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野象襲擊悲劇 自救知識不可少

避免野象袭击悲剧 自救知识不可少

事發現場 景洪市森林公安局供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劉劍飛

記者25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獲悉,25日清晨,該市大渡崗鄉發生一起野象傷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4月25日 中新網)

野象是人類的朋友。西雙版納是我國野生亞洲象最主要的生存家園,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野象走出熱帶叢林,損毀莊稼,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了一些傷亡事件。如何防止大象傷人事件發生,面對大象襲擊應該如何應對,無疑是當地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對於野象傷人,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停留在惋惜的層面上,卻很少有人從中意識到自救技能的缺失。這主要因為,在一些人看來,野象傷人只侷限於個案;另一方面,一些人對於這種悲劇的原因歸咎於野象的獸性使然。

沒錯,野象有著與生俱來的獸性,這也是其傷人的原因所在,但是,面對獸性,人類卻不能無所事事,哪怕只有一起事故,也應該採取全面深度的防護措施,防患未然,這樣才能減少危害,防止悲劇發生,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一方面,加強監控和預警。藉助科技手段,建立預警系統。比如,加強對野象活動區域的監控,發現危險,及時發佈預警信息,提醒村民提高警惕。比如,可以借鑑南非的一些技巧,在南非一些地方,人們面對野象破壞,通過飼養蜜蜂的方式,對大象實施“物理震懾”。在農田和農舍周圍懸掛蜂箱,一旦大象誤入,蜜蜂就會傾巢而出,群起攻擊,給大象懲罰。這樣幾次,大象自然長了記性,不敢再隨意涉足人類領地。

另一方面,加強逃生自救技能培訓。人們在與大象相處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大象的襲擊,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逃生知識和自救技能,以備不時之需。很多悲劇與人們缺乏理性和科學的危機處置能力不無關係。因此,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提升群眾應對危險的技能,普及基本的逃生技巧。

大象體型較大,行為遲緩,行動笨拙,對人類來說,有著很大的逃生自救機會,因此,遭遇襲擊,科學自救,才是上策。比如,積極利用大象笨拙的身體缺點,發揮人類靈敏的優勢,研究和設計逃生方法。也結合野象的飲食等生活習性,通過投其所好,化解危險,這些都是可以嘗試的舉措。

總之,面對野象傷人,自救技能不可或缺,相關方面應該意識到這種剛需,積極採取措施,補上這一短板,加強逃生自救技能培訓,維護群眾生命安全,實現人象和平共存的局面。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避免野象袭击悲剧 自救知识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