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之後,我不想再做一個“爛好人”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的形成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是後天培養。

我們對自己的性格可謂愛恨交織。

雖然很多事情無法解釋,但,這個世界,很多事情是存在因果聯繫的。

我深知自己性格的優缺點,也深知性格的缺點帶給我的困惑和苦惱。

有一個很好的小姐妹,身高168,長相氣質佳,陽光大方,工作能力很強,她屬於那種走路帶風的女子,所到之處,花都自慚形穢。

而就是一個在我看來各方面都特好的姑娘,感情史一塌糊塗,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本來應該傲氣的美人,卻是一個十足的爛好人。

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開口找她借錢,那是常有的事兒。關鍵是,幫助了那麼多人,沒有一個人感激她。

感情上,總是遇人不淑。

在一次酒醉的深夜,她哭著和我說,我覺得我好累好累,我那麼努力的討好每個人,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

有孩子之後,我不想再做一個“爛好人”


我說,你從小肯定肯自卑,到現在依舊,是不是?

她說,啊,你怎麼這麼神?

我繼續說,從小爸媽總是誇你哥哥,然後從不誇你對不對?

她說,天吶,搞定好像你見過一樣,你太懂了。

其實,我一點兒都不神,因為,我身邊這樣長大的女孩子,太多太多了,我之所以能懂得此類姑娘成長的痛與淚,那是因為,我也是這樣掙扎著長大的姑娘啊。

在我們那個年代,重男輕女很普遍。我爸媽屬於比較開明的,即使我有哥哥和弟弟,但是,他們依舊疼我。可,在普遍重男輕女的情況下,敏感如我,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只能做一個乖孩子。

我那個朋友從不覺得自己漂亮,因為,她媽媽總是各種嫌棄她。何其相像,我媽甚至經常說我醜。

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可以問我老媽,當初為啥老說我醜,這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她說,你和別的孩子比,還是不醜的,但是和你哥還有你弟弟比,確實是醜了點兒。不過,現在你比以前好看太多倍了。

是的,在我努力成長倔強成長,內外在努力修行之後,在我媽心裡,我仍舊比不上她的兩個寶貝兒子。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有孩子之後,我不想再做一個“爛好人”


我和小姐妹說,我們從小被父母不自覺地忽視,小小的我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於是只能默默的順從,想要討好全世界,這樣全世界才可能會不討厭我們。我們努力想成為他們喜歡的樣子,我們卑微到塵埃裡,可是,我們最後幾乎被全世界遺忘。

讀大學時,小姐妹的爸爸意外去世,對她打擊很大,因為媽媽從小到大,只會讓她聽話,只有爸爸,偶爾還會稍稍的給她一些鼓勵。

她覺得,反正我這麼差的人,是得不到幸福了,畢業拿文憑又怎樣?於是,義無反顧的在畢業前夕輟學了。遇到幾個喜歡她的人,可是,不相信別人會喜歡自己,自然不了了之。於是,又成了招渣體質。多麼痛與無奈又合情合理。

在經歷了一些傷痛之後,認真的處了一段感情,因為男方離家很遠,母親三番幾次有意無意的說,養你這麼大,算是指望不上了,等你結婚我就死。這些話,字字句句紮在心上。結婚之前,她開始恐懼,婚前瑣事繁多,她開始力不從心,沒有孃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她常在深夜裡痛哭。長這麼大,她在最不該任性的時候任性了一次,於是,她成了落跑新娘。

......

現在的她,婚姻幸福,兒女雙全。

她停止了哭泣,只是問我,我有那麼差麼?

我抱抱她,說,誰說咱們差了,我們不僅不差,優秀著呢。

她說,我很想回去抱抱小小的自己,告訴她,小姑娘,別怕,你值得更多的人喜歡,值得得到更多的愛。

我想,很多姑娘都想回去抱抱小小的自己,告訴她,世界很大,你很好,未來你會遇到很多美好的事物,遇到很多喜歡你的人,太多的美好,等著你去擁抱。

我們從小的教育,讓我們習慣收起自己的刺和光芒,縮在自己的殼裡,小心翼翼的生活。終於有一天,我們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那麼差,可是,長久的慣性思維,導致,突破內心的障礙很難很難。當我們終於一點點打破內心築起的所謂的平衡,在偌大的世界裡奔跑,可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一路,我們有多難,而這麼難,和那些從小就自信生活的姑娘,存在的差距,恐怕,很多很多,這一生都很難彌補吧。

......

所以,當我當媽之後,開始拒絕做老好人。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和我一樣,學會討好全世界,唯獨忘了自己。

雖然我的孩子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我也沒指望他成為什麼大人物,可是,他是獨一無二的啊,他有自己的特點,正確引導,以後會是自己的英雄。

嗯,不怕事,但也不惹事,這是我喜歡的原則。

長久歲月裡的隱忍,在最開始,孩子被欺負時,我天然的反應依舊是,算了。後來慢慢我學會了反擊。我是孩子的媽媽,在他認識世界的過程,需要我的保護。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如果沒有給予他安全感,他的勇敢和自信從何而來。而我恰當的反擊,讓孩子知道,關鍵時刻有媽媽在呢,別怕。也讓別人知道,你家的孩子是寶貝,我家孩子也是啊。如果你不好好管教你家寶貝,那我替你管教。

有孩子之後,我不想再做一個“爛好人”


朋友最近很苦惱,孩子剛入園不久,才上了兩週課,已經被一個熊孩子抓傷了3次。朋友和我說,我知道我家孩子愛動,有自己的問題,可,這麼短的時間,被抓了三次,每次都在臉上,我心裡真難受。

我問她,是不是在第一次被抓的時候,你處理方法不對,過於謙卑,才導致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發生。

她想了下,和我說,第一次的時候,老師解釋了一堆,說也不能都怪人家孩子,分開他們倆,你家孩子還去找人家呢。

我說,什麼,我把我孩子送幼兒園,孩子被抓,你老師一點兒責任都沒?

我繼續問,那家長什麼態度?

她說,家長態度倒是不錯,在第一次的時候就聯繫了我,一直說對不起。

我問,那都第三次被抓了,老師怎麼說?

朋友一臉迷茫,老師能怎麼說,和第一次一樣。

我望著我那不爭氣的朋友,說,這明顯老師有問題。你居然這麼沉得住氣。孩子們在一起,打鬧是難免的,可是,在被抓傷三次之後,老師居然每次都在推卸責任,說是孩子的問題,說白了,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幼兒園老師運用專業知識加以引導和改正。我不需要你對我孩子有多好,可是,孩子的安全你總要負責吧。孩子是有可塑性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會打人罵人,在家的時間需要家長教育,到了幼兒園,老師應該管教。你去和老師還有那位家長溝通,不能再有下次了。你最近也教育自己的娃,不去招惹別人,但人家若是主動挑釁,打回去啊,怕什麼。

其實,我知道朋友的難處,在老師面前,不敢過分的憤怒,畢竟孩子每天送幼兒園,得罪了老師,對孩子沒好處。而對那位打人的孩子的家長,也不想說的太過,於是,擔心來擔心去,最後苦的是自己家的孩子。

什麼時候,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都這麼難了?

如果一直這麼唯唯諾諾,活該被欺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不做特別強勢的人,可是,我們需要勇敢的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要給孩子做榜樣,我們尊重老師,相信老師,可是,如果老師失職,我們也有權追究。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處理問題的態度不卑不亢,孩子能看到,也會跟著學。而如果我們一味的忍耐,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迷茫和傷害。

世界這麼大,美好的事物那麼多,我不想做一個斤斤計較的人,而我更不想做一個討好全世界的人。因為我知道,世界雖好,而我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