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的醫生,對此你怎麼看?

Gnmmb


《史記扁鵲倉公列卷》:“人之所病,疾病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臟器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人的身體處在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體之中,人類對疾病的認識和認知可以說是清楚與不清楚交織,這就是人類的侷限性。

總體來說,有的病不需治療就可以自愈,有的病必須治療才能痊癒,有的病不能治癒但可以控制,有的病既不能治癒能又不能控制。

三人行必有我師,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永遠在發現的路途中,科學技術發展無止境。人類對任何事物的認識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總會存在侷限性,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更存在極限,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也存在不足,醫生是人不是神。


用戶山水海天jwq


現在醫生的醫德出了問題。好的,有品的醫生須大力表彰。因為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醫生,邊看著患者邊想著怎麼能從這患者身上賺多少錢?患者的身份高低,能否得到什麼好處?患者那次看醫生,不是小心又小心,小心翼翼。一個沒注意,就被罵被打。現在都怕看病,不看,也許能好,看了,就變慢性。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多年前,有次和醫生下象棋,醫生說了,我們醫生,你千萬別小看,我們可以要你們患者死不了也好不了。這話,讓我毛骨悚然至今。我絕非杜撰。從此,我常健身,一切從預防開始。我們老百姓真的看不起病,多少錢都不夠。搞不好,成了醫鬧。看病看成了醫鬧,誰敢去看醫生?醫生的心態,除了品德高尚者,都是醫類渣子,不敢恭維!


精確打擊6


病房裡有一位病人,35歲男性,因為車禍摔傷了頭部,大腦裡面沒有太多的出血,一般這樣的只需要觀察3-5天即可,度過水腫的高峰期,就可以出院回家修養了。


可是,在受傷住院的第三天,他突然出現了全身抽搐、大汗淋漓、意識不清的狀態。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這是創傷後的癲癇。安定、苯巴比妥鈉、丙戊酸鈉都是我們常用的抗癲癇藥物,輪番上藥,效果都不理想。最後,只得把患者轉到NICU,也就是神經重症科,使用麻醉藥物來控制癲癇。


幾天後,病人的癲癇控制了,轉了回來。雖然沒有抽搐,病人卻脾氣大變。

這幾天,麻醉藥物控制了患者的癲癇。而且這種麻醉藥物可以讓人接近自然的睡眠狀態,並且用後部分使用者會出現令人愉悅的夢境。但是,戒斷之後就會出現暴躁易怒、精神失常等症狀。

之後的1周,他在病房裡大喊大叫,喊聲一天比一天響。護士們只能用約束帶和被子困住他的手腳,不讓他拔掉自己的胃管和尿管,防止他摔下床來。

隔壁床剛剛手術結束的5歲孩子,被他嚇的整夜不能入眠,其他病人叫苦不迭。床位醫生也很無奈,只得用各種鎮靜催眠的藥物把他“鎮住”。但一醒來之後,就又繼續喊叫。可惜,每次的藥效只有幾個小時,只能反覆的用藥。


1周的時間,他喊叫的內容從“我要和老婆聊聊”,“我要上廁所”,變成了“讓我下來,不要捆我”,現在變成了髒話連篇,不堪入耳。

這樣的病人,在病房裡並不少見。到了最後,患者可以出院回家了,但許多患者都變得冷漠麻木,對外界漠不關心,似乎是個對外界沒有危害的人。

如果和患者調個位置。患者就像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他的精神世界,別人無法理解。越是大喊大叫,越是需要用更多的鎮靜藥物;越是被藥物鎮靜,就越需要在為數不多醒著的時間裡發洩自己的情緒。

或許,滿足他的要求再逐漸引導,會讓他的情緒變得穩定;或許,醫院有專門的創傷後心理治療團隊,可以讓他儘快的恢復正常生活。

但很可惜,他的訴求我們聽見了,沒有人有空去滿足他。監護室裡的護士忙的焦頭爛額,也只能定時往患者胃管裡注射食物;定時幫患者翻身避免產生褥瘡;定時幫患者清理口腔、皮膚和會陰部;定時幫患者擦屎擦尿;還要時刻盯著監護儀器上的數值,一旦有任何變化,都需要及時通知醫生。

他們做的已經夠多了,但是對於患者來說又遠遠不夠。對患者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的訴求,一般是不能及時處理的;意識不夠清晰的患者,為了避免拔掉身上的管子,患者的手腳常常要被束縛住,24小時被捆住;甚至患者睡覺的時候想要關燈都是不可能的;他們還要被其他患者的喊叫聲吵得日夜難以入睡。


又過了一週,這個35歲的男性患者逐漸不太喊叫了。讓他張嘴吃東西他也能配合,大腦裡的出血吸收的差不多了,癲癇也沒有再發作。只是他的眼神變得淡漠,幾乎不說話,常常用一種奇怪詭異的眼神看著你。

主任說,他應該可以出院了。沒錯,從醫學的角度,從體溫、血壓、心率、脈搏、磁共振、CT、抽血的結果看,他都可以出院了。

有過這樣的一次經歷,我確信他已經很難回到從前了,不知道他未來的生活會怎麼樣。。。


然而,這樣的患者不止他一個,醫生的治療原則是保住他的生命,讓他睡著,讓他順從,讓他能在家人的照顧下,正常吃飯睡覺。

說到這裡,我有些惆悵,有些無奈,我確信一定有更好的辦法來治療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從哪裡做起。。。。


醫學江湖


我不是醫生,只是一個年紀很大的普通老人,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說幾句。

凡是沒有…,只有…,句型的話,都是絕對論,在哲學上,絕對是相對的,相對才是絕對的。

人類對自己的身體的認識,對自然界的認識只是冰山一角,許多東西還是似是而非,而每個個體又有自己的特性。嚴格的說,很多病旳治療只能減少痛苦,延長生命,真正痊癒是要靠自身的抗體。比如癌症,只說生存率是多少年,沒有保證全部治癒,多少年後,依然會再犯。我的親友不止是一兩個,奮鬥後仍會死亡。

隨著人類不斷開發,自然界的生物也在不斷變異,肺結核菌、非典、愛博拉,甚至現在某國麻疹的重新爆發,醫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需要經驗,需要判斷正確,需要合適的藥品。說句不願說的活,非典是過去了,如果再來,有沒有徹底解決辦法?

對醫生不要太苛刻了,他們特別是做高難度手術時,會有幾天的精神緊張,人命關天,連家裡人都陪著擔心,工作時間一天超過十一、二個小時。

不要以為每個醫生都受紅包,我陪我老伴在國際白求恩醫院做手術時,人家連個水果都不收,態度極好。

別因為一個人打翻一船人。

反過來問一句,如果這個句型套用於你的職業,你將怎樣想?


旁觀者嵐


這也是“沒有……,只有……”的無得選擇的絕對句式。

對醫生的這句話,與對教師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出一轍。

世界上任何一種病都能治好?那地球上就無處放人了!

世界上任何一個學生都能教得好,那地球上就沒有蠢人窮人了。

醫生 治病是為了救人,讓其健康;教師教學生也是為了“救人”,讓學生由無知變有知,由愚蠢變聰明。但兩者都有不可超越的界限,醫生不可能逢病都能醫,讓人生命不會終止;教師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教得優秀,讓每個學生都成博士科學家。

正由於這兩個職業有了這個不能衝破的屏障,人就有了生老病死一代換一代,社會不斷演化前進;人也不會一律聰明個個當官當院士,形成了社會五彩繽紛的人群,階層,有了繁多的各種某生職業。

“沒有……,只有……”是人創造的句式,但用來套人間所有事物,就不見得全合理了。


手機用戶5990100835好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的醫生,看到這句話我只能苦笑,這是把醫生神化了嗎?目前醫學水平確實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但人類在一些疾病面前還是無能無力的,比如癌症,比如艾滋病。

與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的醫生相似的還有一句,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醫生和老師是神仙嗎?憑什麼用這種醫術、醫德來綁架這個群體?你治不好就是你無能,你教不好就是你不行。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明白,療效是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學習成績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並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治癒!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大學!

最近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為什麼願意從醫的人越來越少?或許這就是原因吧。


皮膚科醫生池秀紅


現在的中國的醫療情況大概可以歸納為,久,少,窮,後。

第一從醫人員少,醫鬧太多,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從上學到可以獨立從醫,需要至少十年左右時間,大學5年,考研的8年,畢業實習2年考醫師資格證後從醫。時間太久,人才梯隊建設跟不上。

第二,從醫人員收入過低,醫生也是人,也得吃飯,導致醫生整體行業都以賺錢為第一目的。好醫生不少,但是真的賺的都不多。很難養活一大家子人,而且有從醫資格賺錢的時候,也許他的同學早就結婚生子了,而他剛畢業。

第三,醫院太窮,設備落後,中國是世界上患者最多的國家,人均醫生總數卻不高,一個臨床的主任醫師一天得看200來個患者。一年下來6萬人次左右。這還不算看完收住院的需要手術的。

第四,國內醫療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就是北上廣,其他城市都是維持勉強夠用。小城市都不足。這個前三點解決不了根本沒法實現。用正常人的眼光看待醫生吧!他們真的不容易


姜鑫style


這種想法看似符合合同法,卻是把醫生治病當做履行合同,醫生只要接了診,就必須把病人的病治療好,否則就是違約,就必須承擔法律上的違約責任。能提出這種要求,其本質就是敲詐。

因為醫生治病的行為是救命,不是商業上的合同關係。為了救命,所面臨的風險往往比探險還要巨大,對於特殊的疾病,沒有誰能夠保證一定能夠只好,否則就不會有因為醫治無效而死亡的人。所以求醫和治病的關係,不是什麼買賣商品之類的合同關係,不是你交了錢我就一定能付的出貨的買賣關係。

如果按照醫鬧的理由,救不了命,就是庸醫。這個理由如果成立,也就不會有醫生存在,因為至今為止,全世界都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夠作出保證,保證一定能救活任何一個病人。

如果把醫生接診當做接單子,那也同樣不會有醫療機構和人員的存在,因為沒有誰會做這種必須賠付生命的生意。

所以題主的這種要求,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只是挖掘了險惡的陷阱。

我第一次聽見這種呼籲,至今已經十幾年了。也是這種無理要求的持續作用,才導致了今天高度緊張的醫患關係。

相信沿著時代現有的發展軌跡走下去,到時候別說想找醫生碰瓷和訛詐,即便是求人家給治病,也不會有任何醫生會理睬。

因為到了那時候,醫療體系已經完成了私有化轉型,已經都是私人的了。

只要是私人的醫療機構,就必須對自己的利益和安危負責,所以對這種碰瓷型的險惡單子,就沒有誰會接。何況只要上了醫鬧黑名單,就已經被全國的醫生永遠排除在外,而永遠拒絕接診了。

所以靠訛人發財之法,不是長久之路,還是儘快轉行為好。


清心-芳


這話說的好,一個真正的醫生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實際說出這句話的醫生,他在研究實踐路上,攻克了很多還不被攻克的病,是發自內心的體會之言。我有同感,實際就是攻克一個個難題的體會,實際意思就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就如中醫裡,我們的先人們,已經把中醫發展到清朝末了,而今沒有人看到,返回到源頭去。中醫蘊藏著他的發展,又蘊藏文彩,還蘊藏著傳誤,還有傳內傳外的兩套內容知識。現在中醫學校教的那些都是傳外知識,上古中醫,不是發展到達今天了的中醫,所以中醫騙子有空可鑽。要是把發展到今天的中醫建立中醫醫院,每個中醫醫師都掌握診斷的新方法要點,弄清中醫發展形成的病理,在給患者去病上,大優於西醫,什麼祖傳秘方,那些跑到中醫領域來攪勺的投機分子,自然無影無蹤。激勵自己向前探索的醫者,才會說出“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有不會治病的醫生”。


大樹55523


人類社會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有識不透的理。這句話是正確的。有人會問,為什麼那麼多的病治不好呢?但是你又想過沒有,治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呢?不就是治病的術理嗎?理不清,事不明。一層醫理駕馭一種疾病全過程的治療方向。你說對一種疾病的治療,如果在治療的方向上出了錯,這種病能治好嗎?所以,治病是不以病的名字論症的,而是要以它的病名的疾病體論症才是正確的。什麼病體用什麼藥,什麼病體用什麼醫術,只有這樣,才能操縱對疾病治療的靈活性。在術理上做到,病變,醫變,方向變,投治的醫術跟著變,難道一種疾病的變化能勝過人智嗎?如果你對疾病的病體沒弄清,一種有效藥物擺在你的面前,你也不會用它,有可能你會把它當垃圾扔掉。原因就是你沒有用它的方向。以上的回答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