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在網絡時代,各種紫砂論壇古玩社區和聊天群,各種聲音橫行,有中肯評價的、有不懂瞎噴的、有諷刺挖苦的…哪些是真言?哪些可聽信?哪些該無視?有些人的評論,你無需在意。主要有下面幾種人:

第1種、不懂壺瞎點評,到處亂噴的(憤青居多,動不動就說紫砂枯竭了)。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第2種、對紫砂壺欠乏大體瞭解的,沒得出正確結論前喜歡分享各種經驗誤導新手(比如廣泛傳播的豆腐開壺法)。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紫砂經過1000多度的高溫燒製,難道沸水能達到1000度?

第3種、壺都沒養出過一把的,卻幫新手壺友點評各種壺, 說這個壺做工不好,那把壺泥料不行(大忽悠居多,如下截圖)。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第4種、走火入魔的、喜歡劍走偏鋒,專收一些所謂的“老壺”

(皮鞋油做舊壺居多)。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顧景舟什麼時候做過這種壺了,真的是弱爆了.....

第5種人藉助於工具玩壺

用放大鏡(檢查有沒有劃痕或者跳砂)、用圓規(檢查壺口或者蓋子是不是絕對的圓)、或直尺(檢查三點一線)、或計時器(檢查壺幾秒鐘出完水)、或量杯(比如證書上工藝師可能會寫200cc,但這類朋友實測可能是190cc或者215cc,就以此斷定此壺是假冒的)等等工具對壺的精確度進行測量,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雖然大多數朋友不會這麼做,但一定有一些所謂的玩壺高手有上述習慣,做壺不容易,我真心建議有這種玩壺習慣的朋友慎買壺,手工製作並非機器生產,無法達到十全十美,手工壺也許不適合你。因為每種泥料的收縮性不一樣,加上燒窯的時候溫度上面都有會些許的變化,還有大家用的量壺的器皿不同,也會使得最終得出的壺的容量多少會有那麼一絲差異!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用100倍放大鏡看壺

第6種人斷水和玩倒立

論壇上有些所謂的高手對氣密性的判斷標準是:按住壺鈕,壺立即斷水,然後捂住壺嘴,將壺倒置,蓋子不落下——我的看法:任何壺“玩倒立”——現在網絡賣壺(或賣杯)都開始流行“玩倒立”這個噱頭,不方便多講,這個問題多次強調過,我只想告訴壺友們,玩倒立對部分壺起作用,絕不保證任何壺型都能玩倒立。當然,能玩倒立的壺就一定是好壺嗎?大家可以去思考的。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能倒立並不代表就是好壺

3

第7種人透氣性問題

貼吧上有些所謂的高手判斷標準是:將壺裡的冷水倒掉,蓋上蓋子,陰乾。如果xx分鐘之內陰乾,則透氣性良好,陰乾時間越久越差——我的看法:影響透氣性的因素很多,透氣性與泥性(朱泥紅泥透氣性就比紫泥段泥差多了)關係大,甚至和練泥方式、明針工夫等等因素都有關。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4

症第8種人蓋子晃盪問題

很多玩壺的朋友要求“左右使力紋絲不動,轉動卻滑爽”,認為蓋子越嚴實就表示這壺做工越好。我的觀點:輕微晃盪不是質量問題,更不能簡單說成是做壺水平和能力問題,否則對藝人們的辛勤付出不公平,只有明顯晃動,並且影響到壺的氣密性才可能算是質量問題。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幾乎每個初入門的朋友都會以為蓋子紋絲不動就是藝人功力“牛叉”,實際不一定是,只要你會做壺,即使你的生胚做得如何完美,壺出窯了,未必還是紋絲不動的效果。除了蓋子晃不晃,還有兩點關於蓋子的常見問題,這裡針對某些朋友的特殊嗜好做一個公開的說明。

特殊嗜好1:以蓋子晃盪聲音大小作為晃盪的厲害不厲害的標準。

某些壺友聽聲音大小來判斷蓋子晃盪程度,是毫無意義的無稽之談。因為只要有輕微的晃動,只要耳朵沒問題,都能聽到聲音。區別是:耳朵聽力敏銳的人,聽起來聲音大些,聽力差點的人,聽起來聲音小些。

特殊嗜好2:倒茶時不扶蓋子,是否會掉蓋的問題。

之前壺友有講到:買了個壺,發現口蓋做的不好。原因很簡單,我倒茶的時候,不用手扶蓋子,它居然能掉下來。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試問:如果用倒茶傾斜時蓋子是否掉下來來驗證蓋子做的是否嚴密到位,這個玩壺觀點讓我覺得實在太可怕,太荒唐。我想反問一句:您認為在倒茶的時候,是什麼力量讓蓋子不掉呢?是靠內外氣體壓強差撐住的嗎?仿古,掇球,無論蓋子多麼晃盪,你倒茶的時候它就是很難掉蓋子,這又說明什麼呢?我看我就不用囉嗦了,您多做實驗分析分析吧,道聽途說的理論總歸是有侷限性的,人云亦云就好比被人牽著鼻子走路一樣。倒茶不用手保護蓋子,您家的壺肯定大多數的蓋子都有殘缺,所以,誰要是以倒茶掉不掉蓋為標準玩壺,真的有點離譜!

第9種人紫砂壺敲擊聲音之說

每當看書或聽一些“老玩家”的經驗之談,往往會提到聽聲選壺或聽聲購壺的“小竅門”,下面談點個人見解,以供壺友參考: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1

泥料目數越高的壺敲擊時聲音就越清脆,而泥料目數越低的壺敲擊時聲音就越沉悶。這是因為泥料目數高時由於泥料顆粒細,胎土比較緻密,敲擊時聲音就比較清脆,比如瓷器就是這種情況;而泥料目數低做的壺,因為胎土緻密性相對要低很多,也就是說的透氣性好,敲擊時聲音就會有點發悶而顯得啞。

2

壺的形狀以及大小不同,聲音會有所區別。壺的形狀不同,則敲擊時內部共鳴的路徑不同,我們聽到的聲音就不會是一樣的;而壺的大小不同,共鳴半徑不一樣,當然也會有所區別了。

3

壺的胎體厚度不同敲擊時聲音略有差異。胎體比較厚則聲音略顯沉;而胎體薄則相對會清脆些。

4

通過敲擊壺能聽聲辨出壺本身是否有暗裂?實際情況是當你能通過敲擊而聽出壺是否有暗裂時,表明裂得很歷害了,如果只是一點點的暗裂你是聽不出來的,即使是對於老師傅來說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5

一些衝漿壺和嚴重添加化學顏料的高目數的壺,無法通過敲擊聲音辨別

6

敲擊壺體所發出的種種聲音與泥料的檔次無關,也與壺的做工好壞無關。

如果有上面的這幾種人,請遠離他,不管他說的話多麼“好聽”或“難聽”,你都無需太在意。另:壺友們不要再拿一些老壺給我看了,看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網上學紫砂知識,不要把“磚家”當大師

欣賞紫砂壺,必須從愛壺、玩壺入門,在使用、玩賞中,瞭解紫砂,紫砂泥料的特性、紫砂壺泡茶、注茗的功能,壺的造型、泥的色澤、工藝技巧以及裝飾手段、藝術風格等等,逐步確立自己的收藏風格。

玩壺,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鍵在於你如何進入賞壺之門。自己實踐過,親身接觸瞭解得來的才是真實的,切勿誤信網絡傳言,人云亦云,連基礎常識都搞錯的話,那麼最終玩的壺也肯定不怎麼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