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不知道在哪裡蹭了一下,磨壞了皮,還能用嗎?

吳昆明123------


糾正一些車友的錯誤觀點:輪胎受損是否需要更換以破損程度決定,但嚴重破損後一定要更換,放到後輪使用會更加危險。

輪胎受損是否需要更換以破損的位置和程度決定,輪胎結構是由橡膠層、鋼絲層、帶束層、簾線層、氣密層等多層合成,但不同位置層數和結構強度有很大差異,所以還要先看結構圖。

如圖所示輪胎最堅實的部分是胎冠,也就是與地面直接接觸的區域,厚實的橡膠層下面有鋼絲、尼龍帶和簾線層加固,可以說只要不扎不撞就是萬無一失。如果是這一區域有一定破損但損壞的橡膠不多,沒有達到與溝槽平齊的位置一般沒有問題。

而側面是非常脆弱的部分,結構只有一層薄薄的橡膠和簾線層以及內部的氣密層,這一位置往薄了造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彈性,因為輪胎是汽車的第一級減震。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充氣後的輪胎在車身的重壓下會不斷壓縮空氣導致輪胎側面的厚度不斷變化,只有讓橡膠層足夠薄才能有效的壓縮,其次地面凹凸不平也能只壓縮輪胎和內部空氣不會頂起車身,這是提高舒適性的基礎。

但為了舒適也確實降低了側壁的強度,只有側壁破損在內部的高壓下破損區域的薄橡膠層會被輕鬆的吹破,所謂的輪胎鼓包實際就是被氣壓吹出個球;而且空氣在不斷的壓縮中還會產生高溫,柴油發動機的壓燃點火就是高壓壓縮空氣獲得超高溫度,輪胎在長距離行駛中測試胎壓能夠升高0.5,在高壓下側壁破損更容易被吹破。如果破損區域是側壁且損傷明顯,這種輪胎還是及時更換為好,沒有什麼比安全駕駛更重要。


前輪爆胎、後輪爆胎哪種更危險,這一問題不斷討論但總是會得出錯誤的結果,整的說法如下。

低速駕駛時前輪爆胎更危險,原因是輪胎爆胎後摩擦力會快速加大、車輛重心也會偏移向爆胎側,車輛則會往這一方向同步偏移。而低速行駛路段多為城市道路或國道省道,這些道路汽車、非機動車、行人都可以使用,複雜的路況決定了車輛瞬間偏移後則有可能產生碰撞,如果路邊還有水溝的話結果會更危險。

高速駕駛時後輪爆胎更危險,原因是高速公路有足夠長的安全車距,在稍微充足的時間內前輪爆胎可以通過加大力道通過方向盤修正行駛軌跡保證車輛不失控,之後到應急車道維修即可;但後輪可沒有方向盤,一旦爆胎輪胎摩擦力的加大加上重心的偏移會讓車輛甩尾,而且橫向加速力遠不是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可以克服,高速側滑或者撞上護欄或者翻車翻滾,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這一理論有數據支持,高速公路因爆胎導致的嚴重事故70%以上是後輪爆胎引起,有部分運氣好的車主也許不認為後輪爆胎如何,但也別忽視了那些因為高速後輪爆胎失去生命的案例。

輪胎破損沒有信心了就去更換,個人認為或者維修人員認為可以繼續使用盡量放在前輪,前後輪的區別是可控和不可控,對於受損過的輪胎始終要留心。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怕的話就放後邊,沒事。即使爆胎後胎也不會有危險


自信15602


是側面嗎?裡面的子午線出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