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將會怎樣?

綠衣郎3


首先,明朝不是被清朝所滅亡的。在清朝如果以前明朝就已經滅亡了。崇禎17年,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帝上吊自殺,長達276年的明王朝正是滅亡。所以就算滿清不入關,明朝也堅持不到1840年。

李自成佔據北京城之後,便喪失了農民軍起義軍的優勢,變成了搶劫者掠奪者。他們在北京城姦淫婦女,燒殺搶掠,敲詐勒索,剝削富豪。使得北京城人神共憤。最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兵敗城破。

那假如是漢人建立政權是否能擋住英國鴉片戰爭的侵略呢?根據當時的狀況來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因為當時整個世界的宏觀時代是,知識產階級革命蓬勃興起,世界範圍內的封建統治日益衰落。

但是中國的小農經濟和儒家思想十分堅固,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也就是說就算是漢人建立政權,那麼它建立的也是封建政權。封建政權的本身就具有一個弱點,就是封閉性,落後性,這是相對於資產階級來說的。也就是說無論是漢人滿人,他都無法抵住資本主義潮流的入侵。因為一個先進的政治制度,文明制度,將會擊垮落後的政治制度,文明制度。

正如馬克思主義所論。奴隸社會必將代替原始社會,而封建社會又必將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必將代替封建社會,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不是一個朝代的悲劇。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滿清統治者對於中國造成的傷害,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引以為鑑,不可過分的強調,將罪責歸於滿。



舊事舊人歷史說


明政府堅持到1840年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稱帝,到1840年,這就已經遠超400年將近500年了。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大一統王朝是唐朝,將近300年,明代其次276年。兩宋王朝,雖然分為兩段,但由於前後之間確實還是有比較密切的繼承關係,加起來算的話不足350年,已經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王朝了。周代由於歷史久遠,制度和秦漢以後有很大差異一般不列入比較。從世界範圍來看,大帝國能夠存續200年以上的,極其罕見,主要還是在中國。古羅馬帝國內部,經歷了多次王朝變更,嚴格意義上講,只能說是定都於古羅馬的多個連續王朝。並且這些國家的實際統治疆域,絕大部分時候要比中國同時期的王朝要小。所以古今中外,能長時間延續的龐大帝國都不多見。300年以上的,沒有先例。中國周邊的朝鮮李朝,從明代初年建國,一直到晚清時期滅亡,歷經500餘年,但由於地狹人少,統治難度和大帝國不可相提並論,也不具有比較價值。

明王朝到了天啟崇禎年間,已經病入膏肓,沒有任何復興的機會了。明王朝在這個時候的嚴重問題,除了邊疆之外,還面臨著自然災害衝擊。而財政上的問題是最關鍵的。何況嚴格來說,明王朝確實不是滿清滅亡的。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後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這標誌著明王朝滅亡。至於南方的一些藩王自行稱帝,組建南明王朝,不過並沒有能夠持續下去和滿清劃江而治,而是很快就潰敗了。要不是鄭成功在臺灣培育了一個基地,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要更快一些。

明代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未見得能夠促進中國迅速近代化。晚明時期有一個對外文化交流的小高峰。現在很多人對於利瑪竇和徐光啟之間的中西交流津津樂道,但必須指出的是,這種交流僅限於少部分士大夫。大部分士大夫,對於西方文化沒有興趣。徐光啟譯出幾何原本的部分內容之後,在中國國內傳播不廣,應用很有限。除了幾何原本以外,徐光啟也翻譯了一些歐洲的農學著作,希望在中國加以推廣,同樣成效不彰。這種小圈子內部的交流,對於當時中國的普通大眾來講,幾乎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在清代早期的時候,這種小圈子文化交流依然存在。比如清代早期的幾位皇帝順治,康熙和好幾位西方來華傳教士關係密切,他們也接觸了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的一些成果,但並沒有大力推廣的意識,民間士大夫階層對這些內容的反應也很冷淡。我們不能否認清代文字獄對於中國社會發展的限制,但也必須看到,對於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的排斥態度,不完全是滿清政府造成的,中國世大夫階層,作為中國精神文化建設的領軍階層來說,在這個領域是反應遲鈍的。所以鼓吹明代不滅亡中國就可以較早實現社會近代化的論調,顯然也是錯誤的。

所以,這個問題就好像問一個已經在20年前去世的80歲的老人,能不能活到100歲,並和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對抗?答案不言自明!


zyb38537240


滿清入關,最大的罪孽是一,打斷了明末已經初具規模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二,為奴化漢人,禁錮了漢人先進的學術思想,三,為保八旗兵優勢,中斷了火器的研發,導致明末領先世界的軍事科技被淹沒。如果崇禎能堅持下去,擋滿清入關,關內之亂遲早能平息,或者版圖沒現在大,但疆域內民族性較單一,集中,按漢人王朝的特性,若干年後必有中興之主出現,更關鍵的是,明末世家士族實力極為龐大,這是明朝衰弱的主因,但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君主立憲制出現的導因,說不定一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的大明王朝更早誕生,以世界第一的經濟力,先進的軍事科技,版圖不會大,但屬國,殖民地將會遍佈全球。


用戶9040986942583


這是一個考驗智商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不願意知道,明朝並不是亡於清朝入關,而是亡於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清朝不過是從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手中,最終奪取了整個中原。

搞不清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和“今夜我們都是阿莫西林”的無腦公知一樣,除了給世界增加笑點,剩下的就是一無是處。

言歸正傳,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朱元璋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更在於很多人“遠邁漢唐”的無底線吹捧,尤其是那個凝聚了無數明吹的資本主義萌芽,簡直成了大明中興、稱霸世界、反腐倡廉、工業革命的萬能法寶,成了5000年來中華文明的唯一希望。


在他們眼中,如果沒有1644年的清軍入關,大明一定可以在資本主義萌芽的輝煌中開疆拓土、吊打美國,成為比美國更厲害的超級霸主。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靜夜史已經說過,明朝是亡與農民起義軍,而不是清朝的十萬八旗鐵騎。即使沒有清朝入關,明朝也會在農民起義的烽火中徹底煙消雲散。

為何這麼說呢?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分析過自秦朝以來我國專制王朝難壽300年的原因。

小農經濟框架下土地的兼併速度,太陽黑子導致的東亞氣候週期性變化,以及專制皇權制度下家天下地主士紳階層的更新換代速度等原因,註定了我國自秦朝之後的專制王朝享國時間都不會超過300年。


所以作為我國曆史上典型的專制王朝,明朝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堅持到1840年的。

身為我國古代最典型的王朝之一,明朝在很多方面確實與眾不同,一個很典型的表現就是明朝的亡國方式。

雖然秦朝之後的專制王朝享國時間都不超過300年,但他們的亡國方式卻大相徑庭,概括起來,埋葬專制王朝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自下而上的農民階級起義;

自上而下的地主士紳階層換血;

由外而內的北方少數民族入侵。


一般而言,一個專制王朝的涼涼,一種方式就夠了,而明朝顯然不一般,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皇帝被迫自縊後;包括李自成和南明等在內的所有中原政權又被清朝鐵蹄徹底橫掃。也就是說,導致明朝當場去世的因素,一共有兩個。

雖然任何一個原因都可以讓明朝活不過300年,但每個原因都是不可或缺的。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根據元朝的缺點和不足,進行了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帝國框架設計,除鐵腕反腐外,朱元璋還大舉恢復科舉制度,仿照宋朝進行“重文輕武”的改革。

事實證明,重文輕武在打壓武將集團,加強皇權專制的同時,也產生了至少兩個異常嚴重的後果。


一是文官集團尾大不掉。在朱棣駕崩後,膨脹的文官集團開始成為明朝皇權的重要威脅。這些身居廟堂之上的文官集團,善於爭權奪利,使明朝政治生態迅速惡化。

因為政治的烏煙瘴氣,自明朝前期開始,最早在朱元璋駕崩後,明朝在各方面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衰落,最典型的就是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直線下降,隨之而來的是衛所制度的徹底崩塌,明朝疆域自朱元璋駕崩後開始出現大規模收縮。

二是明朝的戰略眼光迅速衰退。因為文官集團的迅速膨脹,使得朱棣之後的明朝皇帝逐漸力不從心,權力越來越被架空的他們,不得不將大量精力用於和文官集團的火熱鬥爭中,對外戰略逐漸保守和退化。除不斷放棄邊疆衛所,主動放棄奴兒干都司、河套平原等一系列戰略要地外,明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認識也越來越原始。


積重難返的內部問題以及與時俱退的戰略眼光,使被明朝打擊得半死不活的蒙古各部重新崛起,昔日被明朝忽略的東北女真成為帝國的心腹大患。等到明朝意識到邊疆少數民族的威脅時,已經失去了消滅它們的最佳時機。

所以清朝的崛起是歷史的必然,而清朝之所以入關而不是滿足於東北和蒙古的佔領或者向北擴張。一是因為明朝中期以來小冰期的到來,使清朝不得不向更溫暖的南方擴張,相比於天寒地凍且資源匱乏的東北甚至蒙古和西伯利亞,富饒的中原是清朝生存乃至崛起的重要依託;二來是因為清朝在崛起的過程中,在范文程等漢奸的幫助下,已經完成了封建化改革,有了爭奪天下的意識。而此時的明朝,雖然體量龐大,但早已千瘡百孔,對於清朝而言雖不能一口吃下,但可以將其消耗而亡。當明朝傾覆,清朝入關,才能完成其問鼎天下的最終目的。


所以清朝入關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趨勢,即便是吳三桂不打開山海關,清朝也只是可能晚入關數年,其鯨吞中原的戰略目標不會改變。而且此時的清朝已經佔據了長城以北的漠南蒙古,吳三桂是否打開山海關並不重要。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的少數民族本質使其招黑甚多,其1840年之後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更成為清朝無能和賣國的鐵證。

所以很多人認為,如果明朝能夠延續到1840年,其“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錚錚鐵骨勢必可以讓我們避免近代化的屈辱,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康莊大道上,我們甚至可以比美國更早崛起,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關於這個問題,靜夜史也曾不厭其煩地分析過,我國自春秋以來形成的小農經濟結構,在200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是空前穩定的存在,與小農經濟相伴生的儒家思想也在極力維護農民在底層的霸主地位,重農抑商只在宋元兩朝有所鬆動,但仍然無法對小農經濟形成挑戰。

因為2000多年以來的嚴酷壓迫,我國從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人階層,也就不可能像歐洲的資產階級一樣形成與政府對抗的強大力量,所以以僱傭關係為基礎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戰國時期之後的任何王朝後期都出現過,但從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革命。

而明朝就更不可能,萬曆時期的寬鬆社會環境並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發展的可能性,因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阻力不僅僅來自於統治者,更來自於廣大農民階級等其他階級。


所以沒有資本主義革命的明朝,無法打破王朝難壽300年的歷史魔咒,更無法在1840年的列強入侵中立於不敗之地。

相反,因為明朝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地征服東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等廣大區域,這意味著明朝的疆域相比清朝而言太過迷你。沒有廣闊疆域,除了意味著沒有豐富的資源,更意味著沒有廣闊的縱深。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就算“剛”成金剛石,也不可能救中華文明於水火之中。

那些意淫用明朝所謂的“氣節”抗敵的人,還是先了解一下明朝比較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現在很多人感覺罵罵滿清吹吹明朝就很多人點贊。以此滿足下自己卑微的虛榮感。歷史沒有如果,有的人一邊罵清朝丟失土地。什麼的。那我就想問問。土地是你討厭的滿清打下來的,人家丟了也是人家的東西,你罵什麼。又有人拿永樂時期的土地和清末對比。拜託永樂的巔峰版圖保持了多久。光一個安南打了多久?我從來不反對說明朝有骨氣,我是漢人對這樣的事我感到驕傲,但是還是請正視歷史,漢人如果這麼厲害為什麼還被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前幾名啊!還不是漢人自己不爭氣,現在就在那邊怪滿清統治者這個那個,你們一個個站在歷史的高度俯瞰。一個個覺得自己都是治世明君一樣指點江山。臉呢。一個只知道黑只只到吹。沒有點自己想法的人。有啥臉在那逼逼。想說。自己找去祖宗墳前問問為什麼不和滿清統治者同歸於盡。但是卻做了滿清的順民!!


耗子237849449


滿清不入關,哪來的滿漢民族融合,沒有滿漢民族融合,東三省十有八九會和蒙古一樣,名義上獨立,實質上被蘇聯控制。而且滿人不入關,還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就算大明度過滿清和李自成的難關而且堅持到1840年,估計也不會比大清強哪去,甚至更糟。因為一個政府它只有不斷的適時改革,才會長久,而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其實就是一次大的社會變革。到1840年大明曆經500多年,封建體制將會極其頑固,除非皇帝的寶座上始終坐著敢於大刀闊斧改革的明治領袖,否則不是一兩個所謂的明君能夠改變國家體制的。有人說日本封建社會就是和平過渡的,而且目前看也不錯。可是不要忘了,縱觀日本歷史就沒有幾個天皇是真正有實權的,所以實質的改朝換代,都不會動天皇這個“吉祥物”。而中國自古皇權神聖不可侵犯,即使當皇帝的是個孩子,整個國家也要圍著他轉,沒有一位皇帝甘於做傀儡。


金色雨季629


要回答這個問題,處長給大家列舉幾例晚明水師吊打西方列強的鐵血事蹟,為了充分說明明朝的骨氣,處長就以崇禎年間的兩次海戰為例。

事蹟一: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大明水師與荷蘭艦隊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的料羅灣展開了激戰,荷蘭艦隊被大明水師打得丟盔棄甲倉皇逃竄。

事件的起因源於明朝政府長期以來的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自登基以來實施“片帆不得下海”的國策,而放眼當時的國際環境,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和文藝復興正如火如荼,大航海時代開啟,最先崛起的荷蘭為了進行原始資本的積累不斷向世界各地拓展海外貿易,因此,荷蘭當時有著牛皮哄哄的“海上馬車伕”的稱號。

很顯然,具備這個稱號的荷蘭,其造船水平和火炮工藝自然不再話下,當時的荷蘭有著最為先進的紅夷大炮,這種火炮長約2-3米,口徑大多在100毫米以上,有效射程高達500米,最大的射程可到2.5公里,雖然這種大炮非常笨重,但裝備在當時世界最為先進的蓋倫船上足以秒殺海上同時期世界各國的水師。

除了火炮的強大,當時荷蘭主力艦隊裝備的基本都是蓋倫船,這種船隻是三桅帆船,且艦載火炮10門以上,航速在各類船艦中堪稱一流。

而當時大明水師裝備的是被西方國家成為“戎克船”的艦船,其實,這種長約100多米,寬度約50多米的“戎克船”就是繼承於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寶船”,“戎克船”當時只在船頭和船尾各配備一尊大炮。拜當年鄭和下西洋和明末極為窘迫的財政狀況所賜,“戎克船”早已失去了“寶船”航母級的雄風,其船體逐漸朝著小型化發展,因此,裝載士兵和火炮的數量自然也不可能太多。

事件最開始的導火索得追溯到1633年的7月5日,當時的有著“海上馬車伕”的荷蘭殖民者在全世界欺負世界各國慣了,十三艘荷蘭艦隊自然氣焰囂張大搖大擺地闖進到了南澳地區。當年7月7日,新任荷蘭臺灣長官普特曼斯率領以密德堡號為旗艦的艦隊,突然對駐守南澳地區的明朝官兵展開了炮襲,明朝軍隊也不含糊,立即組織起了有效的反擊,雙方在海戰中打得酣暢淋漓,荷蘭艦隊大潰而逃,但明軍也損失巨大。

此後,雙方再度在廈門一帶爆發了激烈的武裝衝突,面對荷蘭人咄咄逼人的態度,明朝方面先禮後兵派出使者要求荷蘭艦隊賠禮道歉,並賠償戰爭損失,而荷蘭人卻無理要求大明停止與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貿易,只能允許開展對荷海貿。

很明顯,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談判最後只能以告吹終結,明朝水師與荷蘭艦隊再度在廈門開撕,荷蘭人仗著裝備精良的優勢率先向大明水師發起了進攻,沒想到明軍不按常理出牌,以小股襲擾和狼群戰術不斷抵消荷蘭艦隊的裝備優勢,戰鬥很快結束,荷蘭人潰不成軍,連夜逃離了廈門近海,明軍死死咬住敵人窮追不捨,荷蘭艦隊充分發揮了酷跑的行為藝術,一口氣跑了兩天兩夜,才擺脫明朝水師的追殺,此後,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心有餘悸的荷蘭人再也不敢登陸廈門。

但荷蘭人想到好歹自己也是有著“海上馬車伕”稱號的海上強國,卻被一支駕駛著幾條破船的明朝水師追得滿世界的跑,臉面何在?威風何在?一股無名之火讓狼狽不堪的荷蘭人窩囊透頂。

為了挽回顏面,也為了敲開荷蘭對中國獨享貿易的權力,10月22日,荷蘭艦隊指揮官普特曼斯勾結海盜劉香和李國助,組成了聲勢浩大的“聯合國軍”,並正式嚮明廷下達了戰書,要求中國開發福建沿海的貿易港口。

面對荷蘭人赤裸裸的粗暴主權踐踏,崇禎皇帝發出了“誓以一身拼死當夷”的諭旨,明廷方面為了動員戰爭的有生力量,昭告天下“燒掉荷蘭船得200兩賞銀,取得一個荷蘭人頭顱得50兩賞銀”。

戰爭在雙方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下即將拉開帷幕。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鄭芝龍的艦隊,他採取了兩路突擊,黑虎掏心的戰術,而明軍主力部隊全部直奔荷蘭艦隊,起初,面對明朝水師的這種打法,荷蘭人根本沒有在意,反而哈哈大笑,因為在他們看來,以58艘裝備精良的戰船對陣明朝不入流的艦隊,簡直就是將對方按在地上摩擦的節奏。

但很快,荷蘭人要為自己的無知承擔可怕的後果了。明軍為了打贏這次戰役,事先準備了100艘戰船,這些戰船看起來體量不大,但船體甲板上卻堆積了大量易燃易爆的火藥和乾柴,當時海面上掛起了東風,而荷蘭人的艦隊恰好處於下風向,火船在明軍主力部隊的掩護下,快速奔向荷蘭艦隊。

荷蘭人看到漫天的烈焰直衝雲霄,瞬間嚇得慌亂了手腳,而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熊熊的烈火竄到了艦隊集群中,剎那間,風助火勢,火借風威,荷蘭人的主力艦隊被燒焚燒殆盡,海面上四處傳來悽慘的哀嚎聲,明軍趁勢掩殺,荷蘭殘餘艦隊慌忙逃竄。而劉香的50艘海盜船也在該戰中被徹底焚燬。

此後,大明水師再接再厲,連續在海上取得了一系列出色的戰績,荷蘭人被徹底逐出了中國沿海,海盜劉香也在鄭芝龍窮追猛打的態勢下不得不自焚而死,明朝控制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

事蹟二:在荷蘭人被大明水師揍得滿地找牙的第四年(1637年),英國人也想染指明朝的龐大市場。

起初的英國人打算與澳門的葡萄牙人共享大明帝國的海外貿易,但葡萄牙人也不是傻子,此時海上老大的荷蘭人已經切斷了果阿、里斯本的貿易航線,葡萄牙人要繼續生存下去,必須得守住澳門這塊肥肉,英國人在葡萄牙人面前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但英國人似乎比葡萄牙人更為大膽,也更為瘋狂,他們為了迫使明朝開展對外海上貿易,於是在當年的8月8日,英艦在指揮官威德爾的率領下悍然對明軍駐守的虎門炮臺發起了攻擊,明軍猝不及防初戰失利,英國人拆卸了虎門炮臺的35門大炮,並繼續向廣州內河囂張開拔。

這種公然踐踏中國主權的侵略暴行,很快激起了明朝軍民的憤慨,廣州當局的明朝政府組織了3艘戰艦和大量火箭、火炮對英艦展開了有效反擊,英國人被痛打落水狗倉皇撤出廣州,在明軍的嚴厲打擊之下,英國人被迫以賠償白銀2800兩,並承諾不再進犯中國主權而落幕,中國人贏得了對西方列強的再度勝利。

這兩起對外戰爭皆發生在明末崇禎年間,以當時大明的國力,取得這樣的軍事勝利著實不易,從明荷戰爭和明英戰爭後來的影響趨勢來看,西方列強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始終不敢以武力打開中國的國門,而明朝崇禎皇帝向來的強硬態度也讓西方列強在武力擴張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而倘若明朝沒有滅亡,並持續到了1840年,那麼,按照明朝一貫“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傳統政治理念和氣節,明朝或許會喪權,但至少不會辱國。

兩相對比之下,放眼後來的清朝末年慈禧的那句“量中華之物力 結與國之歡心”跪舔洋人腳趾頭的奴顏婢膝,清朝徹底淪落成為喪權辱國的奇葩朝代,叫後世多少人發出了扼腕嘆息的感慨和憂憤。


歷史偵查處


清朝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中,簽下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而明朝雖然內憂外患,但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

假如明朝撐到1840年,會怎麼樣呢?

明朝和西方列強的實力比較:

一、武器

明朝的武器相對落後,炮彈是從別國買來的進行仿照,沒有科學做為支持,不加以改進,後來直接從別國購買了。

歐洲經歷文藝復興,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了殖民地時代,經濟和思想在不斷的進步,為工業革命打下基礎。

軍事科技迅速發展,武器方面,歐洲完勝明朝。

二、戰船

明朝初期禁止私自出海,導致航海事業的停止,航海的製造業也落沒了。

三、思想

封建制度是沒法讓明朝真正強大起來的。

因此,如果明朝撐到了1840年,也難以抵擋歐洲列強的炮火。


語文360


可能你以為1840年的Dark♂明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他是這樣的(除漢地十八省外均為羈縻統治)

那麼到了1840年會發生什麼事呢?

西部、北部,準噶爾汗國崛起,西北兩面受敵

西南,所謂的西藏都司名義上附庸,實則為主權國家,在外部環境的挑撥下隨時準備脫離與中國的主從關係

東部,滿人建國,雖然沒能進關也沒有打下遼東但東北徹底獨立與中國再無牽連(當然,有可能滿人和蒙古人都沒法建國 畢竟還有個隨時準備鯨吞蒙古新疆東北,建立黃俄羅斯的沙俄霸權)

南部東部,閉關鎖國政策持續,列強轟開國門,國家會在接下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內改革環境似乎確實優於dark♂清,然而失去了東、北、西部屏障,只剩下漢地18省的dark♂明,又能比清朝走多遠呢?

你以為韃清換成大萌歷史會改變?知世就是力量,多讀點歷史沒壞處





虛空孶孽


明朝在末期衰落時候和當時西方海上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都幹過架,當時的明朝在火器上是落後這些國家的,但是明朝引進並改進了當時西方先進火器打敗了這些海上強國的入侵,明末著名的佛郎機炮和紅夷大炮就是引進和改進西方火器的結果。可見,明朝時期的中國是積極進取的,也是積極接受世界先進事物的。

為什麼深受漢家文明影響的小日本在近代能夠發奮圖強,經過改革打的滿清跪地求饒割地賠款,要知道小日本近代也是飽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在滿清以前,小日本從來都是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奴小國,卻能夠在滿清時期如此欺負中華泱泱大國,明朝為什麼能夠在末期搖搖欲墜的情況下打敗當時西方海上強國的入侵 ,在朝鮮只用幾萬兵力打的日本二十萬舉國精銳聞風喪膽。

綜上所述,明朝如果不滅亡,肯定不到1840年就會進入資本主義制度,至少不會讓外邦隨意欺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