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廣為人知,千百年傳承之後,有關她的傳說豐富多彩,關於她的出生地也有幾種傳說,其中之一就是嘉山。這裡地居澧水之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地理區位重要,素為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市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河岸,她是湖南省省轄縣級市之一。津市是洞庭湖區著名的商埠,萬曆三十七年(1609),文學家袁中道著《澧遊記》,稱津市已是千戶之聚;這裡工業基礎雄厚,是湘西北有名的工業重鎮。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下轄5個街道、4個鎮:三洲驛街道、汪家橋街道、襄陽街街道、金魚嶺街道、嘉山街道,新洲鎮、毛裡湖鎮、藥山鎮、白衣鎮。總面積558平方千米,人口28萬,其中,城區人口14萬。

明萬曆進士袁中道《澧遊記》中有記載涔、澧交會之處,西上十餘里,有千家之聚,名曰津市。1950年設津市市,以駐地而得名,一說因地處澧水北岸,為水陸要津而得名;另一說,因為這裡古為澧州重要津渡,又是附近農民、漁民集市貿易之地,故名津市,源於問津於市一語。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市古時為荊楚大地,明正德九年(1514),津市始建鎮;未久成為澧州七鎮之一。嘉靖年間,形成湘北水運的樞紐,入境商旅及移民隨之增多。清順治初澧州寄治於此。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嘉山巡檢司駐此,津市建治伊始。清朝中葉,市區日趨繁榮:舳艫蟻集,商賈雲臻,連閣千里,炊煙萬戶。清末,津市已成為湘鄂邊境和九澧流域的中心商埠。

民國初年,津市商界不但在湘鄂邊境和九澧一帶獨佔鰲頭,在湖南全省也頗富聲譽。抗戰期間,津市成為淪陷區移民歇身之地,商務比益陽和沙市鼎盛。1949年8月成立中共津市市委會和人民政府。1949年11月,津市改為縣轄市;1949年(一說1950年)由澧縣析津市市,以市人民政府駐地津市命名,屬常德專區。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1950年1月屬澧縣津市區;同年7月,津市市為地轄市,屬常德行署。1952年併入澧縣。1953年復置市,為省轄縣級市,屬常德專區。1959年劃歸澧縣領導。1963年改置澧縣津市鎮。1979年置津市市,屬常德地區。1985年析澧縣白衣區歸津市市。1988年為省直轄,改由常德市代管。2007年撤銷靈泉鄉,設立靈泉鎮。2015年津市市鄉鎮區劃調整,下轄5個街道、4個鎮。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地處武陵山餘脈向洞庭湖盆地過渡處,以澧水為分界線,西南為武陵山餘脈,東北為長江中下游平原邊地,地勢由南向東北傾斜。最高點為棠華紅顏寨,海拔377.1米,境內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境內有澧水、四口、西湖三個水系,澧水為湖南四大河流之一;還有松滋河、官垸河、崗丘溪河等。湖泊星羅棋佈,面積較大的有:西湖、毛裡湖、八寶湖、胥家湖,其中西湖是湖南省面積第二大的淡水湖。

地下水儲量豐富,以涔澹農場至市北區域地帶為最多。礦藏主要有石煤、陶土、磚瓦粘土、鹽滷等,其中滷水儲量、食鹽產量居湖南之首、石煤儲量約1600萬噸,農產以稻為主,兼有棉花、油菜籽、茶葉、紅麻、水果等。津市是市以輕工業為主的城市,特產以產絲、絹、棉、麻織物和味精及食鹽著稱,其中,豬鬃及斑馬蚊香為傳統名產。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歷史上曾是湘鄂省際經濟交流的要道,澧水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如今津市市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二廣高速、207國道過境。澧水流經市境,可常年通航,津市港為湖南六大內河港之一。隨著涔水大橋通車,津澧融城概念的提出,交通和區位優勢逐步凸顯,津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市山川形勝、風景蔚為壯觀,旅遊資源豐富。古猿人遺址、舊石器時代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大溪文化、龍山文化有深遠影響,虎爪山舊石器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市境出土的東晉伎傭,造型生動、工藝精細,譽為國寶。荊河劇《定軍山》、《寒江關》,花鼓戲《孟姜女》、《三孃教子》在流傳甚廣,《澧水號子》作為著名樂曲被選編進全國中小學音樂教材。

主要景點有:佛教聖地大同寺、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國家溼地公園毛裡湖、藥山寺、樂山寺、澹津公園、三湖公園、嘉山、靈泉鎮鄉村旅遊景區、八寶湖、關山明華陽王墓等。其中關,山煙樹為澧水流域八景之一。

津市市,湘北名埠,九澧門戶

津市是孟姜女的家鄉,孟姜女傳說和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廣為流傳。如今仍有孟姜垸、姜女祠、望夫臺、鏡石、繡竹等有關孟姜女的遺蹟。同時新洲還是東晉孝武帝時吏部尚書車胤的故里,存有車公祠、囊螢臺、螢臺書院、車胤墓等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