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聯4》的票房,是漫威在中國的沉澱還是國產電影的悲哀?

或許漫威現在都還沒來得及時間考慮,《復聯4》咋就火於中國

《復聯4》的票房,是漫威在中國的沉澱還是國產電影的悲哀?


《復聯4》正在上演本世紀最大票房奇蹟的誕生過程:在中國內地市場,在過去的這短短的幾十小時裡,《復聯4》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小奇蹟:午夜場票房1.89億元,排映場次3.95萬場,總觀影人次328萬,進口電影單日單片最高,首日票房5.35億元,是影史首部開畫成績破5億的進口電影,表現僅次於2017年春節檔的《捉妖記2》(大年初一5.47億),這一組組顯眼的數字,讓投資人激動,讓圍觀群眾驚歎,但又讓中國的電影界大佬們顏面無存。

是什麼導致了國產電影在漫威面前的暗淡?

是技術?是資金?還是演員?亦或是社會風氣?我們需要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中國電影真的就與國外有著鴻溝的差距嗎?為什麼中國的就不能再創造一部像《少林寺》一樣的世界鉅作?

我們為什麼拍不出超級英雄這類老少咸宜、躺著賺錢的電影?

中國電影人為什麼拍不出影響世界的電影?

中國人為什麼就不能拯救世界?

甚至在電影裡中國也要依靠外國人拯救。

票房外流,我們該沉思

每一次國外大片的引進,都是一次對國內影視市場的衝擊,但一次次的引進,造成了我們影界大佬們的思想麻痺,我們是小成本,只求撈錢,不求口碑;與外國大片不同的是國產片有著中國獨有的保護膜,國產保護,但也是這層膜讓百分之九十的人不想著出去,在中國不愁沒票房,但要出國,要突破這層保護膜是要花錢的而是是很多錢,出去了萬一再碰壁了,碰到別人的膜怎麼辦?索性我藉著本地的市場獨守本地,力求利益最大化,哪管他好片爛片,掙錢了就是好電影

小鮮肉,大牌明星,成了國內電影的標籤,自帶buff的國內明星總是能在國內呼風喚雨,隨便拋個媚眼,露露大腿,便能引來無數粉絲的山呼海嘯,殊不知這是中國目前電影界的悲哀。

出去還需從內打破

《復聯4》的票房,是漫威在中國的沉澱還是國產電影的悲哀?


國產電影缺少了那種東方霸氣,整個市場呈現出一副東亞病夫的孱弱微恙,我們缺少的是吳京這種敢於打破現狀,敢於與世界叫板的有骨氣的導演投資人,相信前一段時間大家也都看過了《流浪地球》儘管電影特效和情節上與國外大片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此片一處中國電影界卻是一片震盪,原本一成不變,坐等收錢的聚寶盆居然被人從內打破了,導演們坐不住了,中國電影界驚恐了,《流浪地球》瞬間成了大佬們的眼中釘,電影界的蛀蟲,想想這是多麼的可笑和可悲啊,不去改變怎麼才能走出中國,不去改變怎麼才能捍衛我們自己的電影市場。

推陳出新

《復聯4》的票房,是漫威在中國的沉澱還是國產電影的悲哀?


古裝劇,穿越劇,抗日神劇,我們無數次的活在過去,不敢去接觸未來,我們總是墨守成規,去不斷地刷新著我們的歷史觀,讓我們無數次的對歷史重新認識,老生常談的話題都可以演變成無數個版本,一部電視劇都可以被翻來覆去翻拍十遍八遍,老戲骨不行就換小鮮肉,小鮮肉不行就來個大尺度,想想這樣的影視模式,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漫威再一次踐踏了我們那點早已經不知道放到哪個犄角旮旯裡的軟弱尊嚴,如果真的不再去改變,中國電影也將如那歷史古劇,消失在慢慢電影長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