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赫圖阿拉系列之:“費阿拉”是指二道河子“舊老城”,還是老城“赫圖阿拉”?

“費阿拉”是指二道河子“舊老城”,還是老城“赫圖阿拉”?

費阿拉,是女真(滿)語“feala”的漢語音譯,直譯為舊崗。舊崗是哪座城池呢?明清官私文獻沒有記載。1981年,遼寧大學歷史系出版清初史料叢刊第十四種《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註戰績輿圖》,李鳳舞和李林在《〈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註戰績輿圖〉考略》中,首次將“費阿拉”城考定在“新賓縣永陵街東南、二道河子村南山上”,也就是把《滿洲實錄》“滿洲發祥之處”圖中滿文標註為“Soliala”、中文標註為“碩裡崗”的城池變成了“費阿拉”,由此,費阿拉為二道河子舊老城似乎成為清史學界的不刊之論。

考費阿拉一名,最早出現在《滿文老檔》天命五年(1620年)正月至三月條:“三月初五日,命費阿拉城駐甲兵三千……”此時,後金八旗已離開赫圖阿拉遷到界藩地方居住。這裡的“命費阿拉城駐甲兵三千”,是說在舊崗城駐甲兵三千,那麼這座舊崗是指哪裡呢?是二道河子舊老城嗎?回答是否定的。

對此問題,我們曾和撫順學者曹德全進行過認真討論,他發表《“佛阿拉”,一個後人附會出來的古地名》(見曹德全,周新波著:《撫順歷史雜譚》,瀋陽:白山出版社,2012年),對費阿拉是舊老城的觀點提出疑義。在此,筆者在曹文的基礎上,對費阿拉的問題再進行深入討論。

費阿拉這個名字,如果指的是二道河子舊老城,那麼在赫圖阿拉時期,也就是天命四年(1619年)以前這個名字就應該出現在《滿文老檔》裡。而努爾哈赤從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遷到赫圖阿拉,到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遷離赫圖阿拉,期間有十六年之久,無論是《滿文老檔》,還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的記事,都沒有出現過“費阿拉”這個名字。而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離開赫圖阿拉的第二年,費阿拉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滿文老檔》裡。在後金官方眼裡,費阿拉這座舊崗城,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一共十六次出現在《滿文老檔》的記載中。這使我們有理由認為,費阿拉這個名字應該指的是赫圖阿拉橫崗——橫崗在後金離開後變成了舊崗。


走進赫圖阿拉系列之:“費阿拉”是指二道河子“舊老城”,還是老城“赫圖阿拉”?


還有,在遼陽時期的天命八年(1623年)九月二十八日,天命汗努爾哈赤發佈諭令:朝會仍循費阿拉之例。是凡諸申、漢人、蒙古牛錄之人,須於天明前集於其牛錄額真、備禦(備禦亦即牛錄額真)之衙門,由牛錄額真、備禦查其在否。天明後,總兵官、副將、參將及遊擊、備禦皆集於固山貝勒之衙門。集合後檢查各官來否。其後,由固山貝勒率領,於日出時,集於八角殿。集會時,自總兵官以下、備禦以上,須攜帶各自所掛之小旗插於殿前各該插旗之處,驗其小旗以查未來之官員。……再,各牛錄之人,每晚集於該牛錄額真衙門一次,以嚴查其在否。

努爾哈赤諭令朝會循費阿拉之例,這更有理由使我們認為費阿拉是指赫圖阿拉。何以見得?因為二道河子舊老城時期,建州不可能有朝會制度。二道河子舊老城時期,努爾哈赤對統轄的建州女真各部落雖有指揮權,但與各部首領之間的人身隸屬關係並不十分嚴格,還保持著某種上下相對的平等關係。而且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齊還自領一撥人馬,似有與其兄分庭抗禮之意。那時上下之間,還沒有形成“君臣禮儀”。據朝鮮人申忠一在《建州紀程圖記》中記載,在著裝上,建州官員“上下同服”,努爾哈赤“頭戴貂皮,上防耳掩,防上釘象毛如拳許。又以人造蓮花臺,臺上作人形,亦飾於象毛前。諸將所戴,亦一樣矣”。努爾哈赤“身穿五彩龍文天益,上長至漆(膝),下長至足,皆剪裁貂皮,以為緣飾。諸將亦有穿龍文衣,緣飾則或以貂,或以豹,或以水獺,或以山鼠皮”。“奴酋出入,別無執器械軍牢等引路。只諸將或二或四作雙,奴酋騎則騎,步則步而前導,餘皆或先或後而行”。“小酋(舒爾哈齊)體胖壯大,面白而方。耳穿銀環,服色與其兄一樣矣”。宴飲時,“努爾哈赤門族(門族,即家族或宗族)及其兄弟姻親,與唐通事在東壁;蒙古、沙割者(薩克察)、忽可(虎爾哈)、果乙者(瓜勒察)、尼麻車(尼瑪察)、諸憊時、剌溫(忽剌溫)、兀剌(烏拉)各在北壁;奴酋女族在西壁;奴酋兄弟妻及諸將妻,皆立於南壁炕下;奴酋兄弟等則於南行東隅地上,向西北坐黑漆倚(椅)子,諸將俱立於奴酋後。兀剌部落新降將夫者太(布佔泰)起舞,奴酋便下倚子自彈琵琶,聳動其身”。一派上下和諧,不分尊卑的場面。

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是因為此時,努爾哈赤草昧初開,還沒正式建立國家,八旗制度還沒有最後確立,職官制度還沒有完善,努爾哈赤還沒有樹立絕對權威,更遑論建立一人獨尊的朝會制度了。

赫圖阿拉時期,八旗制度已經完善,各級職官已經確立,女真國家——大金已經建立,努爾哈赤已經消滅了分裂勢力,他與子侄已經牢牢控制後金政權,在這種形勢下,天命汗努爾哈赤也要像大明皇帝那樣,定禮儀、明尊卑、辨貴賤,樹立絕對權威,號令天下了,因此朝會制度應運而生。這也間接告訴我們:《滿文老檔》中的費阿拉這座舊崗只能是赫圖阿拉而絕不會是二道河子舊老城。

費阿拉是二道河子舊老城,這是一個需要糾正的清前史命題。

……………

原載:《走進赫圖阿拉——大金第一都歷史答問》

作者:肖景全,撫順市博物館研究館員,前館長。現為中國考古學會員,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理事,新賓赫圖阿拉城文物管理所特聘研究員;肖延增,新賓赫圖阿拉旅遊景區主任,赫圖阿拉文物管理所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