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烈士英名永存於心


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位於重慶市西北部。設在國民黨“軍統”特務重慶集中營(1939~1949)和“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1943~1946)的舊址、1949年“一一·二七” 政治大屠殺的發生地。1954年修建了烈士公墓和烈士紀念塔。1956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修建陳列大廳,對公眾開放,定名中美合作所重慶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1984年改現名

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在逃離之際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殺,後來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所在地處修建了歌樂山烈士陵園。景區很大,免費開放,還包含有白公館、渣滓洞、紅巖魂陳列館、紅巖魂廣場等景點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政權撤離大陸前夕,對囚禁在這裡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實行集體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解放後,在這個“特區”內,辦起了工廠、農場和學校,原平的白公館、渣滓洞兩個在監獄已開闢為展覽館,陳列了當年的實物、圖片等。如今,每年有上百萬遊人來此參觀、憑弔烈士英靈。


紅巖先烈英名錄

浮雕北面是陳列總館,佔地面積1159平方米。基本陳列為“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史實展,以490張圖片、108件實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殺半景畫,詳細披露了國民黨軍統集中營和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黑暗兇殘的內幕,生動翔實地介紹了楊虎城、葉挺、江竹筠、羅世文、車耀先等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建立前仆後繼,英勇不屈的鬥爭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