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下篇)

純水處理重點難點問答

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下篇)

1、降低酸鹼耗的主要措施

a、保證進水水質;

b、保證再生質量,延長制水量的週期;

c、保證再生液的質量、純度,嚴格控制再生操作規程;

d、保證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正常。

2、膠體存在於水中的穩定性原因

a、膠體表面帶電;

b、膠體表面有水位層;

c、膠體表面吸附某些促使膠體穩定的物質。

3、使用助凝劑目的

a、改善絮粒結構,使其顆粒長大,強韌和沉重;

b、調整被處理水的PH值和鹼度,使其達到最佳混凝條件,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劑本身不起混凝作用,但能促進水中雜質的混凝過程。

4、混凝的基本概念

由於水中存在的膠體顆粒是帶負電荷,他們間同性相斥,同時又在水中不斷做“布朗運動”極為穩定,不易下沉,當加入適量混凝劑後,水中的微小膠體顆粒就能脫穩,產生吸附架橋作用,絮凝成絮狀物迅速下沉,這一過程稱之為混凝。

5、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a、水的PH:如加PAC水解產生Al(OH)3膠體,當PH在6.5-7.5時溶解最小,混凝效果也好;

b、的鹼度:當鹼度不足時,混凝劑在水解過程中不斷產生H+,使PH值下降,混凝效果也下降;

c、的溫度:當溫度低時水的粘度大,水解速度慢,絮粒形成緩慢,且結構鬆散,顆粒細小不易沉澱;

d、水中雜質的成分:性質和濃度對混凝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6、碳酸化合物在水中存在形式與PH值關係

a、PH值≤4.3時,水中只有CO2(遊離);

b、當PH值=8.3-3.4時,98%以上的都是HCO3-;

c、當PH值>8.4時,水中沒有CO2。

7、鍋爐內水處理的目的

a、防止鍋爐本體及附屬系統水、汽在運行中積聚沉積物和腐蝕。提高鍋爐的傳熱傳導效益。

b、保蒸汽質量,防止汽輪機部件結垢和腐蝕,在保證水質條件下,減少鍋爐的排汙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8、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使水產生離心力來工作的,水泵在啟動前,必須把泵殼和吸水管都充滿水,然後啟動電機,使泵軸帶動葉輪和水作高速旋轉運動,水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向葉輪外緣,並彙集到泵殼內,經渦形泵殼的流道而流入水泵的壓水管路。

與此同時水泵葉輪中心處由於水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氣壓力作用下,通過吸水管吸進葉輪。葉輪不停地旋轉,水就不停地被甩出,又不斷地被補充。這就形成了離心泵的連續輸水。

9、鍋爐的排汙方式和作用

鍋爐的排汙方式有:

a、連續排汙:連續不斷的從汽包中排出爐水。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鍋爐水中的含鹽量和含硅量過高排去一些細小或懸浮的水渣。

b、定期排汙:排出水渣,一般排汙點設在水循環系統的底端;排汙時最好在鍋爐低負荷時進行。

10、樹脂再生的含義

樹脂經一段軟化或除鹽運行後,失去了交換離子的能力;這時可用酸、鹼或鹽使其還原再生,恢復其交換能力,這種使樹脂恢復能力的過程稱為樹脂的再生。

11、影響樹脂工作交換容量的主要因素

a、進水中水質的質量;

b、交換終點的控制指標;

c、樹脂層的高度;

d、水溫及水流速度;

e、交換劑再生的效果,樹脂本身的性能。

12、樹脂的化學性質

a、離子交換反應的可逆性,如:RH + Na+ RNa + H+;

b、鹼性:ROH R+O H-;RH R + H+

c、擇性:離子交換樹脂對各種不同離子的吸附不一樣。

d、脂交換能力大小

陽樹脂:Fe 3+ >Al 3+ >Ca 2+ >Mg 2+ >K + ≈NH 4+>Na+

陰樹脂:SO42->NO3->Cl->HCO3->HSi

13、混床的工作原理

混合床是指在一個交換期內裝有陰陽兩種樹脂,相當於很多個陽床、陰床串聯在一起的多級復床,這樣一個交換器內同時完成陰陽離子交換反應,交換出的H+和OH-生成水,H+和OH-不能積累,消除了離子交換反應反離子的作用,使交換反應進行的很徹底,出水水質達到精製純水的水質指標。

14、混床樹脂的汙染物

a、懸浮的汙染:多以陽樹脂形式出現,加強生水的預處理。

b、機物汙染:主要發生在強鹼陽樹脂。主要復甦方法:NaOH(1-4%)和NaCl(5-12%)混合溶液浸泡樹脂24小時。

c、重金屬離子鐵汙染:多在陰樹脂中形成,加強管道和設備的鏽蝕,降低進水的含Fe量,增加除鐵措施。

15、促進RO膜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a、膜本身的化學變化:膜的水解、遊離氯、活性氯的氧化干擾;

b、膜本身的物理變化:膜的壓密化,使透水率下降,除鹽率上升;膜受汙染:結垢、微生物、固體顆粒在膜表面或膜內汙染堵塞。

16、計量泵啟動的注意事項

a、檢查計量箱是否有液位;

b、泵的出口閥是否全開;

c、加藥部分入口線是否全開;

d、檢查加藥是否正常;

e、在確定無誤後方可啟動加藥泵。

17、保安過濾器的工藝原理

利用5um孔隙pp濾芯進行的機械過濾,使水中殘存的微量懸浮顆粒、膠體微生物等,被截留或吸附在濾芯表面和空隙中。隨著制水時間的增長,濾芯固截物使其阻力上升,當進出口壓差增加到0.1MPa時,應更換;過濾器的濾元是可更換的卡式濾棒。

18、防止RO膜的結垢的方法

a、做好原水的預處理工作,保證SOI<4,同時要加殺菌劑,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b、RO運行中要維持合適的工作壓力,一般工作壓力增加產水量也增大,但過大又會使膜壓實。

c、RO運行中應保持濃水的絮流狀態,減輕膜表面溶液的濃差極化,避免難溶鹽在膜表面析出。

d、RO停運時,短期應進行加藥沖洗,長期應加CH2O保護液進行保護。

e、RO產水明顯減小或含鹽量增高時,表面結垢或汙染,應進行化學清洗。

19、混床反洗的含義、條件和目的

a、含義:

當混床中樹脂失效後,用與制水方向相反的水流,由下而上對樹脂進行大流量的沖洗,以鬆動樹脂,去除汙染物的操作方法叫反洗。

b、條件:

①新裝或新補加樹脂後;

②混床達到運行週期;

③週期制水率明顯下降;

④運行阻力明顯增加。

c、目的:

①鬆動樹脂層,為再生創造良好的條件;

②清除樹脂層期間的懸浮物、有機物、微生物等汙染;

③清除樹脂在運行中造成的碎粒等雜物。

20、水預處理的常用方法、任務

a、常用方法:主要有:混凝、澄清、過濾、吸附、殺菌等。

b、主要任務:

①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和有機物;

②降低微生物物質;

③去除重金屬離子;

④降低水中的硬度和重碳酸根。

21、在RO裝置除鹽過程中加NaHCO3 的作用

消除或降低水中的餘氯含量,保證RO元件的穩定性,餘氯小於0.1mg/L。

22、RO膜組件前設置電動慢開自動閥的作用

防止RO運行時高壓泵的突然啟停升壓,產生對RO膜元件的高壓衝擊,形成水錘破壞RO膜。

23、過濾週期含義、環節與作用

a、含義:過濾週期是兩次反洗之間的實際運行時間。

b、環節包括:過濾、反洗、和正洗三個環節。

c、作用:反洗是為了清除在過濾過程中積累的汙物,恢復過濾介質的截汙能力,正洗是保證過濾運行,水合格的一個必要環節,正洗合格後才能進入週期運行制水。

24、樹脂漏入熱力系統危害

樹脂漏入熱力系統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發生分解,轉化成酸、鹽和氣態產物、使爐水pH值下降。

25、反滲透裝置各加藥裝置的作用

a、阻垢劑投加系統:

主要由阻垢劑計量箱和阻垢劑計量泵組成。為了防止溶解在水中的微溶、難溶解的鹽類,在反滲透濃水側的濃度超過溶度積產生沉澱,在反滲透裝置前投加阻垢劑。

b、還原劑投加系統:

主要由還原劑加藥箱和還原劑計量泵組成。由於反滲透裝置的進水對餘氯有嚴格要求(小於0.1ppm)、且在原水進口和超濾反洗加入了氧化劑進行殺菌,加入還原劑進行還原以達到反滲透進水的要求。投加點為反滲透裝置進水母管處。

c、氧化劑投加系統:

主要由氧化劑計量箱和氧化劑計量泵組成。由於原水為循環排汙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氧化物,投加殺菌劑可以氧化殺死原水中的大部分細菌,有效防止膜系統生物汙染,保證系統穩定可靠的運行。

d、鹼投加系統:

主要由鹼計量箱和鹼計量泵組成。用於超濾或反滲透化學清洗時投加,去除超濾膜或反滲透膜表面粘附的有機物。

e、酸投加系統:

主要由酸計量箱和酸計量泵組成,由於原水為循環排汙水PH值偏高,有碳酸鹽垢的生成趨勢,在不加酸的情況下反滲透濃水側的LSI值為2.14,加酸既可控制碳酸鹽垢的生成,又可將LSI值調節至1.8以下,減少阻垢劑的投加量。投加點為反滲透裝置進水母管處。

26、活性炭除氯原理

活性炭除去餘氯不是物理吸附作用,而是化學反應,遊離餘氯通過活性炭時,在其表面產生催化作用,遊離餘氯很快水解出氧原子〔O〕並與炭原子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同時原水中的HCLO也迅速轉化成CO2氣體。

綜合反應:C+2Cl2+2H2O→4Hcl+CO2↑

根據以上反應容器內活性炭會根據原水中餘氯含量的多少而逐步減少,每年應適當補充。

27、反滲透工藝原理

RO是利用半透膜透水不透鹽的特性,去除水中的大部分鹽份。在RO的原水側加壓,使原水中的一部分純水沿與膜垂直的方向透過膜,水中的鹽類和膠體物質在膜表面濃縮,剩餘部分原水沿與膜平行的方向將濃縮的物質帶走。透過水中僅有少量鹽份,收集透過水,即達到了脫鹽的目的。


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下篇)

最全水處理基礎知識來了!(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