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自我”三層次

“彰顯自我”三層次

2018年12月2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主辦、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協辦的“中國名片——人民幣發行70週年紀念展”在南京開展。

這看起來好像是專為錢幣愛好者準備的,與商業銀行員工也沒多大關係,但昨天我也被通知參加展覽。原來在展覽期間,地方市人行都有組團參展任務,輪流前往;團員由各家金融機構出一人組成,我是那其中之一。

這也屬商品經濟時代的一個特點,吸引一切關注力。廣而告知是一方面,如果關注量、購買量不足,再動用自己的能力管轄範圍。就像商業銀行的貴金屬任務,客戶購買不足,員工買單。

隨著移動互聯的不斷深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個人品牌的崛起,原來本是“商品”的屬性也在向個人轉化。“彰顯自我”的時代到來了。原本只屬名人、明星介意的流量、關注力,“知識個人”也開始“搶”了(很多時候是潛意識)。就像“標題黨”,怎麼吸引你注意力,就怎麼寫。

“彰顯自我”又跟“微信”的深入、普及有關係,人人都有了表達自我的平臺,比如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

當然這種“彰顯自我”也有層次:

初級的,就是信息搬運工。每天把自己看到的、感興趣的東東一股腦兒的往微信群、朋友圈裡搬,也不管別人喜不喜歡。好的搬運工,只搬那些有價值的、正能量的、有節制的。

中級的,是自己會寫一點東西。一寫好就往群裡發。如果是一種大家約定的、共同進步的、自我成長的,有共同愛好的專職群,別人無可厚非,這是一種進步的力量。就怕是在綜合群中,專門為彰顯自我(讓別人關注),又帶有自以為“聰明、高人一等”、專門指教別人的意識就完了。關鍵是這種綜合群,有時關係黏度還比較高。

中級的,還有一種混合式。既搬信息,又寫文;你打開那個群,都是他的信息,都是他的標籤。

高級的,就是已有一定的“個人品牌”力,朋友圈人數成千上萬,也有自己的專業群。他們會充分利用朋友圈的影響力,每天發一些有檔次的文章。而且直接通過原始文字,不是通過其他寫作平臺鏈接。

通過平臺鏈接,一方面是為平臺做廣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別人只看標題不看內容。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個人劃分,每一層次都有它的正反影響,身在其中的人不會注意。

有時想,隨著寫作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通技能,寫作開始階段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發發自己的文章,是大家認識、認可自己的一個渠道。之後以智能分發平臺(比如“頭條號”,基於大數據,根據讀者需要,智能分發)為主(為他人著想),或是不錯的選擇。

181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