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在製作紫砂壺的過程中,泥料是最基礎的因素,是決定一把紫砂壺品質的重要標尺之一。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製作紫砂壺的泥料,按照宜興丁山普遍觀點,主要分為四大類:紫泥、綠泥、紅泥、緞泥,這四大類中又分為很多小類。

一.紫泥

1、底槽青,因通常處於紫泥泥層底部,故名有老嫩之分,礦料一般呈紫褐色緻密塊狀,有青綠色豆斑狀(俗稱“雞眼”、“貓眼”),燒成後呈紫紅色。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2、天青泥,號稱泥中極品,比較稀少。天青泥並非成品髮色天青,而是礦色天青。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3、清水泥,一般為紫褐色緻密塊狀,有云母碎片,礦料上帶淡綠色斑點、斑紋狀,燒成後呈紫棕紅色,高溫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單一礦料僅加石黃等練成的紫泥。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4、普通紫泥,為紫泥礦料煉製而成。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二.綠泥

1、墨綠泥,因礦料呈墨綠色,故稱“墨綠泥”,燒成後呈米黃色、淺黃色,高溫透青。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2、本山綠泥,一般指黃龍山優質綠泥,呈淡綠色緻密塊狀,燒成後呈淺黃、米黃色,高溫泛青綠色。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2、芝麻綠泥,呈青綠色緻密塊狀,燒成後胎質中含黑砂質點較多,故稱為“芝麻綠泥”,有白麻子泥、紅麻子泥。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三.紅泥

1、紅皮龍,一般產於黃龍山淺表碎石層中,也稱野山紅泥,呈淺暗紅色緻密塊狀,燒成後呈紅色、暗紅色。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2、降坡泥,降坡泥系修建陶都路時,在青龍山與黃龍山交界處降坡工程中產出,故名降坡泥。(也有人說降坡泥應該屬段泥)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3、朱泥,礦料呈黃色緻密塊狀或團塊狀,質地均勻細膩,燒成後呈硃砂色、硃砂紫、海棠紅等,收縮變形較大,成品率比較低,適宜做小品。熟泥極細膩,如趙莊“鵝黃朱泥”,因泥粘糯如年糕,也被稱為“年糕泥”。朱泥極品也稱為大紅袍。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大紅袍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朱泥

4、普通紅泥,有大紅泥、小紅泥之分,有老、嫩之分,呈淺黃色、青黃色緻密塊狀,燒成後呈紅色透黃,高溫呈暗紅色。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四. 緞泥

緞泥,古稱團泥,有人說黃龍山、青龍山之間有團山,產出泥料為團泥,也有人說團泥類礦燒成後多呈黃緞色,故稱為緞泥。緞泥一般為共生礦,綠泥與紫泥共生礦,綠泥與紅泥共生礦,燒成後有米黃色、棕黃色、赭灰色、褐紫色等,歷史上的壺呈古銅、棕黃、冷金黃等色的均為緞泥。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看紫砂壺好壞先從瞭解泥料開始

此外,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可以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適量金屬氧化物著色劑(符合健康標準),使產品燒成後呈現天青、栗色、深 紫、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等諸種顏色。若雜以粗砂,產品燒成後珠粒隱現,產生新的質感。

紫砂壺素有“世間茶具壺為首”的美稱,根據不同泥料的伸縮比,在泡飲初期有一定傾向性,比如收縮比大.密度更高的泡養初期比較揚香,反之則吸味性更強,但一樣壺泡百樣茶,長期泡養後,最終決定適合哪種茶,還是容量本身起到決定作用。同樣檔次的不同泥料本身還是出於審美的考慮,而無高低貴賤之分。精氣神(型)才是決定了壺品質的決定因素,而作者、商業操作等則額外提升了壺的市場價值,泥料則是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