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在相聲的成就真的超過姜昆了嗎?

愛豆伴醬


有人提這個問題,就好像放屁,有人從嘴放,味道難聞,奇臭無比,但因為他特殊,出奇,卻有好事者窮追狂捧,浸漬在特殊的環境裡,樂此不疲!見怪卻不怪!而有人是正常的生理排洩,是因為作為人都必須遵從的生理現象便沒人注意了,可是誰能違背得了,如果你違背了這個規矩哪你也是行屍走肉了。

反過來說郭德綱的相聲是純娛樂盈利性的工具,沒有社會性,人文理念的約束。大尺度語言放任。無底線拋俗撇賤,附庸諷雅走主流以外的自由路線,視覺,聽覺的隨性就網絡住了觀眾。風格的不同沒有可比性

而姜昆肩負藝術品的社會責任,和相聲良性發展的承前啟後的責任,曾經家喻戶曉的相聲精英,郭德綱還在十月懷胎!如今雖然老驥伏櫪可是仍然是德藝雙馨的風範。金錢利益不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健康拓展才是目的,階級的不同沒有可比性。

郭德綱以網絡語言形式,挪用,分解前人的優秀作品作為自己的新做和警句,買弄自己的小聰明,大言不慚,侃侃而談,利用自己的相聲天賦。讓改造和拆解的相聲成就了自己,而姜昆取材與現實生活,服務社會大眾,既有從藝必備的高度。也有針砭時弊的深度老郭沒有可比性

處事為人,老郭心胸狹隘,跋扈專橫,恩將仇報,就不用比了!

唯一一點,靠相聲發家,郭勝利了,賺的盆滿缽滿,卻更加傲氣十足。他的銅錢相聲卻沒有一句成為流行語,而被粉們掛口的只有一句就是“孫子”,總有一天郭德綱也和姜昆一樣被社會的腳步所遺棄,而郭德綱將隨著他的落幕而落幕,姜昆則不然他的精神他的藝術精髓,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高度都畢竟傳承和發揚,因為他的從藝思想與社會同步!


我是來送西瓜的1


郭德綱和姜昆的矛盾一直傳的沸沸揚揚

但姜昆也曾是紅遍大江南北的演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僅論藝術成就,他們二人誰更高呢?

首先說姜昆,姜昆學藝、發跡的年代,正是國家百廢待興,姓社姓資等一系列關鍵時期。試著從七八九十年代一路走來的經歷去體會姜昆的環境吧。

真瞭解這期間歷史的,應該同情一個身處體制、同時又是個公眾人物的選擇和態度。姜昆在體制內爬了一輩子,快到頂端的時候看見下面蹦出來個野路子郭德綱,掄起棒子就打。

姜昆是錯了,在功成名就即將老去的年齡錯了,遭受了這麼多年這麼多網民一邊倒的謾罵,讓他始料未及。說他一聲活該似乎也不算錯,如果現在讓他重來一回,我相信他一定會慎重選擇對待郭德綱的手段,甚至有可能會捧他跟他合作。

作為一個非相聲專業的觀眾,我看《虎口遐想》《我有點暈》也笑,看《西征夢》《我是黑社會》更樂不可支,都是臺上的藝人,都解悶。

姜昆是時代的順應者,是馬季的徒弟之一。沒有姜昆,馬季還是馬季,馬志明還是馬志明,梁左還是梁左,沒有姜昆,相聲界還有侯耀文石富寬李文華唐傑忠馮鞏牛群師勝傑高英培範振鈺笑林李國盛奇志大兵。

沒有姜昆,相聲不會受到影響。

假如沒有郭德綱?相聲可能已經死了。

郭德綱將傳統相聲重新帶回了人們的視野,傳統相聲不止是髒活兒臭活兒倫理哏。

郭德綱改變了這個行業的現狀,改善了民間相聲從業者的工作環境,改變了很多人的業餘休閒方式,改變了很多年輕人對相聲的認識,全面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孟鶴堂說,他們這個年齡的相聲演員,很多是因為郭德綱才去學的相聲。王善勇說,他盤腿坐在郭老師的身邊,郭老師給他說活,這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的事。

大部分愛相聲的觀眾和大批的底層相聲從業者,是感激郭德綱的。

郭德綱的確說了很多不太高雅的相聲作品,但問題是,“成就”這個詞天然地就含有“最大值”的意味,我們評價羅貫中的文學成就,也是以《三國演義》為準的,而不是《三遂平妖傳》。郭德綱的“我要”、“你要”系列,要幽默有幽默,要諷刺有諷刺,就算沒有超過姜昆的作品,至少也是不相上下。

再論對相聲行業的貢獻,姜昆更是難以望其項背。郭德綱的最大貢獻就是讓相聲這個行業重新紅火起來。

相聲本身就是撂地的藝術,所以誰接地氣,觀眾就喜歡誰。

相聲就是紮根在土裡的藝術,離開了土,就沒有了生命力,想當年侯寶林、馬季也要到基層單位採風的!沒有市井,相聲就沒有了靈魂!

藝術不是上稱稱一下就完了,不是一個時代的,面向受眾不同,沒法做比較。

說句不好聽的,侯寶林馬三立目前留下來的那些段子拿到04-07年,也不一定就能說全部乾的過郭德綱。

相聲就沒有了靈魂!

姜昆和郭德綱都是我喜歡和尊重的藝術家。

姜昆的藝術創作受到了包括央視在內的很多限制。也沒有現在網絡媒體提供的影響力。年代不同所以無法直接的比較。

可以這樣來說。姜昆在他成名的輝煌時期,是全國最著名的相聲演員。

郭德綱也是全國最著名的相聲演員。

雖然我覺得比較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他們都很優秀。比較也是對當事人的不尊重。



寒江獨釣百花園


整天在網上都可以看到,姜昆如何如何打壓郭德綱,打壓德雲社。我想不通的姜昆一個國家曲協主席,如果真的全力打壓郭德綱,打壓德雲社,德雲社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嗎?唯一舉例說明姜昆打壓郭德綱的就是姜昆一次開會發言說反三俗,那麼一個國家曲協主席,他不反三俗,他也三俗?那他這個曲協主席就是嚴重失職。其他的還有什麼事例可以表明姜昆再打壓郭德綱,打壓德雲社?絲們,粉們喜歡郭德綱,喜歡德雲社無可厚非,這是大家的自由,但是理智的喜歡。千頃地一棵苗,也不是什麼好現象,全國說相聲的都改行,就剩德雲社一家,那相聲這門藝術也就走到頭了。真喜歡相聲,真愛相聲這門藝術,就應該多聽各種各樣形式的相聲,就應該多聽各種各樣人說的相聲,如果只是打著喜歡相聲的旗號,捧角追星,那就另外一說。絲們,粉們,不要噴我,你們噴我,我這設置的有反射牆,噴我的一切都回覆在你們身上。


天馬行空68992729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覺得很可笑,這個問題提出來的人,可能本身就是想號召人來噴郭德綱,但是我覺得老郭有句話說得很中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相聲這門藝術,你哪怕說姜昆成就如何如何高,那他現在出場率是啥樣?就靠著他那高大上的大成就,我估計沒多少年,相聲就差不多要消失了!老郭相聲低俗,那至少他媽的網絡上到處在傳播!連續幾年春節,出現在各大衛視的春晚上,這個時候姜昆在哪?你的藝術成就得不到大眾認可,那就不叫藝術成就!相反影視劇那些老藝術家,過去的老電影還常常被翻出來看,被影視學校拿去學習!

喜歡姜昆的可以繼續去追捧,但沒必要去貶低郭德綱,不衝突,錢揣你懷裡,你愛找誰找誰!


V源208


姜昆和郭德剛的相聲風格藝術成就相比較誰更勝一籌?這似乎無解。先說姜昆,從藝幾十年給聽眾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藝術作品,寓教於樂,既有一定的政治正確高度,同時又給聽眾帶來了歡樂,這與其成長的環境歷程成就是分不開的,你不能相像讓一個曲協主席在臺上爆低劣黃色甚至下流的粗口。再說郭德剛,純粹屬於下流形象,他也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歡笑,但他靠的是下流手法作賤別人,甚至是父母幾輩人,令人作嘔。說實話我的感覺是郭的相聲偶爾聽一下還可以,聽多了就沒有味道了,甚至是有點反胃相吐。所以綜合來說,我認為姜郭相較,姜更勝一籌。補充一點,郭德剛的相聲不怎麼樣,但是作為主持人郭還是很優秀的,因為沒見過姜昆當主持人,不便比較。


我喜歡7236


我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但非要拿姜昆與其相比是不妥的!論相聲藝術,郭德綱研究透徹,基本功紮實,且得天獨厚,你看他呆萌的長相,滾圓的腦袋,肉肉的頸脖,倒梨子身材,一本正經的模樣,那完全就是為相聲造就的,即使他不開口站在那就是個笑料,他傳承發揚了傳統技藝,密集的包袱鬧得你直不起腰,說是相聲奇人一點不為過,出這種寶貝是國人福分。把中國相聲推向海外,前無古人!當今相聲如此興旺與郭德綱密不可分,無論你承認不承認這都是事實!

姜昆畢竟在當時也為相聲做了貢獻,歷史時期,迴避不了也同時沾染上一些官氣,淡泊了相聲功夫,以致人們越來越反感他的相聲,加之傳聞對郭德綱的打壓,使大家更為討厭!真實情況怎樣我們也不一定清楚,如果姜昆大度些,包容些,估計大家的態度不至於如此!

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是明知故問,也不排除有點小用心,沒那必要,大眾是稻草,風吹兩邊倒,若媒體撮合一下,相信大眾會支持!

希望郭德綱的相聲越來越好,大家喜歡他是必然的,事事並非絕對,不喜歡他的人也大度些,包容些!當然也希望姜昆為此而感到高興,同行分什麼主流非主流,不明智的,人生將盡,得換活法,牽引一下年輕人是很快樂的事情,服老是常情,這舞臺就放心交給他們吧,快快樂樂渡過晚年句號完滿!


genbiyechang


道不同而不相為謀。實事求是的講,改革開放前後,國情不同,文化分圍不同,區分看來較妥,姜昆在早年的相聲作品,表演形式在百姓心目中是有一定地位的。自從郭德綱的出現,到火起來,人們是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姜昆的相聲屬於歌頌型,刻板型類,他不是專業相聲演員,有著文藝表演的天賦。郭德綱從小酷愛相聲和一些曲藝項目,其天賦可稱奇才,有人稱“驚為天人”之說。姜昆和郭德綱從相聲作品,風格,演繹等方面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沒有可比性,不管從任何方面來比,高下立分。至於是否超過姜昆問題,在特定歷史時期,姜昆的相聲起過一定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物質豐盛,精神需求加大,老的相聲時代已不適應現實需求,郭德綱,德雲社相聲時代來臨。在其位,謀其職,落伍就被淘汰。曲藝,相聲多年來平平庸庸。是郭德綱的相聲帶火了整個相聲界,關注度倍增,後來者居上,符合情理,無可爭辯。若問藝術天賦,貢獻大小,在現實中郭德綱確實比其他相聲演員略高一籌,對相聲的功勞可以說有目共睹,功不可沒。


孫齊信


老郭自己也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喜歡姜昆的,也有喜歡郭德綱的,更有喜歡那兩博士說的公式相聲的,這個是允許的。曾經的侯寶林,馬三立,馬季,牛群,馮鞏等很多老的相聲藝術家,帶給大家多少歡聲笑語,一代人聽著他們的相聲長大。不知從什麼時候,相聲沒落了,就像之前春晚上有個小品,說相聲幹不過小品。在沉寂了了很多年後,郭德綱出現了,靠著自己的執著和不懈努力,帶領著相聲走到今天。曾經無意中看過老郭和于謙的演出,也是因為被演出前體育館門口賣票的人員生拉硬拽進去的,花了100元,買的300的票,坐的500的位置,相距也就十來米,半截聽的還睡著了。現在再去看老郭的演出,一票難求啊!事實證明,老郭和他的德雲社,把相聲帶出了低谷,並且走向了世界。上座率不會撒謊,說的不好,票還賣那麼貴,傻子才會去。可他做到了。


阿努比斯3688


姜之成名,梁左所惠。

梁把相聲提升到諷刺文學的高度,這種作家相聲,以作品質量取勝,對演員功力要求不高。一時湧現無數相聲愛好者,單位聯歡,學校晚會,都有相聲表演,普通職工、學生,擼起袖子就幹,因為這種相聲表演確實不需要基本功,背熟了,不怯場就行。我就從小學一路講到大學,每年文藝晚會都上,但實際上,說學逗唱,一門不靈。

所以說,梁氏相聲成就大,影響大。這當然是一條路,但梁左仙逝後,後繼無人,作家裡無人致力於此,演員裡沒人有這個能力。

姜沒什麼成就,沾光而已。後梁時代,姜沒有一段能聽的。事實上姜一直是相聲的門外漢,全靠膽壯在那撐著。

郭走的是傳統相聲的路數,民間曲藝本色。這個範疇內,目前應該是NO.1。說學逗唱,無人能出其右。只是,傳統路數里,有些亂糟糟的東西,郭也一點沒摘去。

這兩人還是不要比較吧。就不是一個行當


我是玉山傾倒



目前看來,毫無疑問郭德綱在相聲上的成就要高過姜昆。

關於姜昆和郭德綱的矛盾,網絡上傳的神乎其神,簡直就是誓不兩立的感覺。不過,二人之間目前是一個如何的關係,還不好評論。畢竟,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而不能保證絕對的真實。可是,論相聲上的成就,在我看來郭德綱確實要高出姜昆的。


郭德綱對於相聲的理解非同一般

郭德綱自小學習相聲,當然論在相聲這條路上的時間,還是姜昆要長一些。畢竟姜昆年長郭德綱很多。不過,在說到在相聲本身付出的精力,當然是郭德綱多一些。可以說,郭德綱幾乎全部的心思都在相聲,而姜昆則被很多的事務性工作耽誤了。


並且,對於相聲郭德綱本就是有著驚人的天賦。以至於郭德綱對於相聲的理解超乎尋常。他知道觀眾喜歡什麼樣的相聲,他知道現在需要什麼樣的相聲,他知道什麼才是衡量相聲人的標準。

正是由於這些不同的理解,郭德綱的相聲功底也是特別的紮實,郭德綱的相聲風格也是特別受歡迎,郭德綱的相聲代表作品更是遠超姜昆。


郭德綱對於相聲的興起貢獻突出

本來,相聲在侯寶林、馬三立大師的努力下,已經發展的不錯。不過由於多媒體的發展,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衝擊,使得相聲逐漸沒落下來。

而姜昆在這個時候依然沒有意識到相聲存在的問題,更多的關注所謂的絕對高雅的相聲,更是讓相聲走向牛角尖。


郭德綱的出現,或者說德雲社的創辦,使得觀眾認識到相聲的魅力,更多的觀眾開始喜歡相聲。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郭德綱,現在喜歡聽相聲的人,真的所剩無幾。

總的來說,從上面兩方面來看,郭德綱的成就絕對高於姜昆。當然,姜昆的並非任何作為都沒有,至少他的《虎口遐想》還是能稱得上優秀作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