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長平之戰中趙軍守而不戰,趙國的國力能保障幾十萬大軍的長期軍需供給嗎?

無法泯滅的希望


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中一改守勢,積極主動尋求秦軍主力決戰,為此不惜陣前換將,其根本原因即是趙國經濟已近崩潰,無法再支持戰爭,為此不得不兵行險著,改主場作戰為客場攻堅,以至於最終失敗。

趙國為了緩解國難,做了兩手準備。開戰僅半年,就國庫告急,先去了齊國請求援助糧食;同時派人到秦國請求停戰。結果,兩波使者都沒達到目標,甚至事情還往更壞的地步發展了。

(魏國鼎盛時七國地圖)

長平戰場距離趙國最近,為什麼反而是趙國最先扛不住了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不管哪一步兵書都要遵奉的原則。關於糧草,宋朝沈括曾在書中寫到,一人為伍,則需三人供應。七萬士卒作戰,需有30萬民夫腳役。隋煬帝遠征高麗,從江南轉運糧草,竟然到達者僅有百分之一。隋煬帝為此不得不開闢大運河,目的即是通航,輸運糧草(高句麗有王霸之志,有意取代隋朝成為東北亞霸主,甚至主動進攻隋朝,因此隋煬帝不辭辛勞,三次征討)。

趙國雖然更近,但是趙國境內多山地,從邯鄲平原進入晉中盆地、上黨盆地,多是崎嶇山間小路,行不得大車,通不了水渠,因此運送成本非常高。秦國由於已經攻佔了上黨谷地,佔據了地利之便,由水路運糧,要比趙國運糧有效率的多。

同時,秦國的糧倉有三個,其一在關中、其二在蜀中、其三在南陽盆地。南陽盆地就在黃河南岸,此時已是秦國國土。相形之下,趙國的土地多為山地、草原為主,僅有的一塊平原是河北平原,而且還是與魏國、齊國、燕國等幾個國家各佔一部分,趙國所佔領的不過是邯鄲周圍的平原地帶,農業技術比較發達。這麼一比較下來,秦國的戰爭潛力明顯要高出不少。


(長平之戰前的秦國擁有三個糧倉)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從兵員上講,僅次於當時 的秦、楚二國,但楚國政治上腐朽,且較少參與中原的角逐,雖有眾多的兵員,戰鬥力卻趕不上趙國。趙在當時被稱為"四戰之國","其民皆習於兵",這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僅次於強秦。

戰國時期列國進行的改革,唯有趙國是主要針對軍事制度進行的。戰國後期,趙幾乎成為唯一能與強秦抗衡的國家,也主要是靠它的軍事力量。趙國軍事人才輩出,前有廉頗、趙奢,後有龐媛、李牧,甚至齊國的田單及燕將樂毅也一度到趙國為趙所用。

所以,趙國軍隊屢次擊破秦人。直到趙最後敗亡前夕,還連敗秦軍於國門之下。趙國軍事力量的強盛,是和趙人雄健尚武的習性分不開的,此乃趙文化的典型氣質之一。趙地少溫柔敦厚之長者而多慷慨悲歌之士,人民少揖讓而多功利,僳悍而少拘禁。

從前司馬遷論述屬於趙的種(今河北蔚縣一帶)、代一帶風俗曰:"種、代,石北也,地邊胡,數被寇,人民矜慎忮,好氣,任俠為奸,不事農桑......自全晉之時固已患其僳悍,而武靈王益厲之,其謠俗猶有趙之風也。"

又論中山一帶民風曰:"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淫地餘民,民俗儇急,仰機利而食。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為倡優,女子則鼓鳴瑟,踏屣,遊媚貴富,入後宮,遍諸侯。"並言燕"大與趙、代俗相類,其民鵰悍少慮"。

(趙國人任俠為艱)

趙國人慷慨悲歌之士既多,不服從中央安排,缺少紀律性。這與秦國大多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有著天壤之別。商鞅變法從經濟、軍事、政治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治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則只是一個軍事制度上的改革。

改革軍事可能會比起政治制度改革要容易的多。制度是體系,體系完善了後勁也更足。與趙國人的“任俠為奸”精神,這樣的軍事改革是不徹底的制度改革,無法推動農民階層的勞動積極性。

反觀秦國,以耕戰立國,耕田收成很好的國民,同樣能獲得爵位。這充分釋放了勞動人們的生產熱情和積極性。而趙國45萬大軍長期脫產,與秦國對峙,這對趙國的莊稼收割都成了問題。
(秦國率先推廣普及了耕牛)

所以,雖然趙國的軍事實力與秦國不相上下,但單以趙國的實力,是無法獨立支撐的起長平之戰這種關乎國運的巨大損耗的。


而知而行


秦趙兩國軍需供應

實際上秦趙兩國軍需的供給都成問題,無非就是看誰撐得夠久而已。不過趙國應該撐不過秦國,這是十有八九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倉庫裡“粟積如丘”,秦國興修了水利,推廣農耕工具,鐵器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國力上秦國是佔有優勢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糧食運輸方面,不要認為長平距離邯鄲近,而距離咸陽遠,就認為趙國運糧更方便。其實趙國需要沿著太行山脈的崎嶇山路進行運糧,而秦國通過渭水,黃河順流而下。兩者其實也沒差多少,而且太行山道更容易被截斷,在白起包圍了趙括以後,秦昭襄王悉發關中15歲以上男子,遮蔽趙國糧道。

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秦國就是有這個優勢,它在西方,可以充分的利用水路進行糧食的供應。張儀在遊說楚王的時候也提到了:“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裡敷雖多,不費汗馬之勞”。在古代不但運糧的人要消耗糧食,運糧的牲畜更也要消耗。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一個士卒需至少需要三個人來運輸糧食,一直7萬人的軍隊,要30萬人供應糧草輜重:“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而秦國有河渭之利,用水路運糧可以減輕很多負擔。張良對關中的評價就是:“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渭水和黃河,不但可以供應關中內部的運輸,一旦天下有變,也可以順流而下。所以無論在糧食的儲存量還是在運輸上,趙國都沒有優勢。

堅守或許不能勝,但是也是最穩妥的選擇

但是撐得住撐不住是一回事,撐多久又是一回事。長平之戰後秦國仍然沒有能滅掉趙國,當然不是秦國不想滅掉趙國,而是楚國和魏國坐不住了。他們不能坐視秦國滅掉趙國,楚國和魏國在秦軍圍邯鄲的時候,都發兵前來救援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一點,無論長平之戰趙國是勝了還是敗了,都不可能滅國。那堅守不出就是趙國最好的選擇,守到何時呢?守到諸侯看到秦國因為消耗巨大,而虛弱的時候,讓他們看到有戰勝秦國希望的時候。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出現,那至少還有退路,至少在秦軍包圍邯鄲的時候,其它國家不能再隔岸觀火了,退回去總比全軍覆沒要好的吧?


漁耕樵讀


秦趙長平之戰,比拼的是綜合國力,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加之司馬錯攻佔巴蜀天府之國,使得秦國的戰爭潛力遠勝山東六國,戰國時期七國總人口約2000萬,秦有其三,約600萬人口,趙國約250萬至300萬人口,長平之戰相持三年,趙國全國最青壯的50萬人都無法參加生產,每天還得消耗大量的糧食,秦國也有大約50萬人脫離生產,不過秦國人口比趙國多,可耕地面積比趙國多,所以可以比趙國撐得更久!以期說是趙括主動出擊找死,還不如說是趙括因為國中已無糧不得不出擊,以求冒險僥倖取勝。即使趙國不換將,由廉頗接著堅守不戰,可以肯定最後頂不住的還是趙國。你大概會說趙國為何不找其他國家借糧?你說對了趙國確實有找其他國家借糧,不過沒有哪個國家敢冒著得罪秦國的危險借糧給趙國,因為就在不久前,各國駐秦國大使親眼目睹了趙國的親善大使到訪秦國,謀求有好解決兩國爭端,秦國還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熱烈歡迎趙國親善大使的來訪,秦國還特意邀請各國駐秦國大使出席歡迎宴會,看著秦趙兩國代表進行了親切有好的交談,就雙方關切的國際問題達成了友好共識。誰還願意趟這趟混水啊。所以趙國想借糧?對不起,沒有。所以長平之戰註定了趙國必敗!




天不語271


眾所周知,戰爭就是綜合國力的比拼,而長平之戰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舉個例子就好比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一樣,同時巴蜀已經在秦國手中,自古巴蜀就是天府之國,這就是秦國的大後方,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著秦國這個戰爭機器,同時鄭國渠的開鑿已經大大改善關中咸陽地區的水利條件八百里秦川都是良田沃土,而趙國地處平原地區,四戰之地,長年累月的消耗,國力已經頹勢盡顯,要不是趙國一直有名將從而不斷在一些戰爭中取勝,但趨勢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長平之戰趙國必敗


黃龍白馬


如果單以趙國國力,不能。

先說一下當時的軍制。戰國時期,各國都進行了變法改革,而且方向大多都是向著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去。軍制也有了明顯變化。戰國時期各國不同程度施行了郡縣制,並且出現了大量的農民。這時候的軍隊一般是由新興軍功貴族擔任將領,農民為軍隊主力,而且,由於戰爭技術的提升,對軍隊職業能力也提出了要求,這表現在一些國家出現了常備軍,比如秦“銳士”,魏“武卒”。這與當時的生產水平也有關係,由於生產水平提高,社會經濟已經足以支撐一支規模不太大的職業軍隊的存在。

但以長平之戰這個規模,僅憑常備軍是遠遠不夠的。這一點從秦軍最後動員河內軍民的情況便可得知,“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另外,在長平大戰結束後白起殺降時,曾經放走240名年齡小的趙兵,顯然,趙軍也已經動員了大量的非職業軍人,甚至可能已經動員了童年兵。

既然要動員到非職業軍人即農夫參戰或者運輸輜重糧草,那麼在農業立國的時期,就一定會影響到本國的農業生產,進一步導致財政收入縮水。在這一點上,趙國先天不如秦國。

秦國當時掌握著巴蜀、漢中以及關中幾個大的農業基地,趙國卻是一種遊牧與農耕並重的經濟形態。只從物資生產這個角度來看,秦國高於趙國不止一個檔次。

第三,將糧草輜重運抵前線是要承受巨大的損耗的。秦國自關中至長平,可以沿渭水入黃河,再北上至汾水口,再沿汾水逆流而上,然後再換陸運,其中一半以上的路是靠水運,這樣便可以大大減少路途損耗。再看趙國,其補給路線需要翻越太行山,自邯鄲出發至滏口陘,過壺口關,再轉西南,看起來路程比秦軍要近很多,但路途卻艱難異常。因此,從補給線損耗上來看,秦國也佔優勢。

此消彼漲之下,趙國在物資方面是真的沒什麼優勢。即使趙王不換將,放手讓廉頗繼續堅守也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趙王最終的換將其實恰恰是因為當時趙國財政已經難以支撐20萬大軍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了。換將與求速戰是不得已的決策。


史話海說


給歷史來個假如:趙國堅守壁壘不出,那結局依然是趙國敗。

1、從國力上說: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增,秦惠文王時,西取巴蜀,得到了“廣其地,增其民”雙重收益。長平之戰時秦國的整體國力也是遠甩其他戰國。趙國雖在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後,軍力大增,達到戰國時秦趙兩強的態勢,然趙國國力卻跟不上連綿大戰。

2、從地理優勢上說:秦惠文王時,南取楚國房陵、彝陵,東面大敗魏韓,出函谷置三川,盡取河東之地。秦昭襄王時,北奪魏國上郡,直接與趙臨河對峙,地勢上對三晉形成包圍態勢。秦又攻韓上黨郡,上黨屬於韓國飛地,韓國無力堅守,將上黨郡17城獻給趙國,於是秦開始攻趙於長平。


史海觀止


守其實是守不住的,當時趙因為長平已經全國缺糧了小,而趙借糧無果,導致這情況越來嚴重,秦坐擁巴蜀之地因此糧食對比趙來說有優勢,這情況決定了趙必定由守轉攻,其實我最疑惑的是當時趙比趙括有能力的人多很多,趙王居然還是派出了趙括,其實我個人認為趙主動出擊沒問題,但是應該派其他人來,至少不會被稍微一個誘敵深入就給包圍了,其實主動出擊打的好的話至少能拿下上黨


Super丶怒嶄


趙國已到了無糧讓你繼續堅守的程度了,這也是為嘛趙國要換將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用趙括趙國也會失敗,只不過讓後推遲了,傷亡不會那麼大不至於被全殲,秦國付出的傷亡代價一定會趙括領軍大的多。軍事上失利,外交趙國又犯昏招,去參加秦趙和談,讓秦國給戲耍了,斷絕了它外援的路子,你都去和談了別國誰還會信你,萬一你們和談了別的國家出個頭支援了你,那時沒有那個國家能對抗的了趙國,一句話就是綜合國力,秦國比趙國強大多了,趙國遲早得亡


啊彬666


秦趙長平之戰持續了三年,雙方都因此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其中趙國四十五萬人對峙秦國六十萬人。

這種拉鋸戰,無論對秦國還是趙國都已無力拖延下去,如果再持續一年,國內必然空虛,兩國可能都將滅亡。


秦嶺深山隱士


若趙國不能,那麼秦國遠道而來就更不能能保障保障軍糧供應了,對峙下去,先撤軍的應該是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