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

去年秋季,老同学女儿出嫁,应邀前往参加喜宴。同学是平鲁人,斗酒之间,说起了苍头河的种种美景,不由得心痒难捱,寻芳之情油然而生。平鲁是朔州的一个区,原为雁北地区十三县之一,。平鲁位于雁门关外最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以明长城为界。秦为武州要塞,汉始置中陵县,明建平虏卫,为大同镇七十二堡之一。平,一般意义上理解,是坦平之意,而平之平是扫平之平。虏,即是胡虏,岳父《满江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句。后来,“平虏”之名,有碍于民族团结,于清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改平虏为平鲁,音相同而意大异,沿用至今。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

洪涛山脉横贯平鲁东南,管芩山脉纵列平鲁西北,中间一脊突起,南北走向形成了一道分水岭,县西北部山内有数泉,诸水绕涧穿石,汇成河流,经临近的右玉县(大同右卫与玉林卫的合称,亦为大同七十二堡之一)界,流入苍头河。“苍头河”,又名“兔毛河”,“兔毛”实为“土默特”之音转。再北流经杀虎口出右玉县境,入内蒙古称红河,再西流入黄河。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

严格的区分,简单的来说,在平鲁境内叫“兔毛河”,在右玉境内叫“苍头河”。杀虎口就建在苍头河东岸,故而杀虎口又称兔毛河口。兔毛河口(杀虎口)在右玉城北二十里,与内蒙古相接。它东据高地西临河川,扼三关,控五原,为边关险要,万里长城至东而来,穿兔毛河口(杀虎口)西去,这里又是中原通向大漠的通衢要道,人来车往,市井贸易,一度曾颇为昌盛。在杀虎堡西一里,苍头河上原来有桥,桥上有神祠,东西长五丈,中设有瓮门,十八洞,现今已被河水冲毁,仅流一些桥身基石的痕迹。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

兔毛河过杀虎口后,继续向西南行经二分关,过花林山与圣山抵大沙口。苍头河在此地从长城弯道的中心位置穿“墙”而过,形成一个大回旋,故而古人将其叫做“苍(墙)头河”。意为“从边墙转弯的地方流过”。此地风景极美,沿途山林生的特别富饶,苍翠连云,绿荫敝谷,河水纵横,田土肥美,没有一点塞上高原、黄土高坡的气息,倒像是江南风物。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畔

一条柏油马路沿长城直通内蒙古自治区,时而有车辆奔驰而过。路旁有烽火墩台蜿蜒沿苍头河而去,我们站在墩台上,只见长城至东而西,连绵起伏。老同学说道:“兔毛河桥与长城的走向是一致的,城桥相接,连为一体,既可通行,又可御敌” 苍头河就象是一页尘封已久的旧日历,记录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达、文明的跨越,它的历史并不令人感到悲伤,反而它的美景值得远眺,品读一番。

雁门关外,这条小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兔毛河

兔毛河畔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