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樓市開始降溫,房價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

4月樓市開始降溫,房價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

最近有讀者留言,問我如何看待2019年的房價。答案就是:

2019年,三月四月一波小陽春,然後延續2018年10月之後的寒冬行情

首先,三四月的反彈行情是之前在公眾號就分析過了。第一個是季節性因素,3月和4月從來都是樓市的火熱時期,而銀行也喜歡在一季度放貸,一般一季度放出的貸款佔全年的4成,早放貸,早受益。

其次,一月份的超預期降準,引爆了市場的預期。社融和新增貸款都創出了歷史新高。貨幣數據也出現了反彈。

再加上各大城市都放鬆或者變相放鬆了調控。

三者合力,熬出了一個小陽春,然後某些城市的潘多拉盒子被打開。

但是,這種情況是無法持續的。

畢竟,槓桿水平又創新高了。可以說,在2017和2018去了兩年的槓桿,在今年一季度一個月就漲回去了。

所以我說過,要是真能保持房價穩定而把槓桿去掉,我把腦袋給你們當球踢。二者不可兼得。

我4年前就說過,貨幣就像水流,任何形式的寬鬆,必然會流入到資本回報最高的地方,就是樓市。定向寬鬆就是一個偽命題。

所以,三四月的這波反彈行情,蘇州漲得最歡,一方面是蘇州民營企業眾多,另一方面是導向的問題。

但是到了4月,我們發現除了個別過熱的城市,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都已經跌回去年末的水平了。而幾乎所有城市的二手房掛牌數量都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

最後,我們來看看實體和宏觀情況。

3月PMI大幅反彈,但4月就跌到了50.1的水平了,不出意外,5月就會跌破50,繼續回到衰退區間。

另外,投資這塊,固定資產投資看起來6點幾的增長,幾乎全靠房地產投資。而民間投資即便是包括房地產,絕對值都比去年下降,只是按可比口徑才保持了增長。

同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等數據,絕對值都是下降的,只是依靠著可比口徑才保持了增長。

以上都是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動力。還有最後一個動力,出口,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最好的結果本質上也就是最不壞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