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翡翠”

關於“翡翠”,我是一知半解的。主要是對如何鑑賞翡翠一知半解。據說,這“翡翠”與古代南方的一種鳥有關,其毛色美麗,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一般雄鳥為紅色,名曰“翡”,雌鳥為綠色,名曰“翠”。《說文解字》中有記載:“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然而,作為玉石的一種,翡翠賦予了很深層次的內涵。

日常生活中,帶有“翡翠”一詞的成語幾乎找不到,帶有“翠”字的倒是有一些。如:披羅戴翠、裁紅點翠、偎紅倚翠、笑青吟翠、勻紅點翠、蟠青叢翠、眷紅偎翠、鏤金鋪翠等等。不過這些成語中,有的“翠”,不全是指“翡翠”。但是,“珠圍翠繞”這個成語是不能不提的。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這裡的“翠”,自然是翡翠了。由此可見,翡翠,作為一種貴重的玉石,更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而這種美好的境界,用在美麗女子身上,實乃一種大幸。

閒聊“翡翠”

事實上,翡翠既然是玉石的一種,其本身所象徵和寄託的自然是玉精神。凡能夠代表玉精神的詞彙,一樣可以賦予翡翠別樣的精魂。如果讚美一個人保持節操,愛惜自己的身體,就有成語“守身如玉”;如果讚美財富極多或者是學識豐富,就用成語“金玉滿堂”;如果譏諷華而不實,表裡不一,就用成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果形象表現一個人不喪失氣節,寧願為正義的事業犧牲,那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最常說的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形象的表達了不論什麼時候,不經過培養和鍛鍊,不可能成材。語出《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歷史典故,與“和氏璧”有關。春秋時,楚人卞和意外得到一塊沒有琢磨的玉石,獻給楚厲王,結果工匠說是普通石頭,卞和被定了罪,失去了左腿;楚武王繼位後,卞和再次獻寶,結果又被定罪,失去了右腿。到了楚文王時,卞和抱著玉石在山腳下大哭三天三夜,楚文王得知後,將卞和請到宮中,讓工匠仔細打磨以後,才發現是上等玉石,價值連城,故命名“和氏璧”。

閒聊“翡翠”

“和氏璧”的故事,流傳千古。其故事的背後,乃至更深層次的涵義,無窮無盡。再次回頭聊及翡翠,其玲瓏剔透的品質也好,其華貴雍容的成色也好,乃至其精工細琢的工藝也好,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寓意,保平安,求如意,得福祿等等。墨翠,寓意“情人的影子”;紅翡,吉慶的象徵;紫羅蘭翡翠,上等精品,更是高貴和富有的標誌等等。雲南翡翠寸家玉更是當之無愧的“翡翠大王”。

閒聊“翡翠”

實際上,翡翠作為玉石的一種,擁有上乘的佳品當然是好,若是得不到高檔翡翠,或者因為經濟條件,沾不到翡翠的邊,也不能有所不開心。關鍵是擁有翡翠的品格,擁有玉石的精神,像翡翠一樣碧玉純潔,更有寧碎也不委曲求全的骨氣,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傻事了,能夠讀懂並敢於做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真氣節,是品鑑翡翠乃至任何玉石的最高境界。

分享綜合時尚領域,翡翠珠寶領域那些事,歡迎點贊、分享 、收藏、評論、歡迎關注:田有錢翡翠谷 (本文配圖右下角),獲得更多精彩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