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痴-大連舊事(自傳第一部18)

書  痴-大連舊事(自傳第一部18)

我從小極喜讀書,從小學一年級看連環畫開始,到小學二年級開始讀長篇小說,或三天一本,或一週一冊,古典文學鉅著、現代長篇小說,只要一發現我就想辦法找來一讀,很快我就成為全校的看書名人。由於我上課的時候也看小說,六年級的班主任畢老師一個星期竟然沒收了我10部小說。她幾乎每週都要到我家搞一次家訪,害得我每次家訪之後都會吃一頓皮肉之苦。

爸爸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他是我們全家聞聲變色的暴君。爸爸每天晚上喝酒之後,就檢查我的作業,稍有錯誤就是嚴厲的體罰。爸爸的體罰手段有高舉雙手貼牆罰站,打手板、打棍棒、皮帶抽等等。儘管奶奶多次制止他,但他總能找到打罵孩子的理由。爸爸對我的懲罰,至今讓我還會感到疼痛。

剛上小學不久,媽媽帶我到後河套(南沙街道)的一位工友家串門,在這位阿姨家我看到了連環畫,大連人稱之為“小人書”,我一下子被連環畫吸引住了。阿姨見我對小人書愛不釋手,就說:“鄰居張大哥專門出租小人書,他是一個癱子,靠出租小人書和大書(長篇小說)生活。”

我懇求媽媽帶我去租小人書,媽媽帶我去了那位張大哥家。張大哥有二十幾歲,我應該稱他張叔叔。他癱瘓在床,靠出租連環畫和長篇小說為生。聽媽媽說要給我租書,張叔叔說:“大嫂,你要是給孩子租書我就便宜點,別人一天一本小人書2分錢,你給孩子租書一天就1分錢吧,不過要及時還,過天就要加錢的。”

我租了5本連環畫,回到家裡不到一天就看完了。過年時奶奶給我的幾角錢沒有花,我就又租了幾本。這一租書不要緊,從此我就對看書上了癮。一年級過去了,我在張叔叔那裡租看了大約100多本連環畫,幾乎把他家能看的連環畫都看了一遍。有一天,張叔叔看到我再也找不到要租的連環畫後,就說:“你認識多少字,能不能看懂大書(長篇小說)?”

我拿起一本大書翻了幾頁,發現裡面的字我幾乎都能認下來,就點點頭,說:“能。”

張叔叔說:“看來你和我一樣,是個愛讀書的人。這樣吧,你如果願意租大書看,就和小人書一樣,每天都是一分錢。”

我十分高興,立即租看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古典文學《金鞭記》,描寫宋朝年間呼家將的故事。我之所以要租看這部小說,因為那一段時間我聽的評書恰恰是《呼家將》。《金鞭記》又名《呼家將》,是一部中國古典通俗小說。該書描寫的是北宋名將呼延贊後人呼延得模一門英傑,在宋仁宗時代與國戚龐氏家族之間抗爭的故事。呼家三百餘口含冤而死,幾名呼家後人逃出京城,娶妻生子,生下呼延慶等人從小學藝,長大復仇。在忠臣良相楊家將和包公等人的幫助下,終於戰勝奸臣龐相一家,被平冤昭雪後成為朝庭重臣。這些故事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這部小說以評書形式編撰,情節結構與敘述方式,適合群眾的欣賞習慣。

七天後,我把這部小說還給張叔叔時,他非常驚訝。他問我:“你看完了嗎?”

我點點頭:“看完了。”

“你看懂了嗎?”他又問道。

我笑了,便把這部書的大概內容向他說了一遍。張叔叔驚訝極了,又向我推薦一部長篇小說《紅巖》。作者羅廣斌、楊益言以“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裡,被關押的共產黨人與敵人種種野蠻暴行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生活為主線。歌頌了江姐、許雲峰、成崗、餘新江、劉思揚等共產黨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特別是成崗(真名陳然)《我的“自白書”》詩歌,讀後令人心情激盪。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麼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這部小說揭示了反動派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但在局部上仍然把他們瘋狂鎮壓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的殘暴描寫的淋漓盡致。作者把革命的勝利與暫時的失敗和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便讀者無不產生感慨。這部小說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我畢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堅信和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應該是緣於此書對我的影響。

一週後我把《紅巖》還給張叔叔,他又給我推薦了一部抗戰題材小說《烈火金鋼》。故事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向冀中軍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掃蕩”,冀中平原軍民英勇抗戰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肖飛、史更新、丁尚武等人的英雄故事無不引人入勝。

這部小說我仍然是一個星期還給了張叔叔。從此以後,我以每週讀一部長篇小說的速度不斷地向張叔叔租書。同時,我也向周圍的叔叔伯伯和哥哥姐姐們借書,我不管是租書還是借書,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找牛皮紙將書包上皮以後再看。當我還書的時候,主人見我對書保護的如此心細,都非常高興,他們都願意將書借給我讀。就這樣,我的書源就多了起來,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讀長篇小說,我每讀一本都能把大概的內容複述下來。就這樣,我對現代文學作品和古典文學作品有了較多的瞭解,並從中學習了許多描寫事物和人物的手法及詞彙,從而使我在語文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

由於讀書上癮,我不僅在家裡看書,還把書帶進了課堂,經常在課堂上偷看小說。最初並沒有人發覺,只要同座和前後排的同學不舉報,老師一般是不會發現的。不過我在課堂上看小說入迷之後,經常連老師的提問都聽不見,這不能不引起老師的懷疑。因為我看小說,學習成績並沒有下降,霍老師和潘老師並沒有嚴厲批評我,也沒有向家長告發,從而使我的違紀行為一直持續下來。誰知六年級的畢老師可不管你的學習成績好與壞,只要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注意聽課,就必須批評教育,甚至動用家長的力量進行矯正。畢老師哪裡知道,我已經養成了趴在收音機旁邊,邊聽廣播邊寫作業分心學習的功夫,即使是上課看小說,對老師講課的內容我完全可以聽懂並記住,這個功夫自從養成之後,一直陪伴到現在仍然保持著。恰因為如此在大學期間,我學習了本系的課程,還抽時間學習了歷史系和中文系的課程,每兩天讀一部小說的速度也令所有同學感到吃驚。即使這樣,在大學期間我仍然學習成績比較好,這是老師和同學公認的。

雖然張叔叔租書給我每天只收一分錢,但我的讀書量大,家裡並不能為我提供租書的費用。我便和範廣信一起到山上割草、挖野菜送到奶牛場去。牛場向社會收購飼草,1 分錢1公斤,我一天能割幾十斤草或野菜。我利用星期天和放學早的時間上山割草,依靠自己的勞動賺錢租書,學習了大量課堂上學不到的文學知識和人文典故及中國的歷史。我讀書成癮之後,不只讀小說,還讀過大量科普讀物,如《十萬個為什麼》、《中國上古史演義》等等,我都是在小學階段讀完的。

曲老師擔任班主任之後,告訴我:“你如果能夠保證每次考試都排在前五名,我允許你天天在課堂上看小說。”曲老師的這一要求,我真地做到了,不管什麼考試,我都是第五名。現在想起來,可能是天意在幫助我。不過曲老師卻要求我每節課都寫一個筆記,最終還是讓我在課堂上減少了看小說的時間和次數。曲老師的辦法讓我的寫作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小學畢業的時候,我的作文終於獲得了班級和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只是我的字寫得太難看,還是讓曲老師批評了一通。他告訴我:“字如人臉,如果不能寫好字的話,就像一個人不珍惜自己的臉一樣。”

雖然我最尊重的曲老師如此批評,我也下了功夫練習了一段時間,終因不得法,這筆難看的字只能陪伴我到終生了。

也許是讀書較多的原因,小學六年級快畢業時,曲老師要求我們每人出一個文藝節目。我不會唱歌跳舞,便與同學朱廣雲排了一個與他人不同的節目。那是一個以美帝國主義支持臺灣國民黨反攻大陸失敗的故事為題材,通過兩個人的語言對話和動作,表演美帝與臺灣國民黨反動派的反攻鬧劇的活報劇,相當於現在的小品,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後來,曲老師把我的節目報給了學校,由學校另行組織學生編排參加全市的學生文藝會演,獲得了二等獎。可惜我並沒有做演員的天賦,否則我也可能會成為中國最早的小品演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