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如何種植?

著迷丶大鄉村


黃瓜是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蔓生植物,又名胡瓜,因為是張騫出使西域得來的種子,所以叫胡瓜。黃瓜原產喜馬拉雅山南的熱帶雨林地區,屬於典型的喜溫作物。

以露地黃瓜栽培為例。

整地、施肥、起壟

黃瓜栽培過程中,需肥量很大,以基肥為主,生長期間追施幾次速效肥,所以在整地的時候,要注意重施有機肥,翻地15-20公分。

黃瓜的根系比較淺,不耐澇,所以栽培過程中一定要起高壟。壟寬50釐米,高20釐米,雙行定植,株距25-30釐米。

播種育苗

春季黃瓜栽培,應當在清明節以後定植,育苗時間在2月底至3月初,採用冷床育苗時間稍久,可採用多層拱棚覆蓋。育苗之前先進行催芽,採用穴盤或者營養缽育苗定植時成活率比較高,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可以定植。

田間管理

定植後澆透定植水,如果夜間溫度比較低的時候,注意加蓋拱棚。一週以後可以澆緩苗水。黃瓜栽培以搭架栽培為主,搭架時結合綁蔓進行整枝,植株長至25-30釐米時第一次綁蔓,同時摘除卷鬚、側蔓。黃瓜爬蔓架以後打頂。

澆水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苗期可施用少許化肥促生長,開始採摘後,每15天追肥一次,以高磷鉀含量的複合肥為主,結瓜期要保證水肥供應,可在葉面補充磷酸二氫鉀促進黃瓜生長。

如果感覺我的回答還看得過去,請點個關注點個贊,不勝感激。


農科小孫說


黃瓜如何種植?

現在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在農村要開始種植不同的蔬菜了,對黃瓜的種植,山村梅花做為每年都要種植各種時令蔬菜的人,今天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種植黃瓜的一點經驗。

第一,不管是春天種植,還是秋天種植,都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步驟。(1)選擇好地塊,最好不要連續種植黃瓜,出現重茬現象,那麼黃瓜生長過程中容易染上病蟲害。(2)是施足底肥,在耕地前,在地面撒上足量的農家肥、有機肥,這樣在耕地時,底肥能均勻地埋在地下。(3)是播種,一般是每兩行為一壟,兩行之間最好在50-60公分距離,株距保持在20-25之間。

第二,具體下種栽種。先刨一個深2-3釐米的窩,窩底是平的,澆滿底水,等窩裡水滲下去後,再往每個窩裡撒五至七粒種子。因為買到的種子往往會有篦的,因此要多撒幾粒(農村有句老話叫,有錢買種,沒錢買苗。)雖說如果出現缺苗情況,可以移栽,可是還是沒有直播長的好,畢竟得有一個適應反醒的時間。兩行種植的頓與頓之間要交錯開,這樣有利於通風透光。



第三,科學進行日常管理,黃瓜是喜水的蔬菜,注意要勤澆水,但不要澆滿灌水;對根部的一些老黃葉要及時掐掉,保證通風;要及時追肥,可以在黃瓜搭架前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注意施肥後要跟上澆一次水。


第四,搭架子也很關鍵。通常人們都是搭斜架,而我覺得搭門形架會更好,這樣既增加了通風的效果,又增加了黃瓜蔓的生長空間,使黃瓜的生長期相當更長。最後一點是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要及時發現黃瓜的長勢,發現病蟲害,要立即進行噴灑農藥進行消殺。

以上是山村梅花對自己每年種植黃瓜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幫助,更希望大家能種植出優質綠色的、豐收的黃瓜。


山村梅花


在東北地區,黃瓜種植方式有棚室栽培和露地栽培,棚室栽培中分為春季栽培和秋季延後栽培。露地栽培現在已很少了,棚室春季栽培黃瓜較多,現將棚室黃瓜春季栽培技術介紹如下。\r

1、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品種如:萬金寒劍、春夏秋美、寒春、碧綠、津優系列黃瓜等品種。\r

2、種子處理 將50-55℃熱水裝在清潔的容器中,水量是種子量的5倍左右,把種子放入水中,攪拌並維持水溫15分鐘左右,降溫到25℃左右,再浸泡4-5小時。出水後用清水洗2-3次,然後將種子上的水珠甩掉,再用溼紗布或毛巾包好,放在溫箱中(25℃左右)進行發芽,並翻動兩次。按每畝地栽4000株秧苗計算,每畝需播種120克左右。\r

3、播種 當有七成以上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適宜的播種時期為1月中下旬。播種後,將育苗箱(盤)放在白天25-30℃,夜間能達到18-20℃的地方,以利儘快出苗。\r

4、苗期管理 分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2-16℃有利緩苗,白天要揭開小拱棚,夜間再覆蓋起來。夜間以保溫為主,生火加溫為輔,早晨揭苫前,棚內溫度不低於10℃就不會凍壞秧苗。在儘量保溫的前提下,草苫要早揭晚蓋。\r

在水分管理上,播種時澆透水後至分苗前儘量不再澆水,分苗時要澆透水,兩片真葉前一般可不澆水。之後若表土發白,心葉顏色變濃,大葉萎蔫時應澆水,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進行。\r

育苗期間如果秧苗長勢弱、葉色淺,說明秧苗缺肥,應葉面噴灑0.1%磷酸二氫鉀與0.2%尿素混合液,噴肥時間以下午3-4時為好。\r

定植前一週左右要控水降溫,進行秧苗鍛鍊。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0-23℃,夜間10-12℃,短時間8℃,可提高抗逆性,使秧苗能更好地適應定植後的環境條件。控水要適當,只要心葉不蔫就不用澆水。當秧苗長到5-6片葉,苗齡55-60天左右時即可定植。有條件的,最好用嫁接法育苗。\r

5、定植\r

(1)棚室的準備 生產用棚室要在頭一年秋末扣上無滴膜。棚室外要加蓋一層草苫或棉被等,棚室內設天幕,加強保溫。為增加棚室後部光照,應在溫室北牆張掛聚酯鍍鋁膜反光幕。\r

(2)整地施肥 深翻土地20釐米,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2/3撒施,1/3溝施,然後整平耙細,做成 l米寬高畦,提前十天覆地膜,地膜要拉緊覆平。定植前一週適量灌水,待土溫上升後定植。也可先定植後覆膜引苗。\r

(3)定植期和定植方法\r

一般3月中下旬定植,最好是10釐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 以上,按行距50-60釐米、株距20釐米打好定植穴,退下營養缽將土坨放入穴中,埋土穩坨,苗坨上表面高出畦面2釐米。穴內澆透水,有條件最好澆30 ℃溫水以利緩苗髮根,等水下沉後用乾土嚴密封閉定植穴。\r

6、定植後的管理\r

(1)緩苗期管理 關鍵措施是防寒保溫。晚間畦面扣小棚,棚內掛天幕,棚外蓋一層草苫或棉被。儘量密閉保溫促進緩苗,這時溫溼度都要稍高些,溫度白天25-28℃,夜間14-16℃。\r

(2)緩苗後的管理 緩苗後及時澆緩苗水。前期白天不高於35℃不通風,儘量增加光照時間,在有利於保溫的前提下,草苫要早揭晚蓋,陰天要適當降低棚內溫度,夜溫10℃以上時撤掉小拱棚,當白天溫度低於25℃就縮小通風口,低到20℃就應停止放風,後期夜間不低於12℃時可不閉風。前期要適當控水保溫。根瓜收穫後5-7天一次水。盛瓜期看天看地看苗澆水,一般每2-3天一次水,並隨水追尿素與二銨每畝10-15公斤,一般2次水追一次肥。澆水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後加強通風,防止空氣溼度過大誘發病害。\r

緩苗後及時插架,用竹杆插成直立架,並及時綁蔓。或用尼龍繩吊蔓,黃瓜植株 10 片葉以下發生的側枝全摘除。上部側枝在雌花前留 l-2片葉後摘除,多餘的雄花、卷鬚、下部老葉病葉都摘除,瓜秧距膜10cm時開始落秧,共落三次。要早收根瓜,一般4月下旬即可採收,收穫至7月中旬拉秧。\r

7、病蟲害防治:棚室黃瓜栽培中常見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黴病、枯萎病、角斑病、蔓枯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要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防治。\r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條件各異,種植西瓜高產栽培技術也不相同。本文只起到拋磚引玉作用,希望能夠對你種植黃瓜有所啟示,謝謝關注!





農藝天地6971


種植黃瓜可以選擇露天栽培和大棚種植。我的家鄉氣候適宜,四季都可以種,附近的農民在冬季的時候,一般用大棚種植,而春,夏兩季就露天栽培。

冬春兩季氣溫較低,可以種植耐寒早熟品種。露天種植的黃瓜長勢強,有耐熱性,抗病性強的特點,多為中晚熟品種,如山地大黃瓜。

黃瓜為攀援類植物,種植時需要搭架,根系較淺, 如果根部折斷很難重新發出新的根。它的莖蔓較脆,很容易折斷,人工上架固定莖蔓時必須要小心。

從養籽到種植,部分農民如果說是自家種著吃的話,幾乎都是自己養籽,所以在獲得優良瓜苗上大打折扣,出芽率不高。

種植黃瓜一般和溫度,光照,溼度,土壤和營養有關係。生長週期有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斯和結果期。接下來我就以我們本地種植的露天早春黃瓜為例,分享幾點我的經驗。

一,選擇適宜的品種

根據當地人食用的習慣,這個時期,我們這裡種植的都是常見的長條形密刺型的,除了選擇有刺或無刺的品種外,還應選擇早熟性強的。

二,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是栽種成功的關鍵,黃瓜的苗期為40天左右,大棚種植可以保溫育苗,露天栽種時可用地膜提溫外,還可以在土中施入腐熟的農家糞,草木灰,有效保持地溫。

三,整地施基肥。

整地施肥時可以施入過磷酸鈣,同時噴灑多菌靈粉,敵白蟲。栽培前挖溝,然後在溝底施腐熟的農家肥。

四,定植

定植要在晴天上午時進行,可以穴種,也可以溝種,種植時不可太深,把苗種進去以後澆水,然後及時覆蓋地膜。

五,田間管理。

這時間的重點是要提高地溫,促進黃瓜苗迅速生長,晴天追肥,可用尿素,腐熟農家肥。當黃瓜長到30片葉子的時候,還要摘心。後期要摘掉老葉,病葉,做到通風透光。發現病蟲害時要及時進行病蟲防治。

若做好以上幾點,就可以大獲豐收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若有不同見解請留言。文字原創,圖片來自好友。


泥糖小丫


因為一點沒有大棚種植黃瓜的經驗,也沒有批量種植的管理體會,只是把種黃瓜當做是農家人自種自吃,把這個種植過程和經驗分享給大家。

選種育苗

現在,農家人種的黃瓜種子一般都是買現成的,因為更省事,產量也高些。當然,有些老人更偏向於自留種,老人說自家留的種種出來的黃瓜更好吃。就是自己從老黃瓜裡取出的種子,洗淨曬乾收藏,來年要播種的時候再取出來。

都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黃瓜種子選好後,就要準備播種育苗了。在播種前,通常會把種子用涼水浸泡過夜,提高發芽率。選擇播種的土壤,要選用肥沃帶沙壤性質的。能夠提供足夠的養分,又能促進黃瓜苗的根系生長。

種植

在黃瓜秧苗有3~4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在我們老家,喜歡把黃瓜重在魚塘的田埂上,這樣的環境往往黃瓜長得更好。如果天氣還比較冷的話,可以覆一層地膜。種植的時候跟種黃豆差不多,習慣把兩顆黃瓜苗種在一起,看做是“一株”。種下一週左右,差不多要會苗了,這時候用稀稀的農家肥澆一下。

中期管理

這期間一般需要除1~2次草,待到黃瓜苗快要牽藤結蔓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在施一次肥,如果有田螺殼就可以蓋在黃瓜苗周邊(沒有可以用農家肥或者複合肥代替),然後在黃瓜苗蓋上一層塘泥。牽藤的時候,用毛竹的頂部結綁成屏風狀,任黃瓜藤在上面生長。


當然,如果發現有蟲的話,需要用安全有效的蔬果專業農藥噴打。

慢慢地就能發現黃瓜藤慢慢長大爬行,漸漸佈滿竹子編的“屏風”上,偶爾經過的時候看看有沒有黃瓜藤掉地上,把它扶起來。

開花結果上餐桌

接著就是開花結果了,能吃上自己種的黃瓜,別提有多高興了!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對於黃瓜怎麼種植,你有一套麼?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


農筆記


黃瓜的選種與育苗

對於產量高、品質好的黃瓜,選擇合適的種子是最關鍵的階段。一些國家現在正在種植更多的名牌,如:金春三號、新臺棘等,這些都是高產的,並已在優質種子試驗中得到證實。這些種子對不同的溫度有很好的抵抗力,無論是低溫還是高溫,如果被普通的劣質種子替代,它們會因溫度驟冷和高溫而死亡,這將使農民們失去金錢。因此,小編輯的建議更好地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在育苗方面,播種前先對穗粒進行熱燙處理,然後等待出芽處理,然後在選定的栽培土壤中進行栽培。最後的等待是嫁接,事實上,嫁接是最快的生長方式,通過嫁接,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嫁接的黃瓜也有種子產量高質量好的樣品。嫁接時,應注意溫度問題,儘量在30度左右溫度較高時嫁接。因此,編者推薦這種嫁接種植,但如果仍採用舊方法,則應將種子種植在溫室土壤中,並用保溫膜覆蓋,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儘量早發芽,早結果。

黃瓜的溫度、施肥和澆水

1、有關於溫室種植的知識。如果室內溫度控制不當,輸出就會降低。通過大棚製造出溫室效應,大棚裡溫度高,植物增長過。但是也有必要準備通風,白天通風,夜間溫度升高儘可能不通風,以減少植物的呼吸代謝,這樣的原理是植物會快速生長。

2、當種子發芽以後應該進行一定的施肥。在黃瓜結實期還應實現額外施肥處理,用尿素和鉀肥進行施肥,使黃瓜能長得又高又壯,不易死亡。化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所以聯繫農民不懂編輯,編輯會告訴你答案。

3、還有就是澆水階段了,在黃瓜葉片到了12片左右的時候進行澆水,每天進行1-2次的澆水處理,每天都要澆水,保證黃瓜有充足的水份吸收,這個時候是黃瓜到結果最需要水分的時候了,所以說對於黃瓜來說水分是最重要的了。編輯,感覺像是米飯。


農婦恬禎的生活


黃瓜如何種植?

黃瓜是大多數都喜歡吃的一道菜,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把黃瓜搗汁塗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所以大家都喜歡把黃瓜當水果一樣生吃。



首先黃瓜要選抗病能力強和抗逆性好的種子,種植前先要整地施足底肥。如腐熟好農家肥或者有機肥和複合微生物菌劑,三元素複合肥適量為主。深翻地促使土壤鬆散。


黃瓜種植與管理,黃瓜定值後澆透水,等5-6天后澆二次水,也就是澆換苗水。坐瓜前控水,蹲苗。等主蔓坐主瓜去掉所有的側枝,並打掉所有的卷鬚,促進下部黃瓜的生長,根瓜長10-12公分時澆催瓜水,以後每到5-7左右澆一次水,小水勤澆,衝肥的原則是前少後多,也根據坐瓜多少而定。生長期做好綁蔓、整枝與掐尖、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個人推薦,有不完整的方面,望大家理解!多提意見互相學習。謝謝大支持和閱讀奧


蔬菜病蟲害防治


黃瓜是一種相對容易種植的蔬菜,種植時間一般是每年的3月和4月,一般在夜間氣溫可以達到5攝氏度,白天氣溫可以在18攝氏度左右種植,不同地區可以參照這樣的溫度標準。此外,黃瓜可以在秋天種植。在秋季,我們通常選擇在霜凍前兩個月播種,因為秋黃瓜的適宜生長期相對較短,只有兩個多月。


鄉村小奕


育苗和移栽!整理小塊地翻鬆後施肥播種,可根據當地氣侯看是否加蓋塑料布。等成小苗後移載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