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散文)

枇杷樹(散文)

小時候,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棵高高的枇杷樹,每年春節過後,枇杷樹繁茂的樹椏上,開滿了淺淺的,微黃色的小花朵。一串一串地,擁擠在枝頭上,遠遠看去,像一朵朵雲團,十分漂亮。一陣風吹過來,小花朵就像仙女散花一樣,飄散下來,鋪滿在地面上,像鋪了一層毛絨絨的地毯,讓人不忍心去踩踏。

枇杷樹的花期很短,由孕蕾到花落,大概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花落盡後,一枚枚細細小小的青果子,就爬上了枝頭,一串串地擠在一起。這時的小果子,只是初見果形,要長大成熟,還得經歷無數的風風雨雨。眾所周知,南方的春天是個多雨的季節,黃梅細雨,中大暴雨有時候會沒日沒夜地下個不停。

枇杷果兒,從小青果長到能摘下來吃的,變成黃彤彤的成熟果,也要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這其中的成長過程中,小果子會在風雨的摧殘下,不停地掉落在地面上。記得童年時,每逢大雨過後,我與小夥伴們都會跑到枇杷樹下,撿起小小的果兒,心疼地捧在手心,看著不能吃的小果子,小小年齡的我感覺不到自然的優勝淘劣,只感到吃之不能,棄之可惜的無奈。

要知道,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地方,小孩子們都是沒有零食吃的。庭前院後種的水果,就是我們最解饞的零食。要是哪家有種植的果樹,每逢到了差不多果熟的季節,一群小孩子都天天過來盯著,看看樹上的果熟了沒有,能吃沒有。那時候的農村人,心思都很單純樸實的,對待鄰居家的每一個孩子,不分彼此,都像自家的孩子一樣。

果子熟了,摘下來也是大家共享的,這家分一點,那家分一點,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摘果那幾天,就天天一群小夥伴粘在一起,飽餐一頓又一頓的。清明前後,是枇杷果成熟的季節,村裡的小夥伴們,都擁到我家果樹下面來玩,大家心裡都盼著,快點吃到酸甜可口的枇杷。想想那時候的我們,物質匱乏,生活是如此的簡單,幸福的感覺卻是如此的濃郁與飽滿。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小夥伴們也各散東西,生活質量改善了,買得起普通的零食與水果,不用再像小時候那樣,惦念著未熟的果子。以前的枇杷樹也因改造房屋或者修改道路等原因,而被砍掉。每一次路過水果檔,看見黃橙橙的枇杷時,我心就湧起一種酸酸甜甜的感覺,像枇杷一樣的味道。

可是,卻激不起我想去吃的慾望,枇杷不是以前的味道了,而我也不是當年的我了,我深深地明白,物是人已非,時光不再來。我沒法把落下的花朵還給枝頭,就像沒法把西沉的落日留下來一樣。枇杷樹的花開花落,已隨歲月的長河而遠去了。枇杷樹下,曾經一起嬉戲玩鬧的小夥伴,曾經天真爛漫的童年笑聲,已漸漸淡出我的視線。只能一遍又一遍,在夢裡回憶,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