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故里遊記

楊貴妃故里遊記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化看運城,運城根祖在鹽池。

運城是人類之源,華夏之根,商業之本,書畫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九聖六祖在河東發跡,德聖舜帝,武聖關帝,商聖范蠡,酒聖杜康,紙聖蔡倫,醫聖扁鵲,曲聖關漢卿,史聖司馬光和湯聖,五祖的畫祖敤首,書祖衛夫人,商祖猗頓,孝祖舜帝,嫘祖和農祖后稷,全市現存古蹟200餘處,文化景點1600餘處,國家級文物保護23處,省級78處,被中央電視臺評為十佳魅力城市。

這裡也是產生美女的地方。中國的四大美女有兩個在山西,象武則天在山西文水,慈禧太后在長治,難怪前國家文物局長,著名學者王冶秋先生賦詩盛讚:晉南文化不尋常,史蹟綿綿萬古長。猿人更比猿人早,那論唐虞興漢唐。

楊貴妃故里遊記

中國的四大美人,西施被稱為沉魚,她在河邊浣沙時,清水映照出俊俏而河中的魚都忘記了游水而沉於河底。王昭君稱為落雁,南飛的大雁看到騎在馬上的美麗女子,彈著悅耳的琴聲,忘記擺動翅膀而跌落地上。貂蟬被稱為閉月,是因為她長得漂亮與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楊玉環稱為羞花,是到園中去看牡丹,月季盛開,她剛伸手摸葉時,花與葉羞得立即收縮,宮女們四處傳說開來。據我的考證,四大美女都屬於為國捐軀。

貂蟬故里在山西忻州市,而楊貴妃故里,在山西永濟市,去楊貴妃故里一遊,是我早日的嚮往。

楊貴妃故里遊記

星期日風和日麗,坐上公交車便來到了山西永濟市西南21公里處的韓陽鎮獨頭村,久稱為楊妃村。

獨頭村遺址的野外編號為6056,就在我的腳下,是山西考古所舊石器研究室主任陳哲英於63年、78年兩次在這裡發掘出一批石制器,哺乳類化石,先後參與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的專家教授都先後考察與剖面。88年9月,90年8月,陳哲英、丁建平、杜水生教授又多次考察挖掘。。93年5月,美國、加拿大考古學家也在此考察,認定屬於更新世中期的早期,距今150萬年至10萬年前屬於文化時代上舊石器時代初期的早期。

這裡獲得石製品154件,其中有38件屬碑有人工痕跡,其餘116件為觀察標本,為石核、石片、石削器,直刃刮削器,砍砸器,有一件罕見的石鋸,證明150萬年前這裡是古代猿人生活的地區。

楊貴妃故里遊記

我站在大風公路的國道旁,首先看到的是東邊群山起伏下的西邊高速路下的黃河在緩緩地向南流去陣陣微風向我撲來,拂去了一路的疲乏,頓生的涼意讓我感到心曠神怡,此時是枯水季節,博大的河灘一望無際,明晃晃的陽光,給了這水天一色的河面,象一條白帶在閃著金光,輕輕地流過岸邊的荒野,沿著綠的麥田,黃的蘆葦,白的野地輕悠悠地流淌著,讓我的心裡一改人們“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歸”的奔騰、怒吼、奮發的氣勢,讓我感到無比的寧靜與平和、思想、空間、現實、肉體都感到了淨化與和諧,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自身的存在,在這悍然一體山水融合,自然優美,空明晶瑩的現實是,只有一輛輛車偶爾從高速路急馳而過,消失在寬廣的油路旁的土崖邊。遠處,又一列火車急速地駛來,它是力的象徵,強者的表現,一往無前,猛不可當,仰天長嘯,很快從眼前急匆匆地向南駛過。

啊,黃河,它是大自然的搖籃,一切生命的起源,它滋潤著萬物的生長,推動著生命的繁衍和人類的進化,我明白,離我三公里的地方,便是59年10月由我國考古學家賈蘭坡和王健發現的世界是古老達180萬年前人類用火燒骨的地方,比周口店北京猿人要早120萬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而再三公里便是與陝西藍田人時代相當,距今50萬年的中更新世早期的舊石器文化遺址的合文化遺址,這印痕,像億萬年松柏的年輪,記載著生命的枯榮,歷史的興衰,社會的進步,他使我想到了滄海桑田的變遷,人類歷史的進化,黃河母親的偉大。

楊貴妃故里遊記

如果說,時勢造英雄,那麼,滄桑也造就著美人。

想到此,我便趕快隨著大門口尤小剛所拍《楊貴妃秘史》的大副廣告牌進了景區。雖然園區不大,但卻帶有濃濃的古香古色,沿著古堡式的《楊貴妃故居》進口,便在楊貴妃塑像跟前合了個影留念,便沿著磚式臺階上了楊宅的門檻,經過庭院便來到了塑有楊貴妃一生經歷史的臘塑館,開始了對她的一生追溯。楊貴妃小名楊玉環,原名楊芙蓉,世代居住在河東蒲州永樂縣獨頭村,曾祖父楊詮是隋朝上國柱,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攻克洛陽後殺死,父親楊玄琰為蜀州《今四川崇尖縣》司戶在楊玉環出生後死亡,母親甄氏帶她投奔河南府士曹的叔父後回到獨頭村,長女楊玉佩,次女楊玉箏,三女楊玉釵都先出閣後,十七歲的楊玉環由於年少時頭髮不美,用獨頭村溝水洗後長大楚楚動人,隨時流落京城後遇到楊國忠經過選美與李瑁為妃。

據說楊貴妃是天上月宮的蓬萊王妃轉世,特將天上仙音留傳人間,自小會彈琵琶通曉音律,能歌善舞。五年後61歲的唐玄宗在武德妃死後鬱鬱不樂看上了22歲沒有生育的楊玉環,便賜號太真,再等了五年27歲成為唐玄宗的正式冊立貴妃。

楊貴妃故里遊記

白居易寫道“春霄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待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長生殿裡,唐玄宗曾吟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理連枝。天長地久有盡時,此誓綿綿無絕期。

我俯身聽著講解,分辯著圖像,心神猶如融於水中,隨泉而流,濾過心田,沖走汙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在封建王朝那迷人的色,醉人的情,日夜歡娛,它在追求什麼呢?靈魂中似乎太空虛了作為大自然的產兒,這樣的美,正是古人的“洋洋乎志在流水”的現實。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的激化與安祿山掌握三分之一軍權的野心勃發,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亂終於暴發,落難奔蜀的唐玄宗到馬嵬坡六軍譁變,在殺死楊國忠及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又提出殺死了楊貴妃,留下了千古遺恨。

楊貴妃故里遊記

李白的《清平調》和《長相思》。杜甫的《麗人行》和《哀江頭》,白居易的《長恨歌》和劉禹錫的《馬嵬行》,以及李賀的《過華清池》,元稹的《行宮》辛棄疾的《虞美人·賦琵琶》等許多詩詞也對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做了生動的描述和評說。

杜牧在《過華清宮》寫道:長安回望誘城堆,山頂無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至德二年九月,郭子儀收復兩京,太上皇玄宗回到興慶宮後,因對楊貴妃的思想,達到了白疾程度,高力士千方百計找人代替無濟於事,上元二年四月甲寅日,玄宗在“貴妃使白鶴接我”的美好憧憬中逝世。

臘像館出來,便到了另一所中軸式的小院裡,優雅的花房便是楊家祖宗祠堂裡列祖之像。

從西邊的側門出來便在八角亭上望著黃河畔的無邊天地,水是生命誕生的搖藍地,山就是人類慈祥的保姆,奔流不變的黃河,就是整個一部巨大的人類苦難史搏鬥史、發展史,這條長達五千多公里,在亞細亞古銅色版圖上日夜不停流動的河,世世代代流滲在這個人類最大民族的血液中。它的傳說,是謎,是歷史,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淚……

楊貴妃故里遊記

黃河養育了盤古,養育了女媧,養育了黃帝、炎帝、蚩尤,養育了堯、舜、禹也養育了楊貴妃。世世代代,風在吼,馬在叫的八年抗戰中,東北有兒女投江,狼牙山有五壯士,而黃河畔的馬頭崖,有楊虎城將軍的部下一千壯士跳黃河,他們在堅持三年抗戰三萬人只剩下幾千人在被日寇逼到絕崖上,集體投入黃河母親懷抱,用血和淚保衛了隴海鐵路和大西北,讓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徹底破產,用鮮血和身軀保衛了華夏民族的生存。

醉生夢死,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的皇家豪門倚夢,葬送了多少美女的青春生命,充滿了無奈,充滿了虛假,充滿了競爭的宮庭生活,留下了多少話題,多少哀怨。

對於楊貴妃的評價,歷史多以美貌而稱讚。殊不知楊貴妃不但麗質,自小有文化素養,會彈琵琶兼通曉音律,能歌善舞,而且會吟詩寫詞,更能譜曲和唱,隨機應變,對我國的音樂藝術發展頻有貢獻,加上唐玄宗的藝術天才,才有了《霓裳羽衣曲》這樣的巨形長劇伴舞而留傳至今。歷代詩詞象唐僖宗李儇奔蜀經馬嵬坡時有詩:馬嵬楊柳綠依依,觀鸞興幸蜀山下。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

林則徐被謫戌新疆時經過馬嵬坡題詩:六軍何事駐徵驂。妾為君王死變甘。拋得蛾眉安將士,人間從此重生男。

清人何承燕有詩:霓裳驚破太倉惶,掩面君主失主張。七夕盟言忘不得,牽手要罵李三郎。

世人的詩詞為楊貴妃鳴怨,江山的危急不該由女人承擔歷史罪過,詩作為楊玉環說了公道話。

楊貴妃故里遊記

魯迅先生在《回介亭雜文》中寫道: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我想,楊貴妃九泉有知,也該安息了吧!更應該為自己的獻身感到無惑了怠!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八月攻克北京,慈禧光緒皇帝失措,又睽了一處歷史的逃亡悲劇,帶領光緒皇帝與隨從,倉皇向西安逃跑時路過獨頭村,當聽說這裡便是楊貴妃的故鄉時,便說這裡是大福大貴之地,親自下轎遊覽了貴妃池,最後倉惶臨走時要再三交代保護好這方風水,聲稱為國寶。

來到了貴妃池,坐在亭臺樓閣之間,使我浮想聯翩,遇到一位文化局退休的老者,他告訴我:據史料記載,、唐玄宗難捨楊玉環,高力士與陳玄禮商量,以侍女替死,派親信安排平息兵患後,當晚便護送楊玉環輾轉到楊州,見到楊國忠長子楊喧之妻與幼子,在日本遣唐使團的騰原制雄幫助下,乘船橫渡到日本久谷六津。公元757年後,楊貴妃受到天皇孝謙的熱情接待並安置生活,當她以智謀幫助孝謙成功地挫敗一起宮庭政變後,從此在日本名聲大震,受到日本婦女的愛戴與幫助,被尊為國母。63年一日本婦女展示祖譜,聲明是楊貴妃後人,日本著名的影視名星山口百惠也公開聲稱為楊貴妃的後裔。

楊貴妃故里遊記

哦,這不正是傳奇麼!我不禁脫口而出。

是呀,是個傳奇,也是個歷史秘密。老者說完話便起身要走,我急忙與他告別。

我知道,自1955年日本電影導演溝口健二和主演京町子《楊貴妃》問世後,引起轟動全球。62年5月31日,由邵氏電影公司導演李翰祥,主演李麗華的電影《楊貴妃》又開演。76年19集電視《楊貴妃》香港無線電視臺又開播,電視86年24集《楊貴妃》又由臺灣中華電視公司拍演至今中英合拍,美英合拍的電視劇不下十部,著名影視向海嵐、林芳兵、范冰冰都先後演過楊貴妃,這一歷史悲劇的愛情成為中外熱門話題與焦點文化。

“長相思,摧心肝。月色慾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的詩句把我帶到一個月色潮潤,漫天迷濛剔透玲瓏。纖塵不染的境界,嫵媚中頓有幾絲纏綿,整個世界漫潤在脈脈含情的月色裡,極遠的地方,有一縷潔白的雲霓,輕盈而扶搖直上,欲乘風飄去而戀戀不捨人間。那便是天上月宮的蓬萊王妃麼!

此時雖是白日,太陽躲進雲層,給人一種如這古樸故園的暖觸觸的感覺,從坡上俯視,濃墨如潑,虛實相間,上下對稱,恰似一幅氣勢磅礴的寫意畫卷,遊人彷彿又貪戀這塊淨土,這片曾養育美女的地方,從浩渺遙遠的黃河相伴中,竟忘情地徘徊在黃土高坡上,走著,看著,彷彿只有幾步,就可以走到夢門中的月宮之中,晶瑩潔白的世界,是唐玄宗第一次月影中遇見楊玉環而忘記一切地追蹤失迷白鶴仙骨的風采,最終把唐玄宗的靈魂迎接到了天堂。

楊貴妃故里遊記

雲想衣棠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吟著李白所寫的《清平調》,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沁園春《河東懷古》:

黃河北來,奔騰東流,萬古千秋。看河東大地,盤古開天,女媧造人,歷史悠久。百里鹽池,古猿變人,熟食用火是源頭,堯舜禹,華夏都城在,晉商始祖。

中華曙猿出土,西侯度用火萬年留。算七千年曆史,黃帝蚩尤,關公李冰,杜康釀酒。范蠡猗頓,蔡倫造紙,裴氏家族寫風流。書畫根,三千賢才出,世無僅有。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張發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