008版、2016版和旅游驻场版,开创了中国近代舞剧“一剧四版”的历史先河,踏遍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近3000场次,观众超过450万人次,收入达3亿元之多。一次次在海内外掀起“敦煌风”“中国潮”,在“一带一路”沿线洒下了开放、合作、友谊的“花雨”,获得四海寰宇无数鲜花与掌声,创造了中国舞剧之最的骄人佳绩。其中,1979年首演获得“国庆3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94年荣登世界著名大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2004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了中华民族艺术史册;2009年获得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艺术的奇葩。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2016年,《丝路花雨》首次回“娘”家敦煌,作为首届敦煌文博会开幕式演出在敦煌大剧院上演,成为一张向世人宣传敦煌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文明的杰出名片。2017年5月,旅游驻场版的《丝路花雨》正式在敦煌大剧院常态化演出,获得观众好评无数,被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极大增强了敦煌文化艺术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一位观众说:“《丝路花雨》演出尤其是彰显了“一带一路”文化和经济与经济、国家与国家的融合更加契合了。”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一位观众说:“非常感人!甘肃能排出这么精彩的舞剧,真是甘肃的骄傲,也是敦煌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一位观众说:“在敦煌看到《丝路花雨》我真的觉得很兴奋,因为她是一部走出国门的舞剧,在敦煌有很多旅游的人来看,我感觉是敦煌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的成功!”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舞剧《丝路花雨》走过的40年

如今,在敦煌这块演艺热土上,《丝路花雨》《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三台大型剧目常态化驻场演出,每年吸引观众近百万人次,演出收入上亿元,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在一座人口20万的西部旅游城市堪称“奇迹”。这个“奇迹”,不仅给敦煌市民和广大游客带去了无限欢乐,也推动了敦煌乃至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