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一個怪現象,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後養老?

快下雨快下雨刮大風


不全是吧!最起碼我們家不是這樣的。我婆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什麼都向著女兒。08年的時候,老公姐夫告訴婆婆他們一家人都要回家過年,我婆婆高興地說:回來吧!都回來!當姐夫告訴婆婆我和老公也要回家過年的時候,婆婆則說:回來幹嘛?家裡又沒什麼事!過年的時候自己家裡不搞衛生,跑她大女兒家幫忙打掃衛生,家裡家務活都歸我和老公做,不高興的時候,說話就對著我們翻白眼。她小女兒出嫁六七年了一直帶著孩子住我們家,她小女婿、親家公有事沒事也過來住十天半月,我媽在我們家住上兩三天她就不高興,最氣人的是,只要我和老公在家,她和小姑子都不進廚房,婆婆還口口聲聲說他們是客人,洗臉、洗腳水都得伺候好。婆婆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在家我就什麼都不做。現在小姑子經常說這句話。家裡來客人了她們也一樣不進廚房,不幫忙,婆婆還在客人面前說,我們不讓她做。現在還把老房子宅基地寫她小女兒名下,她總說她女兒沒房子,明明她女婿家裡有房,又在我們旁邊的鄉鎮買了一套房子,現在又用婆婆給的宅基地申請了一套安置房。不要說不敢得罪兒子,我婆婆是恨不能把我們趕出去,恨不得把我們家的房子給她小女兒。


杭州周洲


這個“怪象”在我老家還真有!老家裡有個人人稱讚的鐵姑娘,人能幹出挑,給孃家抗了20多年活,養了一家老小,卻沒得到父母一句贊,而弟弟啥事不行,父母卻一直當成寶。


姑娘姓王,老家人都叫她王姑娘。她家裡姐妹兄弟三個,她是老大,下邊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妹妹腦袋不是很靈光,弟弟也有些愣,三個孩子裡就王姑娘一個“聰明孩子”。

從小她就特別懂事,唸到初二時,家裡條件不好,她主動下學和爸媽幹活,供弟妹讀書。15歲的她,人能說會道,膽子還大,跟著父親學殺豬,父親早上殺完豬,拉到市場上,她就跟著去賣。幾次後,父親看女兒算賬清楚,嘴還甜,每次女兒在肉賣的都特別快,就把肉攤交給了姑娘。


王姑娘,特別有頭腦,開始賣肉,把家裡種的菜一起捎來,有時別人買肉,給顆蔥、送把香菜,肉賣的快,菜賣的也好,慢慢的肉攤加上了蔬菜、副食品,露天攤位也變成了小平房,再變成三間大瓦房,從租房開始,到買下門面,王姑娘一賣就是十年。

25歲那年,有人給她介紹對象,兩人一看很合適,商量了婚事。父母捨不得頂事能幹的姑娘,沒辦法已經拖到25不能再拖,最終要了八萬彩禮,一分錢沒陪送嫁了姑娘。

家裡的攤位交給弟弟,弟弟幹了兩個月生意越來越不好,父母沒辦法又找到女兒,兩家合夥,店面給女兒經營,一年交家裡八萬元。


王姑娘也捨不得孃家,答應了要求。小兩口比較能幹,又盤下旁邊的店面,兼賣麻辣燙,小日子越過越好。孃家人有女兒每年固定給的八萬,平時有事跟姑娘要點,姑娘也偷偷的給。55歲的父親已經不再殺豬幹活,一家人全靠大姑娘養著。

弟弟幹了幾天買賣不行,又讓父母買個小車跑出租,每天晚出早歸,天氣不好不跑、累了也不跑,一點辛苦不付。王姑娘看不慣說了弟弟,結果父母偏疼弟弟,一點不覺得兒子錯,反而說她一個出嫁的姑娘,少管孃家事。

哎,要錢時想到了大姑娘, 這時候女兒就是外人,每年偷偷給孃家錢,瞞著婆家自己也難做,弟弟一事無成,將來怎麼辦?給家裡幹了那麼多,沒得到父母一句好,王姑娘委屈的直哭。哎,女兒難……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您有何高見,歡迎留言交流)


燦爛的格桑花


我這一輩子也養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以前我就有過這樣的想法,可我現在已經被殘酷的現實,教訓的亞口無言了,當時,我認為我一個農村人沒有一個兒子那是絕對不行的,不管是從養老問題還是從傳宗接代的角度來考慮,我認為這兩個問題都是非兒子莫屬的,當然說到底我這也是受農村人的傳統思想的影響,總以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可是當我現在親身見證過我的兒子所做的一切和他前程命運之後。我以前思想裡所有的念頭都崩潰掉了,我的這個兒子從小起就不好好讀書,長大後勉強混個大專文憑,畢業後卻又不去好好的找工作,在家裡當了七八年的啃老族,一直在家打遊戲。直到去年開始這才很不情願的出去找了一份工作,一個月三五千塊錢的工資,也就夠混個自己的肚圓而已,到目前為止他自己還是一個三無產品,沒錢,沒房,沒老婆。今後能否給我傳宗接代,還是一個未知數,想要從他的手裡拿到養老錢,那可真的就是一個遙遠的夢了。

倒是我的這個女兒,從小就聰明好學,乖巧懂事,一點都沒讓我們操心,從一個211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很理想的工作,混得風生水起,賺得缽滿盆滿的,就在去年她自己花錢買下了一套大房子,現在就和我們二老住在一起了。讓人擔心和頭疼的還是我的那個兒子呀,就他現在的這種情況,以後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真的是一件很難預料的事情呀,想想都愁死人了。

當然,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人,都生養了好兒子的,也就是可以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的那一種,讓人羨慕不已的那一種,我敢說,現在農村人養兒子,如果他自己混得不好,那麼他的父母想要一個安穩有保障的晚年,恐怕是有些奢求了。所以,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就現在而言,它也是一個沒有絕對的問題,因人而異吧,看個人的命運安排,由天由命不由人,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吧。


老俞177829369


從這個題目就可以看出來,這個題目的發問者是廣東人!

哈哈,開個玩笑,不過本人在東莞那邊打工多年,身邊的本地同事,大部分的父母確實就是這樣子的,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掛在嘴邊的就是女兒是賠錢貨,而且不希望女兒外嫁。

周圍有幾個女同事,因為結婚,生了女兒,在家裡各種做家務之類的,還有2個因為這樣離婚的,就是因為沒生出兒子。

不過這樣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廣東那邊吧,很多有這種觀念的基本上都是父母,思想比較古板保守吧,現在的年輕人都好了不少,只是一邊是父母,一邊是老婆,所以還是希望能開明一點吧。

而且說句實在話,兒子女兒養不養老還是因為家教的原因,如果從小培養出來的小孩家庭觀念比較重,孝順,那麼養老也不是什麼問題,只是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外面發展,所以回家的時間比較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而且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女兒的,我覺得女兒比兒子好多了!


宅的影子


兒子的榮耀,生兒子的女人多了一個說話的稱暱,不管老女人還是小女人,生兒子的女人在眾人面前,說孩子的事比較多,生女兒的不咋在眾人說孩子,生兒子的女人喜歡說“我兒子,不好好吃飯”、“我兒子在哪裡補習,補課費每月800”、“我兒子學前班,考了雙百”“我兒子,初中談對象了,是女生找他,我兒子長的帥”……等等,誰聽見生女兒的,天天在人前炫耀,生女兒的有一種喜歡炫耀的,朋友圈發女兒跳舞視頻,讓大家點贊,既然是贊,要求他人去點“贊”,這“贊”還是贊嗎?這就是啟蒙教育。有一熟人的姑娘,至今不結婚,也沒見回過家,以前姑娘學習還算可以,考上大學,考上公務員,那是有資格說“我姑娘”的人,現在不說了,不結婚,也沒有來看過父母,工作的地方離家不遠,100公里,母親對“我姑娘”一字不提,告訴大家姑娘活著。


嫣然笑175571944


說說身邊的事吧!我老公的姥姥六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兒子定居外地常年不回來,當初分家,把太姥姥交給他們養老,太姥走了,他們也就對姥姥不那麼上心了一年回來一次半次,之前姥姥病重他們都沒回家看看,基本與這些兄弟姐妹們斷了親!二兒子給姥姥姥爺養老,繼承了老人的工作土地房屋,就是所有的東西,六個女兒什麼都沒有,繼承了這麼多,也沒見的對老人好,姥姥病重住院,全靠六個女兒來回奔波伺候救回一命,打電話讓他去醫院,他連電話都不接,沒辦法,幾個女兒去他的廠裡鬧,廠裡出面他們才把老人接回家,現在老人就在小黑屋裡,幾個閨女去看她給她收拾洗刷,去了還要支使閨女幹這幹那,閨女拿來的東西人家兩口子來送飯就都拿走一點不剩,有人去看她他就一個勁兒說兒子媳婦對她怎麼怎麼好,養老錢退休錢,全在兒子手裡,人家現在又買房又換車,到老人這裡,吃個飯想喝個小米粥都沒有,就這樣還不準閨女說人家的不是,現在我婆婆是被傷的不願去看她,其他幾個閨女各家有難處也不敢得罪這個兄弟,生怕人家不養老


傾慕一世溫柔


這個我還真沒覺得,我們家我老公的話,婆婆從來都不進耳朵,從來都是自己一手拿事,無論什麼事都不跟兒子商量,生生楞楞的把親親一家子過成了兩家,還對不對就跟兒子一哭二鬧三上吊,嫌兒子不聽她的,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偶爾再鬧個斷絕關係,每次聽到婆婆要和我們斷絕關係,我就想笑,你跟你兒這種血緣關係是你一個人說斷就能斷的嗎?可笑至極!婆婆還對不對就說他不指望兒子,老了住養老院呢!我就想說人把話不要說得太滿,老了你不指你兒,你指望養老院?怕到時養老院的費用你自己都捨不得掏,還得麻煩你兒!

強勢婆婆根本就把兒沒當回事,我覺得一家人就不要啥事分的那麼清,如果啥都分你的我的,那就真的是你的我的了,那既然是婆婆你家,我又何必去自討沒趣呢?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樣子,就要齊心協力想辦法把日子過好,而不是總是你的我的,可笑的,最好永遠你都把你的陣地守好,不要來打擾我們!但是可能嗎?就算你這樣想,我們也不會揹著罵名讓人罵不孝親情不顧,可是每次想見婆婆說你的我的,我就覺得不可理喻,最好你永遠把你的陣地守好!不要陷自己兒子於不孝不親不義!不要讓後世罵你兒子就好!


晴雲盪漾


我老婆二兄妹,哥哥,也就是舅子,四十多了,十年前離婚,女方嫌他賺不到錢,原來還在工地上做點工,離婚後什麼都不做,天天睡到自然醒。丈母孃養著。丈母孃雖然整天以淚洗面。但還是盡所能給兒子錢。我勸過丈母孃,讓她兒子自生自滅,不聽,說心硬不起來。我也曾想過帶舅子出來做生意,本錢我出,賺錢算他的,說了幾次,不願意出來。老婆說要是我哥會做生意,老婆也不會跑。想想也是,人蠢真的無藥可醫,有人拉都不會伸手,也是無奈。我混得算可以,也還算孝敬丈母孃。估計錢都補貼給不成器的舅子了,至於老婆私底下是否補貼,我也不知道。也不會讓我知道。頭疼啊!我惱火的是,丈母孃重男輕女思想較嚴重,兒子是個寶,女兒半根草。有好事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兒子。。


用戶cuqwhjs3ja


這種現象在我的老家還是比較普遍的,“養兒防老”在老人心中還是根深蒂固的。

老家街面上有一位叔叔,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都是打架的混混,幾次進出看守所,閨女為了照顧老人,嫁到了臨近的村子裡,手裡有點錢,就替兩個哥哥“堵窟窿”,即使這樣叔叔也沒有抱怨過兩個兒子,反而覺得女兒應該的!

記得有一次他大兒子和別人打架,就被派出所的抓了,叔叔跑到女兒家大鬧,“要錢救兒子”,只要女兒不給,就是女兒不孝順。

賠償之後,兒子被放了出來,和叔叔吵架,直接把叔叔扔到鍋裡,說是要蒸了叔叔……

我覺得這樣的兒子,以後指著他養老,真的靠譜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農村,如果家裡沒兒子,被欺負是很正常的現象,譬如我們前街的鄰居,兩女兒,大女兒找了個遠方的姑爺子,二女兒嫁到了跟前兒,明顯的在村裡被欺負,母親和我說“有次別人家把他們家的地界給動了,他們家明顯吃虧了,都沒有太敢言語。”

所以說,“靠兒子養老”還是有其思想基礎和現實原因的。


秘語相傳


重男輕女在農村特別普遍,在我老家就是這樣子,兒子再不好,在外邊也要維護他的名聲,特別現在社會,該找對象的男孩在村子裡很注重名聲。

我家鄰居就是一個大女兒兩個小兒子,女兒先出嫁,彩禮要了20萬,為了給兩個兒子蓋房子做補充。兩個兒子出去打工不好好幹,幹半個月休息半個月,一年下來不掙一分錢,急用時還得父母補貼。父母在村裡還得為他們的沒出息打掩護。



女兒出嫁後就是孃家的應急金庫,父母只要缺錢就會向他開口,他們心目中,女兒家就是別人家,就是女婿應該頂起來的天,好不好過是女婿的本事,只要他們家能往前過,讓兩個兒子結了婚,完成自己這輩子的使命就好。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兒女並存的家庭,如果男孩沒出息,女兒就是受累的命。

有人認同這種說法嗎?歡迎討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