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轉企”或為定局與人生道路上的“抉擇”

“事轉企”或為定局與人生道路上的“抉擇”

*以上圖片來自國家官方行政單位站點截圖

伴隨著“兩會”的時間窗口期,越來越多部門出臺了各個行業的相關政策或者指導建議。近日據財政部官方網站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央宣傳部聯合發佈《關於繼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其中,“通知”指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自轉制註冊之日起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轉制的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繼續免徵五年企業所得稅。

針對以上內容,聚師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人支持,有人表示沒理解,有人表示不知道是否是一件好事。首先,我們要表明一個“立場”,“言政”也好,“議政”也罷,聚師網及所發佈的網友投稿內容不會再此領域內有任何涉及。

有網友表示,從業教育行業已有十餘載,從“鐵飯碗”、“公家飯”若是過渡到“看人吃飯”,不說薪資待遇的區別,單單是“家長裡短”之間的閒聊攀談,也會“掉價兒”很多。而從心理因素上來說,對於職業和人生未來的穩定性規劃上面,也會有著天差地別的出入。所以但從個人角度來說,無法理解這件事情的出發點是在哪裡。

也有網友表示,社會的健全化發展帶來的是良性競爭,而良性競爭的前提是市場化經濟原則,不能以其它手段進行干預或者干涉。將部分事業編制轉化為企業制度,正是社會健全化發展的歷程之一。像消防體系仿照國外進行脫離“軍編”的過渡一樣,健全化的社會必然需要逐步市場化過渡。而市場化,也會帶來良性競爭,從而客觀環境上刺激從業者不斷的進步適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這種狀況下的教育行業,也會越來越蓬勃的發展。

最後,也有部分網友表示,針對這件事,偏向於支持的角度。事業轉企業,從業者或將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多的資源、薪資配置。相對來說,教育公平、教資配置公平,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間接的促進。

對於眾多聚師網友的互動,我們持續關注。針對教育相關制度的改革,在大方向上面我們堅信都是逐步健全和完善。在執行效力上,不能僅通過相關部門的監管敦促,更需要我們一同努力去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