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雲南人是家鄉寶,你怎麼看?

尋味大理


確實許多雲南人是家鄉寶。所謂家鄉寶,說的是把家鄉當成寶,不願意離開家鄉的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氣候宜人

雲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省會昆明被稱為春城,一年四季花開不斷,素有“春城無處不飛花”之說。而真正像春城的地方有許多州市地縣。

人們習慣這種只有春秋季節的氣候條件,不喜歡離開外出經受嚴寒或酷暑。

二、自然環境好

雲南的生態環境保存比較完好,森林覆蓋率高,只要有山林就有野果、野菜、野生動物,雲南的河流眾多,水量充沛,陽光普照,不只是植物,蟲魚鳥獸生存的空間大。

人們討生活也比較容易,可以自己從山林中、小河裡、地底下,獲取生態食材,能醃的醃、能曬的曬,能養的養,能種的種,餓不著勤勞的人。

什麼都可以燒烤,什麼都可以醃製,什麼都可以涼拌了吃,雖然吃法是原始的醃燒拌,但生態環境為各民族提供了食物。

什麼都可以拌了吃。水果、蔬菜、蟲子葉子根兒、外來的本地的,一拌就出了味道。

三、知足常樂

雲南人勤勞樸實,解放前許多少數民族不懂漢語,受過漢族的欺負膽小怕事,不敢出去闖蕩。

交通也不方便,寧可在家鄉過一輩子,不願意接受被欺騙的傷害,也怕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敢出去闖一闖。

因為沒辦法應付外面複雜的世界,也佔有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捨不得離開,樂於偏安一隅,所以許多人都成為了家鄉寶。

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看到許多雲南人也走出了家鄉,參加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建設中去。但不論走到哪裡,雲南人還是會懷念家鄉的山山水水和生態美食。











紅雲4412


常常會有人說:雲南人都是“家鄉寶”,不願意離開這裡。因為雲南一直是避暑和禦寒的勝地,這裡擁有著全世界最舒適的氣候——冬暖夏涼。我們認為,在這樣優渥的自然條件下,雲南人即便走出去,也會念念不忘家鄉,總要想方設法地回到家鄉。

“家鄉寶”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三個意思,一是特別愛家鄉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要宣傳自己的家鄉;二是有點貶義,說這類人不出去瞭解外面的世界還得意洋洋、沾沾自喜;三是表達出,雲南的產品難以走出本土。

第一,雲南擁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以及“藥材之鄉”的美譽。雲南有藍天、白雲,坐看雲捲雲舒,在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下你捨得離開嗎?其中雲南省會昆明四季如春,冬暖夏涼,是冬日避寒,夏日避暑的理想地方。自古就有“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詩譽,因此被稱為春城,馳名中外。

第二,雲南就是詩和遠方的代名詞,這裡沒有大城市的快節奏,沒有PM2.5的困擾,許多人來到雲南就一下子愛上了這個地方,在雲南定居,開客棧、做生意,成為新雲南人。在雲南沒有霧霾,沒有不敢開窗戶的恐懼,在大理洱海邊吹吹風,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一杯清茶就是一下午。

第三,雲南的美食很多,主要口味以香辣過癮、酸辣爽口為主。雲南三大美食,特指雲南過橋米線、汽鍋雞、油雞樅三種美食。因為雲南是一個民族聚居的地方,雲南16個地州的口味也有大小差異,民族風味明顯。


時報傳媒


作為一個雲南人來說,雲南是我的一種情感寄託。哪裡有很多很多東西和回憶,我在雲南的西南滇垂―芒市。是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小城市,芒市在傣語中是黎明的城市的意思。氣候溫和,一年四季如春,資源豐富,水果物產也多。各個名族有各個名族的特色。而云南整個省也是少數民族居多,所以文化和飲食都各具特色。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米線餌絲,一種食物創造了多種做法,傣族的柔情似水。德昂族阿昌族景頗族的熱情如火,白族彝族。每種文化都養育了不同的人文魅力,善良樸實的風情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名族後代。是每個出門離家的雲南人都會魂牽夢縈的地方。


孟梔槐


主要說的是以前農業時代。雲南雖然山多,但是,雲南再窮餓不死。但是,有些地方就會不出去外面打工就會溫飽都解決不了。

所以,農業時代雲南人不太愛出去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出去的還是不少。


雲南貓多哩


雲南的父老鄉親們!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地盤,不要讓外地人佔領了,在本地只要勤儉持家一樣過得很好,沒必要去外省做牛做馬,這年頭外省大忽悠太多了,鄉親們別上當啊,外省朋友來了我們可以熱情接待但是沒必要恭恭敬敬聽他們吹牛逼,我們雲南人眼光應該看的是世界不止是中國


林哥248203183


古來雲南偏安一隅,古道荒涼,是中原貶謫充軍的去處。頹靡的充官情結在此播種生根了!



三國鼎立時,此地爨氏首領孟獲被諸葛亮七擒七縱(諸葛七擒孟獲):此後,人們從心裡俯首稱臣,——害怕得要老命!

再是,李白有詩賦巴蜀《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巴蜀盡頭,是雲南!

久之,少有如中原一般的戰亂兵禍襲擾,人被這“閉門天子,開門節度”的安逸現狀所“圈養”,乃祖祖輩輩從中悟出一生存信條:出門千里,不如圈兒在家。獨特的地緣關係培植出的怪哉:家鄉寶。


九夏濤聲


我的家鄉也是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