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憑藉一首詩,感動李治,重返後宮

武則天是中國開天闢地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她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可惜她的這些功績卻因她的心狠手辣而被後世忽略。

從先帝才人到新皇妃子、皇后,及至太后,再到廢帝自立,她這一路披荊斬棘,血流成河,幾乎是踏著李唐皇族的鮮血在前進。

女兒安定公主被掐死,大兒子李弘被毒死、二兒子李賢被逼自盡、孫子李重潤孫女李仙惠被杖擊而死……

殺伐果斷、六親不認,尋常男子恐怕也比不上她。

一直以為武則天從來都是這麼強勢心硬之人,直到我讀到她的那首《如意娘》,才明白即使剛強如她,也有失意多愁、溫柔可憐之時。

全詩如下: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憑藉一首詩,感動李治,重返後宮

唐太宗去世後,無子又不受寵的武則天只能被打發到感業寺出家為尼。

她在宮中本就與身為太子的李治多有往來,只是新皇繼位,加上宮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美女,所以李治很快就將武則天拋諸腦後。

在感業寺的四年,是她一生中最失意悵惘的日子。

也許一開始她還能安慰自己,李治剛登上皇位太忙,可是整整四年,杳無音訊,那個曾以極端手段馴服烈馬的明媚女子終於慌了。

悲傷、不安、委屈、無奈各種負面情緒縈繞心間,於是便有了這首《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因為實在太想念你,我身體日漸憔悴,甚至魂不守舍,恍惚中居然將紅色看成綠色。

“朱”“碧”,一個是深紅色,為百花顏色,象徵美好的春光,一個是青綠色,是綠葉的顏色,代表著暮春將近。

兩個相差如此大的顏色,詩人卻將他們混淆,可見真的是相思過度,竟然五色不分。

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憑藉一首詩,感動李治,重返後宮

而花褪殘紅只餘綠葉,也意味著青春的逝去,更添了一種悲涼。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情之一字,傷人至深,連以剛強著稱的武則天也難逃此劫。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為你而流乾了眼淚,那麼就請你打開箱子,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這兩句是全詩的高潮,將詩人相思的無奈、斷腸的悲痛描寫得淋漓盡致,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李白曾在《長相思》中寫道:“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詩仙出品自然不凡,他自己也頗為得意。

只是她的妻子看完後,卻不以為然:“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李白聽後,默不作聲,悵然若失,終究是不及這兩句。

曾經疑惑石榴裙到底有多美,為何那麼文人墨客、英雄豪傑甘願拜倒在石榴裙下。

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憑藉一首詩,感動李治,重返後宮

有人說它它色如石榴之紅,有人說因裙裾像石榴花,還有人說是裙上繡著石榴花,總之它如石榴花一樣豔麗。

南北朝時梁元帝《烏棲曲》有云:“芙蓉為帶石榴裙,這是最早以石榴裙來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的俏麗風姿。

而唐朝女子對石榴裙尤為鍾情,所以這裡詩人用石榴裙既是當時的一種風尚使然,也是意在突出自己當初穿著石榴裙是何等的迷人。

其實這主要也是為了勾起李治的回憶。據說,李治就是因為看了這首詩,才想起武則天,並把她接回宮。

回宮後的武則天便開啟了獨霸六宮、成就一代女皇的血腥之路。

感業寺的失意無奈只是她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段歲月,彷彿她一直就是那個霸氣剛強、無堅不摧、心硬如鐵的女子。

有人曾說如果沒有這首詩,也就沒有接下來的事,正是這首詩改變了歷史。

不能否認這首詩確實情真意切,連詩仙看了都自愧不如。

若李治心中無情,無論武則天怎樣哭訴,也是無濟於事。

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的武則天,憑藉一首詩,感動李治,重返後宮

男人,尤其是一代帝王的心有多狠,他若不想鳥你,任你喊破嗓子也不會看你一眼,就像漢武帝對陳阿嬌。

陳阿嬌花重金請司馬相如寫了篇《長門賦》,也沒換來漢武帝的一顧,“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是《長門賦》的辭藻不夠華麗嗎?還是表達的情感不夠真摯?說白了就是漢武帝真的不愛了,無論文章怎樣感人肺腑都無法撩動他的心絃。

所以說這首詩頂多就是個契機,武則天最後能翻身回宮,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李治忘不了他,這便是她最大的武器。

不知你怎麼看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