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童話故事想起的都是外國場景和動漫等等,有什麼中國的童話故事嗎?

一生俯首拜稼軒


題主您好。

我覺得中國精彩的童話故事有很多啊。古老一點的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大鬧天宮。八仙過海。鯉魚跳龍門。盤古開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等。只是我們很多時候把它們規劃到神話故事裡面去了。但誰又能說這些不是童話故事呢,哪一個故事又不能拍成動畫片給孩子們看呢?外國的童話故事就不帶神話色彩了嗎?

今天小二重點來講一下也是帶神話色彩的故事——哪吒鬧海。

哪吒是家裡的老三。在母親肚子裡懷胎三年,生出來是一個大肉球。發著紅光,滿地打滾。哪吒的父親李靖是一個步軍總兵,一見肉球亂滾就大喊妖怪。拔出寶劍砍那肉球。一劍砍開,肉球中出來個小孩。李總兵以為這孩子也是妖怪,又要殺了這孩子。孩子的母親李夫人不肯,剛好又來了一個很有本事的道士太乙真人。那真人一見這孩子就喜歡得很,救下了這孩子,並收這孩子為徒。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做哪吒。

哪吒生下來就三歲了,會跑會跳,力大無比,又跟師傅學了點本事,整天喜武厭文,一味的舞刀使槍,彎弓射箭。李父本一武將,得一小將原本該歡喜才對。可偏因為哪吒生來就被他認定為妖怪。所以不大喜歡,加上哪吒生性活潑,慣會調皮搗蛋。所以這李總兵見了哪吒非打即罵,也沒認真管教。李母老來得異子,又是一味的寵愛袒護。有本事的師傅又不時雲遊。只教本領,不管規矩。所以哪吒就成了一個混世小魔王。沒少惹禍生非。好在家勢顯赫,一直也沒鬧太大的動靜。

直到一天,哪吒上那海邊一遊,碰上了一水軍頭領夜叉,一言不合打死了夜叉。又來一個水軍總兵的三公子前來打鬥,又被他打死,並扒皮抽筋。人家問他是誰。他還大言不慚的叫囂我父是李靖,我乃陳塘總兵三公子是也。

水軍總兵聞聽孩兒被哪吒打死,就率領三軍上門報仇,又被哪吒打敗。那水軍總兵就到皇上那告御狀,連同告狀的還有皇親國戚石磯娘娘,她的的一個叫碧雲童兒的小孩以前被哪吒射箭誤傷而死。皇上大怒,發下御旨要拿哪吒李靖問罪。

李靖聞知事情鬧大,就要殺了哪吒抵罪。李母阻攔不住,師傅又遠遊不知何處。小哪吒看到父親要殺,母親也為難。就拿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以全忠孝。故事到這哪吒鬧海的故事就介紹完了。至於後面哪吒的師傅怎麼用道術救下哪吒的三魂七魄,用蓮花白藕做成身體。後來哪吒成為一員大將那是後話。

像這樣的故事,難道不能叫童話故事嗎?又精彩,又有教育意義。怎能說只有外國的童話故事才好呢。這樣的故事拍成的動畫片哪個孩子不愛看呢。外國的孩子也會愛看的吧。我們堂堂四大古國唯一現存的古國。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幾千年的文化流傳。現在一時在某些現在流行的技術上落後了點。但我們也不至於妄自菲薄吧。

0雲小二0

2019年5月1日


0雲小二0


中國的童話,我心裡有很多。

我小時候在農村,我媽媽和姥姥給我講述了很多狐狸精和人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中,也經常會有一個聰明的女主人、或者聰明的小孩,如何智鬥妖怪。

其中有個故事是樣的:一位姑娘,很勇敢。被住在低下的妖怪給抓去當老婆。這位姑娘就只能忍著跟著妖怪過。後來趁著妖怪出門,就偷偷的逃出來,回到家裡。姑娘像家人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家人很同情她,幫助他對付妖怪。妖怪回到家發現姑娘不見了,就找到姑娘家門口破口大罵。罵的核心意思就是你都跟著我過了,還有臉跑回來。於是姑娘就和家人想了個辦法——原來這個妖怪每次罵完,就會氣呼呼的坐在門前的石板上歇會。於是他們就在石板上摸上一層透明的膠水。妖怪這一次罵完,又坐在石板山,結果就被黏上了。妖怪一邊掙扎一邊嗷嗷的叫,屁股上一塊肉都被拽下來,帶著傷落荒而逃。之後妖怪再也不敢來騷擾了。這個故事,三觀要比後來的牛郎織女強多了。家庭暴力、禁錮女性的自由以及貞操攻擊,在這裡都被女性的勇敢和家人的支持破解了。我好希望,真實的世界也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然而真實的世界是,如果女兒遭遇丈夫的暴力,其父母家人恐怕會覺得很丟人,甚至勸和不勸分。而一個離婚後回孃家住的女人,更是談不上地位。

 

我還喜歡夸父追日。雖然劇情很簡單,但是也很浪漫。一個人衝著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執著到最後一刻。而且最後夢想雖然沒完成,卻用自己的身體給後人留下更多可能。所以第一次讀夸父追日,讓我覺得和《海賊王》有一樣的內涵。羅傑臨死前,召喚者大航海時代。夸父臨死前,造就了桃源和溪流。


認真的劉老二


中國的童話故事很多,有印象的是神筆馬良的故事。從小熱愛繪畫的馬良由於家裡窮沒有錢買筆,就用樹枝在地上畫。它畫鳥、畫樹,畫山、畫水。不論在放牛還是在割草,都在不停的畫,他畫的越來越像了。一天疲勞的馬良睡著了,他夢到一個白鬍子的老爺爺給了他一個畫筆 。他醒來,拿起來筆給老百姓畫了許多工具。老財主聽說馬良有個神筆就把他抓起來,不給他飯吃。可是馬良畫了一塊餅吃的津津有味,老財主就報告了皇上。皇上讓馬良畫一顆搖錢樹,馬良畫了一顆搖錢樹,周圍畫上海水。皇帝要去拿搖錢樹,就讓馬良畫了一艘船。皇帝嫌船慢,就讓馬良畫點風,馬良越畫風越大,把皇上和老財主都給淹死了。

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馬良的故事,於是我熱愛上了畫畫,在我家的大門上至今還有我畫的人物畫。只可惜我沒有堅持下來,只是一時心血來潮,沒有真正的學好它。神筆馬良的故事,現在還記憶猶新,它反映了勞苦大眾對剝削和壓迫的反抗,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我是綠葉上的紅蜻蜓


《葫蘆娃》。

葫蘆娃是個很不錯的童話故事。老爺爺種的葫蘆藤,結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葫蘆,但是妖精通過鏡中子發現了這七個葫蘆,蛇精妖怪等想搞破壞。妖精把老爺爺關起來,七個葫蘆娃兄弟團結一心,發揮各自的本領,最後救出了老爺爺。

故事很簡單,道理也很簡單。孩子們很喜歡看,《葫蘆娃》是個很好的童話故事。



君子的流年故事


時光退回十幾二十年,咱們中國的兒童少年青年,動漫必言美日。什麼《聖鬥士星矢》什麼《灌籃高手》什麼《機器貓》什麼《貓和老鼠》……

其實也毋庸諱言,那時候咱們中國的動漫水平確實太低,和人家不在一個檔次上。

不過現在不同了,自從《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紅大紫,咱們咱們中國的小朋友都哭著鬧著看咱們自己的動畫片了。

像什麼《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淘氣包胡圖圖》……還有異軍突起的“熊大熊二光頭強”,無一不是精品。

再說一下童話故事,其實單一個鄭淵潔就不輸於世界上任何一個童話作家。他筆下的《皮皮魯和魯西西》,扛起了幾十年的中國童話大旗。

近幾年挺火的楊紅櫻作家的《淘氣包馬小跳》,不知大家看過沒有,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所以,中國的童話和動漫早就追上了世界的腳步,假以時日,反超也是大有可能!



一步一仙


中國的童話故事其實也很多的,之所以題主會覺得一提到童話故事都是西方的場景,主要還是文化的差異造成的,尤其近些年安徒生童話和伊索寓言等等西方童話故事的流傳,更是加深了人們的童話故事都來源西方的印象。實際上,在中國,童話故事更多的是以神話故事和傳說的形式來存在。

比如最著名的中國童話故事就是神筆馬良。甚至葫蘆娃,哪吒鬧海等等都可以歸為中國的童話故事。

所以你一旦提起傳說,神話故事,想到的就是中國的場景,即便這個傳說也是個童話故事。

說起中國本土的童話故事,除了上邊提到的神筆馬良,葫蘆娃,哪吒鬧海還有就是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南柯太守等等,還有小馬過河也是比較出名的童話故事。

這方面有一些書介紹的比較詳細,《中國古代童話故事鑑賞》可以參考一下。


會講故事的人參娃


國內的童話故事非常多,一般當地流傳的都是一些鬼怪故事,都是老人帶孩子的時候講訴給孩子聽的,都是口口相傳下來的。

但是因為沒有編輯成為書冊,所以很多很多的地方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傳。

而能夠在書籍上看到的,相對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的故事也有很多。

我只寫幾個我熟悉的:

鯉魚跳龍門,講訴的是一條鯉魚跳過龍門化為真龍的故事。

年獸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我知道的版本是一個叫年的把叫夕的怪獸消滅,保護了人類。為了紀念這天,把這天叫做除夕,也叫過年。

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不用多說,都知道的。

嫦娥奔月,講訴的是嫦娥吃了仙丹飛昇月亮的故事。

后羿射日,講訴的是十個太陽,禍害人間,被后羿射掉九個的故事。

精衛填海,講訴的是精衛填海的故事。

夸父追日,講訴的是一個叫做夸父的人,追逐太陽的故事。

女媧補天,講訴女媧娘娘,用五彩神石,修補損壞的天的故事。

鍾馗抓鬼,講訴地獄判官抓捕惡鬼的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講訴孟姜女把長城哭坍塌的故事。

花木蘭,農夫與蛇,東郭先生,猴子撈月,小馬過河,烏鴉喝水,小蝌蚪找媽媽,這幾個都是以前小學課本里的內容

神筆馬良,三個和尚,經典動畫片。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寫了。



低調的修仙者


《山海經》《莊子》《列子》就諸子百家裡的故事就可多了,大人國,吐火國,田螺姑娘,織女牛郎,愚公移山,花木蘭,梁祝,搜神記,封神演義甚至聊齋,多不勝數啊,大部分國人應該都讀過一些,國際影響力也是有的。

ps:童話很多是從原始的血腥暴力的殘酷故事逐漸演化來的。而我們有時候就把故事當古文來學,忘記它是故事了吧。


乜野是弗雷西曼


神筆馬良

安徒生童話

快樂王子

一千零一夜

白雪公主

灰姑娘

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紅帽


zuozijizhenyouxiu


如果古代有許多故事。大多數都是關於鬼怪神仙。夸父逐日、味精填海,大禹治水、 女媧補天、和許多關於狐妖的傳說,大多數都口口相傳,沒有記載成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