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起源實驗給我們的啟示

心理學裡面有個一個很著名的實驗,至少目前來說沒有人再次做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實驗的步驟。

①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溼。

②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溼了。 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③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 這隻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 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

④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 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⑤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B ,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B一頓。 特別的是,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⑥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 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

道德起源實驗給我們的啟示

為什麼會如此定義道德的起源呢,我們來看一下《道德經》裡面老子的定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不難看出,道德是大家公認的美好事物的表現形式,正如實驗中所提到的誰也不能去摘香蕉,否則就是對大家的危害(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

道德起源實驗給我們的啟示

小編從這個實驗中也得到了一些啟示,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1)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原因基礎的,沒有動機就不會有付諸行動所帶來的結果,而這個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無法左右的;

2)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不要盲目行動,要審時度勢看清環境。就像剛換到一個新公司,不要急功近利的去表現自己,不要挑企業的缺點的改進(以望得到領導賞識),因為很大部分原因你會被現有的環境所挫敗。

3)經歷過挫折後不要去嘲笑那些同樣在這個地方跌倒的人,這樣會讓其他人很看不起你。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有什麼想法,可以下方留言並關注,我們共同透過書本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