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莊稼地裡遇到好事兒,高興了好幾天,至今難忘

小說:莊稼地裡遇到好事兒,高興了好幾天,至今難忘

下鄉的生活是艱苦的,一點點的好事兒就叫人非常高興,人們很容易滿足。

到了麥收秋收的季節,民兵要輪流看青,就是要巡邏查看地裡的莊稼,防止有壞人偷生產隊的莊稼。

其實那個年代壞人真的很少,,人們把名聲看的很重要。

就是有個把懷賊心的人也沒有賊膽兒,各村的民兵可不是吃素的。

有一次晚上我們在村外巡邏,看見土道上遠處有個黑影揹著一大捆東西。連元喊他站住,他反而向前跑,連元一拉槍栓,照他的頭上邊就是一槍,嚇得那個人撲通就趴在了地上。我們跑過去一看,是個鄰村的小夥子,渾身哆嗦,背上背的是一大捆青草。嘴裡哆哆嗦嗦的唸叨:可把我嚇死了。

這事兒傳遍了十里八村兒,都知道孫莊子的民兵厲害。

所以我們看青就是到地裡走一走,是個極輕鬆地活兒。

一年秋收的時候,我中午在地裡轉悠,怕的是地裡人都回家吃午飯有壞人來偷莊稼。正午的大太陽曬得渾身是汗,臉上冒油。就想到地邊的水渠裡洗把臉。

到渠邊一看,渠裡的水都蒸發的幹了,一眼望去只有遠處有幾個小水窪在太陽底下閃著亮光。

正在懊喪洗不了臉,就看見那小水窪裡亮閃閃的在動,好奇的跑過去一看可就樂了。原來是六七條半大鯽魚在水窪裡掙扎著湧動,水窪裡的水太少,鯽魚的脊背都露在水面上,那水都成了稀泥湯子。

這水窪要再過個半天就得乾涸了,這魚也得臭了,我咋來的這是時候呀,這好事兒就像是給我預備的,這下子可以解解饞了,一時間高興地不行。

秋天早上出來時有點涼,套了件中山裝,那個時候知青最講究的衣服就是中山裝。中山裝下襬有兩個大口袋。我從肩頭拉下中山裝,從水窪裡連泥帶水的抓起鯽魚就往口袋裡塞。

連著走了幾個水窪,中山裝的四個大小口袋都裝滿了鯽魚,裝不下了乾脆把衣服翻過來當包袱皮兒,又抓了些魚大概一共有四斤多。

沒敢回知青點兒,知青點兒二十幾口子饞蟲一頓就會給報銷了。

到了寶鎖家把魚倒在一個大洗衣盆裡,放上水,小鯽魚們還歡實的呢。

寶鎖媽說這魚就擱在盆裡養著,吃時就撈出來幾條,可以多吃些日子。

晚晌兒寶鎖媽做的鹹菜傲鯽魚,貼的新玉米麵餅子,還熬了大米粥,這頓飯吃的那叫一個爽快。

這看青遇到的好事兒,叫我高興了好幾天。

其實在當時的農村,也有現在想起來流口水的美食。

我下鄉的公社是不許社員自家殺豬的,養的大肥豬要交到公社的收購站,然後送到城市的食品廠。國家首先要保證城市市場的繁榮,不知其它地區是否也這樣。

沒有肉吃,就下河捉魚,於是就有了我在農村嚐到的第一道美食:鹹菜熬小魚兒。

鹹菜就是用大鹽粒子醃的 大白蘿蔔,或是芥菜疙瘩,切成細絲,先用水泡一泡,不然會很鹹。

把鹹菜絲和小魚一起放到大鐵鍋裡熬,要多放些水。因為大鐵鍋的上部還要貼一圈兒玉米麵餅子,餅子熟了鹹菜魚也熬好了。

就著鹹菜小魚兒,咬一口新玉米麵兒貼的大餅子,可香了。

第二種難忘的美食是房東大娘做的,白菜油渣高粱面大蒸餃兒。

那個年代豬油是不好買的,我每次回城探親都想辦法找親戚,託朋友,多買幾斤豬油帶回村裡。

熬好了豬油會剩下一些豬油渣滓,大娘單另放在一個碗裡。

想吃的時候,大白菜做餡兒,加入豬油渣,再炒些芝麻,一起放在餡兒裡。高粱面兒用熱水和麵,這樣面才有勁兒。

包好大餃子放到大鐵鍋裡,燒柴火蒸,鍋裡水開了一會兒,屋子裡就瀰漫了醉人的香氣,好饞人啊。

第三種美食不是誰都享受的了,叫做豬油拌飯。

那時肚裡油水太少了,於是便有人發明了直接往肚裡補油水兒的吃法。

盛一碗熱騰騰的高粱米飯,從油罐子裡挖幾勺兒豬油放進去拌勻,熱米飯把豬油化開了,香氣撲鼻。我從小就不吃肉,享受不了豬油拌飯的美味,可是看見寶鎖和連元吃的狼吞虎嚥,真是饞的慌。

時代進步了,雞鴨魚肉,海鮮河蟹吃多了,也不覺得有多好吃了,倒是偶爾想起那個年代的美食,令人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