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婆婆的感嘆:人到晚年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做好這“兩件事”

文|凌小麥

58歲婆婆的感嘆:人到晚年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做好這“兩件事”

-01-

我們小區裡的一位李婆婆,一直是我比較敬佩的老人,平時也特別喜歡和她聊天,雖然她已經58歲了,跟我母親的年紀相仿,但是每次跟她聊天的時候,我都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代溝。

相反,我覺得李阿姨這個人,是她們這個年齡段的老人中活得比較通透和開明的人。她的一些生活觀念總是比常人看得明白。比如之前聊起老人到了晚年之後的養老問題時,她的一番話,讓我很是受教。

我曾問過李婆婆,兒子和女兒,指望誰來養老更保險?她說,老人養老不要有指望兒子養老的想法,更不能在年輕的時候,想著不指望女兒養老就虧待女兒,偏袒兒子。她說但凡年輕的時候,一心想著指望兒子養老,把財產都給了兒子的老人,到了晚年都過得不是很好,甚至有的人因為兒子的不孝順,導致晚年生活得很淒涼。

李婆婆說,人到晚年,人老了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做好這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指望誰養老,都不如自己有一個好身體,自己能照料好自己,就儘量不麻煩兒女。第二件事就是跟老伴相濡以沫,珍惜自己的愛人。

李婆婆覺得,有時不是子女不孝,真是他們要工作,要養家餬口,也不能完全放棄工作來陪伴老人,即使子女們想笑更多的時候,也是有心無力。所以人老了,有一個知冷知熱的老伴,一個健康的身體比指望兒女養老更保險。

58歲婆婆的感嘆:人到晚年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做好這“兩件事”

-02-

我看見很多家庭的老人養老都指望不上兒女們了,不是兒女不孝敬,而是他們各自有家,沒有經歷照顧老人。

我們說生孩子是任務,養孩子是義務,但是人老了,如果靠孩子就有可能是判斷失誤。其實,人到晚年,誰都靠不住,靠自己才是出路。別指望孩子給你養老,你年輕時努力奮鬥,多掙點錢,老了以後靠自己比啥都強。

李婆婆說,與其靠子女,不如靠自己。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到了最後才不會被動。兒女是指望不上的,等你老了就知道了,她們各自有小家庭,還要上班工作,有的說不定還要帶孫子,哪有那麼多閒心,還是趁年輕養好身體,多攢點錢吧。

當然,夫妻之間,有一個真心疼你的老伴還行,如果遇上一個自私的老伴,那也是也是指望不上的。所以,人在步入中年之後,最重要的就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當你老了,你能指望誰為你養老?說實話,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58歲婆婆的感嘆:人到晚年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做好這“兩件事”

-03-

其實李婆婆關於養老指望不上兒女的看法,讓我感覺還是很心酸的。不捨吃,不捨穿,苦和累,說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這是很多父母一生的辛酸寫照。

我們總覺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很多,卻不知,世間最無情的是時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我父母一年節吃省少的存錢,到頭把一生的積蓄給了我們子妹四個。我也勸過父母不要那麼節約,吃好點,身體健康最重要,可是他們父母還是存起來不捨得花,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誰都有老了的那一天,面對日漸老去的父母,他們最需要的是孩子們的陪伴。當父母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父母,一定要做到正如你們小的時候,父母照顧你們那樣去照顧年買的父母;

當父母老了,請你一定要記著,要像他們愛你一樣去愛他們。請好好對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人最大的教養,是善待父母。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義務。


作者:凌小麥,一個渴望在文字的世界裡,執筆流浪一生的女子,用最溫情的筆觸,陪你把生活過成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