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樂科技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凱樂科技(600260)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8年,公司克服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調整市場策略,提升自主可控核心競爭力,加快產品的升級與市場拓展,形成了較好的市場佈局,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成績。 報告期內,公司實施"南拳北腿"計劃,強化研究院自主研發。"北腿"是公司在北京國防科技園成立北京凱樂融軍研究院,通過與北郵創新創業聯盟、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創為等開展項目研究合作,聘請北郵博士團隊、中科院博士團隊,加入凱樂融軍研究院;"南拳"是公司與國防科大自主擇業博士、教授、科學家團隊聯合組建湖南德雅華興研究院。兩家研究院結合市場需求研發產品,從事現有產品技術升級、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研究,積極開拓各軍用民用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按照軍工企業有關要求,建立了較完備、規範的軍品研發和生產體系。公司取得軍工資質後,加快推進專網通信產品、量子保密通信產品、應急通信、衛星信號分析偵測產品、綜合管控系統、雀客系統等產品正在陸續直接進入各個兵種和軍種。多款產品得到相關部門的試用及認證,陸續簽訂部分產品業務合同。 報告期內,公司量子保密通信產品實現量產,並簽訂相關產品訂單。公司自主研發量子保密數據鏈通信終端、量子保密數據鏈存儲終端產品廣泛應用於信息安全嚴苛的金融、政務、國防等領域,市場需求較大。公司在簽訂現有訂單基礎上,加快推進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研發及銷售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運營商數字對講機、智能音箱等自主品牌系列終端產品投標工作,其中《和對講自主品牌系列終端研發與量產項目-C系列》和《和對講自主品牌系列終端研發與量產項目-S系列》多款產品成功入圍。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強企業品牌建設,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第三屆湖北省"文明誠信示範企業"、"2018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榮譽稱號。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5,784萬元,比去年同期1,513,843萬元增加12.02%。2018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12625萬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0473萬元,比同期73958萬元,增加22.3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83562萬元,比去年同期68006萬元,增加22.87%。 公司2018年業績實現增長的主要原因: (1)公司致力於拓展專網通信產品、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投入與研發,從而提高了市場份額,致使收入增加、利潤增加。 (2)隨著公司軍工四證的取得及公司自主研發能力的加強,公司專網通信產品毛利率提高使公司利潤增加。

三、公司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1、專網通信 隨著全球信息安全形勢的日益緊張,信息安全行業用戶所面臨的業務及環境也越來越複雜,各國政府在無線專網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專網通信產品具有自組網、自癒合、部署安裝簡便、網絡穩健、拓撲結構靈活、抗干擾、有保密功能、支持集群通信等優勢,為用戶提供靈活、便捷的無線鏈路,能夠較好的適應各種應用場景及業務需求,將成為很多信息安全無線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網通信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各大國家重要部門,軍用、民用市場被廣泛看好,市場空間廣闊。專網通信行業的市場規模近年來加速猛增,根據權威機構IHS數據,2016年全球專網通信市場規模達1031億元,2017年超過1200億元,預計2018年到2020年繼續高景氣態勢,年複合增長率可達18.85%。 美國C4ISR系統中,專網通信系統是第一大系統。我國通信領域的有線通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都有長期投資,但是在無線通信、數據鏈、自組網產品領域起步較晚。我軍信息化建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信息系統一體化、武器裝備信息化、信息裝備武器化、信息基礎設施現代化"是我國國防工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隨著未來我國軍事通信技術的升級換代,預計我國軍費採購將迅速增長,實現對軍事電子通信領域的市場需求。我國軍工信息化已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為專網通信業務帶來了發展機遇。根據我國科技強軍,軍隊信息化的要求,我國正處於裝備信息化建設快速推進期,是專網投資時期。專網通信產品具有較多應用場景,具備軍民兩用性,可廣泛應用於軍隊、公安、消防、交通、海關、金融等部門。預計未來3-5年,專網通信業務將持續保持高景氣態勢。 公司自2014年確定打造大通信產業閉環,積極參與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以來,開始從專網通信產品簡單加工入手,隨著對業務熟悉程度的提高及技術能力的增強,逐步承接專網通信產品多環節生產製造業務,至目前直接承接研發生產製造業務。並於2019年停止後端加工業務。 2019年3月4日,公司與專網通信業務主要供應商協商簽訂了《關於調整專網通信物資及元器配件採購款支付方式的協議》,將原簽訂合同後一週內支付100%採購款的支付方式,調整為簽訂合同後一週內支付30%採購款的支付方式。 2、量子保密通信 在信息技術發展和國家政策的驅動下,伴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信息安全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中國支持信息安全發展,重視量子保密通信的應用,相繼出臺法律和政策支持量子保密通信產業發展。我國先後開展了"京滬幹線"、"武合幹線"、"寧蘇幹線"等QKD骨幹網絡建設;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並於2017年2月與京滬幹線成功對接,並通過地面站與奧地利建立起洲際保密通信鏈路。目前量子保密通信基於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電力等領域已有應用。 公司是第一家通過證券市場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投入量子通信產業化項目公司,公司通過與中創為等量子通信基礎技術研發單位合作,在數據鏈產品、專網通信產品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了階段成果,2018年7月18日正式量產,並簽訂量子保密數據鏈通信終端、量子保密數據鏈存儲終端銷售合同。 量子保密數據鏈通信終端和存儲終端是通過量子密鑰分發保密技術及安全策略,全面提升數據通信及存儲的安全性,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不易被破解。能夠簡單、快捷地實現與經典網絡的無縫對接。適應於各類操作系統及多種網絡環境,廣泛應用於信息安全嚴苛的金融、政務、國防等領域。隨著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軍用、民用市場的推廣使用,公司量子保密通信數據鏈通信終端、量子保密通信數據鏈存儲終端等產品量產使用,將為公司帶到較大的發展空間。 3、應急通信 在全球各國對國家安全高度重視的情況下,應急通信體系建設日益完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應急(300527)通信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應用通信產業規模為12.7億美元,同比增長6.7%,預計到2024年產業規模將達到19.1億美元。2018年,我國應急通信市場規模為108.3億元,同比增長13.6%,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1.1億元。隨著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大部署,國家重點專項2019年度擬重點部署27個研究方向。公司重點研發產品: 1、面向大尺度區域重大自然災害後,複雜惡劣環境下應急通信網絡快速構建研發一體化網絡架構。 2、研製具備衛星通信及地面無線通信功能的輕便型應急通信保障裝備。 3、研製重大災害現場態勢融合及調度一體化技術及平臺系統,實現與災害現場救災人員的實時信息交互,支撐救災快速決策、指揮。我國以及全球應急通信市場持續快速增長,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4、衛星信號偵測產品 隨著我國衛星接連上天,衛星的應用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在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壯大下,我國衛星應用將迎來高速發展。衛星信號分析系統及設備可廣泛應用於軍用民用市場,針對衛星電話和衛星通信信號等領域監管需求,公司將進一步做好衛星信息偵測系統及產品的升級,積極開拓公安、國家安全等市場。 5、光纖、光纜及移動智能終端產業 隨著國家"寬帶中國"戰略的深入推行,到市場"光纖到戶"、"提速降費"政策實施,2018年8月,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 -2020)》,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我國通信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5G時代的即將來臨,將為公司光纖、光纜、通信硅管所處通信行業,以及移動智能終端產業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公司積極參與光纖、光纜、通信管道在移動、電信、聯通運營商及廣電的招標;公司同時參與三大運營商數字對講機、智能音箱、電子顯示派、執法記錄儀等多形態智能終端產品招標。公司在第一輪中國移動和對講自主品牌C系列、S系列智能終端項目中標,中標金額4億元。智能終端產品系列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寬帶智能終端在國內運營商行業市場的首次大規模應用,市場空間廣闊。公司圍繞通信產業,積極佈局5G終端,抓住5G及物聯網發展的市場機遇,繼續做大做強纖纜管及移動智能終端產業。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圍繞著"軍工+大通信"的發展戰略,積極參與通信軍民融合產業,堅持不斷創新,不斷升級,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適時剝離與通信主業不相關的資產,進一步聚焦軍民兩用大通信主業。 1、進一步做好專網通信業務 公司將進一步做好專網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製造。依託公司兩大研究院,做好產品升級及新產品產業化應用研發,積極開拓各兵種、軍種及民用市場。 2、實施好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應用 公司通過與量子保密通信國內領先機構合作設立研發中心,投資建設量子保密通信數據鏈產業化項目,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轉化應用到專網通信等領域,加快推進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的軍用民用產業化研發及產品市場拓展工作。 3、抓緊實施應急通信,積極拓展抗震救災、消防、森林草原防火、電力、礦山等民用市場。 4、進一步完善衛星信號偵測設備升級,開拓公安、國家安全等市場。 5、做好光纖光纜、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研發及市場銷售工作。 6、圍繞5G到來,加快其他軍民兩用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和市場拓展,使之形成新的增長點。 (三)經營計劃 2019年,公司(含子公司)力爭達到銷售收入180億元的目標。爭取淨利潤增長率高於銷售收入增長率。 1、實施好"南拳北腿"計劃,形成較強的自主研發體系 在目前初步組建北京凱樂融軍研究院、湖南德雅華興科技研究院基礎上,著力加強機制、人才和設備建設。2019年北京凱樂融軍研究院主要工作就是結合市場需求研發產品。重點研發主要有以下7個方向的內容: 1)專網+自組網; 2)量子保密通信; 3)短波通信; 4)自主可控專網芯片授權自主研發; 5)偵測偵聽無線通信; 6)智能終端有關產品; 7)5G微基站。2019年湖南德雅華興科技研究院重點做好視頻濃縮;高端智能感知專用芯片,讓世界每一物品裝上感知芯片,都有唯一"身份證";以及北斗導航、反制與定位、智慧軍營綜合管控系統等項目產業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及市場拓展。上述產品或項目均可開拓軍民用市場。 2、加快推進公司專網通信、量子保密通信、應急通信產品、衛星信號偵測系統、綜合管控系統、雀客系統等產品在相關部門的試用及認證,直接進入軍民兩用市場,簽訂更多的產品業務合同。 3、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結算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了提升公司業務發展質量,結合公司資產和資金情況,2019年將停止專網通信後端加工業務,同時調整專網通信業務100%預付採購款的採購模式。公司與主要供應商進行洽談,通過協商改變不符合相關業務商業邏輯,業務模式存在不合理的問題。 調整後的專網通信多環節生產製造業務,將原簽訂合同後一週內支付100%採購款的支付方式,調整為簽訂合同後一週內支付30%採購款的支付方式。通過採購模式的改變,將大幅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促進公司進一步健康穩健運營。 4、積極參與三大運營商、阿里等客戶對數字對講機、智能音箱等IOT產品投標工作。在中國移動中標4億元基礎上,加快推進5G多形態智能終端產品研發及市場開拓工作。 5、公司積極開展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結合自主網產品、專網產品、智能終端產品,及衛星通信技術、加密通信技術,集成應急通信解決方案。通過與運營商合作,打造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積極拓展抗震救災、反恐、消防、森林草原防火、電力、礦山等民用市場。 6、進一步做好衛星信息偵測系統及產品的升級,積極開拓公安、國家安全等市場。 7、積極推動與公司主營業務關聯性不大,發展較好的子公司籌備科創板。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①市場競爭風險 公司專網通信業務主要分為後端加工及多環節制造。近年來,公司已經通過產業佈局,進入並迅速提升專網產品的市場份額,但未來隨著專網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傳統大型企業可能向專網行業滲透並逐步完成產業佈局,進入專網業務市場。隨著潛在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加,公司專網通信業務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為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公司在專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專網業務自2016年開始逐步由後端加工向多環節制造發展,多環節制造技術要求較高、工序更為複雜,形成了一定的行業門檻。2018年公司取得軍工資質,研發實力提升,具有直接與客戶簽訂訂單的能力,將形成更高的行業壁壘。 近年來,在國家加大對電網、通信設施投入的情況下,眾多廠商都加大了對光電纜生產線的投資,產能迅速擴張。行業競爭加劇可能會導致公司光纜產品價格的波動,進而對公司的光纖光纜業務經營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公司光電纜將面臨增長速度放緩、不能繼續提高甚至保持現有市場份額的風險。 為了應對光電纜市場競爭風險,公司將加大光電纜產品在廣電市場、海外市場開拓力度,積極參與數字對講機、智能音箱等IOT產品的市場拓展。 綜上,公司通過向產業鏈上游不斷延伸及技術提升將有效規避潛在競爭者不斷增加導致的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②技術風險 公司業務圍繞專網通信產品、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設計研發及軍工領域的業務拓展,如果公司在科研開發上投入不足,技術和產品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公司的競爭力將會下降,持續發展將受到不利影響。 專網通信產品在軍隊、公共安全等領域承載著自組網、信息傳遞等功能,其在傳輸速度、傳輸穩定性、傳輸安全等方面要求較高,其中傳輸安全方面的技術更新尤為重要;此外,客戶在專網通信產品的應用場景的複雜性和多樣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因此,專網通信領域的生產企業須不斷提高相關技術研發及應用能力。公司目前已在專網通信產品的後端環節中積累了一定技術研發能力和研發成果,但如果公司無法拓展技術能力,或在專網通信領域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實力無法持續適應客戶對產品更新迭代的要求,存在一定技術風險。 針對上述技術風險,公司採取了包括引進專網通信相關的研發設計、軟件開發、量子保密技術、生產工藝等環節的技術人才,加大量子保密通信相關的研發投入,尋求並達成與外部機構的技術研發合作等多種措施,以鞏固並進一步提升在專網通信領域的技術實力。目前,公司已具備一支較為完備的專網通信相關技術團隊,並已在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專網通信技術實力。尤其,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是通信領域的前沿技術,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該技術的產業化,公司在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有利於公司鞏固並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 ③經營風險 專網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運用所處行業仍為新興行業,經營過程中存在推廣難度,具有一定風險。公司雖然從事通信行業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但在量子保密通信產品領域仍存在經驗不足,原有通信產品客戶與未來量子保密通信產品客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未來如果公司不能夠迅速積累行業經驗、掌握客戶需求,將會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④政策風險 公司專網通信產品以及量子保密通信產品產業化應用與國家信息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近幾年國家在基礎設施及通信建設上投入大量資金,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如果未來國家宏觀政策發生變化,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產業的投資力度,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⑤整合風險 公司前幾年來實施併購子公司相對較多,併購重組後人員、產業整合融合、協同效應的發揮,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針對上述風險,公司通過加強對併購子公司的有效整合規避和減輕併購整合的風險。公司著重從人力資源整合、戰略整合、組織整合、文化整合等方面做好整合融合,同時加強公司與併購子公司業務協同與合作,強化公司與併購子公司有效磨合。 對與公司主業無關的子公司儘快剝離。 ⑥管理風險 近年來公司快速發展,業務規模進一步增加,管理風險可能增加。儘管公司已建立較為規範的管理制度,生產經營也運轉良好,但隨著規模擴大,公司的經營決策、運作實施和風險控制的難度增加,對公司經營層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司存在著能否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形成完善的內部約束機制,保證企業持續運營的經營管理風險。 ⑦人力資源風險 公司專網通信業務及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應用屬於中高端通信設備製造,相關業務發展需要大量技術專長的高素質人才。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已經組建起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步擴大,能否吸納並保有足夠數量的人才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行業的快速發展會加大行業內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給公司帶來現有人才流失的可能。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通過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了技術創新、通信產業鏈和規模優勢。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領先的產業轉型優勢 公司通過轉型,深入拓展大通信軍民融合產業,形成了專網通信業務、應急通信業務、量子保密通信業務、光電纜通信業務、移動智能終端業務,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二)通信產業鏈優勢 公司於近年不斷拓展產業鏈的上下游,通過多種方式完善通信產業鏈。公司擁有光纖、光纜、射頻電纜、線纜、通信硅管等通信光電纜產業鏈的各種產品的生產能力;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技術研發平臺,在專網通信、應急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光纖、通信硅管具有國內領先的技術,規模化的生產能力,均為公司在同行業的競爭優勢。 (三)市場和營銷優勢 公司在通信行業內建立起了廣泛的市場營銷網絡,構織遍佈全國的市場服務網絡。 公司堅持推陳出新、注重長遠的營銷策略,培養和造就一大批自己的專業化營銷隊伍,並引進各軍兵種自主擇業人員加盟公司營銷隊伍,並從產品的開發到銷售的全過程全部採用自主開發、自行銷售的模式,完全掌控產品銷售過程,降低了銷售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四)規模化優勢 公司通過近年的快速發展,在專網通信、光纖、光纜、射頻電纜、通信硅管產品等主流產品上的生產產能已經位於行業前列,規模化的生產優勢帶來的原材料集中採購成本的下降,輔以高效的生產管理能力,使得產品成本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五)技術和研發優勢 公司高度重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通過實施"南拳北腿"計劃,掌握了專網通信、量子保密通信、應急通信、衛星信號分析偵測產品、光纖光纜、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研發設計等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公司在北京和長沙設立的研究院主要工作就是結合市場需求研發產品,做好項目產業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及市場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