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全氣囊發明十五年後才投入使用?

1952年的時候,一個名叫John W. Hetrick的美國海軍工程師,在週末帶著老婆和7歲的女兒開車去郊遊。路中間突然出現了一塊大石頭,約翰急忙打方向盤踩剎車,結果車子沒控制住翻到水溝裡了。副駕上的老婆為了保護懷裡抱著的女兒,就用手臂擋在女兒的頭部。等到一家人被救出來的時候,約翰發現女兒在老婆的保護下,毫髮無損。

為什麼安全氣囊發明十五年後才投入使用?

從這裡次是事故里,赫特里剋意識到,汽車裡必須有一種保護裝置來自動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回家以後,他靜下心來,潛心研究,終於設計出汽車緩衝安全裝置,也就是安全氣囊,並申請了專利,但由於無法解決瞬間讓氣囊充氣的技術,這項發明在很長時間,一直停留在紙上,知道1966年,美國陸軍成功的測試了爆炸真空管以後,觸發氣囊,才找到了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什麼安全氣囊發明十五年後才投入使用?

安全氣囊被彈出之後,是否還可以繼續使用:

很多司機朋友會想,假如安全氣囊被彈出了,彈出後,也沒有損壞,那麼為了省錢,這幾個安全氣囊能否繼續使用呢?科學確認,這是不能再次利用的,因為安全氣囊就是一整套的氣囊系統,一旦系統被觸發了,下次就無法再重新用這個系統的。

那麼對於這樣一種裝置,彈出一次,你覺得會花多少錢?

為什麼安全氣囊發明十五年後才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