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農民起義,清朝搞定洪秀全,為何崇禎被李自成逆襲成功?

喬喬


在中國歷史上,能以白衣身份登上王座的,也就寥寥幾人,最著名的也就是劉邦和朱元璋。可是他們兩個其實早期並非是出頭鳥,也就是說在他們之前已經有個高位的人在前面頂住政府軍的第一波攻擊。而他們兩個能榮登大寶的秘訣都不約而同選擇了“廣積糧、高築牆”也就是有個堅定的後方後勤基地。

而明朝的李自成和清朝的洪秀全,兩者有著很相似之處,就是早期流民狀態的“起義”。但為什麼李自成能成功而洪秀全失敗。主要有

一、明朝對待流民政策從早期的圍剿為主,安撫為輔,到後來崇禎時期的安撫為主,追絞為輔。清朝對待早期太平軍以堵截為主,出了轄區不管為輔,到後來的圍剿為主,安撫較少的政策改變:

明朝崇禎皇帝下的政府都是一群聖母婊,在明朝天啟皇帝時期,陝西早已經被小冰河的第一波威力所傷,因此陝西地區已經出現了旱災所導致的盜賊橫行情況,而天啟朝對待陝西盜賊的政策是以圍剿為主,安撫為輔的政策。但到了崇禎皇帝,聖母婊的東林黨,首先是把各地精銳抽調到寧錦遠防線去防禦滿洲大金,可抽調歸抽調,這些東林黨並沒有給各地精銳開拔的軍費,就一紙“途徑各地,由各地籌集”,結果是本來陝西地區已經出現乾旱了,士兵需要自籌軍糧、軍費,第二各地地方也因為旱災及流竄到的難民,也缺乏糧食。最終導致了陝西地區的衛所軍隊萎縮不前,甚至大批軍人選擇成為逃兵。這些逃兵大部分都加入了反抗政府的盜賊集團或流民集團。

東林黨聖母婊其次的操作是,以安撫為主,追擊流民大軍為輔。流民最嚴重的情況是什麼?蝗蟲式的滾動,吃光的同時又會帶動當地的人民成為新的流民,成為一種滾雪球式的擴大化。

因此對付崇禎時期的流民,最佳方法也是最殘忍的方法,就是把陝西圍死,把流民堵在一定範圍內,讓流民集團要麼自行餓死,要麼戰死。因此明天啟朝,陝西的流民就這樣差點被消滅掉。直到東林黨人上臺後,抽調各地精銳到關外,以及砍掉驛站,沒有誅殺流民首腦,反而給予他們喘息機會,最終讓李自成等人的流民組織一次又一次放血,先是糜爛了陝西,再到河南,再到南直隸,最終覆滅掉明朝。

而清朝的洪秀全,雖然清朝各地的滿城及綠營以及腐化到底,但在洪秀全的太平軍起事始,清政府的地方軍隊是一直圍追堵截,比如兩廣總督,在金田起義後,兩廣滿清軍隊雖然羸弱,但是依舊堵截住了準備流向廣東的太平軍,甚至還在太平軍在通往廣東途中殲滅一支太平軍,但由於不允許越境追絞,<strong>太平軍流向湖南後,兩廣基本放任不理。

二、天時地利人和

明崇禎時期,李自成多次被打成喪家犬,甚至被打到部下殺妻明志的地步,可是小冰河造就的天時與饑民餓殍滿地,讓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一次又一次獲得兵員的支持——只要攻入一寨一城,就能依靠裡面的糧食獲兵上萬。

而小冰河時期剛好又在清康熙早年結束了……

太平軍並沒有得到天時支持,只有地利和人和,清朝咸豐、道光時期,其實主要矛盾集中在土地兼併和鴉片衝擊所導致的民間財富流失(經濟危機),早期的洪秀全等人在廣東的傳教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效果,反而是到了廣西后,在這個多山少田多礦(清朝晚年,廣西礦產資源在全國排名第三)地方獲得了很好成效,比如桂平一個3000多人的村莊全體信奉上帝教。

清朝晚期,雖然土地兼併嚴重,但是海運也是比較發達,沿海地區的人民雖然勞苦,但也能有一日兩餐。可有一句話,當人的收入,有一半或以上都是需要交給口腹之時,那麼這個人的怨氣也就越高。而當時的由於道路及多山、土地兼併等等因素下,糧食依靠外運,這裡的礦民、山民辛苦勞累一年都無法養活自己的孩子。所以太平軍早期的戰鬥力極強,就因為太平軍中一能有做人的基本尊重,二又讓人有上升的慾望(戰死能上天堂,不死能做官),三有口飽飯吃。

還有一點就是湖廣兩地,土地兼併嚴重,農民失去土地,而城裡因為鴉片衝擊,導致工作過少,同時滿清的政策是王法不下鄉,導致了湖廣等地天地會成員眾多,在太平天國起義之時,就有大批天地會成員加入,甚至是太平軍攻入湖南後,當地依舊有大量天地會成員拖家帶口加入,哪怕是太平天國要求放棄“天地君親師”這類的信仰,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手工藝人紛紛放棄信仰,拜上帝教會。尤其是太平軍每攻入大城,就屠殺滿城,將滿城裡的財富分攤時,更讓兩百多年來被滿城裡的旗人壓迫的民人們熱血沸騰。而這點跟李自成的流民軍一樣性質,只不過是太平軍只屠滿城和富人就能獲取民人的支持。李自成的流民軍隊則是毀城、裹挾民眾。

三、外援支持

看明史都會感慨,流民和滿洲女真雙方配合太好了,每當流民被圍堵住,或已經被絞殺到殆盡之時,滿洲鐵騎就會越過長城到明朝腹地進行劫掠。當明朝精銳回軍防禦滿洲鐵騎時,總有那麼幾支在圍剿流民的戰鬥中出色軍隊被滿洲鐵騎打爛掉。而後流民憑藉骨幹又能起死回生,然後在戰爭中不斷學習戰爭,最後終於能正面硬槓明朝鐵騎。

而太平軍,早期是獲得了西洋人的支持,甚至有部分落魄水手、退伍軍人為了上帝的榮光這一信仰加入太平軍,讓太平軍早期的戰術及武器比腐朽的滿八旗和綠營都要強的原因之一。

但是到了後來,當西洋人瞭解了太平天國所謂的上帝教後,這一切都改變了,廣東的葡萄牙人和南洋的西班牙人不再支持他們,而上海的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轉而支持清政府。

四、民間支持情況

當舉人牛金星等人加入闖軍後,之前只是流民性質的強盜軍隊,改變了性質,搖身一變成了“起義軍”。在中國歷史上,從開科舉始,中國大地上一直有著一支能左右政權走向的階級——鄉紳階級(也就是西方所說的中產階級)。明清時代的鄉紳階級在大航海時代浪潮中也在改變著自身的性質,明清兩朝,只要敢碰海運的皇帝都死於非命(朱棣例外)。而當流民集團獲得了舉人等鄉紳的認主後,也就證明了明朝的鄉紳階級出現了分裂,對待政府的態度已經出現扭轉。

太平軍的上帝教得罪了中國所有的鄉紳階級。從漢朝的獨尊儒家始,到隋唐的科舉制度,天地君親師已經成為鄉紳階級的根本和信仰(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當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把自己當成神的那一刻,就已經奠定了要與中國所有鄉紳作戰的後果,甚至是,哪怕是依舊改信仰去信仰西洋的基督教派,也得罪完了……

因此傳說當曾國潘早期去探訪太平軍時,離開後就馬上拋家財而建湘軍,就因為讓中國讀書人放棄自己的信仰是不可能的。

(與網友曾討論過,其實若是洪秀全早期把基督教的教派更改,把上帝改成昊天上帝,中國上古天神,把基督教說成是從中土傳過去的,耶和華就是昊天上帝的兒子,拯救了歐洲,把自己改成昊天上帝的兒子,還有可能會獲得中國舊讀書人的支持)

五、小冰河時期的闖軍,依靠流走獲得重生。太平天國自己走進死局。

小冰河時期,根據明朝廣州府記載,在崇禎時期,廣州冬季竟然下雪……而北方又幹旱無比。官商紳勾結,藉機吞併土地——崇禎小冰河,導致農民成了流民後,離開土地後,就被官商紳三個階級一起勾結,根據政策把農民扣上流寇名號,然後瘋狂吞併土地。以前有王法,佃農只需繳納三、五成產出就行,可是吞併後的再招募小部分流民,就要繳納七成,甚至是繳納全部土地產,等同農奴。根據一些記載推測,其實小冰河完全可以依靠水渠或打井等措施避過的。特別是李自成還是流民時期,攻打的那些小鄉堡或無法攻打,只需要上貢少數糧食的大鄉堡(這些鄉堡說白了就是官商紳吞併後建立的),糧食產出極高。因此流民性質的闖軍就依靠著這類的糧食調動起龐大的流民軍團,最終誘使流民軍團攻打大城市。

而太平軍,把國都建在江浙一帶的南京,雖然富裕,可是為了戰爭及洪秀全的奢侈生活,土地的產出並非是糧食,而是絲綢。

種植經濟產物的江浙,與黃土高坡的陝西有個相似之處,就是商業氛圍很重。

陝西是內地與草原、西域間的中樞,土地產出較少的陝西只能依靠商業創建輝煌,依靠著糧食外運維持嗷嗷待哺的人口。

江浙一帶,依靠海運,將絲綢、茶葉、瓷器等商業物品外運,同樣也依靠商業創建出一個又一個的燈火闌珊。可是土地已經種植了桑樹和茶樹,一樣只能依靠糧食外運才能維持龐大的人口基數。

江浙一帶雖然是富裕之地,但是也是一個死局。當太平軍一頭扎進這個溫柔鄉後,江西、湖南、湖北都為清政府與太平天國之間爭奪的地區後,糧食只能依靠海運。當西洋人支持清政府後,太平天國就算手裡握著銀子也無法獲得更多糧食來維持戰爭及平民的日常(太平天國內部的多王混戰,說白了其實也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導致的,就是糧食導致的權利紛爭)。

因此當湘軍、桂軍、粵軍。淮軍的建立,太平天國等於被困死的哥斯拉,等於被清政府圍剿下的流民,要麼戰死,要麼在圍困中餓死…


斐駺


李自成與洪秀全起義大概除了都是農民起義,都聲勢浩大外,幾乎沒有共同點:

一、起義時面對國內形勢不一樣。李自成起義於明末,當時的大明已內憂外患,窮途末路。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各路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又逢天災之年,流民遍地。洪秀全起義時,大清的國體還相對穩定,大清仍享有對全國的有效統治。大清對付洪秀全還是有相當優勢的。

二、起義的政治口號,組織形勢不同。李自成搞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對吃不上飯的流民,甚至對官兵都有吸引力。洪秀全搞的是不倫不類的拜上帝教,是個舶來品。中國老百姓看不懂,不明白。太平天國打下了小小的永安縣城便封王,分等級,坐江山,公開與大清叫板,分庭抗禮,成為眾矢之的。同時洪秀全反孔孟,用異教異端學說,招致全國文人的一致反對和唾棄。

三、作戰方式不一樣。李自成流動,作戰靈活,飄忽不定,遇到大的挫折,便分散隱蔽,司機東山再起。洪秀全則是建都,建根據地,這樣大清的打擊目標和重點明確,直到最後被湘軍等將其困死。

四、作戰地域不同。李自成主要活動在長江以北,黃河流域。洪秀全則在長江流域,遠離京師,對北京構不成直接威脅。大清可從容佈防,從容調動兵力。

五、作戰的機遇不同。李自成忽聚忽散,大明疏於防範。當崇禎把精力和精銳都放在防範後金時,被李自成鑽了空子,京城被攻破,自己上了吊,可以說李自成是壓倒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太后天國沒有這個機會,雖然北面淮河一帶有捻軍遙相呼應,但因各自的利益,基本無實質性的合作。

六、太平天國內訌。太平天國內部等級森嚴,封王后諸王之間互相勾心鬥角。以致發生了"天京內亂",石達開出走等惡性事件,加快了太平天國的失敗。在太平天國中後期其內部腐敗,大肆封王,王爺多如牛毛。洪秀全生性多疑,封自家人做王爺,管理政務,讓太平軍將士寒心。

李自成逆襲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而洪秀全的失敗是必然的,沒有偶然。


書華36


清朝從建國直至滅亡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能夠相對比較好平衡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即使最後被動地讓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乃至後來的袁世凱等等,走上政治舞臺共同分享政治利益,當然作為交換這些漢族上層菁英也必須和核心統治階層合力,消滅那些威脅自己利益的行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絕對是一個意外,以醇親王載灃為代表的核心統治階層不識時務的想邊緣化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漢族菁英階層的利益,離心傾向就出現清朝就完蛋了。崇禎皇帝也是犯了載灃的“錯誤”,不只是崇禎自身的剛愎自用多疑問題性格,更多的是沒有處理好以東林黨為首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關切”,出工不出力國家滅亡就差不多了。政治是平衡利益的工具,玩不好是會傷及自身的!


微瀾256


不管各位大家怎麼看,個人認為歷史的走向同整個國家的精英有很大關係,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有一部分人知識,視野,對資源的佔有度,這一群人對整個社會有巨大的影響力!狹義的說就是整個統治階層。明未內憂外患,由於明變態的顧全朱家的利益,整個上層離心離德,加上西方的經濟,軍事還未遠超中國看不到資本制度的優勢,李自成起義成功與否,整個上層都無動於衷,不就是換個主子而已!所以李自成有成功的可能。清未就不一樣,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清上層在屈辱的同時,看到了資本主義遠優於封建制的先進性!太平天國逆歷史潮流而起,雖說是低層人的抗爭,但其要建立的王朝無一點新意,在個人的享受方面甚至超過滿清皇室,已經不想做奴隸的清未精英能支持才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太平天國怎麼可能成功!


魔心聽風


太平天國和李自成都是農民起義,但性質不一樣,很多人搞不清楚原因。

太平天國起義並不是大規模天災造成的,而是帶有民族覺醒和民族自強性質的民眾起義,和印度民族大起義一樣的,反抗當時的滿清政府。當時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等人已經意識到這點,所以打的鎮壓旗號是‘保衛儒家,除魔衛道’,曾國藩很巧妙的轉移矛盾,把反滿清改成反儒家思想,加上太平天國內訌,太平天國運動被剿滅。

李自成的明末起義是大規模天災造成的,北方大旱,人人易子而食,不解決糧食問題,起義會一波接著一波,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張自成、王自成的。加上後金經常性的入侵,更是雪上加霜,崇禎解決不了糧食解決不了後金問題,不可能撲滅農民起義。


用戶174629721


明朝滅亡,真是命啊!崇禎中前期,一直壓著闖王闖將八大王們打,常常幾千官兵追著幾萬十幾萬民兵滿世跑。為什麼還會被李自成滅了?主要原因是崇禎超級操蛋,白痴,導致明朝政府剿匪不夠堅決,陳奇瑜、洪承疇、曹文詔、王承恩、盧象升、祖寬、曹變蛟等當世人傑數不勝數,卻被一群滿口胡話,動則屠殺擄掠,綜合水平低劣的“義軍”所滅。崇禎帝真是亂軍的親爹,而對良將、賢臣、百姓所為卻像仇敵似的,只知道“節儉”“問責”“斬首”“下獄”“加賦”“徵餉”,搞得民不聊生,大臣不知所職,將士流血流汗,這是好聖上?對皇后皇子皇女,太不負責,不聽皇后言,不放皇子走,不讓皇女活,這是好丈夫好父親?擁有四海之地,百萬之兵,上億百姓,總體經濟繁榮,科技進步,卻弄得個身死國滅,大明200多年基業,百萬皇族成了刀下鬼,千萬百姓僻屍荒野!毫不客氣地講,叫大明除惠帝英宗的其他皇帝接天啟帝的班,大明不會倒得那麼快那麼慘!

清對太平天國之所以勝利,在於其最高統治者放權,目標清晰堅定,從而使其從危險走向了勝利。


暮雨城1


明朝是內憂外患,加上崇禎沒有及時遷都,兩線作戰,加上用人不當,崇禎不死,後金根本沒有實力和能力全面佔領華夏全境,可能和宋朝一樣,偏居而安!後面的正統之爭導致內訌不斷,消耗了實力,還被各個擊破!後面太平天國內憂沒有外患,列強要的是利益,並不想推翻清朝!還有抗日戰爭這是同樣的結果,和明朝一樣!政權的腐敗也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必然性!


永不放棄1980031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拿娘!!民不納糧,軍吃啥子!!如此愚民廣告口號有人信,還能成功也只有孝天犬的土壤才能滋生!中國一直是落後愚民者的天堂,清醒務實的禁區!


淡然自閒情


清朝只是民族矛盾,廣大普通人並沒有到飢寒交迫的境地。(當廣大普通人只能在餓死和戰死選擇一種死法時)太平天國洪秀全跟吳三桂雷同,沒有在天時地利人和時改朝換代。改朝換代必須得到多數人的擁護才能通過武力或和平發生實現。李自成搶劫集團具備了改朝換代的環境,通過絕境反擊在饑民的擁護下通過武力獲得了皇權,由於李自成集團沒有文明思想,最終被有識之士消滅。


鈴欲靜而風不止


崇禎為了抗擊清軍,沒有調動抗清部隊回來救京城,自己也上吊自殺,還是有骨氣的。相反李自成為了自己私人利益沒有國家憂患意識,還趁虛而入,完全為了自己過好日子,即使進去京城了也搶奪民財,和土匪沒有區別。洪秀全是腐敗無能,先欺騙百姓打江山,又內訌,導致精英滅亡,又遇見湘軍曾國藩,也活該他滅亡!這樣的起義軍即使坐了江山百姓也過得很慘!活該李自成洪秀全這樣的腐敗分子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