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哪一句詩詞讓你感到孤獨和悲傷?

威森貓


“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夢李白》,每一次讀到這兩句詩都感到一種莫名的孤獨和悲傷,讓人聯想到李白容顏憔悴,一人獨飲,似乎他的心中有著無數的酸楚,無限落寞。

李白,他才華橫溢,可謂是名動天下,懷著濟世安民抱負,本想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四十多歲才被供奉翰林,賜宮錦袍,可好景不長,僅一年,因權臣的讒毀排擠,他被“賜金放還”,黯然離開長安,過著漂泊的生活。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孤獨,杜甫知曉,因為杜甫同樣懷著濟世安民抱負,卻無處施展。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幾句詞出自辛棄疾的《破陣子》。辛棄疾年少時就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他一生都在為這個夢想而努力,可是這麼多年過去,白髮已生,卻壯志難酬。在這幾句詞中,我讀到了一個為夢想而奮鬥不息的辛棄疾,他是孤獨的,但這種孤獨卻令人心生敬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逐夢想的路上,你可能會感到孤獨,但是心卻是充實的,收穫也是巨大。


閱讀與思維


我不知道這首詩算不算?但我想到孤獨,腦海裡的第一首出現的詩就是這首,一位年邁蒼老的老兵,站在荒蕪的門前,望著落日,守著孤墳。。。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我記得這首詩好像是我們小學的時候學的,它相比於我們推崇的千古名句,好像稍顯平淡了一點,詩風不華麗不張揚,甚至說它針砭時弊也少了一點力量,它不是李白、杜甫、蘇軾等大詩人寫的,甚至創作者已經無從考證了。但它還是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首詩的主旨主要是描述了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黑暗,主要還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我想說這都沒錯,可是站在那位普通老兵的立場上,他真的什麼都失去了,是一種沒有希望的孤獨,再也沒有愛情,友情和親情了。

年少離家,他或許懷著對家人的思念,或許離開了他心愛的姑娘,不能再見。一直在戰場上拼殺,或許也收穫了難忘的戰友情,但一切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了。家人和心愛的姑娘相繼死去,只留下孤墳,真的是無處話淒涼。

人是很怕孤獨的一種生物,可是他的命運呢,我們都知道,世界對普通人總是殘酷的,就這樣終老一生就是他的命運了,無人陪伴,這太殘酷了





你好文化君


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這兩句詩我已忘了出處,但一直覺得這兩句詩很豪邁。劉伶的詩也寫得好,醉倒何妨死便埋,這真是看透了人生啊。

我原以為這些詩就已經夠讓人孤獨和悲傷的了,直到突然有一天……

我的母親病了,4月1日我的母親腦出血暈倒了。我從外地趕回來的時候,母親已經說不出話來,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氧氣管、食管、注射管……母親已經沒有了意識,醫生說準備手術。過了兩天,醫生又說還好渡過了危險期,不用開刀了。在母親意識模糊的那段日子裡,我和妹妹輪流著通宵守護在母親身旁。漸漸的母親有點意識,能說幾句話了,但還分不清白天與黑夜。那幾天母親整天發脾氣,我都有點熬不住了。

再過了幾天,我發現母親長了褥瘡。開了點藥,必須按時搽才能消滅褥瘡。由於長時間打吊瓶,母親的胳膊腫的像蘿蔔一樣。按照醫生的叮囑,我切了許多土豆片敷在母親的胳膊上,漸漸的母親的胳膊消腫了。

在醫院裡住了20多天,母親出院了,半身不遂。我不再上班,專心照顧母親。父親早幾年就有哮喘病、腦梗、肺纖維化……原本是母親照顧父親,現在母親病倒了,我要照顧父母,家裡的地也顧不得種了。慢慢的母親可以拄著柺杖走幾步,我開心極了。母親康復的路還很遙遠,希望母親能早點康復……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醉臥沙場君莫笑啊啊啊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的孤獨千古難覓。我曾經有過這種感受,連個交流的人都沒有。當時我在六樓高的腳手架上,正是午休時間,我躺在和我腰背等寬的跳板上,側目看見遠山如黛,山頂上的信號塔尖閃著銀光。這是我高考失利之後的第一百次迷茫。在建築隊打工,還是回去復讀,我抉擇不了。大學像一個夢魘,總是在我的夢裡出現。

二十多年過去了,想起初入社會的時候,還歷歷在目。我決定不再上學之後,就把自己放逐。一個人去到陌生的城市打工,從此放下大學夢。汗流浹背還是悽風苦雨,都要一個人抗住。我和周圍格格不入,就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是個人物,不同於其他工友。這輕浮的自負讓我吃盡苦頭。大學夢放棄了還有文學夢,在工棚裡寫詩,讀書,嗆人的煙霧蒸騰和十幾個大漢的腳臭味朦朧了現實。在我被工友嘲笑,把書奪走並按到牌桌上打升級的時候,一個同學給我寄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那一刻我至今記得。

一個文學青年,帶著深度近視鏡,說著怪話,寫著蹩腳的詩歌,滿手是鋼筋的鐵鏽,脫下的褲子都能站著。滿嘴髒話,和工友們講下流段子。每到深夜看書,心裡有一種難言的孤獨,看見刺眼的碘鎢燈不時燒焦撲來的飛蛾。摳出一支菸,在燈管上點燃了,深吸一口,讓煙霧在體內運行一週,緩緩地吐出。這時候的寂寞,伴隨著鼾聲抽搐著。


何茶趣362


我不知道,這首詩算不算?

男兒勵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是偉人十六歲離開家的時候寫下的,之所以感到孤獨和悲傷,倒不是說這首詩本來意思,而是偉人的一生。

當年的偉人是多麼雄心勃勃?

到了偉人的最後時段,他又寫了首《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就不解釋了,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只說下背景,那是偉人去世前一年寫的,是寫給病重的最親愛的總理的!

總理在十九歲離開家鄉遠赴日本留學時也寫下一首詩: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現在讀來也是激情澎湃,卻又帶著絲絲感動,又帶著淡淡憂傷……

我覺得這兩個人是最孤獨的人,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體會不到那種情感了,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動!

是真正讓人民當家做主的人,又是最孤獨的人,現在有些人失去信仰,一切向錢靠攏,不知道夜深人靜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他們?

多了不說了,別說詩歌了,我現在看到他們的名字,就感到孤獨和悲傷!


楊角風發作


孤獨與悲涼, 莫過於那句,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江城子——宋代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人生在世,感情諸多。有很多感情都難以割捨,孤獨與悲傷,在所難免,


於是,古人就勸誡後人要,父母在,不遠遊,不讓 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懊悔出現;


為解友人離別之愁,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氣概,有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借酒消愁。


為解佳人相思之愁,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情話,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的幽怨,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真情。


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暗戀,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高調示愛。


可是,論到孤獨,我總是能第一時間想起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漫漫人生路,求的一紅顏知己有多難,卻不曾想,她竟先我而去,整整十年了,我想你啊,止不住的想你。

屋子裡還有你喜歡的琵琶,那臨摹過的字帖,梳妝的鏡臺,還有我為你畫過的畫

我想念你做過的小菜,唱過的小曲,身上淡淡的幽香,那個時候,你就靜靜地坐在我懷裡,咱們兩隻手一支筆,坐在那,一坐就是半天,

你那時著青袖紅衫舞過得那支舞我還清楚的記得,只是為何,這麼快,就陰陽兩隔了!


我愛你

十年了

我依然愛你


讀史談今賦新意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每次不自覺哼起這首歌,都有一種寧靜悽美的孤獨感,讓人從俗世中抽離片刻。你不再是好兒子,不再是好丈夫,不再是好父親,也不再是好領導,好下屬,你只需要面對你自己。



零下清晨


問題:讀哪一句詩詞讓你感到孤獨和悲傷?

引言:

縱觀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能讓人感到孤獨悲傷的文學作品,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今天,懷著感恩的心情,崇敬的目光回顧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這首《訴 衷 情 》: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

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據相關文獻記載,1975年毛澤東主席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當他老人家獲悉周恩來總理病情不斷惡化,治療前景不容樂觀,不由得黯然神傷,在悲憤的心情下,便寫下這首《訴衷情》給自己親愛的老戰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毛澤東這位一生“與天地鬥其樂無窮”的偉人,這位面對國內外所有艱難險阻,從不服輸的老人,而在此時此刻,內心也許感到了孤獨和無奈。

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政權的永不變色,是主席畢生的夙願。但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這位唯物主義者同樣需要抉擇。

對於這一命題,他也做好了“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的思想準備,特別是當他得知老戰友也重病在身,也許他那顆雄心,或多或少也有了一絲孤獨和淒涼。


據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1976年下半年,毛主席老人家彌留之際,經常一個人獨自吟詠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的《枯樹賦》: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悽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慷慨悲涼,催人淚下。

憂國憂民,家國天下,一位偉人同樣也有平常的情懷——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讀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所以說偉人也是常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孤獨無奈,悲涼傷感,從這首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再次感謝悟空問答平臺!感謝文友提問邀答!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


兵法天下


1.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2.摸魚兒·雁丘詞

元朝: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3.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4.灞上秋居

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5.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宋代:惠洪

絲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日永如年愁難度。

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解鞍旅舍天將暮,暗憶叮嚀千萬句。

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迴人靜,徹曉瀟瀟雨。

6.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代: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7.長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8.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9.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唐代:崔塗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10.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11.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2.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13.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清代:納蘭性德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枝花樣畫羅裙。

14.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15.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6.浪淘沙·寫夢

清代:龔自珍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17.望江南·閒夢遠

五代:李煜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絃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

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18.寄李儋元錫

唐代:韋應物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19. 江樓感舊

唐代: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20.旅夜書懷

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21.江漢

唐代: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22.念奴嬌·過洞庭

宋代: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23.村夜

唐代: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24.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25.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代: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26.孤雁

唐代: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2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8.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29.齊安郡晚秋

唐代:杜牧

柳岸風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雲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雨暗殘燈棋散後,酒醒孤枕雁來初。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

30.雜詩七首·其一

兩漢:曹植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遊,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願欲託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31.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32. 留別王維

唐代: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33.菩薩蠻·迴文秋閨怨

宋代: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34.幽居初夏

宋代: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3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游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6.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我愛詩詞曲


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竟然莫名的傷感起來,眼睛裡同時閃爍著一些晶瑩剔透的小東西。

《鄉思》
【作者】李覯 【朝代】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詩譯:人們說日落的地方叫個天涯,可是我眺望到天涯的盡頭,還是沒有看見我的家,那些一重重的青山阻隔了我的視線本來很討厭了,更加討厭的是重重青山上還遮著層層的雲霧。

如今的我們,多數都是遠離家鄉,在外謀生,不管在外面混的展還是混的差,我相信生養我們,留下我們童年悲歡的那個叫家鄉的地方,永遠是難以割捨無法忘懷的。我們這些漂泊異鄉的候鳥們,又有幾個人能讀到這首詩時不感到孤獨和悲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