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女人就是家裡的風水,好女人旺三代,這話不虛

小說:女人就是家裡的風水,好女人旺三代,這話不虛

女人就是家裡的風水,好女人旺三代,這話不虛

我下鄉當知青還是生產隊的時候,村裡學文老叔家四個兒子一個閨女,閨女小閨兒十四歲,上邊是四個禿小子哥哥。

這四個兒子可是把學文老叔給折騰苦了,一個兒子要一套房子啊,沒有房子誰家閨女肯嫁過來呀。給老大玉柱,老二玉元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學文老叔就累的直不起腰了,走路時上身向前貓腰四十五度 。現在說就是腰間盤脫出,那個年月只是說腰疼,最多貼張膏藥止止疼。

玉柱玉元結了婚都單過去了,學文老叔腰壞了幹不了生產隊裡的農活兒,蓋新房更別提了,這三兒子玉友的婚事就拖了下來。

後來 有人介紹說鄰村有個殘疾姑娘,不非得要新房才出嫁,介紹給了玉友就是後來的玉友嫂子。

玉友嫂子左腳有毛病,走路一歪一歪的,嫁給玉友就住在了老宅子的西屋,東屋是學文老叔兩口子,東西廂房分別住著小閨兒和四兒子玉起。

玉友嫂子剛嫁到村裡,少不了嬸子大娘背後指指點點,什麼走路歪了,什麼幹不了活兒了,能生孩子不…………。

一個月沒過去,全村人對玉友嫂子刮目相看了。

玉友嫂子過門兒沒十天,就拽著玉友把家裡塌了半邊的豬圈修了起來,還新蓋了兩個豬圈說是要養兩頭母豬生崽兒換錢。

養母豬能掙錢誰都知道,可為啥村裡就沒人養呢?這就是思維方式問題了。一提養母豬,大夥兒先想到的是喂不起,母豬太能吃。所以玉友嫂子說養母豬,還要一次養倆,還要養肉豬,都想看看她咋養。

豬崽兒抓回來玉友嫂子就一天也不拾閒兒,除了做一家人的飯就是下地打豬草剜野菜,還撈溝渠裡的水草,池塘裡的水葫蘆,回來切碎拌上米糠麩子煮一鍋餵豬。小叔子小姑子看嫂子勤快,腿又不方便,就每天收工帶一筐野菜回來。

新媳婦剛嫁到村裡就拖著殘腿幹了全村人不敢幹的事兒,大夥兒都暗暗佩服。心說這媳婦能幹,是急著蓋新房搬出去自己過呀。

當年收了秋,地裡種上麥子,玉友嫂子和玉友說:現在隊裡也沒啥累活兒了,你和玉起抽空子脫坯吧,開春兒給玉起把房子蓋起來。

玉友一聽就愣了:咋給玉起蓋房,咱還沒房呢。

玉友嫂子說:沒房咋樣,你不也把我娶回家了,我還就沒把房子當回子事兒。咱這裡都是土坯蓋房,不用磚不用瓦,只要有人有土,蓋個房子還當回事兒呀,咱們家哥們兒四個,就不缺老爺們兒,還愁房子嗎。

今年我養肉豬交供銷社,雞蛋賣了換成錢,買好房梁檁條子,開春兒就蓋。你先和玉起脫土坯,你們倆一干,大哥二哥自己就來幫忙了,你信不。

不出所料,聽說玉友嫂子要給玉起蓋房,玉柱玉元都很感動,自己的婚房都是老爹和兄弟們一起蓋起來的,兄弟蓋房自己是理當出力。

哥兒幾個一起脫坯,玉友嫂子幫著鏟泥,玉柱玉元媳婦也坐不住了,一起到工地幫忙。一家子乾的熱火朝天,引來村裡人們羨慕的目光。

老人們都說自己的兒子:你們看看人家,哥們兒幾個多抱團兒。

其實一個家就是要有個人引領,把大家夥兒攏到一塊兒。學文老叔老了,這玉友嫂子接了班兒。女人啊,才是一家子的風水,這風水好家才興旺。

到玉起娶了媳婦又過了兩年,我們知青就回城了。以後我時常回村看望鄉親們,一定會去看望我敬重的玉友嫂子,玉友嫂子帶著這個家族一步一個臺階往上奔。

包產到戶分地時,四個兄弟要求把地分到一塊兒。說是連成片用拖拉機,收割機方便,排水澆灌也省事兒,不用換地塊兒,效率高。

那年回村,玉友嫂子辦起了養殖場,除了她熟悉的養豬,養雞,還養了奶牛。

再回村,玉友嫂子辦起了農工商公司,生產加工銷售農副產品一條龍,還是一個家族一起幹。

我問嫂子:您這些年把一家子攏到一塊兒,有啥絕招兒。

嫂子笑了:你這大文化人兒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家當好當不好,不就是個錢財的事兒嗎?當家就別想自己多吃多佔,好處多給別人,還有當不好的家嗎。

這次回村,嫂子已經把公司全交給了兒子管,在家養老了。

嫂子說:大孫子明年從農學院畢業,讓他回來幫他爹把種植養殖業都提升提升,小輩兒們該操心了。

一個好女人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興旺了三代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