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篾匠這個職業快失傳了,還有必要傳承嗎?

長江老農


農村篾匠這個職業快失傳了,還有必要傳承嗎?

篾匠——很古老的一門手工藝,從業者用竹子或細枝條做成各種居家生活用品或者農具。

南方多以竹子為材料,北方多以一些細樹枝條為材料!

近些年,隨著金屬、塑料等材料的大量普及,慢慢的讓這些竹製品失去了市場。很多從事這一行業的老篾匠不得不轉行!

至於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行業的還要南方地區的為多,如果沒有可觀的效益可圖,有興趣去傳承的可能不多!

機器工業的發展,似乎越來越讓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失去了存活空間,比如木匠、篾匠、刺繡、剪紙等等,這些傳統的手工藝人現在越來越少!

以前在我們這農村集市上,有很多賣如上圖的那種筐,小時候的農村家庭裡基本家家戶戶都得有,這是農業生產離不開的必須工具!

到現在在農村摩托三輪車成了標配,一些編制工具沒了用武之地,集市上也不再有賣的了!

像如南方的竹編制品,在北方家庭裡用的最多還是涼蓆,夏天必備!其他的很少見!但這涼蓆恐怕還不是出自篾匠之手!



這些傳統手工藝當然而且必須要傳承下去,因為這代表了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像金屬和塑料經過機器加工出來的這些,說實在的,沒有手工藝的靈氣。隨著市場和經濟的變化,像這種篾製品該朝著高端、精巧的工藝品過渡發展!

有沒有傳承下去的從業者,客觀的說,如果沒有可觀的效益可圖,能做這個的不多,比如現在,幹這行的多為幹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年輕人屈指可數!

像以前在農村大為實用的篾製品農具,現在隨著電力機器在農業生產裡的參與,這些農具的使用逐漸要少了,而且利潤微薄!

最近我見到很多東西的包裝用上了竹編取代紙盒包裝,而且近些年參加一些婚宴時,好多幹菜有用竹編來盛的!這應該就是適應市場的表現!

如果做些小而精的工藝品,儘量做做線上的銷售,或者與當地旅遊景點結合起來!

傳承,這代表了不忘本,如果單靠從業者的一廂情願,得不到政府的幫扶,和社會的宣揚,很難存活下去!




老家老味兒


小時候在農村,人們生活中用的不少物件都是用竹篾編制的,如竹蓆、竹筐、竹籃、魚簍、竹篩等等,好用又耐用,而現在人們用的更多的是些塑料製品;農村篾匠這個職業快失傳了,還有必要傳承嗎?先看看鄉居小菜家鄉的一個篾匠家的經歷。

一、農村過去的老篾匠自產自銷

鄉居小菜老家是山區農村的,後山有很多長得又高又直的竹子,而我們村也有個專門的篾匠,跟我爺爺差不多年紀的,我也稱呼他為爺爺。他們家也是種地的,不過爺爺還有個手藝就是會用竹子編各種竹製品來賣,賺點錢,他主要編的是竹筐,因為在農村人們最常用、用得最多的就是竹筐了,平時裝稻穀、玉米等糧食要用,而且挑些蔬菜、農家肥的也會用到竹筐,村裡不少人用的竹筐都是跟他買的。

當然了,這種手工編制的竹製品本身就很耐用,買夠用了,自己村子裡的人也不常買,而且有些人得空了也會自己削竹子編的,不用買,雖然編的不夠那個爺爺的好看精緻,但也可以用,像我爸爸就自己編了一些挑雞鴨糞、豬菜用的竹筐,鄉居小菜還記得以前常用來挑豬菜的那對竹筐一個偏大一個偏小呢。

所以很多時候,那個爺爺編的竹筐一般都是拿到街上去賣的,其他村的人趕集買的,而且是他的老伴拿去賣,他在家忙著砍竹子回來劈開了削成薄片來編制竹筐;那年代一個竹筐也不值多少錢,而爺爺雖然比較熟練,但一天一般就做得兩三對的竹筐,賺到的錢還是不用家庭用。

二、篾匠的後人外出打工賺錢養家,沒人繼承手藝

爺爺家有三個兒子,他在世時只有兩個兒子成家,而他們都沒有繼承他的手藝做篾匠,沒成家的那個兒子出去打工了,已經成家的那兩個也出去打工,他們的老婆在家務農照顧幾個孩子;雖然編竹製品沒賺到什麼錢但那個爺爺做了一輩子也習慣了,直到後面太老了行動不便才不做了,後面他去世了,他兒子以及他孫子也沒有人編竹製品來賣,還是外出打工賺錢生活。

從爺爺家的情況來看,農村篾匠都是手工編制的竹製品,銷售的也是在本地集市,自產自銷,賺到的錢比較少,不夠維持生活,所以爺爺的後人也就沒人願意繼承這門手藝了。

三、現在農村的竹篾製品價格貴,篾匠還是少

去年我回農村住了,想買些竹籃、竹筐的來用,但在這邊街上問價,太貴了,沒買,然後又網上搜索看,是有人賣,但是價格也貴,我也沒捨得買,然後我問我媽,她說是貴呀,現在我們山區老家那邊農村也很少有人編那些竹製品賣了,老一輩的篾匠去世後,跟我媽媽同輩或者年輕輩分的都沒人願意做那種活兒了,累、賺錢少,都外出打工了,而街上賣的那些竹筐、竹蓆、竹籃的都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賣的,人家也要算運費等成本的,價格當然不便宜了,而價格貴,不是特別必要,人們一般也會買其他替代品的,像那種傳統的竹蓆,現在都很少人買了。

四、農村篾匠有必要傳承嗎?

篾匠編制的竹製品是環保、好用、耐用,然而都是手工做的,效率低,而且售價貴了,買的人少,這是主要的問題;農村竹子很多不用花錢買材料,要是銷路好,不愁賣,做竹篾活兒主要就是時間成本高點,但能賺錢還是有人做的。

所以說,農村篾匠這個職業快失傳了,還有沒有必要傳承,這就要看做篾匠賺到的錢是不是能滿足生活花銷,讓生活過得好一些了,如果能維持生活不用外出打工,那最好不過了;當然了要是在農村比較清閒,還是可以學下竹篾編織活兒的,就算不是為了賣出去賺錢,留著自家用也是不錯的,鄉居小菜就有這樣的打算,以後清閒些有空了也自己用竹子編些竹筐、菜籃的用。


鄉居小菜


篾匠的確很少了。

小時候用竹筐背過弟弟、妹妹。在筐內墊些細柔的草,權做為一個睡覺的地方。不管是誰,只要困了,就鑽竹筐睡一覺就乖了。

我九歲,弟弟七歲,妹妹兩歲。大人們下地出工,沒法帶孩子,我幫他們帶孩子,我是用竹筐把他們漸漸帶大的。

小孩子們認“窩”,哭鬧時只要把他們放進竹筐內,就乖了。

竹筐是哄娃神器。

長大了,我們都工作了,住進了城裡,有新房、新傢俱,幾乎再也看不到任何用竹子編織的東西了。

偶爾路過市場專賣竹器的商店,裡面經營各種竹器:筷子、篦子、竹蔞、竹瓶、涼蓆等這些器物都很熟悉,兒時的記憶,熟悉的樣式。也有新近創意,編織的竹畫、竹屏,還有一些稀奇古怪說不出名堂的東西,琳琅滿目找,全是手工活。

店主老趙,非遺傳承人,四代祖傳篾匠,心靈手巧。開辦了一所“傳統竹器工藝傳習所”,招收的學員不多。老趙說現在的年青人不願意學,“竹藝”面臨後後繼無人的局面。近年來,機器生產的竹器便宜量大,對手工藝品的衝擊很大。但是純手工的東西是有靈魂的,好多有收藏價值。看來,篾匠不光是編織器物,還是真正的美術創作者。由此可見,竹匠不應該消失,竹藝也要傳承下去的。


70156367


對篾匠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熟悉的。小時候,家裡要做幾個背籮,背篼,還有簸箕(圓的,用來盛麵粉,玉米麵,蕎麵等粉末的,不是撮垃圾的撮箕),這都是有裡有面的竹器,裡面要用篾片編制很緊密的形,外面用竹片,篾絲框架,承重。裡面非常密實,外層非常堅實。

老篾匠是父親的一個朋友,比父親年長三十來歲,他帶了一堆篾刀,一把錐子,一張厚膠皮來了我家,一直幹了好幾天,從到竹林裡挑竹子,到成品的完成。老人工作不緊不慢,篾片改後的厚,該薄的薄,編制的過程,篾片在他的手裡翻飛,唰唰唰的聲音,清脆悅耳,記憶中特別好聽。後來,家裡幾個竹器一直用了十幾年,到如今三個大小不等的簸箕都還在用。只是老篾匠已經走了有些年頭了,老篾匠走了以後,附近十里八鄉,再沒有聽說有誰還會這門記憶。內心充滿著惋惜,也很無奈,在農村的今天,傳統技藝,越來越少的人掌握了,哪怕是殺豬營生的屠戶,如今也一樣後繼無人。

去年看了《尋找手藝人》的紀錄片,看著看著,心塞的很,尤其是那個雲南做油紙傘的老人,滄桑,無奈,遺憾,惋惜,可是,這個社會前進的腳步太快了,向前走的路,來不及等等這些手藝人,來不及等等,哪怕是傳承一部分,一點點,可是誰來傳承呢?有些技藝,學會也要很多年,學精更難。然而當前物質利益至上的時代,學精了,未必能帶來利益,甚至難以營生,那,還有誰願意去學習呢?

機器在今天,彷彿已經代替了很多很多人工,篾匠的很多工作也一樣被替代了。可是,匠人的精神,匠人創造力,匠人的藝術成就是機器不可能替代。

衷心祈願,老篾匠和傳統手藝人的技藝,能夠得到傳承,發揚!

謝謝!


直言偏語


農村篾匠這個職業有必要傳承,在山妮家鄉,還有一些靠竹編,比如編制竹籃、揹簍等生活用品來維持生計的農村婦女和無勞力,靠竹編手藝過日子的農村篾匠。

在山妮記憶中,80、90年代竹籃在家鄉最盛行,連嫁女兒,孃家都要裝一竹籃糖果,讓新娘帶到婆家去,一個是寓意生活甜蜜,一個是從此當家要知菜米油鹽,竹籃是最好的出行購買東西的物件。
山妮有一個朋友的媽媽,做篾匠活有50多年了,被稱為本土竹編藝人,60多歲仍在編織著竹籃、水果籃子之類的竹器用品。賣價從最初的幾元一個到現在的50、60元,雖然現在的塑料用品,食品袋子很多,方便,但不環保。朋友媽媽的篾匠活每天都在做,而且都有人提前定製。

山妮家鄉的一些村寨有著豐富的竹資源,為了轉化資源優勢更好的利用竹林資源,打造,發展竹產業,幫助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近幾年,當地組織,邀請有豐富經驗和手藝精巧的篾匠師傅,到村子裡舉辦竹編工藝培訓,傳授竹編技術給有一定手工編織基礎,還有喜歡學習的村民。

村民會利用農閒時和晚飯後,採用當地富有彈性、柔軟性強的天然環保竹子,純手工編制大、小竹籃筐,竹提籃、竹盒等竹編品種。

隨著生活需求的擴展,竹編制品的品種也花樣翻新,成為實用而美觀的工藝品,也會成為一種鄉村竹工藝文化旅遊產品。篾匠這個職業不會失傳,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被一個更優雅的名字竹編工藝師(工藝師)所替代,也許會做為傳承手藝或是工藝保護起來。



彝家山妮


農村篾匠這個職業快失傳了,還有必要傳承嗎?

現在,不管是城市居家,還是農民家庭,過去百用不厭的篾製品,而今看不到了,都被五顏六色的塑料製品所代替。塑料機械製作,方便快捷,成本很低,非常耐用。而篾製品,人工手工製作,速度慢,效率低,人工費用高,代價大。因此,在社會上,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製品很快被人們接受,代替了千百年來,祖祖輩輩使用過的篾製品了。所以,千百年來傳承的古老篾制工藝技術,瀕臨滅絕失傳狀態。

而現在為了身體健康,崇尚綠色環保無公害的日常生活,一反現在,迴歸自然,迴歸環保,創造優質的現代人生活,有些人又開始使用篾制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與人日常生活有關的用品,如盛裝食物容器具、餐廚具用品等等日常生活用品。因為塑料製品中會釋放出對人身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則重新又開始使用篾製品,減輕對人的危害。現在,在農村想找一位篾匠師傅,是非常困難的,老一輩匠人都已離開了人世,新傳承手藝人,早已棄藝經營其它行業謀生。


本人認為,篾匠工藝技術應該繼續傳承,其理由是,①為了人的身體健康,遠離日常生活中有害物質,篾製品具有非常大的使用價值和實際意義。②竹子是農村的豐富自然資源,可以利用資源,充分開發利用,為社會製造優質實用而又有利身體健康的日常生活用品,節省自然資源,避免造成資源浪費。③篾制工藝技術,是通過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篾匠師傅更新改善的最優良的製作技藝,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分子,應該好好傳承下來,結合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相互融合,提高生產效率,生產出更多的優質日常生活用品,服務社會。


總之,篾匠工藝技術不能失傳,應該繼續傳承、弘揚和發展,有著非常大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個人覺得已經沒有傳承的必要了,落後的東西必將被先進的工業產品替代。

一、產品人力成本高,時間週期長

農人解說隔壁的阿伯,一位鐵路退休工人,年輕的時候做過篾匠,現在退休在家了,晚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玩自己的篾匠手藝,經常用一些竹子做一些小的容器,有時候老人家自己用不上,還特意給鄰居們做幾個,用阿伯的話說,年輕的時候靠篾匠手藝吃飯,年紀大了,篾匠成了自己的朋友,成了最懂自己的“物”。篾匠為什麼不賺錢?主要是因為就算做一些普通的背籮,背篼,還有簸箕,少說也得一一天,稍微忙點其他的,估計兩天才能得一個,沒有哪個產品能經得起這麼久的人力成本,按目前200塊一天,買個簸箕400塊,這樣的價格只有存在藝術領域,實用領域哪位老百姓捨得花這個錢?

二、從用途上來講,竹製物件不具備絕對的優勢

竹製的背籮,背篼,還有簸箕,它們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使用年限長,如果愛護一點,用個十年八年沒有問題,如今工業技術先進又成熟,製作同樣功能的背籮、背篼、簸箕,得到數十年的使用期限也沒有什麼難處,而成本依然可能不到竹製的十分之一甚至一百分之一。

三、工業產品效率高,成本低

篾匠做的產品,工業上都能實現批量化生產,且能達到篾匠製品的質量和產品使用年限保障,你就說塑料成型機,做一個盆的節拍不到10秒鐘,什麼概念?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製作,能製作8640個盆,篾匠一天能做多少個盆?普通的塑料盆成本價可能只有幾塊錢甚至幾毛錢,篾匠的竹製品呢?兩者一對比,完全沒有優勢,這就是工業帶來的進步。

四、難以形成產業化

僅僅靠手藝是很難做出規模化產業鏈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把篾匠整編成一個企業,擰緊成一股繩,但你會發現,難以形成產業化,組建的企業自己都不知道能生產多少個成品出來。假設我要是篾匠,我有手藝在手上,我就不一定會服從企業的安排,高興的時候效率快一些,不高興就慢一些。

產品也沒有標準,特別是關於產品質量的評定,容易引起消費者不滿,這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手藝活是不一樣的,做的東西出來也不一樣,同樣的價格買到的產品不一樣,這很致命,起碼對於買虧了的人來說,會很反感。

總結:篾匠類似的傳統匠人的消失並不孤單,其實隨同的還有瓦匠、鐵匠、織布匠等等,民間"九佬十八匠"中,能叫的上名號並且還在進行服務的,還有50%的比例嗎?想必是沒有了,這些都是時代進步的表現,我們雖然很惋惜老一輩手工的失傳,但對於一些明顯沒有開發意義的老手藝,該丟棄就丟棄了。


農人解說


篾,主要是指劈成條的竹片。而篾匠,就是把竹子先劈制、加工成片、條、絲等適合編制各種用品的材料,然後再將其編製成生產、生活用具的手藝人。

中國自古就是個農業大國,而幅員遼闊的南方各地又盛產毛竹。所以,千百年來,各種篾製品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篾匠,也就成為一門延續了數千年的古老職業。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價格低廉的塑料製品充滿了市場,佔據了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傳統的篾製品。隨著篾製品的不斷被淘汰,流傳了數千年的篾匠行業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日本的工業,按說比我們發達,但他們許多傳統的手工業都得到了傳承,直至今天也沒有消失。因為他們尊重傳統,熱愛自己的傳統行業和製品,故而,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傳統的手藝人仍然在踏踏實實的從事著自己的行業,產品也仍舊有著它們的市場。(有興趣的話煩請查一下日本的百年老字號有多少?上千年的老字號有多少?)

因此,我以為,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傳承的民族,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難道在繼承自己的傳統工藝上還不如一個日本嗎?

傳統的中式傢俱近年來受到了重視、得到了發展,成為許多家庭的鐘愛之物。如果篾製品能夠在其製作工藝上進一步精細、產品品質進一步提高。我想,篾製品也一樣會受到人們的青睞!但要做到這一點,不僅不能失去篾匠這個行當,還要促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發展才是!











把盞常聊




篾匠,既可以說是一種職業,也是一門手藝。從業者可以用竹子,或枝條編織成各種生活用品,或者農具的。比如我們這裡多以一些枝條編織成籠、籃子,以蘆葦編織成席子的。

以前在我們這裡用細枝條,或者用舊了的竹掃帚編織成各種籠、框、籃子,以滿足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會編織的人也比較多。但是由於我們這裡農村人都睡大土炕,炕上都會鋪用蘆葦編的席子,會編織蓆子的人卻不多。衛農想多說幾句我們這裡的編席匠,作為對這個行業的一種懷念吧。



編席子的人,也就是蔑匠。他們把蘆葦剝光葉片後,用葦梭子把一根蘆葦平均劃分成三根蔑片,然後把篾片灑水悶溼,再用光滑的石碌碡反覆碾壓,使蔑片變柔壤,編席的蔑片就製做好了。然後找一個比較開闊點的房間,按照一定的尺寸大小,就可以開始編席子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睡大土炕的人少了,席子也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

近些年,隨著金屬、塑料等材料的普及, 機器工業的發展,不光是篾匠失去了生存的空間,還有木匠、鐵匠、石匠等許多傳統的手藝人現在越來越少,後繼無人了。


這些傳統手藝,也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古老文明發展的。現在隨著市場和經濟的變化,比如這種篾製品,雖然人們日常使用的比較少了,但是卻在朝著更高端精巧的工藝品方向發展。

至於某一個行業能不能傳承下去,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傳承的問題,只能讓社會發展的潮流來決定了,不是誰說應該不應該就能決定得了的。但是,老匠人敬業奉獻精神,卻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之前是很多人不怎麼洗頭的吧,用這個可以達到洗頭的效果,現在各樣的洗髮水等等讓洗頭變得容易,所以這個東西越來越少用,也就導致沒人做了。另一方面,隨著這些手工藝品的東西製作時間成本越來越高,除了老人,年輕人都願意去打工比做這個划算,也就導致這東西幾乎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