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前陣子買了本《唐詩三百首》,翻閱了大半,居然沒發現女性作品。

要說唐朝的女詩人的佳作也不少,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可惜沒有一首入選,直到我翻到最後一首,才發現,原來還是有女詩人作品的,而且還是壓軸之作。

我們先前講過《唐詩三百首》的開卷之作是張九齡的《感遇》,除了詩歌本身所傳達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還得益於張九齡的人格魅力。

而能被選為壓軸之作,詩歌的寓意,詩人的品格,缺一不可。

這位幸運的女詩人叫杜秋娘,這篇作品叫《金縷衣》,全詩如下: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這首詩耳熟能詳,尤其是最後兩句成了很多人常掛嘴邊的名言金句。

作為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女詩人,她的聲名居然比不上薛濤、魚玄機、李冶這些緋聞比詩句更出名之流,也是一種悲哀。

杜秋娘算是晚唐人,出生潤州(今鎮江)。

她的身上盡顯江南女子的風采,冰肌玉骨、嫋娜多姿、溫婉柔情、聲若鶯啼,很小便名動一方。

15歲時,鎮海節度使李錡便花重金將她買入府中,充當歌技。

她不像一般歌技只會吟唱,而是自己譜曲,《金縷衣》就是最出名的代表作。

當時李錡便是聽了這首詞,納她為妾,恩寵不衰。

後來李錡因不滿朝廷削減節度使的詔令,便舉兵謀反,在戰亂中被殺。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而身為罪臣家屬的杜秋娘便被投入宮中為奴,從事歌舞老本行。

有一次,杜秋娘為當時的皇帝唐憲宗演唱《金縷衣》,歌聲柔美哀婉,唐憲宗被深陷其中,久久不能回神。

很快,兩人便墜入愛河,杜秋娘也被封為秋妃。

其實唐朝二婚為妃為後的例子不少,就像武則天、楊玉環。

但她們原本就是皇族之人,近水樓臺先得月,而杜秋娘出生民間,還是罪人家屬,最後一朝封妃,不可謂不傳奇。

據說憲宗有時還會和她商討國家大事,兩人一起度過了10多年。

憲宗去世後,她又輔佐了三位帝王,因為得罪宦官而被削籍為民,返回故鄉。

後來31歲的杜牧經過鎮江,聽說了杜秋娘的故事,有感而發,寫下了《杜秋娘詩》,洋洋灑灑600多字。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一個出身民間的女子,能得將軍、皇帝另眼相看,還能讓大文豪為其寫詩,這樣的經歷史上也是找不出幾個。

而她的這份幸運最主要還是要歸功於那首《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我勸你們不要顧惜華美的金縷衣,我勸你們要珍惜少年時光。

這兩句詩語言通俗直白,都是以“勸君”開頭,警寓世人的意味十分明顯。

前一句說“莫惜”,後一句說“惜取”,看似矛盾,實則意義深刻。

為什麼不要顧惜華麗貴重之物?那是因為有比這些更可貴之物。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錢財失去了還可再賺,可是光陰卻是一去不返,任憑多少錢財也無法挽回。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古人寫這些哲理詩都是直來直去,“請君聽我明日歌”,同樣簡單卻發人深省。

所以說很多大道理不一定要多擲地有聲,能讓人聽明白才是最關鍵的。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當鮮花盛開的時候要記得及時採摘,若等到春殘花落,只能折取花枝了。

這兩句延續了前面的句式反覆,以花開花謝來比喻時光的流逝,花開有多美豔,花落之時就有多惋惜。

這樣的錯過惋惜,飽含警醒意味,雋永深刻,千古流傳不衰。

後來《甄嬛傳》中的安陵容也是憑藉此曲,一躍成為皇帝的寵妃。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她的婉轉歌喉令人陶醉,配上這首詞,正是提醒皇帝莫要辜負自己這樣的如花美眷。

皇帝本是附庸風雅之人,此曲甚合他的心意,所以身外縣丞之女的安陵容才能一步登天。

如今我們看古人的悼亡詩,總是覺得那樣深情,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只是所謂錯過、後悔,皆是不懂珍惜。

所以,不要等年老,才後悔年輕時虛度時光。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光陰似水,一去不返。

唐朝最傳奇的女子,寫了一首詩,將軍納她為妾,皇帝納她為妃

也不要等到失去,才想著挽回、追憶。

就像《大話西遊》中星爺的那段臺詞:“曾經有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急,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願你我都能珍惜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