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無意間看見一個熱度很高的帖子——哪些道理是你結婚後才明白的?

刷完人氣答案,有些回答溫暖向上、有些回答卻真實犀利。

有人說,"配偶的智商很重要,生活的麻煩很多,一定要選個好隊友。"

也有人說:不要太看重顏值,婚姻中有太多其它因素比顏值重要得多。

隨後還有一句話,戳心了,"不幸的是,除非親身經歷過,絕大多數未婚男性和少數未婚女性不會相信這一點。"

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一)

成年人的生活,是一場不輕鬆的戰役。

有些回答,告訴你在戀愛的一開始,你就要看重對方的三商,要選讓你省心的戰友:

兔小喵說:

要找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這種積極向上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他們沒有情緒暴力,不封鎖自己,不會消沉到讓家裡低氣壓。

她還說,婚前做個排位小測試,父母,子女,夫妻關係排列的順序。這很重要,沒有對錯,只有兩個人匹配不匹配。

類似的回答還有:

選個心理成熟的男人,感情靠雙方合作,不是任何一方好就可以。比如看他會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看他解決衝突的方式,看他對自己情緒掌控的能力。

很多用“對你好”來進入一段婚姻的男人,也許是不懂得表達自己的需要,不會保護自己的。(來自範俊娟)

儘量選擇人格健全,素質相當,通情達理,三觀吻合,心智成熟的對象。不然婚後,配偶突然無意識地做出什麼讓你匪夷所思的事或飆髒的話時候,只有驚詫和懵逼。(來自拒割的韭菜)

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二)

而有些回答,涉及婚姻的真相,既真實又犀利。

也許沒有經歷過婚姻的人有點懷疑。

但問遍身邊已經結婚的朋友,都覺得這些回答很中肯:

哪怕是再相愛的夫妻,一輩子的時間裡很可能也至少會有五十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一百次想要離婚的念頭。

即便你在結婚前對婚後生活考慮得再周詳,自認為對對方再瞭解,結婚後也一定會遇到大量你根本預料不到的事情和問題。

如果對方和對方父母對你很滿意,很可能並不是因為你有多優秀,或者做得有多好,而更可能是因為對方和對方父母考慮問題更有格局而已。

長久的婚姻,不是“愛”出來的,而是“忍”出來的。(來自楊金橋)

“在婚姻中,愛,性,錢,陪伴,佔了3個就可以了。(來自娟與娟尋)

不要太過依賴父母對婚姻的主張和建議,時代和人永遠是在變化的。

要預見一個人婚後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其實可以看他/她如何要求自己的父母。

“兩邊父母能做親家的緣分只是因為小兩口結了婚,是兩對陌生人突然成了“親人”,不要強求他們彼此相處、認同、喜歡。(來自榛禾棒)”

“一般22到25歲左右能遇到的可以徹夜聊天而不覺乏味,且彼此教育水平和生活閱歷相當的異性,很有可能是你這一生最相匹配的結婚對象,教育水平越高,這種可能性越大,一旦錯過,基本就不會有第二次。”

“一般30歲以後進入了婚姻的人,多數都會懷念曾遇到的交心卻又錯過的異性好友,這種懷念程度和婚姻的幸福感成反比。”

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三)

有些回答是女性立場,道出女性在家庭生活的無奈。

同為女性,讀到這些回答。

第一個反應是,對啊,生活真苦,女性又要照顧家庭又要顧及事業,都忍不住想抱抱身邊的已婚婦女了。

“女人結婚後,漸漸會明白,委屈求全四個字不苦,委屈若能求到全,便已經是福分。”

“婆婆說把你當親女兒看待,一定別傻傻的當真。“看待”是一回事,“對待”又是另一回事。”

“那些看起來過得幸福的婚姻中的女性,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心酸,不要以為人家那是命好,其實都是背後無數努力換來的歲月靜好。(來自skys)

“婚後就算受委屈也不要跟自己媽說,一來免得她擔心,二來她除了會叫你隱忍之外,並不是真正為你的婚姻狀態感到難過而好好安慰你。”

細細想來,真實的生活和關係的確都是複雜的。

朋友圈中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爆文:說婚姻裡的女人是最苦的,女人們既要肩負家庭和事業,又要伺候一個“爺”一樣的老公,所以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彷彿女性只有兩個選擇,在關係中得不到照料,或者離開關係變得真正的“獨立”。

爆文也許給了女性一些安慰,但同樣給了女性設計了一個圈套。

因為,很有可能女性首要的問題不是去和家庭周旋。

而是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女性角色,負擔起獨立與關係的和諧。

畢竟,無論是婚姻之外還是婚姻之內,沒有哪一種狀態是不需要經營的,也沒有哪一種幸福是從天而降的。

安然若楓就說到這樣一個觀點——把婚姻當成奢侈品。

她還說:

“婚姻有一萬種目的,知道你要什麼就好,唯獨沒有一種叫完美。

聊得來的伴侶最難得。

當個“壞”孩子,當個“好”女婿/媳婦。

好好說話就是好好經營感情。

一致比對錯更重要。”

這些教導我們去調和矛盾,類似的回答還有一些:

“夫妻來自於不同星球,互有矛盾再正常不過了,認清我們是不同的,然後相信夫妻之間的感情,發自內心地相信,這才是婚姻能持續的能量。——這是我結婚後才明白的。(來自知友曼吉)

婚姻是對生命的一種更新,遇到對的人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人的赤子之心才是生活這本童話書裡最難得的品質”

“什麼時候把自己的心態能從希望總是被照顧的女孩頻道調整到勇敢擔當的女人頻道才到了結婚時刻。

這些回答,都在告訴我們——無論是已婚還是單身的人,都要明白幸福的能力是自己給自己的,婚姻並不能拯救你什麼。

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四)

還有另外一些人,已經不打雞血不說雞湯。

像是經歷了婚姻中的無奈與歡欣,充滿了悲憫:

男人並沒有那麼堅強,女人也不是那麼脆弱。

人生其實不只婚姻是圍城,人生處處是圍城。

兩個人如何長久,快樂,永葆熱情的在一起,大概是這個世界最艱難的話題之一。

感情裡沒有捷徑,對於我們這些不是絕對理智的普通人,大多無法按照道理行事,都會心甘情願地走完悲歡離合的每一步。

所有在婚姻內外徘徊的人,請暫且享受當下,每段經歷會讓我們成長,不管結局如何,要記得最初你們是真誠地笑著牽起了對方的手,這種信任無論何時都值得感激。(來自Glora)

結婚後總覺得身邊人儘可原諒,理解了每個人的不易所以也不願苛責抱怨。日子在向前,但是愈發的懷念過去覺得這世界萬事可期的樣子。(來自虛室生白)

很多人也說到了婚姻是一種契約,它的本質還是互換原則。

而步入婚姻之後,最初的浪漫都會在日漸平淡的家庭生活中逐漸溶解。

有的甚至轉向柴米油鹽之下婚姻的疲憊和現實:

“婚前錢不是萬能的,婚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婚前月光族,婚後計劃經濟。婚前覺得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婚後知道了愛情對於婚姻是渺小的,責任感才是婚姻堅固的保證。

婚姻的本質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合夥人關係,這兩點都很重要。

婚後就算不用為了柴米油鹽發愁,也會有各種問題發生,只是窮會引發更多問題。

婚前覺得只要有愛情就可以過一輩子。婚後才知道生活中的各種小摩擦都在消耗愛情。

(五)

有人說:“我結婚後,更是明白了哪怕是老夫老妻了,也請一定做好身材和相貌的管理。”

在日劇《四重奏》中就有一句臺詞:“夫妻是可以分手的家人。”這句話指出了婚姻關係中的特別性——因為可以分開,所以不能這麼肆無忌憚。

我們還可以看看知友們給出的建議:

“只有先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顧你愛的人。

結婚之後也要健身和化妝,老公不瞎的,只是會忍而已。

千萬不要因為結婚而放棄自己的工作,追求和社交;

鬧矛盾歸鬧矛盾,平時多多取悅自己,大吃一頓,去逛街等等,學會自己消化情緒,動不動就吵架這習慣不好。

尊重對方的父母,別讓TA做選擇題。

若是時不時地把對TA的愛表達出來,你們的生活氛圍絕對會上好幾個臺階。

有孩子之前一定要抓緊時間玩樂,多旅遊、讀書、跟朋友一起,做各種有意思的事情。”

有些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明白!

(六)

而關於選擇和離開,有人說:

“婚前有婚前的煩惱,婚後有婚後的煩惱。 但凡婚前有一絲絲猶豫都不要輕易結婚。

婚後多次糾結是離還是不離的時候,一定不要懷孕。”

婚姻中,大概的確存在某些固定的定律,也許並不全對,但卻值得深思:

“永遠不要把考驗留給男生追你的過程中,追求的時候,永遠是好的一面。

只有爭執和矛盾才是戀愛和婚姻相處的長久存在和不可避免的東西,這才是需要認真考驗的時候。”

“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

曾經殘餘的心理情結,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渦暗流。帶進婚姻中的殘餘情結愈多,要渡過婚姻之河的危險性也就愈高。”

“結婚以後跟另一半很和睦的情況下,還是會遇到喜歡的人。並不覺得這是反常,這才是真實夫妻的感情故事。”

“如果不吵架,取而代之的就會是冷暴力。”

“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我們只能去影響對方。”

而對於婚姻中的離開,有些人已經足夠豁達了:

“離婚不是因為自己命不好,而是還沒遇到到合適的生活和對的人。有的人早點遇見了合適的人是幸運,有的人需要多經歷一些波折。”

好了,以上的蒐集就是特別讓自己觸動的答案。你對其中的隻言片語也會不會有很深的體會呢?

婚姻是很私人的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知其中冷暖。

最近很紅的話說:企圖改變自己的,是英雄,企圖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

也許,面對婚姻,從索取對方到面對自我,從接受關係的磨鍊到將自己修煉成愛,是唯一的路徑。

不管結局如何,要記得,在最初你們是真誠地笑著牽起了對方的手。

而這種信任,無論何時都值得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