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為何孔明總缺糧?


很多喜歡看歷史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在先秦的時候就沒什麼說自己缺糧食的,尤其是戰國時期,燕趙韓魏齊秦楚七國爭鬥,很少有說糧食不夠的,同樣是打仗,三國戰爭之中孔明卻總是說著自己缺糧食呢?

現在我們就好好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原因。

首先戰國的時候,所有的青壯年都是要上戰場當兵的,打仗的時候就拉去打仗,不打仗的時候就乖乖在家裡種田,一邊滿足自己一家人的日常食用,一邊給國庫充糧,保證下一次戰爭裡的糧食夠用。但是戰國的時候,戰爭打的真的很頻繁,所以說儲備糧真的不一定是夠用的。而且一般的民兵一旦出去打仗,家裡的田基本也就荒廢了,所以說其實他們也是缺糧食的,但是畢竟自給自足。而蜀國的時候就是徵兵,兵力平時就是用來練的,是不會種田的,所以說這群人只進不出,自然缺糧食缺的更多了。

第二是戰國的人不講究什麼,有的時候還會直接搶老百姓的糧食補充軍糧,但是諸葛亮不能這麼幹啊,劉備當時打的旗號就是皇室皇叔,如果這樣子做,原本宣傳的仁義的名頭就像是個笑話了,又不能搶有沒能力變出來糧食,所以說他們的自然過的是緊巴巴的了。

第三是資料不明確,戰國那都過去了多久了,資料早就很難找到了,僅存的也不是很完整的,而且始皇帝還燒了不少的史書,這樣的關於他們打仗的資料缺的都很多,缺糧食的記載自然就更少了,但是三國的歷史就不一樣了,史書記得十分的清晰,而且就連缺糧的全過程都記下來了。


第四點是因為四川這個地方自身的bug,雖然這裡被叫做天府之國,十分的富饒,但是,路難走啊,基本上都是山,只有翻山了才能夠把東西運出來,本來爬山就很費勁了,何況是還要運東西呢。而且四川距離主戰場也太遠了點,路上消耗太大了,可能運十到的還不足七,這樣怎麼能夠不缺糧食呢?

雖然說諸葛亮真的很聰明,但是在軍糧這方面真的是犯了個沒有辦法彌補的大錯誤。沒有糧食士兵吃不飽,沒有足夠的戰鬥力,這樣子還怎麼打仗?而這其實也就是暗暗埋下了蜀漢終將滅亡的結局。雖然說後來,諸葛亮已經反應過來了,但是那個時候卻已經晚了。


羽評郡主


首先,這個問題是偽命題,戰國也缺糧,情況並沒有比諸葛亮好到哪裡去。

相比於三國時期,戰國時期的人似乎確實是打仗規模很大。三國時期的幾大戰役最大的動員也就是一二十萬級別的(別提《三國演義》,小說裡的兵力都是張口就來)。


官渡之戰,袁紹十萬人。赤壁之戰,曹操二十萬人。關羽北伐襄樊,只有三萬人。曹操劉備漢中之戰,總兵力不到二十萬。《三國演義》小說中號稱動員了七十五萬大軍的夷陵之戰,實際上劉備只有五萬人。而小說中說諸葛亮帶三十萬大軍北伐,那是做夢,實際上最多隻有四萬人。

相比之下,戰國打仗規模就大多了,秦滅楚,先出兵二十萬,被擊潰。後出兵六十萬,一舉滅楚。秦趙長平之戰,更是打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場上百萬人的戰爭,趙國軍隊四十五萬,秦國軍隊六十萬,總兵力超過了一百萬。這個數字即使對於兩千年後的歐洲人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麼戰國七雄缺不缺糧呢?


如果瞭解歷史,就會發現,在中國歷史中的戰爭,殺俘虜是非常常見的。

雖然古人也知道“殺降不詳”,但歷史中殺俘虜的行為從來沒有絕跡過。前至項羽滅秦,秦將章邯投降,項羽坑殺降卒二十萬。後至太平天國在蘇州投降李鴻章,兩萬多人被李鴻章殺降,氣的信奉騎士精神的“洋槍隊”領袖華爾要去找李鴻章拼命。

而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殺降,就出現在戰國時期:

公元前260年,秦國贏得長平之戰。白起用計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

消息傳回邯鄲,整個邯鄲家家在哭喪: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戰國策》

秦國和項羽殺俘虜,並不是因為他們生性殘忍。對於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來說,幾十萬壯勞動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殺害勞力的。

那麼為什麼要殺降呢?

古今道理相同——沒有糧食了。

戰勝的一方,供養自己的軍隊已經竭盡全力,哪裡還有糧食供養多出來的幾十萬人呢?

收編他們加入軍隊?自己沒有糧食養活他們。放他們回家?他們回到故國還會重新組織起來打自己。抓到老家當苦力?在沒有成熟的集中營制度的古代,這和放他們回家沒有區別。

所以,只能殺掉。

秦國也是缺糧的,像長平之戰這種戰役,已經傾盡了秦國的全力。

但是這還是不能解釋:同樣是傾盡全力,為什麼秦國能出動六十萬人,蜀漢只能出動四五萬人呢?

原因有幾點:

1:秦國糧食比蜀漢多

長平之戰時期的秦國,已經佔領了關中、巴蜀兩大糧倉。再加上秦國人口遠多於蜀漢(秦國人口四五百萬,蜀漢人口頂多兩百多萬),秦國的生產力要大大強於蜀漢。

2.秦軍補給比蜀漢容易

我們可以看到,像長平之戰這種戰爭,都是在秦國家門口打的——


秦國可以從河東(今山西)一帶籌措一定的糧草,在咸陽到河東的一路上,都可以不斷地補充糧草。

而蜀漢政權北伐,一路越過的全都是崇山峻嶺,秦嶺的棧道連牛馬都不好行進,只能靠人拉肩扛。

更重要的是,蜀漢無法因糧於敵,也無法在前線獲得本地的糧食。

漢中之戰結束前,曹操感到自己可能要放棄漢中,所以遷走了漢中所有的百姓,讓他們充當魏國的勞動力而不是給劉備效力。

漢中之戰後,曹操甚至遷走了秦嶺以北雍涼一帶的百姓,也是為了防止劉備北伐,讓他無法在西線因糧於魏,只能靠蜀地供給。

這就導致了諸葛亮北伐時,所有的糧食都要從成都方向調運,距離和難度都遠大於秦國。

本來糧食就少,運過去還困難,自然兵力就少了。

3.秦國與蜀漢軍制不同。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實現了部分的軍國主義,當兵的人員占人口比例很大。

而秦國,實現了完全的軍國主義!即一切圍繞戰爭。為了戰爭,可以完全放棄國內生產,實現了全民皆兵。

秦國制度,男子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都要去當兵。平時務農,打仗的時候上戰場。事實證明,這種制度的國家一般軍事實力都很強大,比如後世唐朝的吐蕃、宋朝的蒙古,都是這種軍國主義制度。

而三國時期的軍隊,都是職業兵。雖然也曾經有過屯田的記錄,可是由於高烈度的戰爭,讓軍隊幾乎都是全職軍人,要常年養活這些不事生產的軍人,自然規模大不了。所以蜀漢無論如何也動員不起來像秦國那樣的百萬大軍。


小約翰


孔明缺糧是有深刻原因的,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長距離運糧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戰場了,糧食產量不高。秦國之所以能以巴蜀作為糧倉,是因為秦國還有關中大糧倉,巴蜀的糧食主要通過長江供應伐楚之戰的軍隊,並不用運回咸陽使用。另外戰國時代的戰爭還可以取食於敵國,也就是攻佔敵人的糧倉,搶敵國的糧食食用。

秦昭襄王晚期,派李冰父子治理蜀郡,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從此成都平原水患得已解決,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劉備入蜀後,地盤很小,除了巴蜀外,還有漢中、荊州,其中巴蜀是根本。諸葛亮的北伐是向北進攻,故水路用不上,只能走旱路,從成都平原出發至長安,路途約712公里,也就是1424里路;古代道路不及現在好,道路盤旋曲折,實際路程應該在1500裡以上。如果諸葛亮不是北伐而是東征,走水路的話,他就不會那麼缺糧了。

諸葛亮北伐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翻越大巴山與秦嶺到達漢中;其二、出隴西進甘肅,再從天水進攻陝西。漢中沒有失去前,諸葛亮可以走第一條路;漢中丟失後,只有走甘肅這條路了。從甘肅繞道而走,路程更遠,古時就有千里不運糧一說,但諸葛亮除了從成都平原調糧外,不可能從山區調糧了;因為四川雖大隻有成都平原當時產糧多,其它山區產的糧食百姓都不夠吃。千里運糧,加上蜀道難,十擔糧食運到前線不足一擔了,這是諸葛亮缺糧的主要原因。

蜀漢政權先後失去了荊州、漢中,劉備伐吳之戰六十萬大軍傷亡過半,巴蜀子弟人口凋敝了。劉備死後諸葛亮不顧蜀國疲弱,先後六次大舉徵發成年男子入軍北伐,因此從事農業的就成了老弱病殘,婦女兒童了,這導致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秦國不缺糧那是因為秦國從山東六國引進了數百萬百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老秦人從事戰爭;但是蜀國明顯沒有招募到更多的百姓來蜀從事農耕,不論是農耕還是打仗都是巴蜀子弟,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農戰兩不順利。諸葛亮如果不那麼急功近利,而是採用修養生息的方法來治蜀,待時機成熟後再北伐,一戰而勝,那麼也不至於蜀國最先亡國。因此我認為諸葛亮雖然忠心為國,智力超群,但是跟管仲、樂毅相比還是差了很多,至少管仲富齊強齊有功,樂毅強燕富燕有功,而孔明把蜀國玩完了。


大秦鐵鷹劍士


長平之戰為什麼趙王要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穩重守成的廉頗,放著堅固百里石長城不守而與秦國決戰?因為缺糧!

魏國為什麼閒的沒事要建立一個大敖倉?因為缺糧!

為什麼幾次合縱伐秦,就算勝利也無法擴大戰果?因為魏國後幾次不想當冤大頭,不開放敖倉,合縱軍缺糧!

為什麼秦惠文王要不顧韓魏楚趁虛而攻擊的風險派司馬錯領秦軍主力滅巴蜀兩國?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派李冰耗盡心力修築都江堰,將四川打造成天府之國?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明知道鄭國渠是韓國搞的疲秦之策,還是硬著頭皮把這個水利工程修完?因為缺糧!

為什麼卻匈奴七百餘里的蒙恬不乾脆直接進入大漠消滅匈奴?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第一次平定百越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因為後勤不濟,缺糧?

為什麼第二次平百越成功了?因為靈渠貫通,不缺糧了!

最後,你知道趙國一代雄主,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趙雍……是怎麼死的嗎?

缺糧!


扣毛


諸葛亮打仗缺糧,主要是翻越秦嶺的運輸問題。

首先要說明,歷史上,諸葛亮總共六次出兵北伐,並不是“總缺糧”。

228年初第一次,主要是馬謖失去街亭,導致蜀軍全線敗退。

228年末第二次,諸葛亮圍陳倉不下,二十多天就沒糧退兵了。但從前後表現來看,諸葛亮這次主要是配合東吳,牽制曹軍兵力。不然,若是存心認真北伐,就算再艱難,也沒說二十多天就沒糧的。

229年第三次,諸葛亮和陳式奪取武都、陰平,沒有缺糧。

230年第四次,是魏延、吳懿率軍擊敗郭淮、費耀,沒有缺糧。

231年第五次,諸葛亮出祁山,大破司馬懿之後,因為李嚴運糧不濟撤退。

234年第六次,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由此可見,諸葛亮六次北伐,只有第二次和第五次出現了糧盡退兵。而其中第二次,僅20多天就退兵,顯然主要是原本帶的糧食就不多。真正因為糧食運輸導致放棄的,只有231年的第五次北伐。

同時,戰國時候的各國打仗也絕沒有“不缺糧”。實際上戰國之間打仗還是頗有缺糧問題的。比如趙國和秦國的長平之戰,廉頗吃敗仗後堅守不出,兩軍對峙,最後趙國糧食供應不上了,找齊國接濟齊國又不給,所以趙王才被迫更換廉頗,用趙括主動出擊。最後趙括被圍後也是全軍活活餓散了。

當然,諸葛亮戰爭的規模應該說確實比戰國時期戰爭要小,兵力很少超過十萬。那麼,為何以天府之國,卻這麼容易就缺糧呢?主要是糧食運輸問題。

四川盆地水土豐茂,產糧是不少的。但是諸葛亮忙於北伐打仗,百萬人口的蜀漢有十萬人當兵,肯定會影響生產。這且不說,為了進取關中,還需要將軍糧翻越秦嶺運輸到前線。

秦嶺,乃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在古人看來,那就是高聳入雲,鳥飛難過。中國古代打仗運輸糧食本來就是大問題,因為陸路運輸,運輸糧食的人自己也要吃糧食,運到前線一斤,得有十斤被運輸的民夫吃掉。就算你糧食充足,也得有那麼多民夫來運啊。何況蜀地內部山脈縱橫,國內調度也是不方便的。所以諸葛亮231年北伐,專門安排二把手李嚴負責運糧,結果李嚴還搞砸了,於是這次北伐只能趁勝退兵,無功而返了。

接下來的第六次北伐,諸葛亮用了整整3年時間,把大批糧食先調集到斜谷南口,又在秦嶺中修了不少棧道、堡壘,製造了木牛流馬,準備充分,這才出動,就是為了保證糧食供應,避免231年的覆轍。可惜攢夠了糧食,卻沒了壽命。

相對而言,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往往就是出國門不遠,就在邊境線附近打。而且關東各國的戰爭,要麼是一馬平川,有的更可以仰仗水運,後勤壓力不大。

秦軍是唯一征戰比較遠途的。雖然併吞天下,也是步步推進,秦國統一之間已經佔領了巴蜀,擁有關中、巴蜀兩個大糧倉,很方便全國運輸。北方,關中糧食可以走渭河、黃河水路運輸,四川糧食則可以走長江水路運輸。水路運輸,尤其是順水運輸,其運輸效率比陸路高几十倍不止,更別說翻越秦嶺這種地獄征途了。這就使得秦雖然遠征千里,也能保證糧食供應。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精彩三國和歷史話題共享)


巴山夜雨涮鍋


兵未動,而糧草先行。大軍開拔,出兵征戰,糧草是根本,一旦缺乏,有可能導致譁變。所以,打仗有時候還拼糧草。

當然,比如霍去病輕騎直入,時常給匈奴沉重一擊。但那也是突擊戰,閃電戰。若遇到持久戰和人數眾多,顯然糧草為根本。


很明顯,從春秋爭霸到戰國吞併,再到諸葛亮北伐,並非一蹴而就,一旦開戰就是上萬人對陣。

試想,諸葛亮突然北伐,多了幾萬人吃飯,顯然需要後方補給,而諸葛亮為何缺糧了呢?顯然,後方補給出了問題。

自古巴蜀乃天府之國,農業發達,土地肥沃,早年,秦惠文王滅巴蜀,秦得二地,猶如得豐厚的糧倉。所以,巴蜀自然不缺糧,那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第一,險要的地理位置。比較蜀國和秦國地圖能發現,部分漢中和關中盡在魏國之手,且函谷關也是。扼守函谷,便捏住東出中原咽喉。秦國憑此壯大,讓其餘六國無奈。


如今,在別人魏國之手,諸葛亮主動北伐,被動北上,山路奇險。綿延高山之中,運幾萬十幾萬大軍所需糧草運往前線,自費周折。


早年,曹操曾征討過漢中,以拿下蜀地,但沒想到漢中山路艱險,加上糧草補給困難,便退兵了。說白了,交通不便,打退堂鼓了。(下圖為三國志相關內容)


後來,曹爽又發兵,退兵而歸。

再看鄧艾。

從上不難說明,諸葛亮北伐的糧食補給由於險要的地形,變得十分困難。

第二,蜀國國弱。蜀國人口少得可憐,到公元263年,蜀國滅亡時,才108萬人,其中官吏四萬,將士十萬。那時候,蜀國實行職業軍人制度。打仗是一批人,耕種是一批人。加上,常年征戰,老弱病殘一溜溜。九個人養活一個士兵,蜀國明顯國弱。


當國弱遇到險要的地形,運糧成本將變得非常之高,以致於糧草無法及時供給到前線或許不足以供給。因而,諸葛亮北伐時也是常用奇謀和奇兵。

相比較,戰國七雄去除依靠地勢的秦國,其餘六國糧食地理位置都沒那麼險要,加上全民皆兵(戰時兵,休時農),自然前線不缺糧。


史小二記


這題目有問題,古代打仗一般都會缺糧,青壯年勞動力上戰場,勞動力損失慘重,戰爭不僅造成人口死亡,甚至還使得農田受毀,田少,種田的更少,不可能不會缺糧。


戰國七雄打了那麼多年仗也是缺糧的,只不過關於糧食問題記載的少,我們就粗略的只看勝負了,不如三國記載的那麼細。特別是三國志裡陳壽多次著重寫諸葛亮是由於糧,北伐才失敗的。

戰國時期就拿長平之戰來說,趙王臨時換下守將廉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糧食問題,糧食不夠,像廉頗這樣守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才不得已換上趙括與秦軍一決勝負,後來被圍後,更是被缺糧逼的人吃人。同樣秦軍也類似,白起屠殺趙軍四十萬,也是糧食不夠,負擔不起這些俘虜,養不起這些人,這些人遲早得造反,所以只能殺。


因此,戰國不缺糧是不存在,只是記載太粗略,仔細揣摩下也會發現不缺糧簡直是不合理,畢竟人都不是傻子,趙括打不過怎麼可能會去打,白起為何不避免屠殺,其實都是被逼無奈,誰都不願的。

況且三國時期也不止孔明啊,就拿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來說,曹操打袁紹也缺糧呢!

其實諸葛亮在當時也不能說是缺糧,雖然都缺,但益州相比當時其他地方來說也算是天府之國,糧食儲備量相對來說還是較好的,只不過運糧太難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道路崎嶇,太難走了。秦滅巴蜀也曾由於蜀道艱難險些放棄,轉向攻韓,只不過被司馬錯一直堅持,秦王才下定決心攻蜀。贏的簡單是由於蜀王居然打算與秦硬碰硬,被司馬錯速戰速決而已,要是拖的話也很難解決。

諸葛亮運糧很難,基本都是山路。要不李嚴也不會推辭運糧,乾的不情願,最終出事。也不能說李嚴不賣力,實在是因為運糧是個讓人頭痛的難題,太難幹了。

即便發明了木牛流馬,想克服這個問題,但依然不行,畢竟木牛流馬有限,而且本身能運糧食也不多。

況且魏國將領不同於蜀王啊,他們喜歡守,不管是郝昭,還是司馬懿,都是一等一的守將,他們都是選擇消耗,這樣糧食壓根撐不住太久,供不應求的。

其實相比來說,戰國七雄除了秦滅巴蜀,其他的也沒這麼多山路,多為平原,運糧也沒有諸葛亮這麼艱辛,補給糧食速度也算更的上。或許是這個原因讓題主感覺他們不缺糧吧。


夏目歷史君


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仗都不缺糧,諸葛亮打仗卻總缺糧。這個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戰國七雄也一樣缺糧,並不是沒有缺糧罷兵的案例;諸葛亮也並不是每次都缺糧,他真正因為缺糧而退兵,其實只有兩次。



首先,戰國七雄也一樣缺糧。比如著名的長平之戰,趙孝成王之所以用趙括替換掉廉頗,強令趙軍與秦軍決戰,就是因為趙國缺糧食,他耗不起了。

我們現在之所以有一種錯覺,認為戰國時期打仗不缺糧,是因為:戰國時期的戰爭,史料記載得都很簡略,比如秦國對趙、魏、韓發動的修魚之戰,什麼戰爭細節都沒有,只是簡單的記了一個秦軍斬首八萬,然後就沒了。

試問,先秦時期的史料對當時戰爭的記載如此之簡略,一點細節都沒有,那麼我們又如何判斷當時有沒有缺糧的問題呢?

並且,戰國時期的戰爭都很野蠻。交戰國雙方對敵國絲毫不留情,對敵國的百姓也一點也不仁慈。《孫子兵法》中就說過:『善兵者取之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意思就是說,善於用兵的人,各種軍用物資從國內取得後,糧草補給就在敵國解決。說白了就是沒吃的,直接就去搶,不要指望後方的供應。

孔子為什麼說“春秋無義戰”?就是因為從春秋開始,只要是發動進攻的一方,到了敵國必定要禍害百姓。後來到了戰國時期,禍害百姓的程度更深。當年白起伐楚,就是以數秦軍橫行楚國,走到哪搶到哪,就跟那個什麼鬼子一樣的德性。

所以,戰國時期打仗,不缺糧那是鬼扯。不要過度的神話了戰國時期的戰爭。



再說諸葛亮缺糧的問題。其實,諸葛亮並不是每次北伐都缺糧,他因為缺糧而退兵,事實上只有兩次。下面逐一細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與缺糧無關。這一次北伐失利,是因為魏國實力強大,魏軍在前期吃了虧後,迅速做出調整,對蜀軍進行了大舉反撲。再加上馬謖沒有守住街亭,蜀軍有後路被抄的風險。諸葛亮為了避免被團滅,於是主動撤回漢中。所以,這一次北伐失利與缺糧無關,純粹就是仗沒有打好。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敗,與缺糧有關係,但是情有可原。這一次北伐,是諸葛亮在聽說東吳在石亭大戰中大勝魏軍,斬殺了一萬多人。於是諸葛亮為了配合東吳的行動,倉促出兵。蜀軍在沒有帶足糧草的前提下,以急行軍的速度開進至陳倉城下。後來蜀軍強攻陳倉不克,又因為先前準備不充分,於是才糧盡退兵。所以說,這一次蜀軍確實因為糧草用盡而退兵,但是情有可原。因為蜀軍本身就是倉促出征,沒有帶多少糧草。

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與缺糧無關。這一次北伐,其實就是第二次北伐的延續。因為蜀軍的第二次北伐是倉促出征,吃了準備不充分的大虧。於是諸葛亮決定再攻一次,找回面子。所以當蜀軍攻下隴西的陰平、武都二郡後,就沒有進行下一步行動了。畢竟面子找回來了就行了。這一次北伐,諸葛亮並沒有太當回事。

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失敗,這是唯一的一次因為缺糧而退兵的案例。當時,諸葛亮用水路運量,前線的糧草並沒有問題。後來在滷城之戰中,諸葛亮冒著糧道被司馬懿掐斷的風險,力挫魏軍,取得滷城大捷。但正當諸葛亮準備下一步行動時,在後方督辦糧草的李嚴假借後主劉禪的名義,下令諸葛亮率軍退回漢中。後來查明結果,這是李嚴是假傳聖旨。並且當時蜀中也並不缺糧,李嚴之所以要假傳聖旨,是因為蜀中的糧草運不到前線去。注意了,是運不上去,不是沒有糧草。

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失敗,與糧草無關。當時諸葛亮已經在渭水河畔屯田了,前線的蜀軍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司馬懿避不出戰,最後活生生的把諸葛亮給耗死了。

綜上所述,諸葛亮五次北伐,因為糧草問題而失敗的案例,其實只有兩次。如果再除去本來就沒有準備充分,倉促出征的第二次北伐。諸葛亮真正因為缺糧而退兵,實際上只有第四次北伐而已。



總的來說,戰國時期未必不缺糧,只是史料記載不充分罷了。諸葛亮的五次北伐,真正缺糧的只有兩次。其中第二次北伐是因為準備不充分,沒有帶夠糧草,並不是缺糧;至於第四次北伐的缺糧,也不是因為國家沒糧食了,而是因為連下大雨,導致後方運糧困難,所以糧草運不上不去。

所以,戰國時期打仗不缺糧,諸葛亮北伐卻缺糧的觀點,根本就是錯誤的。


Mer86


其實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戰國七雄打戰其實也有缺糧的時候,但是很少,主要是因為兵制的緣故,我們都知道魏武卒,為什麼他這麼出名,就是因為他是一隻純粹的職業化軍隊,與之對立的就是戰國時期大多數國家軍隊那樣,戰時為兵,閒時為農,這就是為什麼戰國時期打戰很少有缺糧的情況,那麼為什麼佔據巴蜀那麼一大塊地盤的蜀國卻是老是缺糧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諸葛亮劇照

一,人口因素,我們知道戰國時期雖然說戰亂不休,但是各國君主對於人口地盤的慾望還是非常大的,所謂“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可見一般,而據推算在蘇秦時期即便是人口最少的七雄之一的燕國人口都有約150萬,而蜀漢即便在經過諸葛亮大力恢復之下人口也不過90萬,當然這裡的未入戶籍的人就沒有算進去了,畢竟一來不準確,二來未入戶籍的人口難以為蜀國提供生產力,是不用交稅的。所以說在古代那個完全依靠人力的時代,人口少,就意味著生產力肯定低下。

二,軍隊,官吏人數過多,蜀漢的軍隊常年以來都是保持在十萬常備左右,戰時還會有所增加,而由開始說的兵制問題我們也能知道,蜀漢的軍隊可都是職業化的全職軍人,是不事生產的,另外蜀漢的官吏人數大約在三四萬左右,所以說九十萬人口,十五萬人不事生產,還要消耗大量社會資源,想一想,平均六個人就得養一個,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字比率,當然實際情況應該要比這個數字好一點,畢竟有些歸屬那些官員,貴族下的佃農,家奴也是不歸戶籍以內的,但是也可以預想到,蜀漢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三,蜀道難,運糧難,消耗大,雖說巴蜀乃是天府之國,也是一個十分優渥的糧食產地,但是前面也說了,限於人口因素以及龐大的生產負擔人員消耗,實際存留下來的糧食可能沒想象中的那麼多,加上諸葛亮北伐中原,路途遙遠,以及蜀道的艱難,本來運輸糧草在路上就得消耗十之四五,加上道路如此難走,這消耗就更大了,所以即便是蜀國有糧,但是能送到諸葛亮大軍的手上的,那可就寥寥無幾了,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北伐老是缺糧的緣故了。

最後在多說一句,諸葛亮的缺糧,主要還有一點就是,巴蜀地形的變化,原本存在的水路運輸,在數百年間的地形變化當中消失了,據說是因為地震的緣故,這也是導致了諸葛亮無奈選擇最為艱難的陸上運輸而總是缺糧的原因之一了。


Y一花一世界YB


我們知道,古代戰爭,有一句話很出名,那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官渡之戰,曹操之所以能夠勝利,最大的原因就因為糧草,烏巢的糧草一被燒,那麼十幾萬的袁軍吃飯就成了問題,自然會潰敗。

曹操在之前,也是因為糧草不足,就打算撤軍回許都,荀彧力勸曹操不能回去,如果一回去,那麼必輸無疑,剛好這個時候,許攸過來了,扭轉了整個戰役的結果。

我們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戰國七雄打來打去,好像都不怎麼缺糧,但是諸葛亮的北伐總是因為斷糧而撤軍。

這個問題,其實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們從兵制來講,戰國時期屬於徵兵制,而三國時期主要是募兵制,徵兵制,就是戰時為兵,閒時為民,士兵還得帶上自己的武器和裝備上戰場。

而募兵制,就是職業兵了,那麼這些兵就不再參加農業生產了,當然還有一些是屯田兵,不過蜀漢比較少,而曹魏和東吳會比較多。

第二,蜀漢的地形所限制,蜀道難,難以上青天,戰國七雄之間的戰爭,主要是在平原上,比如秦國打六國,也得先出函谷關,平原和山地,在後勤供給,尤其是運糧上面就明顯不同,因為運輸糧食的人同樣也要吃糧食。

而山地不易運輸,那麼就糧食運輸的時間就很長,消耗的糧食自然也很多,能夠運到前線的糧食自然很有限,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的時候,帶的兵都不多,呆的時間也不久,就得撤軍回來。

第三,人口限制,蜀漢投降的時候,共有兵十萬零四千,吏四萬,如果再加上鄧艾、鍾會消滅的蜀軍(比如諸葛瞻的綿竹之戰,姜維的沓中之戰,劍閣之戰,漢中之戰),那麼蜀漢的兵將達十五萬,那麼總共就接近二十萬。

而蜀漢只有九十四萬民,這其中又有很多人要參與運糧,可想而知,能夠去從事農業生產的有多少。

從以上三個原因,就可以知道諸葛亮為什麼總缺糧,也就可以知道諸葛亮的北伐是何等的困難,雖然諸葛亮北伐到頭來,只得了兩個郡,但是能打得魏國堅守避戰,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被認可的,所以才能被列入武廟十哲,是三國唯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