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無崖子、天上童姥、李秋水等人的師傅是哪一個?

加速度911


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的的師父在原著中已經說明,叫做“逍遙子”。三人中的李秋水還有小妹妹,具體姓名金庸沒有提及,但後續演繹的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中為其取名李滄海,從故事情節中我覺得名字應該是對的,因為天山童姥一直以為掌門師弟無崖子是喜歡李秋水的,李秋水自己也這麼認為,直到無崖子在無量洞中雕刻了一個女子併為其痴迷入神時候她們二人才知道無崖子真正喜歡的人是李秋水的小妹妹,元稹說“曾經滄海難為水”,所以在此邏輯上小妹妹叫做“李滄海”是很形象的,但劇中還為天山童姥取名叫“巫行雲”(也有人說叫“童飄雲”)就有些牽強了。

從這三個人的名字和門派的名字看,他們都屬於道家,“逍遙派”的命名取莊子名篇《逍遙遊》之意,李秋水、逍遙子等逍遙派髙手之名也與《莊子》大有聯繫,下一代弟子 丁春秋、蘇星河也都是大有瀟灑縹緲之感。

再回到這三個人身上,這三個人武功雖一師相傳,都源自逍遙子,但所學各不相同。他們分別從師父身上學到了不同的獨到絕學,逍遙派武學中,有包括“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八荒六合為我獨尊功”等,名字也很“詩情畫意的感覺”,都符合道家的風格。

逍遙派是一個隱逸於江湖、鮮為人知的奇異門派,符合道家“逍遙”和“道法自然”的境界和追求,另外,從小說形象中這哥們門派給人一種處處是帥哥美女的感覺,所以對比之下,虛竹才會被說“這個和尚真醜”。俊男美女必然注重形象和容貌,小說中少林和尚虛竹之眼呈現了其中三大高人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容貌:

只見他黑鬚三尺,沒一根斑白,臉如冠玉,更沒半絲皺紋,年紀顯已不小,卻仍神采飛揚,風度閒雅。(無崖子)

伸手去抱童姥時,卻見她容色嬌豔,眼波盈盈,真是個美貌的大姑娘……童姥嘻嘻一笑,玉顏生春,雙頰暈紅,顧盼嫣然……(天山童姥)

那白衫人卻氣定神閒地站在一旁,輕風動裾,飄飄若仙……透過她臉上所蒙的白綢,隱隱約約可見到她面貌,只見她似乎四十來歲年紀,眉目甚美……(李秋水)

這些形象從文字上看都是異乎尋常的美,美到想象之極,而這也與道家對美的定義是一樣的,比如看莊子寫一個仙女的模樣:“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這與三人的畫風是極其一致的。

我是高中時候第一次看的原本小說,當時僅僅作為故事看,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這個門派處處充滿這矛盾:

逍遙派,顧名思義,追求的是“逍遙”的境界,但從劇中故事看逍遙派眾人卻並非超脫凡塵,不被情牽,不為物累的神人,卻相反,他們在恩怨情仇的漩渦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做事方式也並不灑脫漂亮,骨子裡都是自私之人。

另外,逍遙派的武功,裡重內功之修為,外顯姿態之瀟灑,無拘無束,暢遊天地之間,盡得自由超然之境,武功名字也是“天山折梅手”、“凌波微步”、“北冥神功”等等,名字不可謂不美,但這卻個個都是可以用來殺人或吸人內力,而且使用這些武功的人也是會種“生死符”的“惡人”。

這個門派,逍遙派,其實可以稱為“看似逍遙派”!


果殼大門不矮


應該是黃裳,就是《九陰真經》的作者,

《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年紀輕輕就寫了《九陰真經》,別人是得經搶經,這牛人是寫經,這就是差距,

黃裳二十幾歲不到三十寫經,打遍天下,然後無所事事,多年後創立逍遙派,境界早已超出九陰真經不知多少,看淡江湖,

像小無相功,單看這名稱就異常謙虛,非一般人能及。

逍遙三老應該是他後期收的徒弟,

但看得出基礎都是九陰真經裡的高階理念,只是幾個徒弟不成器,沒一個真逍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